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2例报道
1
作者 朱远琴 吴金燕 李招权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1617-1620,共4页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大于0.5×10^(9) L^(-1)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大于或等于1.5×10^(9) L^(-1)称为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并常伴有组织器官损伤,依据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HE可分为继发性、...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大于0.5×10^(9) L^(-1)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持续大于或等于1.5×10^(9) L^(-1)称为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并常伴有组织器官损伤,依据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HE可分为继发性、原发性、遗传性和特发性HE。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原发性HE患者,介绍其诊疗情况以进一步认识不同原因HE的区别,增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鉴别及诊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髓系肿瘤伴粒细胞增多 PDGFRA重排 粒细胞白血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基因突变检测
2
作者 周捷 吴昊 +2 位作者 李冰 梁爱斌 傅建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4-50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FGFR1、FLT3、MPL及JAK2基因突变的情况,初步探讨其在该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对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是否存在FGFR1基因、F...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FGFR1、FLT3、MPL及JAK2基因突变的情况,初步探讨其在该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对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是否存在FGFR1基因、FLT3基因、MPL基因和JAK2基因的突变。结果:在1例临床症状严重且治疗无效的患者检测到FLT3基因酪氨酸激酶活性区域新的缺失突变,该突变导致编码区提前结束;在19例患者中发现了FGFR1基因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该SNP导致2个氨基酸的缺失;未检测到MPL基因和JAK2 V617F基因突变。结论:FGFR1基因6个碱基的缺失(1014_1019del AACAGT)是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非同义SNP(nsSNP)位点。FLT3基因的缺失突变可能与恶性临床特征和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FGFR1基因 FLT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红细胞增多的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翟丽佳 闵凤玲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3-964,共2页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IHES)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伴红细胞增多的IHES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IHES为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持续增高,表现为心血管、肺、神经系统、胃肠道、皮肤等多器官损害,男性多见,需排除继发性嗜酸粒细胞增...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IHES)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伴红细胞增多的IHES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IHES为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细胞持续增高,表现为心血管、肺、神经系统、胃肠道、皮肤等多器官损害,男性多见,需排除继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并与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Churg-Strauss综合征鉴别。给予干扰素、激素、羟基脲治疗后嗜酸粒细胞下降。结论对IHES予干扰素、激素等治疗能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粒细胞增多 细胞增多 器官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伴肺间质纤维化及心脏附壁血栓形成一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暘 霍丽珍 冯媛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9年第3期192-193,共2页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 血栓形成 肺间质纤维化 原发 粒细胞增多 附壁 心脏 内蒙古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肺淀粉样变并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彭红 陈平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59-461,I0004,共4页
关键词 支气管肺淀粉样变 粒细胞增多 原发气管 淀粉样物质沉积 临床综合征 呼吸系统 病变部位 肺泡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嗜酸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宋丽 陈嘉林 +2 位作者 陈雨 方卫纲 曾学军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2年第4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S)、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嗜酸粒细胞增多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脏器受累等方面的异同,为三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所有明确诊断为淋巴瘤... 目的探讨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S)、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嗜酸粒细胞增多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脏器受累等方面的异同,为三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所有明确诊断为淋巴瘤、CSS的住院患者经查询病程存在慢性嗜酸粒细胞持续性升高者及所有明确诊断为HES的住院患者并加以比较,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非正态和方差齐性条件,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HES及CSS比较,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IgE升高等均无统计学差异,而神经系统及肺部受累、淋巴结肿大、炎性指标升高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S患者神经系统受累多见于外周神经,而HES多为中枢神经系统。CSS血管受累主要为血管炎,而HES多为动静脉血栓形成。HES与NHL合并嗜酸粒细胞增多比较,嗜酸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结肿大、肺部受累、LDH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嗜酸粒细胞常见的浸润脏器如神经系统、胃肠道等在NHL合并嗜酸粒细胞增多病例中不多见。结论 HES、CSS、NHL合并嗜酸粒细胞增多三类疾病临床特点各有不同,诊断及鉴别需要通过仔细的脏器评估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密切的临床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粒细胞增多 变应肉芽肿血管炎 非霍奇金淋巴瘤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CNS损害的原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症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维 阮喜云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3-244,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女,49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伴记忆力减退、饮水呛咳5d,意识恍惚2d"于2011-03-10入院。患者于2011-03-05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四肢无力,尚可走路,伴饮水呛咳,记忆力减退,无头痛、发热、呕吐等,在当地医院行脑CT检查(2011-... 1病例报告患者女,49岁,因"进行性四肢无力伴记忆力减退、饮水呛咳5d,意识恍惚2d"于2011-03-10入院。患者于2011-03-05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四肢无力,尚可走路,伴饮水呛咳,记忆力减退,无头痛、发热、呕吐等,在当地医院行脑CT检查(2011-03-06)未见异常,予脱水、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1d,症状进行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细胞增多 临床特点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IL-5和GM-CSF受体的共同β链反义寡核苷酸抑制抗原激发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和气道高反应性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祥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3年第3期132-133,共2页
气道阻塞、高反应性和气道内炎症细胞的持续积聚是哮喘的特征。白介素(IL)-3,IL-5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哮喘发病时增加并引起特应性炎症的三种细胞因子,通过相应的受体而发挥作用。而它们的受体具有共同的β亚单位(... 气道阻塞、高反应性和气道内炎症细胞的持续积聚是哮喘的特征。白介素(IL)-3,IL-5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哮喘发病时增加并引起特应性炎症的三种细胞因子,通过相应的受体而发挥作用。而它们的受体具有共同的β亚单位(β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 IL-5 GM-CSF受体 β链反义寡核苷 抑制 抗原 激发 粒细胞增多 气道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源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萍 边强 《药学进展》 CAS 2000年第6期376-378,共3页
关键词 药源粒细胞增多 抗感染药 心血管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转化为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10
作者 刘传方 王应玞 徐从高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7年第2期71-71,共1页
李××,女,40岁,因鼻衄、牙龈出血2年,发热1月余入院。病人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鼻衄、牙龈出血并感腹胀,于1994年6月去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脾大。化验:Hb138g/L,WBC15.0×10^9/L,Plt410×10^9/L:以“门静脉高... 李××,女,40岁,因鼻衄、牙龈出血2年,发热1月余入院。病人2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鼻衄、牙龈出血并感腹胀,于1994年6月去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脾大。化验:Hb138g/L,WBC15.0×10^9/L,Plt410×10^9/L:以“门静脉高压”行脾切脒。术中未发现门静脉高压情况,术后症状无改善,且出现头晕。95年6月再次去当地医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血小板增多 粒细胞白血病 门静脉 转化 牙龈出血 1994年 医院就诊 医院治疗 未发现 鼻衄 出现
全文增补中
1例罕见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并发右心室血栓患儿的护理
11
作者 白志媛 李欢欢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年第10期170-172,共3页
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组病因不明,易造成多脏器受损的疾病。该病好发于中年男性,预后较差,儿童患病罕见。对于没有经过明确诊断、系统治疗的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5年存活率大概在20%~80%之间,儿童患此病的真实发病率尚不清楚。2019... 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组病因不明,易造成多脏器受损的疾病。该病好发于中年男性,预后较差,儿童患病罕见。对于没有经过明确诊断、系统治疗的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5年存活率大概在20%~80%之间,儿童患此病的真实发病率尚不清楚。2019年10月本病房收治了1例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并发右心室血栓的患儿,现将其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罕见 粒细胞增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凤 王衍晶 +2 位作者 万丽平 王贞 姜凤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1期165-167,共3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腹水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EG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患者以"腹胀半个月"入院,入院前腹部CT提示腹腔及盆腔积液,入院后查...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腹水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EG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患者以"腹胀半个月"入院,入院前腹部CT提示腹腔及盆腔积液,入院后查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异常增多,腹水有核细胞涂片镜检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骨髓穿刺提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直肠黏膜组织活检镜下见黏膜内散在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临床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转上级医院继续诊疗,上级医院修正诊断为腹水型EG。EG发病率低,外周血及骨髓检查类似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临床医师应注意鉴别;临床对不明原因的腹水患者,应警惕浆膜型EG存在的可能性,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粒细胞胃肠炎 粒细胞增多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主要表现的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珺 陈朝英 陈大坤 《小儿急救医学》 2005年第5期408-409,共2页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紫癜 儿童 红色皮疹 浅表淋巴结 家族病史 生食食物 发病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源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蜀远 季晓丽 马艳秀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2001年第5期306-309,共4页
关键词 药源粒细胞增多 抗感染药 心血管药物 CNS药物 抗风湿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红皮病为临床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贝贝 闵仲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第7期425-428,共4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全身红斑、脱屑、瘙痒9年,泛发性红斑反复发作4年”于2018年6月8日入院。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躯干红斑,伴瘙痒,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经治疗后好转(具体用药不详),随后病情反复,偶起新... 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全身红斑、脱屑、瘙痒9年,泛发性红斑反复发作4年”于2018年6月8日入院。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躯干红斑,伴瘙痒,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经治疗后好转(具体用药不详),随后病情反复,偶起新疹,未予重视。4年前无明显诱因皮疹突然增多,并融合成片,局部脱屑,瘙痒症状加重,外院诊断“红皮病”,查嗜酸粒细胞百分比30.3%,嗜酸粒细胞计数 2.60 ×10^9/L,予甲泼尼龙40 mg/d输液治疗三天,病情有所好转,停药后皮疹复起。当地医院查骨髓细胞形态学:各阶段嗜酸性细胞核比例增高,杆状核比例减低,各阶段细胞形态大致正常,提示嗜酸细胞增多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皮炎 红皮病 临床表现 粒细胞计数 骨髓细胞形态学 细胞增多 病情反复 输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细胞淋巴瘤伴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晖 叶雪石 黄金文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3年第5期588-589,共2页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表现为中度及以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伴有组织和器官的损害。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原因很多,大体上可被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特发性。淋巴瘤引起的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属于继发性,文献上报道较少,一般为个例...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表现为中度及以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伴有组织和器官的损害。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原因很多,大体上可被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特发性。淋巴瘤引起的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属于继发性,文献上报道较少,一般为个例报道。本次研究报道1例套细胞淋巴瘤伴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综合征 细胞淋巴瘤 粒细胞增多 继发 原发 特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脂溢性皮炎为主要表现的嗜酸细胞增多症一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建文 方平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细胞 脂溢皮炎 增多 粒细胞 主要表现 寄生虫感染 细胞增多 蛔虫感染 集落刺激因子 总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高者2例分析
18
作者 韩梅 刘荣焕 张洁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5年第5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粒细胞增多 血常规检查 肠虫清 恶心呕吐 尿常规 实验室检查 糜烂胃炎 粒细胞 胃镜 诱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巍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20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粒细胞 支气管炎 气道反应 粒细胞增多 糖皮质激素治疗 咳嗽 支气管黏膜 非吸烟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伴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一例
20
作者 肖巧 肖华 +1 位作者 王容 赵川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601-605,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基因、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熊去氧胆酸是该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性疾病,以坏死性血管炎、组织器官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血管外肉芽肿形成为主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基因、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熊去氧胆酸是该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是一种系统性血管炎性疾病,以坏死性血管炎、组织器官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血管外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特征。该文报道1例65岁男性患者以反复四肢皮疹为主要表现,反复肝功能异常,同时存在哮喘样喘息,镜下血尿,肾功能异常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后诊断为PBC合并EGPA。该例提示不明原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同时合并皮肤、肺、肝、肾、免疫等多器官损害时,需考虑是否为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胆汁胆管炎 肝硬化 肉芽肿血管炎 粒细胞增多 多器官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