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HIT基因与肝癌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齐明 陈国林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7-138,117,共3页
关键词 FHIT基因缺失 发生 肿瘤发生过程 原癌基因激活 基因 表达异常 脆性组氨酸 功能丧失 功能改变 修饰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燕 王红静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0-923,共4页
关键词 PTEN基因 肿瘤 基因突变 原癌基因激活 基因表达异常 生物学过程 基因失活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网络王国 被引量:8
3
作者 马琳琳 孙文靖 傅松滨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CAS 2005年第1期15-20,共6页
抑癌基因p53作为多种细胞应激与细胞应答的中间环节,与其上下游的各种调控因子及相 关基因共同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信号传导通路。上游:DNA损伤、缺氧、原癌基因激活、核苷酸衰竭、 端粒缩短等因素均可激活p53的功能网络;中游:p53的功... 抑癌基因p53作为多种细胞应激与细胞应答的中间环节,与其上下游的各种调控因子及相 关基因共同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信号传导通路。上游:DNA损伤、缺氧、原癌基因激活、核苷酸衰竭、 端粒缩短等因素均可激活p53的功能网络;中游:p53的功能活性受mdm2(mouse double minus 2)、 p14ARF(alternative reading frame)、共价修饰、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等多种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的因素的调控;下游:p53肩负着介导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稳定、抑制肿瘤血管发 生等多种功能使命,在整个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其功能的 多样性及与肿瘤发生发展的高度相关性,p53已成为肿瘤发生机制研究及基因治疗的-个重要靶点。因 此,作为细胞内信号传递网络的核心之一,深入理解p53基因网络的各个层面将对细胞生长代谢调控 研究及肿瘤遗传学研究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网络 基因P53 细胞内信号传递 信号传导通路 原癌基因激活 double 细胞周期阻滞 DNA损伤 遗传学研究 中间环节 细胞应答 细胞应激 相关基因 调控因子 端粒缩短 功能活性 共价修饰 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肝癌早期诊断及癌变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沈预程 姚登福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9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技术 早期诊断 早期监测 原癌基因激活 基因 蛋白质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系列基因表达与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建玲 姜波玲 +1 位作者 崔蕾 雷小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3900-3902,共3页
关键词 P53基因 恶性程度 宫颈病变 基因表达 原癌基因激活 肿瘤分子生物学 女性生殖系统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玮 宣世英 孙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关键词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肿瘤细胞 旁分泌调节 原癌基因激活 恶性肿瘤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80通过激活p21基因的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叶志华 黄耿 +1 位作者 付金伦 桂定文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280(miR-1280)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p21基因表达的激活作用及对膀胱癌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膀胱癌细胞株T24、5637、J82、BIU-87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中miR... 目的探讨微小RNA-1280(miR-1280)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细胞p21基因表达的激活作用及对膀胱癌细胞周期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膀胱癌细胞株T24、5637、J82、BIU-87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中miR-1280表达水平。选取表达量最低的膀胱癌细胞,分别转染miR-1280模拟物(实验组)和miR-NC(对照组),q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miR-1280和p21 mRNA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验证miR-1280与p21基因启动子的靶向作用。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两组细胞中p21、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1(CDK1)、细胞周期蛋白A2(Cyclin A2)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qRTPCR结果提示,膀胱癌细胞株T24、5637、J82、BIU-87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SV-HUC-1中miR-1280表达分别为0.503±0.094、0.611±0.054、0.567±0.077、0.257±0.032和1.014±0.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0,P〈0.001)。与膀胱癌细胞株T24、5637、J82相比,BIU-87细胞株中的miR-1280表达量最低(P=0.026,P=0.003,P=0.008)。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IU-87细胞中miR-1280表达显著升高(1041.000±157.500∶1.023±0.118,t=6.606,P〈0.001),p21 mRNA表达亦显著升高(5.280±0.660∶1.007±0.070,t=6.440,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21蛋白表达上调,CDK1和Cyclin A2蛋白表达下调。ChIP实验结果显示,相比miR-NC转染组,生物素修饰的miR-1280在p2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富集倍数显著增加(1.246±0.171∶0.519±0.087,t=3.787,P=0.009)。实验组BIU-87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68.360%±3.064%∶46.970%±3.971%,t=4.263,P=0.005)。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1280后的BIU-87细胞从第3天(0.826±0.099∶1.224±0.057,t=3.505,P=0.013)开始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miR-1280可通过结合p21基因启动子区域,激活膀胱癌细胞BIU-87中p21基因的表达,从而阻滞细胞周期的进展,抑制细胞的增殖,为膀胱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膀胱肿瘤 基因蛋白质p21(ras)RNA激活
原文传递
p53与K—ras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钱峻 吕银祥 +3 位作者 刘纪炎 章力 单剑锋 洪堂灿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22期3136-3137,共2页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大肠癌的发生及发展是多基因、多步骤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及DNA损伤修复系统缺陷等。本研究探讨抑癌基因p53与癌基因k-ras基因突变在大...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大肠癌的发生及发展是多基因、多步骤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及DNA损伤修复系统缺陷等。本研究探讨抑癌基因p53与癌基因k-ras基因突变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基因突变 基因P53 大肠组织 临床意义 原癌基因激活 消化道恶性肿瘤 基因生物技术 DNA损伤
原文传递
垂体腺瘤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敬武 罗其中 沈建康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1年第1期15-17,共3页
垂体腺瘤是人类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和认识已上升到新的高度。本文从垂体腺瘤的单克隆发生、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的作用等分子水平方面 ,概述目前垂体腺瘤发... 垂体腺瘤是人类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和认识已上升到新的高度。本文从垂体腺瘤的单克隆发生、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的作用等分子水平方面 ,概述目前垂体腺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分子生物学 病理学 研究进展 原癌基因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蛋白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洪 毛熙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2期28-31,共4页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原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而引起细胞增殖及凋亡失控的一个复杂过程。细胞黏附结构和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稳定性被破坏,使细胞发生无限增殖;血管及淋巴结内癌细胞的出现促使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和侵袭性增加。上述因素...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原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而引起细胞增殖及凋亡失控的一个复杂过程。细胞黏附结构和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稳定性被破坏,使细胞发生无限增殖;血管及淋巴结内癌细胞的出现促使肿瘤发生远处转移和侵袭性增加。上述因素相互影响,增加了肿瘤生物行为的恶行性。研究表明,支架蛋白(IQGAP1)在细胞增殖、分化、黏附、迁移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蛋白 原癌基因激活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凋亡失控 无限增殖 细胞黏附 肿瘤生物 肿瘤干细胞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6与肿瘤的相关研究
11
作者 余长寿 付雪琼 +1 位作者 丁瑜 杨兵 《临床医药实践》 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
关于肿瘤发生机制是近几年研究的重点,肿瘤的发生主要源自于相关基因突变,如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等,这些基因突变使得相应的信号通路发生改变。据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能影响许多核心的信号通路和肿瘤发生... 关于肿瘤发生机制是近几年研究的重点,肿瘤的发生主要源自于相关基因突变,如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等,这些基因突变使得相应的信号通路发生改变。据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能影响许多核心的信号通路和肿瘤发生的进程。同时,最近科学家们也发现主要的致癌信号通路最后都会汇聚到肿瘤细胞代谢上来,因为肿瘤细胞的代谢决定着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所以细胞代谢的改变可以作为肿瘤的一个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发生 去乙酰化酶 肿瘤细胞代谢 基因突变 原癌基因激活 信号通路 基因失活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录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 被引量:1
12
作者 Hung Y.Fan 田晓晨(译) 《微生物与感染》 2009年第3期174-190,共17页
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关系是生物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估计当前全世界至少20%人类肿瘤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密切联系。本文对反转录病毒诱发肿瘤的各种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根据致病速度的快慢,反转录病毒被分为两大类:能迅速诱... 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关系是生物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估计当前全世界至少20%人类肿瘤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密切联系。本文对反转录病毒诱发肿瘤的各种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根据致病速度的快慢,反转录病毒被分为两大类:能迅速诱导肿瘤产生的急性转化反转录病毒和缓慢诱导肿瘤产生的非急性转化反转录病毒。急性转化反转录病毒通过其自身携带的癌基因快速诱导肿瘤产生,而细胞原癌基因的插入激活则是非急性转化反转录病毒引起肿瘤的主要机制。对反转录病毒致瘤机制的研究揭示了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原理和机制,包括原癌基因激活以及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等,对探讨非病毒引起的人类肿瘤的发生机制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录病毒 肿瘤发生 基因 基因插入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德志 李建生 彭俏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59-560,共2页
原癌基因激活与抑癌基因失活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 gprotein,IGFBP)7是IGFBP家族成员,是多种肿瘤的抑癌基因。小样本mRNA表达谱研究表明,IGFBP7在胃癌中... 原癌基因激活与抑癌基因失活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 gprotein,IGFBP)7是IGFBP家族成员,是多种肿瘤的抑癌基因。小样本mRNA表达谱研究表明,IGFBP7在胃癌中表达下降。本研究对胃癌中IGFBP7的表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临床意义 IGFBP7 原癌基因激活 基因失活 家族成员 基因
原文传递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22q12区杂合性缺失的精细定位
14
作者 许世峰 徐延田 彭志海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30年其发病率迅速上升,已高居西方国家死亡病因的第2位,中国的第4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发生的分子学机制包括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杂合性缺失可界定染色体上的最小缺失区域而发现新...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30年其发病率迅速上升,已高居西方国家死亡病因的第2位,中国的第4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发生的分子学机制包括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杂合性缺失可界定染色体上的最小缺失区域而发现新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结直肠 杂合性缺失 染色体 精细定位 原癌基因激活 基因 分子学机制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Survivin蛋白和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显义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683-684,共2页
肿瘤的发生是原癌基因激活与抑癌基因失活导致细胞增生过度和分化异常所致,亦是细胞凋亡异常的结果。在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中,不仅有癌细胞过度增殖,同时还存在癌细胞凋亡异常,两者是胃癌发生与发展的生物学基础[1]。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 肿瘤的发生是原癌基因激活与抑癌基因失活导致细胞增生过度和分化异常所致,亦是细胞凋亡异常的结果。在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中,不仅有癌细胞过度增殖,同时还存在癌细胞凋亡异常,两者是胃癌发生与发展的生物学基础[1]。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观察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Sumivin及抑癌基因p16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胃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蛋白 组织 P16蛋白 细胞凋亡异常 基因P16 原癌基因激活 细胞过度增殖 凋亡相关基因
原文传递
p53系列基因表达与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建玲 姜波玲 +1 位作者 崔蕾 雷小敏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7年第4期205-208,共4页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一般要经过宫颈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到浸润癌。通过对宫颈癌癌变过程的大量相关性研究,认为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是经过多个阶段,与多种癌基因参与有关,但其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一般要经过宫颈炎、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到浸润癌。通过对宫颈癌癌变过程的大量相关性研究,认为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是经过多个阶段,与多种癌基因参与有关,但其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代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由于致癌因子通过不同机制使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从而使细胞增殖和凋亡(apoptosis)失调所致,而细胞凋亡受多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程度 宫颈病变 基因表达 P53 原癌基因激活 肿瘤分子生物学 女性生殖系统 基因
原文传递
专家解读膀胱癌
17
作者 徐振宇 华东 《抗癌之窗》 2013年第3期36-36,共1页
世界范围内,膀胱癌位列男性最常见实体瘤的第四位,在女性位列第七位,膀胱癌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呢?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病毒或某些化学致癌物作用于人体,使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而致癌。
关键词 膀胱 化学致 解读 专家 原癌基因激活 基因失活 世界范围 实体瘤
原文传递
膀胱癌与DNA甲基化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宇 姜力 +1 位作者 孙刚 韩起鹏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59-2760,共2页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改变的复杂过程[1].而DNA甲基化是基因表型改变的一种重要异常形式,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正是这些分子生物学改变使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2].因此膀胱癌与DNA...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改变的复杂过程[1].而DNA甲基化是基因表型改变的一种重要异常形式,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正是这些分子生物学改变使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2].因此膀胱癌与DNA甲基化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膀胱癌研究热点之一.一、DNA甲基化机制DNA甲基化是指生物体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CpG双核苷酸上胞嘧啶的第5位碳原子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的过程[3].人类基因组DNA存在着广泛的甲基化修饰,主要发生在CpG序列[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膀胱 DNA甲基转移酶 5-甲基胞嘧啶 S-腺苷甲硫氨酸 基因改变 CPG序列 原癌基因激活
原文传递
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永胜 陆雪官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6-648,共3页
近年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与演进不仅与肿瘤细胞本身发生原癌基因激活、肿瘤抑制基因灭活或丢失、凋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基因功能紊乱等有关,也与肿瘤间质密切相关。肿瘤间质包括间质细胞(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内皮细胞及肿瘤相关纤... 近年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与演进不仅与肿瘤细胞本身发生原癌基因激活、肿瘤抑制基因灭活或丢失、凋亡调节基因和DNA修复基因功能紊乱等有关,也与肿瘤间质密切相关。肿瘤间质包括间质细胞(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内皮细胞及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等)和细胞外基质( ECM )。肿瘤细胞及肿瘤间质共同构成肿瘤的微环境。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 CAF )是肿瘤间质中最重要的细胞成分,我们对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 肿瘤细胞 DNA修复基因 肿瘤间质 原癌基因激活 肿瘤抑制基因 凋亡调节基因 细胞外基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