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羟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主动脉雌激素β受体和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秀荣 樊秀云 +1 位作者 史立宏 刘跃春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70-574,共5页
目的观察三羟异黄酮(GST)对去卵巢大鼠主动脉雌激素β受体(ERβ)和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去卵巢组(B组);去卵巢+雌二醇组(C组);去卵巢+GST组(D组)。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免疫... 目的观察三羟异黄酮(GST)对去卵巢大鼠主动脉雌激素β受体(ERβ)和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A组);去卵巢组(B组);去卵巢+雌二醇组(C组);去卵巢+GST组(D组)。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中ERβ和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结果1)去卵巢手术大鼠主动脉ERβ的表达明显降低,GST与雌二醇明显增加去卵巢大鼠主动脉ERβ的表达。2)去卵巢手术增加大鼠主动脉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但GST与雌二醇能阻止c-fos表达增加。结论GST对血管ERβ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GST可抑制血管平滑肌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这可能是植物雌激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异黄酮 雌二醇 雌激素Β受体 原癌基因c-fos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面部伤害性刺激后纹状体边缘区内原癌基因c-fos和NOS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包新民 舒斯云 周光斗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为了研究纹状体边缘区和痛觉的关系 ,用 c- fos和 NADPH- d双标记方法研究了大鼠面部伤害性刺激后 c- fos蛋白(Fos)和 NOS在纹状体边缘区的表达。面部伤害性刺激后 30分钟 ,边缘区中即出现 Fos表达 ,刺激后 3小时 ,Fos表达达最高峰 ,而... 为了研究纹状体边缘区和痛觉的关系 ,用 c- fos和 NADPH- d双标记方法研究了大鼠面部伤害性刺激后 c- fos蛋白(Fos)和 NOS在纹状体边缘区的表达。面部伤害性刺激后 30分钟 ,边缘区中即出现 Fos表达 ,刺激后 3小时 ,Fos表达达最高峰 ,而且主要在边缘区部位表达。正常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中有密集的 NOS阳性神经元及纤维 ,面部伤害性刺激 3小时后 ,纹状体其余部位的 NOS阳性胞体及纤维减少或消失 ,但边缘区中仍保留 ,并可见少数 Fos和 NOS双标记细胞。提示纹状体边缘区可能和面部痛觉的调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伤害性刺激 表达 纹状体边缘区 原癌基因c-fos NOS 大鼠 痛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fos在Graves'病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立平 许静 +5 位作者 方佩华 冯洁 李宁 崔景秋 孟召伟 吕枚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 :引入细胞管家基因β-actin作为内参照物 ,研究c-fos在Graves'病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方法 :各组织标本均采用TRIzol法提取mRNA ,RT -PCR法获取cDNA ,多重PCR法同时扩增371bp 片段的c -fos和227bp 片段的β-actin ,产物... 目的 :引入细胞管家基因β-actin作为内参照物 ,研究c-fos在Graves'病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方法 :各组织标本均采用TRIzol法提取mRNA ,RT -PCR法获取cDNA ,多重PCR法同时扩增371bp 片段的c -fos和227bp 片段的β-actin ,产物经1.5 %琼脂糖凝胶电泳并照相存盘 ,用GelBase/GelBiot -Pro软件分析得标本c -fos和β-actin的密度值并计算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 ,Graves'病组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c -fos/β-action比值分别为 (x±s) :0.67687±0.07712 ,0.76096±0.05804和0.60630±0.11233方差分析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01) ,q检验表明 :c -fos在Graves'病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5)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 (P<0.01)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结论 :以β-actin为内参照物 ,观察到原癌基因c -fos在Graves'病中的表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甲状腺乳头状 原癌基因c-fos Β-AC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瑞辉 杨介宾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2-53,共2页
为了探讨针刺镇痛的机理 ,本文以完全福氏佐剂足踝关节注射造成大鼠关节炎动物模型 ,电针“足三里”和“昆仑”穴 ,以大鼠脊髓腰膨大段脊髓原癌基因C -fos的表达作为观察指标 ,并设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加纳洛酮注射组进行对照。实验结... 为了探讨针刺镇痛的机理 ,本文以完全福氏佐剂足踝关节注射造成大鼠关节炎动物模型 ,电针“足三里”和“昆仑”穴 ,以大鼠脊髓腰膨大段脊髓原癌基因C -fos的表达作为观察指标 ,并设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加纳洛酮注射组进行对照。实验结果 :正常组FOS样免疫反应性 (FLI)阳性细胞数极少 ,而模型组有大量的FLI阳性细胞 ,明显高于正常组 ,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 ,电针组FLI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 .0 1) ;电针加纳洛酮注射组与模型组比 ,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与电针组比 ,其FLI阳性细胞数高 ,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以上结果提示电针缓解佐剂关节炎病理性疼痛的作用与抑制伤害性传入冲动诱发脊髓原癌基因C -fos的表达有关。同时本实验还显示 ,电针抑制AA大鼠诱发脊髓原癌基因C -fos的表达与电针引起内源性 β -EP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佐剂关节炎 脊髓原癌基因c-fos 基因表达 足三里穴 昆仑穴 针刺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fos及抑癌基因P16编码产物在子宫颈癌中表达的研究
5
作者 吴向陇 锁爱莉 陈宏伟 《海南医学》 CAS 1999年第6期123-125,共3页
目的:回顾性的调查中晚期子宫颈癌组织标本中,C-fos蛋白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新的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放射治疗前... 目的:回顾性的调查中晚期子宫颈癌组织标本中,C-fos蛋白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新的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放射治疗前中晚期子宫颈癌组织标本和2例正常宫颈组织和2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作为对照。检测了C-fos蛋白及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fos蛋白在非肿瘤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子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0%,在3年死亡组中阳性表达强度及蛋白相对含量显著高于3年生存组(P<0.05);P16蛋白在非肿瘤宫颈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在宫颈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2%,其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预后无统计学差异;C-fos及P16在宫颈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强度及蛋白相对含量无显著相关性(r均小于r1-0.05)。结论:C-fos在子宫颈肿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C-fos高表达与子宫颈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而与预后相关,提示C-fos蛋白有可能成为判断子宫颈癌预后的指标之一;P16在子宫颈癌中存在高表达,P16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预后无关;C-fos与P16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 原癌基因c-fos 基因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杨晓宁 田宗文 +1 位作者 黄焕斌 朱艳霞 《医学新知》 CAS 2005年第2期28-29,32,F004,共4页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观察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对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其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并分组给药后,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观察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对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其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并分组给药后,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蛋白表达。结果17β雌二醇明显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同时减弱肥大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蛋白表达。结论17β雌二醇可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原癌基因cfos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心肌细胞肥大 肾上腺素 fos表达 原癌基因c-fos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fos蛋白表达 细胞表面积 细胞基因 肥大心肌细胞 计算机图像 体外培养 分析软件 同时减弱 作用机制 抑制 乳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c-fos在口腔正畸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颖 胡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613-615,共3页
原癌基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量研究发现原癌基因c—fos及其蛋白产物不仅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过程,而且也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医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研... 原癌基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量研究发现原癌基因c—fos及其蛋白产物不仅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过程,而且也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在医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近几年在口腔学科中的研究也取得了初步进展。其中口腔正畸治疗是一种利用炎症过程所介导的牙移动而改善功能和美观的独特治疗手段,在改变功能和美观的同时正畸力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细胞性过程,如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槽骨改建、牙根吸收及疼痛等。原癌基因c—fos也参与了这些细胞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c-fos 口腔正畸学 细胞内信息传递 口腔正畸治疗 牙槽骨改建 分化过程 蛋白产物 代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潜阳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组织原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符德玉 王世红 +3 位作者 周端 马宇滢 金露 祖亮华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左心室心肌原癌基因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探讨活血潜阳方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周龄的SHR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模型,随机分为SHR模型组,中药大... 目的:通过分析左心室心肌原癌基因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探讨活血潜阳方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HR)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0周龄的SHR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模型,随机分为SHR模型组,中药大、中、小剂量治疗组,西拉普利治疗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京都(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灌胃14周后,取大鼠心脏组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心肌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24周龄模型组SHR左心室肥厚心肌的原癌基因c-fos和c-myc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WKY大鼠比较明显增强(P<0.01)。与SHR模型组比较,大、中和小剂量活血潜阳方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c-fos和c-myc mRNA的表达下降(P<0.05);大、中剂量活血潜阳方可降低c-myc蛋白的表达,但对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潜阳方可以下调SHR心肌组织中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可能是改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否通过对c-fos表达的影响治疗左心室肥厚尚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活血潜阳方 基因蛋白质c-fos 基因蛋白质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浸润及原癌基因c-fos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袁平 冯昌宗 +1 位作者 潘扬 马思星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观测下肢静脉曲张与肥大细胞浸润及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关系 ,探索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曲张段静脉 2 0例及非曲张段静脉 2 0例标本中的肥大细胞 (MC)数及... 目的 :观测下肢静脉曲张与肥大细胞浸润及原癌基因c fos表达的关系 ,探索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曲张段静脉 2 0例及非曲张段静脉 2 0例标本中的肥大细胞 (MC)数及原癌基因c fos表达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曲张静脉组的肥大细胞数为(1 4 95± 6 0 8)个 /HP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 9± 2 0 2 )个 /HP ,P <0 0 1。曲张静脉组的c fos阳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百分率 (75 1± 7 9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 4 2 5± 9 6 1 ) % ,P <0 0 5。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壁中的c fos阳性血管平滑肌细胞百分率与肥大细胞数呈直线正相关 ,相关系数r =0 895 7,P <0 0 1。结论 :肥大细胞的浸润及原癌基因c fos的表达在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中起作用 ,可能是MC释放各种介质激活VSMC中c fos表达 ,进而促使VSMC表型转变、增殖和迁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基因蛋白质c-fos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吊大鼠肺组织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及川芎嗪对其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章烨 李天志 +1 位作者 刘长庭 王德龙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3-525,共3页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内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尾部-30(悬吊(TS)大鼠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健康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吊7 d组(TS7 d)和尾吊+川芎嗪7 d组(Treate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大鼠肺组织内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尾部-30(悬吊(TS)大鼠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健康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吊7 d组(TS7 d)和尾吊+川芎嗪7 d组(Treate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观察大鼠肺组织内C-fos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尾吊7 d组肺组织、肺腺泡血管和微血管内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细胞内原癌基因C-fos蛋白及其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川芎嗪干预(treated组)大鼠肺组织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和阳性面积百分比与尾吊7 d组比较均降低(P<0.01,P<0.05)。结论:尾吊模拟失重引起大鼠肺组织C-fos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增加,川芎嗪可下调肺组织C-fos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大鼠 基因蛋白质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后早期原癌基因c-Fos、c-Jun表达的研究
11
作者 黄志刚 陈新敬 浦晓东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采用RT PCR方法研究主动脉损伤早期原癌基因 c Fos、c Jun的表达规律, 探讨原癌基因在动脉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启动阶段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主动脉球囊导管扩张损伤模型, 采用 RT- PCR方法检测损伤早期不同时间点动脉壁c- Fos、c-... 目的采用RT PCR方法研究主动脉损伤早期原癌基因 c Fos、c Jun的表达规律, 探讨原癌基因在动脉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启动阶段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主动脉球囊导管扩张损伤模型, 采用 RT- PCR方法检测损伤早期不同时间点动脉壁c- Fos、c- Jun基因的表达丰度。结果c -Fos、c -Jun在损伤即刻就可以检测到表达, 30 min两者的表达达到高峰; c -Jun在1 h与2 h仍然可以检测到该基因大量的表达, 6 h不能检出; c- Fos在1 h、2 h仍然可以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 6 h不能检出。结论在动脉损伤后极早期即有c Fos、c Jun基因的大量表达,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原癌基因的表达为研究动脉损伤早期VSMC的活化增殖提供了一个早期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规律 C-JUN 早期 原癌基因c-fos RT-PCR方法 大鼠 动脉损伤 丰度 增殖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原癌基因c-fos的低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枚 方佩华 +3 位作者 郑荣秀 张志友 肖茜 何红鹏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7-387,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 原癌基因c-fos 低表达 p-actin PCR扩增
原文传递
c-fos原癌基因表达在脑缺血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岩 黄久仪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原癌基因是细胞内总体遗传物质的组成部分,人们将这类存在于生物正常细胞基因组中的癌基因称为原癌基因。原癌基因c-fos属于核内转录因子的一种,它可以与靶基因的调控元件结合直接调节转录活性。在脑缺血早期,原癌基因c-fos的异常表... 原癌基因是细胞内总体遗传物质的组成部分,人们将这类存在于生物正常细胞基因组中的癌基因称为原癌基因。原癌基因c-fos属于核内转录因子的一种,它可以与靶基因的调控元件结合直接调节转录活性。在脑缺血早期,原癌基因c-fos的异常表达对神经细胞具有重大意义。现就c-fos基因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c-fos 基因表达 脑缺血 c-fos基因 核内转录因子 遗传物质 正常细胞 转录活性 调控元件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浸润及原癌基因c-fos表达可引起下肢静脉曲张
14
作者 贺新奇 邱会卿 +1 位作者 韩雅茹 彭军路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602-4607,共6页
为了探究肥大细胞浸润及原癌基因c-fos表达情况与下肢静脉曲张的相关性,本研究选择了我院100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程度分成轻度组39人、中度组32人和重度组29人;正常组随机选择35例同期需大隐静脉作供体移植或截... 为了探究肥大细胞浸润及原癌基因c-fos表达情况与下肢静脉曲张的相关性,本研究选择了我院100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程度分成轻度组39人、中度组32人和重度组29人;正常组随机选择35例同期需大隐静脉作供体移植或截肢的无周围血管疾患的患者。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肥大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血管平滑肌细胞c-fos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以肥大细胞浸润程度作为自变量、原癌基因c-fos阳性率作为因变量绘制回归曲线并计算肥大细胞浸润程度与原癌基因c-fos表达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正常大隐静脉、曲张静脉管壁均有肥大细胞存在,曲张大隐静脉存在病理性肥大细胞浸润,并且随病情加重而增多,阳性细胞数量随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而增多,不同患病程度静脉曲张患者c-fo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随患病程度加重表达增强,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壁中,c-fos呈阳性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比例与肥大细胞数符合线性正相关(r=0.983, p〈0.01)。从研究结果可以推测,静脉壁发生改变而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机理可能是肥大细胞通过释放各种介质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中c-fos原癌基因表达,进而促进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原癌基因c-fos 静脉曲张 相关性
原文传递
病毒性心肌炎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
15
作者 张松 葛均波 饶邦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6-477,共2页
关键词 原癌基因c-fos 病毒性心肌炎 c-fosMRNA 病理生理过程 位杂交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 心肌细胞 信息传递 VMC 蛋白质
原文传递
硒、碘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原癌基因c-fos、c-ju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东萍 苏敏 +5 位作者 吴贤英 李乔山 郑瑞明 李广元 宋天保 徐小虎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 探讨硒、碘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原癌基因c fos、c jun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无血清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为实验对象 ,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碘、硒 ,用盖玻片培养法 ,在培养的 1、3、5、7和 10d时对海马神经细胞进行c fos、c ... 目的 探讨硒、碘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原癌基因c fos、c jun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无血清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为实验对象 ,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碘、硒 ,用盖玻片培养法 ,在培养的 1、3、5、7和 10d时对海马神经细胞进行c fos、c jun的mRNA原位分子杂交和蛋白产物的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 ,对杂交信号和免疫阳性产物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硒可明显促进海马神经细胞原癌基因c fos、c jun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硒、碘合用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尤其是c junmRNA表达。结论 碘和硒可通过促进海马神经细胞即刻早期基因c fos及c jun表达 ,特别是c jun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细胞 表达 神经元 基因蛋白c-fos 基因蛋白质c-jun类 动物实验 神经细胞发育
原文传递
原癌基因c-fos在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高压氧治疗后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金声 郭守一 +3 位作者 刘立 谢小萍 高建保 马丽云 《中华航海医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 c- fos在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和高压氧 (HBO)治疗后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血管内细丝栓堵大鼠的大脑中动脉 (MCA ) ,制作成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 MCA缺血 1 h,再灌注 4、...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 c- fos在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和高压氧 (HBO)治疗后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血管内细丝栓堵大鼠的大脑中动脉 (MCA ) ,制作成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 MCA缺血 1 h,再灌注 4、1 1、2 3、71 h c- fos癌基因表达的变化 ,在以上期间同时应用常压 0 .1 MPa纯氧或 0 .2 5 MPa HBO于开始缺血后 2、9、2 1、45和 6 9h分别治疗 1次 (1 h)。结果 缺血后 5 h,c- fos原癌基因在梗塞区皮层、纹状体、视前区均有明显表达 ,持续 1 2~ 2 4h后开始减弱 ,72 h基本消失。 HBO治疗后 ,各时间点 c- fos癌基因在上述区域的表达均明显减弱。结论  HBO可明显抑制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区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局灶性脑缺血 c-fos基因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靶向人原癌基因c-fos的sh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景志杰 刘田福 师锐赞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构建靶向人原癌基因c-fos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鉴定。方法构建靶向人c-fos基因的shRNA重组表达质粒Psilencer 3.1-sic-fos,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中c-fos基因m... 目的构建靶向人原癌基因c-fos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鉴定。方法构建靶向人c-fos基因的shRNA重组表达质粒Psilencer 3.1-sic-fos,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中c-fos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silencer 3.1-sic-fos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重组表达质粒在mRNA水平明显抑制了MCF-7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已成功构建了人c-fos基因shRNA重组表达质粒,为深入研究c-fos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蛋白质c-fos RNA干扰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不同光照下褪黑素变化对鸡骨髓内c-fos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丽霞 刘淑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6-189,共4页
为了找出褪黑素分泌变化与c-fos原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控制不同光照时间饲养1日龄雏鸡50只,取骨髓组织,经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①单核细胞系胞浆出现阳性信号;巨核细胞系、粒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胞核出现阳性信号;红细胞系无... 为了找出褪黑素分泌变化与c-fos原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控制不同光照时间饲养1日龄雏鸡50只,取骨髓组织,经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①单核细胞系胞浆出现阳性信号;巨核细胞系、粒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胞核出现阳性信号;红细胞系无阳性信号;②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c-fos原癌基因的表达量呈增长趋势。结果表明,c-fos与骨髓细胞的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褪黑素的增高能够显著抑制c-fos原癌基因的表达,且褪黑素的减少能够刺激c-fo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c-fos基因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癌基因蛋白C-MYC和C-FOS在良性胆道狭窄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小文 卢晖 +3 位作者 王琨 邹浩 张华献 孙江华 《云南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原癌基因c-myc,c-fos蛋白在良性胆道狭窄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与良性胆道狭窄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yc,c-fos蛋白在20例肝外胆管瘢痕组织、12例肝内胆管瘢痕组织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和分... 目的观察原癌基因c-myc,c-fos蛋白在良性胆道狭窄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其与良性胆道狭窄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yc,c-fos蛋白在20例肝外胆管瘢痕组织、12例肝内胆管瘢痕组织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对其阳性表达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肝外胆管瘢痕组织和肝内胆管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c-myc,c-fos呈强阳性表达,而正常胆管组织中无表达。肝外、肝内胆管瘢痕组织中c-myc,c-fos的表达与正常胆管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外与肝内胆管瘢痕组织中c-myc,c-fos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肝外胆管瘢痕组中c-myc与c-fos蛋白两者的表达成正相关(r=0.75,P<0.05)。在肝内胆管瘢痕组中c-myc与c-fos蛋白两者的表达亦成正相关(r=0.68,P<0.05)。结论肝外、肝内胆管瘢痕组织中c-myc和c-fos癌基因受激活,可能参与了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增殖、胶原合成与降解以及对细胞因子的调控,并导致瘢痕增生。原癌基因c-myc,c-fos与良性胆道狭窄瘢痕形成密切相关,两者具有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蛋白质c-myc类 基因蛋白质c-fos 良性胆管狭窄 胆管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