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初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初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且经过标准剂量激素治疗4周后尿蛋白阴转的SSNS组患儿45例。同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儿童30例。比较两组儿童血清25-(OH)D_(3)、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白蛋白(Alb)、血脂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 TPU)水平,分析25-(OH)D_(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SSNS组血清25-(OH)D_(3)、Treg细胞、CD_(3)^(+)CD_(8)^(+)(%)、Alb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 TPU、TC、TG、CD_(3)^(+)CD_(4)^(+)(%)、CD_(4)^(+)/CD_(8)^(+)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SNS组中,血清25-(OH)D_(3)与Treg细胞、CD_(4)^(+)/CD_(8)^(+)、Alb水平呈正相关(β=0.335、0.458、0.343,P<0.05),与CD_(3)^(+)CD_(8)^(+)(%)、24 h TPU、TG、TC呈负相关(β=-0.437、-0.323、-0.325、-0.325,P<0.05)。结论:SSNS患儿存在25-(OH)D_(3)降低及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25-(OH)D_(3)与CD_(8)^(+)、CD_(4)^(+)/CD_(8)^(+)、Treg细胞、24 h TPU、Alb、血脂代谢密切相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右归丸治疗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PNS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右归丸治疗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PNS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2组患者均给予降压、利尿、抗凝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环磷酰胺10 mg·kg^(-1),每日1次,连续2 d,每隔14 d重复1次,尿蛋白转阴后可1~3个月用药1次,累计最大剂量≤150 mg·kg^(-1);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右归丸9 g,每日3次;所有患者治疗12个月。治疗12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12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治疗前和治疗6、12个月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水平及CD4^(+)/CD8^(+)),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水平。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9%(43/47)、76.60%(36/4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87,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的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6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的BUN、Scr、24 h Upro、URB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BUN、Scr、24 h Upro、URBP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后,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6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UN、Scr、24 h Upro、UR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ACTH、COR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中ACTH水平低于治疗前,COR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血清中ACT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后,COR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6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COR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1%(4/47)、14.89%(7/47),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右归丸治疗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PNS患者,能调节患者血清中ACTH、CORT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血脂蛋白质(a)[Lp(a)]是否可以预测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临床参考指标。方法: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22例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证(SSNS)为研究组,研究组又分为2组:非勤复发肾病综合征组(IRNS)为12例非勤复发者(6个月内...目的:探讨血脂蛋白质(a)[Lp(a)]是否可以预测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临床参考指标。方法: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22例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证(SSNS)为研究组,研究组又分为2组:非勤复发肾病综合征组(IRNS)为12例非勤复发者(6个月内少于2次或1年内少于3次),勤复发肾病综合征组(FRNS)为10例勤复发者(6个月内2次或1年内大于3次)。测定研究对象血浆脂质代谢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E(Apo E)和Lp(a)。结果:血浆TC、TG、HDL-C、LDL-C、Apo A1、Apo B and Apo E浓度在FRNS和IRNS组无明显差异,而FRNS组血浆Lp(a)较IRNS组升高(813.7±354.6vs356.9±267.8mg/L,P<0.01)。结论:Lp(a)可以作为预测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临床参考指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初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且经过标准剂量激素治疗4周后尿蛋白阴转的SSNS组患儿45例。同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儿童30例。比较两组儿童血清25-(OH)D_(3)、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白蛋白(Alb)、血脂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 TPU)水平,分析25-(OH)D_(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SSNS组血清25-(OH)D_(3)、Treg细胞、CD_(3)^(+)CD_(8)^(+)(%)、Alb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 TPU、TC、TG、CD_(3)^(+)CD_(4)^(+)(%)、CD_(4)^(+)/CD_(8)^(+)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SNS组中,血清25-(OH)D_(3)与Treg细胞、CD_(4)^(+)/CD_(8)^(+)、Alb水平呈正相关(β=0.335、0.458、0.343,P<0.05),与CD_(3)^(+)CD_(8)^(+)(%)、24 h TPU、TG、TC呈负相关(β=-0.437、-0.323、-0.325、-0.325,P<0.05)。结论:SSNS患儿存在25-(OH)D_(3)降低及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25-(OH)D_(3)与CD_(8)^(+)、CD_(4)^(+)/CD_(8)^(+)、Treg细胞、24 h TPU、Alb、血脂代谢密切相关。
文摘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右归丸治疗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PNS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2组患者均给予降压、利尿、抗凝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环磷酰胺10 mg·kg^(-1),每日1次,连续2 d,每隔14 d重复1次,尿蛋白转阴后可1~3个月用药1次,累计最大剂量≤150 mg·kg^(-1);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右归丸9 g,每日3次;所有患者治疗12个月。治疗12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12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治疗前和治疗6、12个月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水平及CD4^(+)/CD8^(+)),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水平。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49%(43/47)、76.60%(36/4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87,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疲倦卧、面色无华、小便短少不利、全身水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的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6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白蛋白(Alb)、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的BUN、Scr、24 h Upro、URB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BUN、Scr、24 h Upro、URBP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后,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6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UN、Scr、24 h Upro、UR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ACTH、COR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中ACTH水平低于治疗前,COR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血清中ACT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6个月后,COR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6个月后(P<0.05)。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COR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1%(4/47)、14.89%(7/47),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右归丸治疗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PNS患者,能调节患者血清中ACTH、CORT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文摘目的:探讨血脂蛋白质(a)[Lp(a)]是否可以预测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临床参考指标。方法: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22例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证(SSNS)为研究组,研究组又分为2组:非勤复发肾病综合征组(IRNS)为12例非勤复发者(6个月内少于2次或1年内少于3次),勤复发肾病综合征组(FRNS)为10例勤复发者(6个月内2次或1年内大于3次)。测定研究对象血浆脂质代谢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E(Apo E)和Lp(a)。结果:血浆TC、TG、HDL-C、LDL-C、Apo A1、Apo B and Apo E浓度在FRNS和IRNS组无明显差异,而FRNS组血浆Lp(a)较IRNS组升高(813.7±354.6vs356.9±267.8mg/L,P<0.01)。结论:Lp(a)可以作为预测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临床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