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气阳两虚型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何龙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153-156,共4页
评价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气阳两虚型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指标包括心功能、肾功能、肝功能及电解质平衡... 评价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气阳两虚型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指标包括心功能、肾功能、肝功能及电解质平衡等。结果 观察组在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变异性、N端脑钠肽前体和6分钟步行距离等心功能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亦有显著改善(P<0.05);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同样得到改善(P<0.05);电解质平衡指标血钾、血钠、血氯和血钙亦趋于正常(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气阳两虚型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心力衰竭 气阳两虚 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2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项冬梅 潘飞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4334-4334,共1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术中应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提高心率,稳定循环的作用。方法:对62例术中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静滴参附注射液,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93.5%。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提高心率,抗心律失常,促进心肌供...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术中应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提高心率,稳定循环的作用。方法:对62例术中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静滴参附注射液,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93.5%。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提高心率,抗心律失常,促进心肌供血等作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治疗应用 心律失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脑复苏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兴华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8期30-32,共3页
心脏骤停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脏停止泵血,导致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循环衰竭、呼吸心跳停止的临床急危症,具有极高的病死率。脑复苏的程度是判断心肺复苏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参附注射液是治疗心脏... 心脏骤停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脏停止泵血,导致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循环衰竭、呼吸心跳停止的临床急危症,具有极高的病死率。脑复苏的程度是判断心肺复苏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参附注射液是治疗心脏骤停后脑复苏的有效方法之一,已在临床急救中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心脏骤停后脑复苏的发病机制,总结多靶点之参附注射液在临床及实验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机制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注射液 治疗 心脏骤停 脑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方雪红 苏晓丽 曹钏宏 《陕西中医》 2015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7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7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7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量(177.43±13.56)mL/h,乳酸清除率(3.29±0.44)mmol/L;对照组治疗后尿量(103.54±8.64)mL/h,乳酸清除率(4.45±0.83)mmol/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3.45±0.87)μg/L,IL-6(167.65±21.34)pg/mL;对照组治疗后TNF-α(7.64±1.45)μg/L,IL-6(261.54±32.89)pg/m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疗效可靠,能够降低血乳酸浓度,减轻体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中西医结合疗法 地塞米松/治疗应用 参附注射液/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在食管癌放化疗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树叶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1年第2期175-176,共2页
食管癌确诊时多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单纯放疗或化疗的疗效不佳,联合应用放疗和化疗可以同时发挥2种治疗方式的优势,提高疾病的局控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但不良反应大,给治疗带来困难。我们在放化疗综合治疗的过程中应... 食管癌确诊时多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单纯放疗或化疗的疗效不佳,联合应用放疗和化疗可以同时发挥2种治疗方式的优势,提高疾病的局控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但不良反应大,给治疗带来困难。我们在放化疗综合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参附注射液,改善患者一般状态、减轻骨髓抑制的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化疗综合治疗 注射液 联合应用 食管癌 单纯放疗 疗效不佳 治疗方式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6
作者 方草 谭昊 孙丽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1期62-64,68,共4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采用双色球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药制剂组,各50例。西药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包...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CPHD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采用双色球法分为西药组与中药制剂组,各50例。西药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包括头孢曲松钠、硝普钠、呋塞米、华法林,中药制剂组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2组治疗时间均为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临床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制剂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西药组的84.00%(χ^(2)=4.396,P=0.036)。治疗14 d后,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高于治疗前,且中药制剂组低/高于西药组(P<0.01);2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且中药制剂组高/低于西药组(P<0.01);2组心悸、气促、咳嗽、咯痰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中药制剂组低于西药组(P<0.01)。中药制剂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0%vs.12.00%,χ^(2)=0.706,P=0.401)。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CPH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及血气指标,减轻心悸、气促等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加重期 注射液 西药治疗 血液流变学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E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40例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振淮 袁小东 李关宁 《中医研究》 2005年第7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ELFP方案与单用E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对比。方法:将8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接受参附注射液联合ELFP方案化疗,对照组40例只接受ELF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7.50%、对照...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ELFP方案与单用EL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对比。方法:将8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接受参附注射液联合ELFP方案化疗,对照组40例只接受ELF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7.50%、对照组27.50%,且毒性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ELFP方案对晚期胃癌有较好疗效,毒性反应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治疗应用 ELFP方案/治疗应用 晚期胃癌/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早期应用在院前休克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王新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30-0033,共4页
本文主要探究参附注射液早期应用在院前休克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中心2022年1月-2023年10月救治的患者,样本选取80例,以等比例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西药抗休克治疗及其常规西药抗休克+参附注射液,对两组改良早期预... 本文主要探究参附注射液早期应用在院前休克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中心2022年1月-2023年10月救治的患者,样本选取80例,以等比例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西药抗休克治疗及其常规西药抗休克+参附注射液,对两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死亡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院内MEWS评分、死亡率上,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的早期使用,能够使得院前休克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休克 注射液 早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健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10期1891-1892,共2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下肢肿胀消退时间、深静脉血管...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与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下肢肿胀消退时间、深静脉血管再通比率、D-二聚体下降时间。结果治疗组下肢肿胀消退时间及D-二聚体下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深静脉血管再通比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疗效显著,对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微循环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注射液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卫明 梁桥安 +2 位作者 金同新 罗德成 陈冠帅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8期1550-1552,共3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感染性休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治疗不同时间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感染性休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治疗不同时间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尿量(每小时测量1次)和乳酸清除率(LAC).结果 治疗lh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h后,治疗组MAP、CVP、HR、尿量、LAC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乳酸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注射液 去甲肾上腺素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纯 陈燕 +2 位作者 胡豫 夏凌辉 刘新月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0-72,共3页
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恶性血液病化疗的骨髓抑制患者 ,结果与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而合用组疗效更佳。
关键词 血液病 中医药疗法 注射液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治疗时间窗 被引量:37
12
作者 郑玉 熊利泽 +2 位作者 朱正华 王强 陈绍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治疗时间窗 .方法  80只雄性 SD大鼠 ,随机分为 8组 (每组 n=10 ) :对照组 ,即单纯缺血再灌注组 ;参附注射液治疗 A~ G组 ,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 0 ,0 .5 ,1.0 ,1.5 ,2 .0 ,4 .0和 6 .0 h经...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的治疗时间窗 .方法  80只雄性 SD大鼠 ,随机分为 8组 (每组 n=10 ) :对照组 ,即单纯缺血再灌注组 ;参附注射液治疗 A~ G组 ,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 0 ,0 .5 ,1.0 ,1.5 ,2 .0 ,4 .0和 6 .0 h经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 ,剂量为 10 m L·kg- 1 .用右侧颈内动脉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阻闭 12 0 min,拔出尼龙线即刻为再灌注时间 .观察再灌注后 2 4 h时神经功能损害改变并评分 ,2 4 h时处死动物 ,取大脑行 TTC染色以测量脑梗死容积 .结果  2 4 h时神经功能损害评分 ,A~ F组分别为 :0 .5± 0 .3,0 .5± 0 .4 ,0 .6± 0 .5 ,0 .8± 0 .4 ,0 .8± 0 .3和 0 .9± 0 .3,明显低于对照组 (2 .1± 0 .8)及 G组 (1.5± 0 .7) (P<0 .0 5 ) .脑梗死容积 A~ F组分别为(46 .4± 2 6 .1) ,(6 0 .2± 2 5 .8) ,(6 7.2± 36 .7) ,(76 .0± 39.7) ,(94 .1± 34.9)和 (98.4± 35 .3) mm3;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182 .6± 39.6 ) mm3及 G组 (139.1± 4 2 .8) mm3(P<0 .0 5 ) ,A~ F组间 2 4 h时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和梗死容积无差别 (P>0 .0 5 ) .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佳治疗时机在缺血后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大鼠 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治疗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朱红 申良方 涂青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提高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从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12 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按组间均衡设计分为单纯放疗组 (对照组 )和放射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组 (试验组 ) ,每组 6 0例。评估二组病人放疗结... 目的 :进一步提高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从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12 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按组间均衡设计分为单纯放疗组 (对照组 )和放射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组 (试验组 ) ,每组 6 0例。评估二组病人放疗结束后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局控率。分析放疗前后CD3+、CD4 +、CD4 +/CD8+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局控率 (CR)为 78.3 % ,而对照组为 73 .8%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放疗后对照组CD3+、CD4 +、CD4 +/CD8+降低 ,CD8+增高 ,放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治疗组放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治疗组头晕、乏力缓解率为 81.5 % ,对照组为 44 .8%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骨髓抑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能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且副作用轻 ,但不能提高局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辅助治疗 中晚期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调查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廷谦 马建昕 周宇丹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调查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方法以参附注射液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3.1~2008.12),国内期刊发表的参附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调查分析纳入文献中参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用药剂量、适应病证、给药途径、溶... 目的调查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方法以参附注射液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3.1~2008.12),国内期刊发表的参附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调查分析纳入文献中参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用药剂量、适应病证、给药途径、溶媒及疗程等。结果共纳入576篇文献,包括21496例患者(不包括对照组病例)。除2例过敏性反应(1例过敏性休克)外,均为轻度不良反应。结论自1993年上市以来,参附注射液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规范的上市后评价,在选择目标病证、扩大病种、探索剂量、使用方法、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因此,运用循证医学加强上市后药物评价,规范临床用药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易玉新 杨宇 +1 位作者 屈晓冰 刘亚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简称参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参附液治疗)和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简称参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参附液治疗)和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治疗 注射液 甘露醇 弥可保 维力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率性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菊香 王铅珍 +1 位作者 衷芝芬 苏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395,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注射液 治疗 慢率性 室性早搏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A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衰32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静 黄淑芬 《中医研究》 2016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Bi PA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心肾阳虚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地高辛强心,呋塞米、螺内酯利尿,硝酸甘油扩张... 目的:观察Bi PA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心肾阳虚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地高辛强心,呋塞米、螺内酯利尿,硝酸甘油扩张血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Bi PA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于开始治疗的第1,2,3天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56.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i PA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衰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 参附注射液/治疗应用 心肾阳虚型 充血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治疗急性重型脑外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唐晓平 张跃康 +2 位作者 余定庸 唐文国 漆健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颅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GCS5 - 8分患者 60例 ,根据同等伤情分为 2组 ,对照组 (Control) ,即单纯用一般的治疗方法 ;参附注射液治疗组 ,即在应用一般治疗同时 ...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颅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GCS5 - 8分患者 60例 ,根据同等伤情分为 2组 ,对照组 (Control) ,即单纯用一般的治疗方法 ;参附注射液治疗组 ,即在应用一般治疗同时 ,在患者入院后 2 4小时内通过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清醒时间、GCS评分、GOS预后评分、TCD血流速度改变和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症状体征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清醒时间较对照缩短 (P <0 0 5 ) ,TCD显示MCA血流速度降低较多 (P <0 0 1) ;GCS评分和GOS预后积分均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或 0 0 1) ;病死率明显下降 ,对照组 40 % ,治疗组 2 0 %。结论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其疗效可靠 ,毒副作用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型脑外伤 注射液 治疗 疗效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仲林 钟玲 臧志和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454-457,共4页
关键词 注射液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肖青勉 韩永燕 王维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参附注射液主要由红参和附子提取而来,其有效成分是乌头类生物碱及人参皂苷,具有较强的拟交感神经作用,同时能兴奋α、β受体,从而起到减轻心肌缺血性损伤,增强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改善微循环的功能。近来研究显示其在防治感染... 参附注射液主要由红参和附子提取而来,其有效成分是乌头类生物碱及人参皂苷,具有较强的拟交感神经作用,同时能兴奋α、β受体,从而起到减轻心肌缺血性损伤,增强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改善微循环的功能。近来研究显示其在防治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心肺复苏等急危重症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主要就参附注射液在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液 急危重症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