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诊断肝癌结节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唐玉峰 臧晨 苗园园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10期1674-1677,共4页
目的 研究磁共振(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诊断肝癌结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肝脏结节患者82例(共128个结节),均行MRI检查和CT检查,并进行多参数定量技术分析。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RI和CT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分析肝癌结... 目的 研究磁共振(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诊断肝癌结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肝脏结节患者82例(共128个结节),均行MRI检查和CT检查,并进行多参数定量技术分析。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RI和CT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分析肝癌结节患者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脂肪分数(FF值)和增强率(ER)。结果 本组82例(共128个结节)肝脏结节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阳性45例(共73个结节),阴性37例(共55个结节)。采用MRI诊断出真阳性41例,真阴性34例;采用CT诊断出真阳性29例,真阴性23例。MRI诊断灵敏度91.11%(41/45)、特异度91.89%(34/37)、准确度91.46%(75/82),较CT诊断64.44%(29/45)、62.16%(23/37)、63.41%(52/82)高;漏诊率8.89%(4/45)、误诊率8.11%(3/37),较CT诊断35.56%(16/45)、37.84%(14/37)低(P<0.05)。采用MRI诊断出的41例(共69个结节)肝癌结节患者中再生性结节(RN)14个,低级别异型增生性结节(LG-DN)11个,高级别异型增生性结节(HG-DN)16个,肝癌28个;RN、LG-DN和HG-DN的ADC值较肝癌高,且呈下降趋势(P<0.05);FF值在RN和LG-DN中较HG-DN和肝癌中低,ER在RN、LG-DN和HG-DN中较肝癌中高(P<0.05)。结论 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诊断肝癌结节中具有较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可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能呈现出不同阶段结节特征,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结节 磁共振 参数定量技术 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多参数定量技术诊断肝癌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吴苏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MRI多参数定量技术诊断肝癌结节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仪陇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肝脏结节患者80例(128个结节),均接受MRI、CT诊断,并应用多参数定量技术分析。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 目的:分析MRI多参数定量技术诊断肝癌结节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仪陇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肝脏结节患者80例(128个结节),均接受MRI、CT诊断,并应用多参数定量技术分析。以术后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与诊断效能,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脂肪分数(FF)值和增强率(ER),观察MRI检查影像表现。结果:手术病理学结果显示恶性结节76个,良性结节52个;MRI检出恶性结节74个,良性结节54个;CT检出恶性结节71例,良性结节57例。MR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再生性结节、低级别异型增生结节、高级别异型增生结节、肝癌的定量参数分析中,ADC值、ER值逐渐降低,FF值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结节的诊断中,MRI多参数定量技术的诊断效能更高,可实现对不同分化程度肝癌结节的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参数定量技术 肝癌结节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婷婷 汪振佳 +2 位作者 李璐 孙雨蒙 于薇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4,共6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关键致病因素,精准识别易损斑块对优化诊疗策略至关重要。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能无创性评估斑块成分及其微观结构,量化分析斑块易损性,为卒中风险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已成为精准医疗的研...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关键致病因素,精准识别易损斑块对优化诊疗策略至关重要。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能无创性评估斑块成分及其微观结构,量化分析斑块易损性,为卒中风险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已成为精准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有望在易损斑块识别、风险分层及疗效监测等方面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定量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 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 颈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ρ Mapping技术原理及其在心肌定量应用中的进展
4
作者 高嘉璐 张凤翔 杨金花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2期438-444,共7页
心脏磁共振内源性对比纵向弛豫时间成像(T1ρ mapping)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和量化心肌损伤,该技术对心肌纤维化的评估具有不需要造影剂的优势,但该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其成像原理及发展、在检测和量化心肌损伤的临床应用及未... 心脏磁共振内源性对比纵向弛豫时间成像(T1ρ mapping)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和量化心肌损伤,该技术对心肌纤维化的评估具有不需要造影剂的优势,但该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其成像原理及发展、在检测和量化心肌损伤的临床应用及未来展望进行综述。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endogenous contrast 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 imaging (T1ρ mapping) is mainly used for the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myocardial injury, and the technique has the advantage of not requiring a contrast agent for the assessment of myocardial fibrosis;however, the study of this techniqu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its imaging principles and development,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detecting and quantifying myocardial injury,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成像 心肌疾病 参数定量技术 T1ρ M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肝癌不同阶段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二宁 孟磊 +1 位作者 刘双锋 朱鸷翔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22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肝癌不同阶段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脏结节患者89例(131个结节),其中再生性结节(RN)26个,低级别异型增生性结节(LG-DN)22个,高级别异... 目的分析磁共振(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在肝癌不同阶段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肝脏结节患者89例(131个结节),其中再生性结节(RN)26个,低级别异型增生性结节(LG-DN)22个,高级别异型增生性结节(HG-DN)28个,肝癌结节55个,均行MRI多参数定量技术诊断,对比肝癌不同阶段结节MRI图像纹理参数(能量、熵、相关性),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参数包括最大下降斜率(MSD)、最大上升斜率(MSI)、获得平均强化时间(MET),MRI定量参数包括增强率(ER)、脂肪分数(FF)、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肝癌结节能量和熵及相关性低于RN、LG-DN、HG-DN,高于RN、LG-DN、HG-DN(P<0.05);肝癌结节MSD参数高于RN、LG-DN、HG-DN,MSI、MET参数低于RN、LG-DN、HG-DN(P<0.05);肝癌结节ER值及ADC值低于RN、LG-DN、HG-DN,HG-DN、肝癌结节FF值较RN、LG-DN高(P<0.05)。结论不同阶段结节MRI图像纹理参数、增强扫描参数和定量参数存在差异,采用MRI多参数定量技术可为临床评估结节进展阶段、诊断肝癌结节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结节 磁共振多参数定量技术 纹理参数 表观扩散系数
原文传递
磁共振DTI技术定量参数在脑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利岩 《青海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脑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中的应用效果,结合DTI技术定量参数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20例脑淋巴瘤患者与20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脑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中的应用效果,结合DTI技术定量参数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20例脑淋巴瘤患者与20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磁共振DTI技术进行临床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磁共振DTI技术定量参数。结果:根据DTI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观察组脑淋巴瘤患者与对照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主要表现为病灶区白质纤维束破坏,分别占65.00%和70.00%,其他表现为病灶区白质纤维束浸润征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3,P=0.835)。观察组病灶的各项异性指数(FA)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表观弥散系数(ADC)、轴向弥散系数(DA)和径向弥散系数(D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淋巴瘤患者病灶区的FA、ADC、DA及DR均显著低于对侧正常脑组织区(P<0.05)。对照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病灶区的FA、ADC、DA及DR均显著低于对侧正常脑组织区(P<0.05)。结论:在脑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诊疗中,应用磁共振DTI技术进行诊断,结合两者在DTI技术定量参数上的差异性,对于两种疾病进行准确鉴别,从中了解脑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差异性,便于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DTI技术定量参数 脑淋巴瘤高级别胶质瘤 鉴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