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春晓 徐啊白 +3 位作者 陈玢屾 郑少波 李虎林 徐亚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立手术入路。手术过程包括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完成后,开放构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结果手术总时间9.5h,LESS部分5.5h。术中采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没有增加其它通道。最终病理结果为尿路上皮癌。术中失血约600 ml,输注红细胞400 ml。清扫的盆腔淋巴结均为阴性。尿道及输尿管切缘未见肿瘤侵犯。围手术期未发生水电平衡紊乱及酸碱失衡。术后3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新膀胱容量约280ml,残余尿10 ml,最大尿流率11.1 ml/s。结论尽管LESS手术有着更长的学习曲线,但有望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更加微创更美观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 膀胱 乙状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134例随访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靖 刘春晓 +2 位作者 郑少波 李虎林 陈国庆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78-1180,共3页
目的评价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疗效。方法对134例在我院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情况作统计分析;内容包括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控尿情况及尿流动力学评估,男性患者的勃起情况。结果平均随... 目的评价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疗效。方法对134例在我院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情况作统计分析;内容包括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控尿情况及尿流动力学评估,男性患者的勃起情况。结果平均随访(39±14.2)个月。近期并发症47例(35.07%),其中15例(31.9%)需外科手术干预。围手术期死亡率5.97%。晚期并发症39例(33.33%),主要是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38.46%)和上尿路梗阻(28.21%)。日间控尿率89.74%,夜间控尿率58.97%,平均最大容量和最大压力(221.7±82.6)mL和(30.3±14.9)cmH2O。平均最大尿流率(12.0±5.8)mL/s。16例(30.19%)术后恢复勃起功能。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操作简单,新膀胱功能良好,且在位置、形态及输尿管抗反流等方面接近正常膀胱,早、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可接受,并提供满意的控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带乙状结肠 膀胱 原位 根治性膀胱切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池月英 陈沁华 易冰霞 《现代医院》 2010年第6期103-104,共2页
目的总结自2006年5月~2010年2月共23例经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本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腹胀5例,逆行感染7例,腹胀12例,疼痛10例,尿失禁7例,尿道狭窄3例,肠瘘2例。均实施整体个案护理,认真细致... 目的总结自2006年5月~2010年2月共23例经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本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腹胀5例,逆行感染7例,腹胀12例,疼痛10例,尿失禁7例,尿道狭窄3例,肠瘘2例。均实施整体个案护理,认真细致观察病情,耐心聆听病人的主诉,及时有效对症处理,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积极参与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责任心,提高专科知识,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和精心的护理,能提高愈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 原位膀胱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18年基础及临床经验(附光盘)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春晓 沈泽锋 +1 位作者 许鹏 徐啊白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810-813,共4页
膀胱全切后以肠管代膀胱的术式已成为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术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原位新膀胱术已获得泌尿外科学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同时也因对生活质量的提升而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自2... 膀胱全切后以肠管代膀胱的术式已成为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术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原位新膀胱术已获得泌尿外科学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同时也因对生活质量的提升而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自2000年起,我科开始采用由刘春晓教授在前人基础上发明的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报告我科2000年2月—2018年4月对433例患者实施根治性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经验,同时分析早、晚期并发症、新膀胱尿流动力学及勃起功能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膀胱 膀胱 并发症 尿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附15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琛 谢群 +1 位作者 刘春晓 曹明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简化手术操作,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全膀胱切除患者15例。结果15例完全可控。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是一种较好的尿流改道方法。
关键词 尿流改道 乙状结肠 原位膀胱 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22例疗效观察
6
作者 于满 夏志国 +3 位作者 赵立军 王庚 马光 杨明亚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11期-,共3页
目的 探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22例,均为男性;年龄42~70岁,平均60岁.均采用膀胱全切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 22例患者随访12~72个月,平均32个月.膀胱容量250~500ml(平均370ml),... 目的 探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22例,均为男性;年龄42~70岁,平均60岁.均采用膀胱全切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 22例患者随访12~72个月,平均32个月.膀胱容量250~500ml(平均370ml),均能自主排尿,最大尿流率为15~28ml/s;3例贮尿囊残余尿量80~150ml,需间断导尿.2例分别在术后26个月和66个月死于骨盆转移和腰椎转移.1例在术后56个月时后尿道再发肿瘤.其余患者生活自理或能参加正常工作.结论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是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 原位膀胱 膀胱全切 患者随访 最大尿流率 自主排尿 移行细胞 腰椎转移 方式 生活自理 尿流改道 临床疗效 残余尿量 膀胱容量 贮尿囊 治疗 后尿道 并发症 癌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效果
7
作者 龙振河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8期82-83,共2页
目的:研究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根治性膀胱切... 目的:研究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然后观察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这31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其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12.14±102.54)min,其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541.55±201.24)ml。术后其新膀胱的形态、功能及输尿管抗尿液反流的能力均接近正常膀胱。术后,这3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心肺功能衰竭,有1例患者发生肠瘘,有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9%。术后对这31例患者进行3~12个月的随访显示,其中无患者死亡及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结论: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效果显著,术后其新膀胱的功能良好,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高龄患者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慧敏 申海燕 +2 位作者 张芳 刘亚珍 杨绮璇 《护理学报》 2019年第24期45-46,共2页
总结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高龄患者的护理。术前多学科协作对患者的不良状态进行治疗和预康复训练,根据乙状结肠解剖位置及患者生理特性进行胃肠道准备;术后进行早期低氮低热量营养支持,关注患者的检查结果指标,... 总结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高龄患者的护理。术前多学科协作对患者的不良状态进行治疗和预康复训练,根据乙状结肠解剖位置及患者生理特性进行胃肠道准备;术后进行早期低氮低热量营养支持,关注患者的检查结果指标,给予动态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指导患者坚持新膀胱功能训练,争取最大的手术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高龄患者 根治性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原位膀胱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东 伊庆同 +2 位作者 张裕庆 朱汝健 龚旻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6,共5页
医源性长段输尿管狭窄临床上并不罕见,而原位膀胱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处理较为复杂和困难,采用回肠代输尿管术仍不失为有效的尿路修复重建方式。回顾性分析1例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患者男... 医源性长段输尿管狭窄临床上并不罕见,而原位膀胱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处理较为复杂和困难,采用回肠代输尿管术仍不失为有效的尿路修复重建方式。回顾性分析1例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患者男性,66岁,因浸润性膀胱癌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5月余,术后出现左侧输尿管原位新膀胱吻合处狭窄伴肾积水,遂行左肾穿刺造瘘术1月余。左侧顺行肾盂造影显示左侧输尿管长段狭窄(约10 cm),于2019年1月行开放左侧回肠代输尿管术。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30 min,术中出血约200 mL,术后4周拔除尿管,术后6周拔除左侧输尿管单J管。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腰痛、发热,复查血清肌酐正常,未出现代谢性并发症。术后70天行磁共振尿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检查显示双侧肾盂及输尿管未见扩张、积液,术后4个月行泌尿系B超检查提示左肾轻度积水、原位新膀胱残余尿20 mL,术后6个月行MRU检查显示左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轻度扩张、积液。本病例术后随访期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代输尿管 原位 去带乙状结肠膀胱 长段输尿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全切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柏均 李陆安 +3 位作者 陆州 高志远 农礼铭 余和恒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514-515,共2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6例膀胱癌患者用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对其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疗效比较令人满意,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血管...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6例膀胱癌患者用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对其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疗效比较令人满意,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血管、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结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疗效满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手术疗效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全切 乙状结肠原位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4例报告
11
作者 董建国 唐学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5期242-242,共1页
目的: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临床疗效及此术式对机体的影响。方法:膀胱移性上皮癌4例,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治疗。结果:随访患者排尿功能良好。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排尿、储尿功能确切... 目的: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临床疗效及此术式对机体的影响。方法:膀胱移性上皮癌4例,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治疗。结果:随访患者排尿功能良好。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排尿、储尿功能确切,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 去带乙状结肠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对超重肥胖男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2
作者 杜建均 莫仁 +4 位作者 李鑫华 朱杰 李鑫 刘春晓 迟宁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4-129,共6页
背景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部分高危表浅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加膀胱容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目的本研究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对超重肥胖男性膀胱癌患者在... 背景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部分高危表浅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加膀胱容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目的本研究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对超重肥胖男性膀胱癌患者在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及尿控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行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BMI≤25 kg/m^(2))15例、超重肥胖(BMI>25 kg/m^(2))24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均随访满12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控尿能力及术后6个月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超重肥胖组手术时间(331.45±76.43)min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291.67±41.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组患者术后感染及切口并发症6例(25.0%),正常体重组未出现术后感染及切口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两组患者新膀胱最大容量、充盈期膀胱压力、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昼、夜控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男性超重肥胖患者,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相对安全,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新膀胱功能良好,控尿率满意,具有正常尿意,是一种可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超重 肥胖 男性 膀胱
原文传递
保留生殖功能的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常博 侯一凡 +5 位作者 张曼青 张建华 李松 王晨阳 张强强 侯俊清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365-371,共7页
目的:探讨保留生殖功能的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例接受保留生殖功能的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归纳,总结临床经验。结果:该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 目的:探讨保留生殖功能的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例接受保留生殖功能的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归纳,总结临床经验。结果:该患者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术中保留前列腺外科包膜及双侧精囊,术后随访10个月,未出现肿瘤转移,同时结合术后相关检查,患者的尿控及性功能恢复令人满意。结论:经过严格的术前筛选,对有意愿保留生殖功能的男性膀胱癌患者,行此术式能极大的提高生活质量,但未来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及长时间随访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恶性肿瘤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生殖功能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琼芳 杜合英 +1 位作者 刘明华 张华英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8期16-17,共2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例膀胱癌病人实施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手术,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术后病人均能经尿道自主控尿和排尿,无发生护理并发...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例膀胱癌病人实施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手术,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术后病人均能经尿道自主控尿和排尿,无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膀胱癌病人实施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手术效果好。强调术前应耐心、细致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增强病人对手术治疗成功的信心;术前做好肠道准备减少病人术后发生感染;术后做好管道护理减少吻合口狭窄、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其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腹腔镜 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加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高龄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炳坤 徐啊白 +5 位作者 陈玢屾 许凯 徐亚文 李虎林 郑少波 刘春晓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高龄(≥70岁)膀胱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3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2例,女11例。年龄70~87岁,平均74岁。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高龄(≥70岁)膀胱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3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2例,女11例。年龄70~87岁,平均74岁。所有患者均经膀胱镜活检确诊为膀胱恶性肿瘤。临床分期:T1N0M0期4例,T2N0M0期59例。均在气管内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本组63例,手术时间220~520min,平均358min。术中出血量150~800ml,平均425ml。总输血量0~1200ml,平均377ml。随访3~76个月,平均43个月。54例术后随访1年,日间控尿率87.O%(47/54),夜间控尿率59.3%(32/54)。41例行尿动力学检查,储尿囊排空尿量160~470ml,平均309ml;储尿囊功能状态最大压力10~63cmH,0(1cmH,0=0.098kPa),平均16emil,0;最大尿流率7~39ml/s,平均17ml/s;残余尿量0~70ml,平均13ml。围手术期(术后12d内)病死率3.2%(2/63)。早期(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22例(36.1%,22/61)共25例次: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不完全性肠梗阻各6例,尿瘘4例,肠瘘3例,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2例,应激性溃疡、严重感染、大出血、新膀胱阴道瘘各1例。远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以上)19例(36.5%,19/52)共21例次: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伴肾积水6例;不伴明显尿道吻合口狭窄的轻度泌尿系积水4例;新膀胱输尿管吻合口狭窄伴肾积水3例;肾结石、新膀胱结石各2例。肿瘤复发并转移2例,分别为新膀胱新发肿瘤和左肾盂癌各1例。1年肿瘤特异性病死率为3.7%(2/54),5年肿瘤特异性病死率为9.5%(2/21)。结论高龄患者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 原位 去带乙状结肠膀胱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附71例报告)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春晓 郑少波 +4 位作者 徐亚文 李虎林 方平 徐啊白 陈玢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总结膀胱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2002年8月~2006年5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71例,手术包括:①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②经5~7cm长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取乙状结肠15~20cm,剔除对系膜的... 目的总结膀胱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2002年8月~2006年5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71例,手术包括:①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②经5~7cm长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取乙状结肠15~20cm,剔除对系膜的两条结肠带及其带间的环形肌层和浆肌层,构建新膀胱储尿囊;③完成储尿囊与后尿道的吻合,或关闭腹壁后腹腔镜下行储尿囊与后尿道吻合(26例)。结果71例手术时间240~390min。其中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80~270min(平均180min),开放手术时间160~240min(平均140min)。术后4~8d恢复饮食,3~4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4周拔除尿管。术后3个月平均储尿囊压力22.0cmH20(17~38cmH20),平均储尿囊容量340ml(200~410ml),残余尿量(25ml(60例(10ml),平均最大尿流率12ml/s(7.5~22ml/s)。静脉肾盂造影单侧肾积水1例,肠漏3例,储尿囊尿道吻合口狭窄2例,输尿管反流4例。15例夜间偶有尿失禁。术前39例勃起功能正常者中,术后20例恢复勃起功能。71例术后随访6~51个月,平均32个月,肿瘤复发或转移11例。结论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是全膀胱切除手术中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需用肠段短、储尿囊在原位、尿液自尿道可控排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切除 膀胱肿瘤 尿路分流 乙状结肠原位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改良Y型原位新膀胱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17
作者 赵烔蕾 毛卫浦 +5 位作者 王奕铎 许斌 陈恕求 朱伟东 陈明 吴剑平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本中心改良术式机器人辅助改良Y型原位新膀胱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探索手术技巧和提高膀胱癌手术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8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目的探讨本中心改良术式机器人辅助改良Y型原位新膀胱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探索手术技巧和提高膀胱癌手术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8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淋巴结清扫和改良Y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体位、Trocar位置、关键手术步骤、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的新膀胱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肾功能和随访期间的尿控功能进行报告与分析。结果4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14.32±51.02)min,改良Y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时间(103.52±9.56)min,术中出血量(128.18±57.27)mL;术后恢复液体摄入时间(4.16±0.86)d,术后(14.02±3.20)d拔出输尿管支架和导尿管,拔出导尿管后1~2 d出院。15例患者发生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2例患者发生Ⅲ级并发症。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0.77±5.90)个月,随访期间发现1例患者排尿困难、2例泌尿道结石、2例不完全肠梗阻。术后新膀胱容量(195.75±15.51)mL,最大尿流率(20.30±2.05)mL/s,残余尿量(19.86±13.80)mL,血清肌酐(81.98±25.97)μmol/L。术后3个月患者日间和夜间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20.45%和29.55%,术后6个月分别是11.36%和18.18%,术后12个月分别为4.55%和9.09%。结论机器人辅助改良Y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进一步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 改良Y型回肠原位膀胱 尿流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京伟 谢军 +3 位作者 关登海 陈光耀 阮永同 冯能卓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7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可行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方法及预后效果。结果: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可行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方法及预后效果。结果: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为245~365 min,术中出血量为325~550 ml;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时间为175~312 min,术中出血量为225~450 ml。术后新膀胱呈U形状态,容量为200~360 ml,最大尿流为11~20 ml/s,膀胱残余量为0~20 ml。30例患者术后1个月均可达到自控排尿,术后6个月29例可完全自控排尿,1例患者出现夜间尿失禁,1例患者出现肠道综合征,1例出现切口感染。结论: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去带乙状结肠可控原位新膀胱术8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吴明贵 陈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735-735,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分析 方法 可控肠代膀胱 去带乙状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25例随访报告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春晓 徐亚文 +2 位作者 周兴 张凤林 李虎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153-154,共2页
目的 :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5例施行该术式术后患者的可控性、尿动力学、血清电解质、肾功能、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2 5例随访 2~ 15个月 ,平均 11.3个月。白天完全自控排尿 2 5例 (10 0... 目的 :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5例施行该术式术后患者的可控性、尿动力学、血清电解质、肾功能、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2 5例随访 2~ 15个月 ,平均 11.3个月。白天完全自控排尿 2 5例 (10 0 % ) ;夜间完全自控排尿 2 4例 (96 .0 % ) ,1例偶有遗尿 ;贮尿囊容量 2 2 0~ 370ml,平均32 0ml;贮尿囊内压力 1.86~ 3.92kPa ,平均 2 .44kPa。IVU及贮尿囊造影示单侧贮尿囊输尿管反流 2例(8.0 % ) ,无肾积水 ;膀胱镜检查 2例 (8.0 % )贮尿囊内出现细沙样结石 ,1例 (4 .0 % )贮尿囊后尿道吻合口狭窄 ,经尿道直视内切开术治愈。 15例 (6 0 .0 % )男性患者保留性功能 ,肾功能正常 ,1例 (4 .0 % )出现一过性高氯血症。结论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手术成功率高 ,疗效可靠 ,患者生活质量高 ,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 尿路分流 膀胱肿瘤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