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真和原型实现相结合的仪表自动化实验系统开发 被引量:6
1
作者 朱涛 周天沛 +1 位作者 李红 凌启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6-140,共5页
开发了仿真与原型实现相结合的仪表自动化实验系统,介绍了设计思路和硬件软件构成。该系统不仅能进行仿真,而且能在来源于实物原型的数据分析与仿真的基础上,借助实验软、硬件平台对原型对象进行测量与控制。以单容水箱为例,详述了利用M... 开发了仿真与原型实现相结合的仪表自动化实验系统,介绍了设计思路和硬件软件构成。该系统不仅能进行仿真,而且能在来源于实物原型的数据分析与仿真的基础上,借助实验软、硬件平台对原型对象进行测量与控制。以单容水箱为例,详述了利用MCGS编程测量系统参数、建立仿真数学模型和实现PID控制的方法,并对比分析了仿真运行与原型实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表自动化 仿真 原型实现 MCGS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xworks下策略路由研究及其原型实现
2
作者 李金库 张德运 +1 位作者 高磊 孙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6期171-173,共3页
策略路由是嵌入式网络产品的一个重要功能,而Vxworks作为嵌入式开发的首选实时操作系统,没有实现这一功能。在分析了策略路由原理及Vxworks原IP协议栈数据转发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入策略路由后VxworksIP协议栈的数据转发机制,并实现... 策略路由是嵌入式网络产品的一个重要功能,而Vxworks作为嵌入式开发的首选实时操作系统,没有实现这一功能。在分析了策略路由原理及Vxworks原IP协议栈数据转发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入策略路由后VxworksIP协议栈的数据转发机制,并实现了它的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路由 VXWORKS 规则 动作 原型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智慧校园设计及原型实现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泉叶 贺国旗 高宏文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1年第13期59-62,共4页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首先介绍了智慧校园的基本概念,然后以教育信息化2.0为背景,在数据生命周期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智慧校园设计,并详细阐述了设计中涵盖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内容。同时,文章...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首先介绍了智慧校园的基本概念,然后以教育信息化2.0为背景,在数据生命周期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智慧校园设计,并详细阐述了设计中涵盖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内容。同时,文章梳理了数据在整个智慧校园系统中的产生、存储、应用和消亡过程,并对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智慧校园原型进行部署实现,对原型部署后的完善与扩建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生命周期 智慧校园 原型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原型实现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厚广 鲍雷 +1 位作者 赵琳 赵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7年第2期153-154,共2页
船舶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它与火车、汽车一样推动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船舶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在科技时代船舶电气智能设计技术也逐渐提上了船舶设计的议事日程。本文主要探讨了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 船舶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它与火车、汽车一样推动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船舶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在科技时代船舶电气智能设计技术也逐渐提上了船舶设计的议事日程。本文主要探讨了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其原型实现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电气智能设计 关键技术 原型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2EE的空间关联规则研究与原型系统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群洪 陈崇成 樊明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74,共3页
空间关联规则与传统关联规则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关联规则挖掘需要考虑空间实体的距离关系、方位关系和拓扑关系,而空间概念层次的形成往往是基于多个空间数据层或面向特定主题的。该文在研究空间关联规则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概念... 空间关联规则与传统关联规则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关联规则挖掘需要考虑空间实体的距离关系、方位关系和拓扑关系,而空间概念层次的形成往往是基于多个空间数据层或面向特定主题的。该文在研究空间关联规则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概念树的多层次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J2EE的空间关联规则原型挖掘系统,并以某市土地利用为例说明了系统的实施过程。该系统挖掘出来的8大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关联规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2EE技术 空间关联规则 空间概念层次关系 原型系统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IS的二维波达角估计系统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徐奕凡 周群焰 +5 位作者 孟声国 李泽 唐万恺 戴俊彦 程强 金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9-1479,共11页
新兴的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技术作为6G潜在关键使能技术之一,通过大量的电磁单元智能调控无线信号的反射特性,有望实现对无线传播环境的主动增强与感知,其在角度感知估计方面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现有... 新兴的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技术作为6G潜在关键使能技术之一,通过大量的电磁单元智能调控无线信号的反射特性,有望实现对无线传播环境的主动增强与感知,其在角度感知估计方面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现有文献报道的RIS波达角估计硬件实现工作中,RIS往往采用固定列控或行控的编码方式,无法充分发挥其空间维度自由度,只能进行一维的波达角估计。在此背景下,本论文设计了一套灵活的智能超表面控制平台,实现对每个电磁单元的独立且高速的控制,充分发挥RIS硬件的空间自由度,并在此平台上实现基于RIS的二维波达角实时估计功能。首先,介绍基于RIS的波达角估计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对RIS进行高速空时编码调制,使反射信号的谐波分量与入射信号的波达角建立映射关系,在接收端利用反射信号各谐波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对入射信号波达角进行实时估计。随后,基于所提方案设计系统的无线帧结构相关参数,构建基于RIS的二维波达角实时估计原型系统。最后,使用原型系统开展测量实验,在多个测量点位对波达角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分量进行估计与数据记录,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空时编码 波达角估计 原型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穿戴记忆代理的实现原型
7
作者 赵会群 孙晶 高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4-5,36,共3页
该文把代理技术引入到穿戴计算机功能实现中来,介绍一个穿戴记忆代理(remembranceagent简称RA)的设计框架和实现原型,并提供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关键词 穿戴记忆代理 实现原型 建议模型 穿戴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检测无线传感器节点原型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杨瑞君 刘云翔 +1 位作者 高俊 于万钧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城市灾害检测和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城市灾害检测的实际需求,介绍了WSN在应用于灾害检测时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灾害检测传感器节点的原型设计方法,并重点阐述了该设计的软硬件实现,同时展...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城市灾害检测和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城市灾害检测的实际需求,介绍了WSN在应用于灾害检测时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灾害检测传感器节点的原型设计方法,并重点阐述了该设计的软硬件实现,同时展示了部分人机交互界面和节点实际采集到的测试数据.最后就该设计的可扩展性和实用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 灾害检测 原型设计与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规模天线的无线供能通信原型系统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车越岭 李梁柱 +2 位作者 曾志豪 罗胜 伍楷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97-3409,共13页
无线供能通信技术是未来6G时代支撑能量可持续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本文首次提出了完整的基于大规模天线的无线供能通信系统的原型设计,并在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上实现了由32发射天线基站端、用户端和反馈链路组成的原型系统.在基站端,通... 无线供能通信技术是未来6G时代支撑能量可持续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本文首次提出了完整的基于大规模天线的无线供能通信系统的原型设计,并在软件定义无线电平台上实现了由32发射天线基站端、用户端和反馈链路组成的原型系统.在基站端,通过设计灵活的帧结构,原创性地提出了无线能量动态传输方案,实现了原型系统在信道估计准确性与无线能量传输效率之间的性能平衡.在用户端,通过建立实际的非线性能量采集模型和能耗模型,提出了新颖的用户端信息-能量双阈值电池管理方案,以满足不同的信息和能量传输需求.基于用户端状态信息的快速反馈,本文建立了闭环控制的无线能量和信息自适应传输系统框架.丰富的室内和室外实验验证了无线供能通信原型系统良好的无线环境适应性和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供能通信 原型系统设计和实现 大规模天线 无线能量动态传输 无线能量和信息自适应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A-PA网络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伟杰 梁炜 凤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65-2270,共6页
WIA-PA(wireless network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process automation)是IEC认可的工业无线国际标准。WIA-PA网络具有网状和星型混合拓扑结构、自适应调频能力、CSMA与TDMA混合访问机制等技术特点,能够适应复杂工业环境和满足苛刻... WIA-PA(wireless network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process automation)是IEC认可的工业无线国际标准。WIA-PA网络具有网状和星型混合拓扑结构、自适应调频能力、CSMA与TDMA混合访问机制等技术特点,能够适应复杂工业环境和满足苛刻工业需求。为了在嵌入式平台上实现WIA-PA网络系统,通过分析WIA-PA的这些技术特点和体系结构,得出了原型网络实现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目前采用的策略和技术方法,如时间管理、时间同步、网络安全和网状组网等。最后利用搭建的原型网络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无线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网 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 WIA-PA标准 原型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节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克满 陶军 +1 位作者 刘林峰 胡海燕 《机电工程》 CAS 2010年第7期53-56,共4页
针对已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路由算法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实际应用的路由算法的目标,并设计了一种能量敏感的路由算法,以节省能量消耗从而达到延长整个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该算法在已有的分簇算法基础上加入休... 针对已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路由算法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实际应用的路由算法的目标,并设计了一种能量敏感的路由算法,以节省能量消耗从而达到延长整个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该算法在已有的分簇算法基础上加入休眠机制,使未承担传输数据的节点进入休眠状态,从而达到节能目的。在GAINZ节点组网环境中实现了基于该路由算法的原型系统,并对该算法的性能和效率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网络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算法 能量敏感 原型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同时保障隐私性与完整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恢复数据聚合方案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超 杨立君 吴蒙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08-2814,共7页
该文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数据聚合与安全目标之间的矛盾,基于隐私同态和聚合消息验证码技术提出一种同时保障数据隐私性与完整性的可恢复数据聚合方案。该方案支持由聚合结果恢复出各感知数据,从而一方面能够验证感知数据和聚合数... 该文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数据聚合与安全目标之间的矛盾,基于隐私同态和聚合消息验证码技术提出一种同时保障数据隐私性与完整性的可恢复数据聚合方案。该方案支持由聚合结果恢复出各感知数据,从而一方面能够验证感知数据和聚合数据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能够对原始数据进行任意所需的处理,不受聚合函数类型的限制。安全分析表明该方案不仅支持数据隐私性、完整性,还能够抵抗未授权聚合攻击,聚合节点俘获攻击,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检测及定位恶意节点。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相比其他算法在通信和计算开销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了评估方案性能和可行性,基于Tiny OS给出了算法的原型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开销较低,对于资源受限的WSNs是高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数据聚合 隐私保护 完整性保护 原型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平台SCADA图形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文彪 詹成国 《华电技术》 CAS 2008年第8期20-23,共4页
图形系统是厂站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跨平台的厂站自动化图形系统的需求,针对现有系统的不足,在比较了Eclipse/GEF,GTK,QT/QSA,SVG等多种跨平台的图形系统开发技术的基础上,基于复合模式和图符基本属性动态变化的思想,提出... 图形系统是厂站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跨平台的厂站自动化图形系统的需求,针对现有系统的不足,在比较了Eclipse/GEF,GTK,QT/QSA,SVG等多种跨平台的图形系统开发技术的基础上,基于复合模式和图符基本属性动态变化的思想,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图形系统设计及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DA图形系统 跨平台 技术分析 设计 原型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SON的自组织行为管理协议
14
作者 王兴伟 李雪娇 黄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基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v3,提出一种面向自组织网络SON(self-organizing networks)的自组织行为管理协议,支持节点诞生、节点感知周围环境、节点关系建立/删除、节点迁移、节点克隆、节点休眠、节点苏醒、节点唤醒和节点死亡等生物行... 基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v3,提出一种面向自组织网络SON(self-organizing networks)的自组织行为管理协议,支持节点诞生、节点感知周围环境、节点关系建立/删除、节点迁移、节点克隆、节点休眠、节点苏醒、节点唤醒和节点死亡等生物行为.利用Quagga软件路由器,并修改其中的OSPFv3模块,对上述协议进行了原型实现,在参照CERNET2拓扑构建的网络平台上通过视频会议和视频直播应用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协议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网络 生物行为 协议 OSPFV3 原型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平台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5
作者 冷辉 刘晓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89-1893,共5页
文章在系统描述高校人事管理流程与各科室职责的基础上,结合人事管理规范与信息化建设需要,尝试设计基于.NET平台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与部署方案,并给出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原型,从而为实现高校人事管理与服务的科学高效和优质便捷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人事管理 工作流程 .NET平台 信息共享 实现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礼:探索计算系统的可分析抽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志伟 王一帆 +1 位作者 赵永威 李春典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7-905,共9页
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正在进入多样性时代.同时,以原型系统构建和基准程序测试为主要特征的计算系统研究方法,使得计算系统的研究成本依然居高不下,难以应对多样性挑战.这个矛盾呼唤新的可分析计算系统学术抽象,其主要特征是研究某个新系... 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正在进入多样性时代.同时,以原型系统构建和基准程序测试为主要特征的计算系统研究方法,使得计算系统的研究成本依然居高不下,难以应对多样性挑战.这个矛盾呼唤新的可分析计算系统学术抽象,其主要特征是研究某个新系统时,在原型系统实现和基准程序测试之前,就能够分析出该系统的主要性质,进而筛掉不合适的候选系统,大幅度降低研究成本.这正是作为计算机应用抽象的算法概念所具有的特征:在算法实现和基准测试之前就基本可以分析出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等主要性质.首先,归纳了算法抽象的7条优点,指出最值得计算系统研究学习的是可分析抽象.其次,回顾了系统抽象的相关工作和历史经验,并提出了一个初步候选,称为算礼(computation protocol).最后,讨论了算礼的通用定义、黑箱表示和白箱表示,并用初步的实例指出,算礼思想有助于在计算系统领域提出系统猜想、分析新的并行计算模型、拓展现有架构、启发新的系统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礼 可分析抽象 计算系统研究 原型系统实现 基准程序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色的空间信息强制访问控制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俊欣 张凤荔 刘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70-2174,共5页
针对军事领域中地理空间数据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机密性的特点,对传统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与强制访问控制结合后进行空间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角色的空间信息强制访问控制模型(spatial vector data rolebased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S... 针对军事领域中地理空间数据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机密性的特点,对传统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与强制访问控制结合后进行空间扩展,提出了一种基于角色的空间信息强制访问控制模型(spatial vector data rolebased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SV_RBMAC),在RBMAC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和安全性定理基础上提出了此模型运用在空间矢量数据的操作模式,满足军事环境中重要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需求,在实现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同时,保障了空间数据的安全性。经实际原型系统实验证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矢量数据安全 访问控制模型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强制访问控制 原型系统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rtual Reality Used in the Lighting System Management of a Building
18
作者 Alcinia Zita Sampaio Miguel M. Ferreira Daniel P. Rosario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2年第6期682-689,共8页
The first component of a building implemented in a virtual prototype concerning the management of a building is a lighting system. It was applied in a study case. The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allows the examination of ... The first component of a building implemented in a virtual prototype concerning the management of a building is a lighting system. It was applied in a study case. The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allows the examination of the physical model, visualizing, for each element modeled in three-dimensions (3D) and linked to a database,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information concerned with the use of the material, calculated for different points in time during their life. The control of a lamp stock, the constant updating of lifetime information and the planning of periodical local inspections are attended on the prototype. This is an important mea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aborators involved in the building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visualization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s virtual reality building manag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