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癌(附5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蒋国祯 朱友根 +1 位作者 朱建敬 严秋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1982年1日至1998年底收治的5例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癌诊治经验并结合文献贸料加以讨论.结果 5例中2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分别存活了4.5年和3年,另3例肿块不能根治性切除,2例存活...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癌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 回顾1982年1日至1998年底收治的5例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癌诊治经验并结合文献贸料加以讨论.结果 5例中2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分别存活了4.5年和3年,另3例肿块不能根治性切除,2例存活8目和20个月,1例已治疗5月,仍在治疗中.结论 原发性肝内胆管腺癌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经皮肝穿刺活检,最佳的治疗方法是肿块的根治性切除.如果肿块能完整切除,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内胆管囊腺癌 肿瘤 诊断 外科治疗 手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王璐瑶 赵晨曦 +1 位作者 张婉泽 刘林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1,共7页
本文作者报道1例第二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TACC)患者的诊疗经过。从疾病发生学角度看,该患者先后确诊气管基底细胞腺癌、气管腺样囊性癌,此情况在临床极为罕见,为研究不同类型气管癌的发病相关性及差异性提供参考。同时,在治疗过程中... 本文作者报道1例第二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TACC)患者的诊疗经过。从疾病发生学角度看,该患者先后确诊气管基底细胞腺癌、气管腺样囊性癌,此情况在临床极为罕见,为研究不同类型气管癌的发病相关性及差异性提供参考。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放疗期间突发气管切开术后切口大量出血的情况,加深了对TACC放疗并发症的认识。患者,女性,61岁,5年前因行气管基底细胞腺癌手术治疗,1年前,患者自觉劳力性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遂入院寻求进一步诊疗。体格检查见右颈部有一2 cm×1 cm包块,形态不规则,表面皮温和皮色正常,无触痛、无压痛,活动度良好。喉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气管右侧壁及后壁可见菜花样软组织样肿块影,右侧锁骨上区胸锁乳突肌前缘结节,考虑为气管内肿瘤复发。需与气管鳞状细胞癌等相鉴别,鳞状细胞癌在病理形态上多有角化珠形成,细胞异型性更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也存在差异,通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可有效区分。后行肿物连同气管壁切除,并行右侧锁骨上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气管肿物腺样囊性癌,局部神经可见累及。鉴于患者已出现气管阻塞症状且有TACC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能,手术治疗是首要选择。术后放疗进一步控制局部残留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提高局部控制率。放疗后随访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迹象。临床医生应强化诊断思维,高度警惕气管部位第二原发性肿瘤的可能,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进行全面评估,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避免误诊漏诊,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放射治疗 第二原发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原发癌合并肝转移1例
3
作者 黄小辉 王桃丽 +4 位作者 王紫娟 唐林 连红月 周围 谭米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06-807,共2页
患者女性,70岁。2024年3月因“间断右上腹疼痛1个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2016年2月于本院行右乳肿块切除术,术中快速病检提示右乳浸润性癌,改行右侧乳腺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病检提示淋巴结内可见癌转移(1/3... 患者女性,70岁。2024年3月因“间断右上腹疼痛1个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株洲医院。2016年2月于本院行右乳肿块切除术,术中快速病检提示右乳浸润性癌,改行右侧乳腺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病检提示淋巴结内可见癌转移(1/3,宏转移),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示:1)乳腺缺损旁组织内未见明显癌残留;2)乳头、基底及皮肤切缘均未见明确癌细胞;3)淋巴结未见明确转移癌(0/9)。免疫组织化学示:ER(-),PR(-),Cerb-B2(0),Ki-67(20%),CD117(+),E-cadher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 甲状 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原发性腺样囊性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龚一举 陈艺阳 欧希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7-8,共2页
目的通过报告肝脏原发性腺样囊性癌的病例,增进医学界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针对我院1例肝脏原发性腺样囊性癌患者进行鉴别分析,描述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概况及整个诊疗过程,并回顾了相关文献。结果判定本例患者确定是肝脏原发... 目的通过报告肝脏原发性腺样囊性癌的病例,增进医学界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针对我院1例肝脏原发性腺样囊性癌患者进行鉴别分析,描述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概况及整个诊疗过程,并回顾了相关文献。结果判定本例患者确定是肝脏原发腺样囊性癌,国内外仅有2例类似病例。结论肝脏原发性腺样囊性癌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延误诊治,远处转移对患者生存影响较大,早期明确诊断后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原发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原发性肝癌应用中的研究
5
作者 陈鹏 唐少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HCC弹性值与其分化程度及免疫组织化学参数Ki67和P53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21年12月54例肝脏占位患者,其中男性41例... 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HCC弹性值与其分化程度及免疫组织化学参数Ki67和P53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21年12月54例肝脏占位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13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9.32岁(标准差10.17岁);病理类型,HCC 40例,ICC 14例。采集全部病例2D-SWE图像,收集病灶的弹性值,包括与周围肝实质杨氏模量比值(Eratio)、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最大值(Emax)、标准差(Esd);比较HCC和ICC两组间弹性值的差异。同时收集HCC组病例的分化程度及免疫组化参数Ki67和P53的结果,分析HCC的病理诊断结果与其弹性值的关系。结果HCC的Eratio、Emean、Emax及Esd分别为3.50±2.03、(32.67±17.01)kPa、(51.28±30.16)kPa及(7.67±5.86)kPa;ICC的Eratio、Emean、Emax及Esd分别为9.79±6.05、(70.06±39.47)kPa、(118.51±61.27)kPa及(23.46±16.06)kPa。两种病灶杨氏模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显示,2D-SWE鉴别HCC与ICC的Emean界值为48.95 kPa,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5.7%,ROC曲线下面积为0.953;2D-SWE鉴别HCC与ICC的Emax界值为95.70 kPa,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1.3%,ROC曲线下面积为0.942。中低分化HCC的Emean、Emax均明显高于高分化HCC,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6.41±18.30)kPa vs(24.92±10.86)kPa、(58.43±32.60)kPa vs(36.44±17.29)kPa。P<0.05]。Ki67表达阳性HCC的Emean明显高于Ki67表达阴性的HCC,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04±18.68)kPa vs(23.81±10.20)kPa。P<0.05]。不同P53表达水平HCC杨氏模量参数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WE可通过测量病变的杨氏模量有效鉴别HCC与ICC,不同分化程度的HCC的杨氏模量不同,这为HCC生物学特性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剪切波弹成像 原发细胞 内胆管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腺鳞癌一例
6
作者 王娟 吴雪铭 黄炳臣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15-317,共3页
原发性肝脏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ASC)作为一种极其罕见的以鳞癌和腺癌成分共同存在为特征的肝脏恶性肿瘤,被视作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特殊亚型,仅占ICC的2%~3%^([1-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 原发性肝脏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ASC)作为一种极其罕见的以鳞癌和腺癌成分共同存在为特征的肝脏恶性肿瘤,被视作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特殊亚型,仅占ICC的2%~3%^([1-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一例ASC病例,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内胆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肝内胆管囊肿恶变为肝内胆管黏液性囊腺癌诊断延误原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翔 张意仲 李永强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加强对良性肝内胆管囊肿恶变过程的认识,以及早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良性肝内胆管囊肿恶变为肝内胆管黏液性囊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中年女性,12年前因右上腹部疼痛伴发热外院诊断为多发性肝囊肿,行囊肿开窗引流术及抗感染治... 目的加强对良性肝内胆管囊肿恶变过程的认识,以及早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良性肝内胆管囊肿恶变为肝内胆管黏液性囊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中年女性,12年前因右上腹部疼痛伴发热外院诊断为多发性肝囊肿,行囊肿开窗引流术及抗感染治疗症状好转。近期因症状加重就诊我院,行腹部影像学检查示腹腔多发肿瘤伴转移,左肝胆道来源可能;左上腹占位性病变,考虑囊腺癌。查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结合病变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诊断为肝内胆管黏液性囊腺癌伴腹腔广泛转移。予化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现随访中。结论肝内胆管囊性肿瘤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易恶变,应定期复查,一旦恶变应及早手术完整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内 胆管肿瘤 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囊腺癌28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唐旭昇 高胜强 孔来法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30-434,共5页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囊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28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患者入院后常规行全腹部增强CT或上腹部增强磁...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囊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28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患者入院后常规行全腹部增强CT或上腹部增强磁共振检查,16例无临床症状,9例上腹部胀痛,3例皮肤巩膜黄染。结果: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内胆管囊腺癌9例。15例患者CA19-9升高,5例CA125升高,甲胎蛋白均正常。28例患者中8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6例行左肝外叶切除术,9例行左半肝切除术,5例行右半肝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205.8±30.8)min,术中出血量(210.8±45.2)mL,术后平均住院(7.6±2.1)d。术后发生5例胆漏,经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5~100个月,19例患者术后复发,6例死亡。结论:根据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表现,肝内胆管囊腺癌的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仍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术后需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胆管 切除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原发性囊腺癌1例
9
作者 李自强 牛晓东 时利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478-3478,共1页
患者男,48岁,自觉上腹部不适纳差9个月余。CT及B超检查示:肝内多发性占位性病变,最大结节直径5.6cm,最小直径1.2cm。体检:胃、肠、肺、脾、肾均未见病变。临床初诊:肝癌、转移癌。病理检查:B超引导下肝肿物穿刺组织,灰白色... 患者男,48岁,自觉上腹部不适纳差9个月余。CT及B超检查示:肝内多发性占位性病变,最大结节直径5.6cm,最小直径1.2cm。体检:胃、肠、肺、脾、肾均未见病变。临床初诊:肝癌、转移癌。病理检查:B超引导下肝肿物穿刺组织,灰白色、质软,长4cm,直径0.1cm。镜检:肝细胞内见肿瘤细胞片状分布,瘤细胞柱状、立方、核圆形卵圆形、腺样、筛状排列,细胞大小一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CK(+)、NSE(+)、CgA(+)、肝细胞(-)。详见图1、2。病理诊断:肝细胞多发性类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占位病变 肿瘤细胞 上腹部不适 B超检查 肿物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及胆囊管状腺癌并存1例
10
作者 张伟三 门晓燕 王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2年第3期135-135,共1页
关键词 原发细胞 管状 病理诊断 右上腹疼痛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6
11
作者 许飞 周纯武 +1 位作者 李忱瑞 宋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及综合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1例患者中,肝胆管囊腺瘤6例,囊腺癌5例。4例有上腹部不适、胀痛等临床症...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及综合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1例患者中,肝胆管囊腺瘤6例,囊腺癌5例。4例有上腹部不适、胀痛等临床症状。免疫组化:囊腺癌患者CEA、CK7、CK19阳性表达;囊腺癌肿瘤间质Vim、Actin和PR标记阳性。影像学表现:9例位于肝左叶,8例为多房囊性或囊实性肿物,7例肿物周边胆管扩张。肝胆管囊腺瘤5例边界规整,囊内间隔多薄而规整,无或较小囊壁及间隔结节,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CT、MR增强无明显强化;肝胆管囊腺癌4例边界不规整,囊内间隔多为厚分隔,囊壁及间隔结节较大,CDFI可见血流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肝多房囊性或囊实性肿物、囊壁及间隔结节、肿物周边胆管扩张征象有助于诊断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胆管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胆管囊腺瘤与囊腺癌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宇 张玉华 +2 位作者 梁博 吕谦 史宪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727-730,734,共5页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囊腺瘤(biliary cystadenoma,BCA)与肝内胆管囊腺癌(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BCAC)的临床特征差异,并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12月39例鞍山市中心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经术后病理证...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囊腺瘤(biliary cystadenoma,BCA)与肝内胆管囊腺癌(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BCAC)的临床特征差异,并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12月39例鞍山市中心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肝内胆管囊腺瘤与肝内胆管囊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39例中男性7例,女性32例,年龄7~77(47.3±15.5)岁。其中肝内BCA 23例,BCAC 16例。BCAC较BCA更易出现肝功能异常(P<0.05)。影像学特征:BCAC较BCA更易出现囊内实性结构(10/16 vs 7/23,P=0.047),在包膜完整性、囊内分隔、肿瘤内钙化、包膜或分隔强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完整切除32例,肿瘤未完整切除7例。29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0(3~124)个月,BCAC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1个月。结论二者术前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诊断依据术后病理。肝内胆管囊性肿瘤好发于中年女性患者,BCAC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 内胆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肝样腺癌伴肠母细胞分化1例
13
作者 冯籽言 汪安江 +3 位作者 刘广宇 胡珊 许翠 许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5年第3期245-250,共6页
背景胃肝样腺癌是胃癌罕见分类,无特异性表现,特征为肿瘤组织兼具胃腺癌与肝细胞癌样分化,临床罕见,易造成误诊.病例简介64岁女性患者,体检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入院.检查示血红蛋白略低,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升高,其他指标正常.影像检查发现... 背景胃肝样腺癌是胃癌罕见分类,无特异性表现,特征为肿瘤组织兼具胃腺癌与肝细胞癌样分化,临床罕见,易造成误诊.病例简介64岁女性患者,体检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入院.检查示血红蛋白略低,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升高,其他指标正常.影像检查发现肝胃间隙及肝门区多发淋巴结,胃镜见胃角溃疡.活检诊断为低分化腺癌.正电子发射断层-X线计算机断层组合系统提示胃原发恶性病变及转移性淋巴结.结论胃肝样腺癌罕见且高度侵袭性,易误诊,本例同时伴肠母细胞分化,更为罕见.经胃大部切除+化疗有效,患者预后良好,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下降,未见复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产甲胎蛋白胃 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急诊诊断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学忠 朱华栋 +1 位作者 徐腾达 周玉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4-55,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快速、准确诊断方法 ,避免误诊。方法 :对急诊确诊为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 9例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检及辅助诊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病史、查体、X线检查可作...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快速、准确诊断方法 ,避免误诊。方法 :对急诊确诊为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 9例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检及辅助诊疗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病史、查体、X线检查可作为提示性依据 ,但确诊需要行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论 :对 40岁以上 ,以喘息和呼吸困难为首发主要症状的患者 ,要提高对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警惕 ,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气管 急诊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调节糖代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骆文龙 尹怡 +6 位作者 李姗 刘湘花 徐晨曦 梁帅 陈政伟 李文茜 王祥麒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40-1845,共6页
原发性肝癌(PL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时大多数已为晚期,且治疗手段比较单一,疗效一般,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近年研究发现糖代谢与PLC的形成、进展密切相关,在多种病因所致肝癌临... 原发性肝癌(PL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时大多数已为晚期,且治疗手段比较单一,疗效一般,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近年研究发现糖代谢与PLC的形成、进展密切相关,在多种病因所致肝癌临床病例和动物模型中均发现有糖代谢的参与,为PLC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中医药对PLC整体疗效十分确切,特别是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以及降低肿瘤复发风险等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糖代谢 中医药 细胞 内胆管细胞 研究进展 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形成MRI征象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文昌 熊晓玲 +3 位作者 苏鸿林 潘金万 陈学飞 邱艳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的MRI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临床表现。结果 6例具有原发性肝癌典型MRI征象,胆管癌栓表现为胆管内具肝动脉...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的MRI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临床表现。结果 6例具有原发性肝癌典型MRI征象,胆管癌栓表现为胆管内具肝动脉血供的柱状、结节状稍长T1稍长至中等长T2信号影,快速梯度回波正反相位T1WI序列5例可见高信号胆固醇结晶形成的环靶征或新月征,T1WI序列1例扩张肝内胆管呈高信号,远端肝内胆管呈软藤样或螃蟹状扩张,胆管壁未见明显受侵征象,癌栓分布于肝内胆管至胆总管的不同部位,5例合并门脉癌栓。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形成具有原发肿块典型的MRI表现及胆管癌栓的特征性MRI征象,结合其典型临床表现可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细胞 胆管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间质瘤并发肝内胆管细胞癌、胰腺导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的多原发肿瘤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秀美 徐伟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4期2013-2015,共3页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tumors,MPT)是指两个或多个原发肿瘤之间无相似组织病理学的病例。本文介绍1例因查体发现胃、肝脏及胰腺病变患者,通过完善能谱CT增强检查提示MPT,最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肝内胆管细胞癌、胰腺导管内黏...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tumors,MPT)是指两个或多个原发肿瘤之间无相似组织病理学的病例。本文介绍1例因查体发现胃、肝脏及胰腺病变患者,通过完善能谱CT增强检查提示MPT,最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肝内胆管细胞癌、胰腺导管内黏液性乳头状肿瘤,临床罕见。对于MPT,临床易误诊为转移瘤,希望本文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内胆管细胞 导管内黏液乳头状肿瘤 原发肿瘤 能谱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波刀Cyberknife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泽天 王震 +2 位作者 武新虎 李兵 朱锡旭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8-823,共6页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对无法手术切除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原发性ICC患者行射波刀SBRT,给予总剂量为45 Gy(36~54 Gy),分割3~5次,处方剂量线范围为70%~92%。按照RECIST1.1标准进行实体瘤近...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对无法手术切除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原发性ICC患者行射波刀SBRT,给予总剂量为45 Gy(36~54 Gy),分割3~5次,处方剂量线范围为70%~92%。按照RECIST1.1标准进行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率及疾病控制率,Cox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美国放射肿瘤学协作组(RTOG 2.0)标准进行放射反应评级。结果 2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10.7%),部分缓解(PR)10例(35.7%),无变化(SD)12例(42.9%),进展(PD)3例(10.7%),疾病有效率(CR+PR)为46.4%,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9.3%。治疗后随访3~42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7.1%、32.1%,2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5月(95%CI:7.22~22.78)。所有患者对治疗耐受良好,不良反应轻微,治疗不良反应主要局限于1~2级,未出现大于3级的不良反应。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较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较晚可能导致较差的预后(P<0.01)。结论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ICC,射波刀SBRT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内胆管细胞 立定定向放射治疗 射波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原发性肝样腺癌1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倩 张玉萍 +1 位作者 张云香 李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73-475,共3页
患者男性,59岁。因"咳嗽、咳痰12天,痰中带血丝3次"入住我院。有吸烟史,无肝炎病史。CT示胸廓对称,右肺上叶胸膜下类圆形肿块影,强化欠均匀,CT值31HU,大小约4 cm×3.6 cm,边缘光滑,其内侧见小结节影,周围见磨玻璃密度影,与相邻胸... 患者男性,59岁。因"咳嗽、咳痰12天,痰中带血丝3次"入住我院。有吸烟史,无肝炎病史。CT示胸廓对称,右肺上叶胸膜下类圆形肿块影,强化欠均匀,CT值31HU,大小约4 cm×3.6 cm,边缘光滑,其内侧见小结节影,周围见磨玻璃密度影,与相邻胸膜分界欠清,右肺上叶后段见小结节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中HCV基因及其抗原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文亮 王春杰 王冰枫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541-545,共5页
目的检测HCV基因及其抗原在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CV抗原,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HCV基因(HCV RNA)。结果在4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HCVC33c抗原、核心抗原及HCV ... 目的检测HCV基因及其抗原在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CV抗原,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HCV基因(HCV RNA)。结果在4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HCVC33c抗原、核心抗原及HCV RNA阳性率分别为52.5%,72.5%和57.5%;在21例癌旁肝组织中,其阳性率分别为63.6%,45.5%和48.5%。结论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生除与HBV有密切关系外,与HCV慢性感染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内胆管细胞 HCV基因 HCV抗原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