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影像辅助下双侧大脑前动脉分布区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研究—附4例病例报道 被引量:7
1
作者 乔雷 彭斌 +3 位作者 徐蔚海 杨英麦 倪俊 冯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借助现代神经影像方法探讨双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分布区梗死可能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急性双侧ACA分布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头MRI、MRA或血管造影等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患者均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 目的借助现代神经影像方法探讨双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分布区梗死可能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急性双侧ACA分布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头MRI、MRA或血管造影等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患者均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动脉硬化及血管变异是双侧ACA分布区脑梗死发病的重要病因。发病机制包括颈内动脉到ACA的栓塞、动脉到动脉的栓塞等。血管变异包括双侧ACA共干、一侧ACA发育异常或闭塞等。结论脑血管影像分析有助于双侧ACA分布区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大脑前动脉分布区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颈内动脉闭塞致急性双侧大脑大面积梗死1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是明启 邵春香 黄宝和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374,共1页
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引起的急性双侧大脑大面积梗死发生率极低,我科近年来收治了1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大面积梗死 双侧大脑 急性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大脑前动脉梗死区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辉 方岩 +4 位作者 王遂山 周海云 姬卫东 杨青松 刘琴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6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大脑前动脉分布区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机制。方法回顾分析3例急性双侧ACA分布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头MRI、MRA等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HCY等。临床症状包括淡漠、欣快、不... 目的探讨双侧大脑前动脉分布区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机制。方法回顾分析3例急性双侧ACA分布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头MRI、MRA等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HCY等。临床症状包括淡漠、欣快、不同程度肢体瘫痪和尿便障碍。存在严重的动脉硬化和(或)血管变异。结论情感障碍、肢体瘫痪和尿便障碍是主要临床表现,ACA解剖变异伴ICA/ACA局部狭窄或双侧ACA和MCA严重狭窄是双侧ACA分布区梗死发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大脑前动脉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晶 赵珲 +2 位作者 张冰 王欣 戴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期353-354,共2页
目的研究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排尿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排尿障碍患者,本次实验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6年8月31日至2019年8月31日,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与常规护... 目的研究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排尿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排尿障碍患者,本次实验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6年8月31日至2019年8月31日,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康复护理组患者采取了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①康复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②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③康复护理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排尿障碍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可以较大程度上的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当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排尿障碍患者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同时出血1例
5
作者 吴凌峰 曹文锋 吴晓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85-1485,共1页
患者女,68岁,因突发头晕、头痛、神志不清2d人院。患者于2013年8月9日下午5时许,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不适,至当地诊所输液(具体不详)无缓解。下午7时头晕加重,并出现剧烈头痛,伴恶心,无呕吐及肢体抽搐,继之神志不清,
关键词 动脉分叉部 双侧大脑 动脉瘤 出血 神志不清 剧烈头痛 肢体抽搐 头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大脑中动脉出血性脑栓塞1例报告
6
作者 吉万霞 朱雪梅 金宏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521-521,共1页
1一般资料 患者,男,55岁,因突然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意识不清3 h人院.既往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病史20a.查体: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落鞭征阳性,右侧肌张力低,右侧腱反射减弱,右侧Babin... 1一般资料 患者,男,55岁,因突然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意识不清3 h人院.既往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病史20a.查体: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落鞭征阳性,右侧肌张力低,右侧腱反射减弱,右侧Babinski征阳性.心率80 min-1,节律绝对不整,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栓塞 发病机理 治疗 双侧大脑 动脉出血性脑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不同的双侧大脑脚梗死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欣欣 孙淼 +5 位作者 李进伟 付开磊 陈汉泽 薛维爽 田力 滕伟禹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734-736,共3页
双侧大脑脚梗死(Bilateral cerebral peduncular infarction,BCPI)是一种极少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闭锁综合征和意识障碍,其他常见的临床表现还包括四肢瘫痪、言语不清、共济失调、假性球麻痹等,其在头部弥散加权成像(... 双侧大脑脚梗死(Bilateral cerebral peduncular infarction,BCPI)是一种极少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闭锁综合征和意识障碍,其他常见的临床表现还包括四肢瘫痪、言语不清、共济失调、假性球麻痹等,其在头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上呈典型的“米老鼠耳征”(“Mickey Mouseears”sign)[4]。文献报道的大多数患者预后不良,仅有少数几例患者预后较好。本文报道2例预后差别较大的双侧大脑脚梗死病例,综合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因素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预后差别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大脑脚梗死 预后 米老鼠耳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大脑脚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霍旭宁 孙晓晶 +2 位作者 段阳 陈会生 夏程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分析双侧大脑脚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13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由DWI证实的双侧大脑脚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结果共纳入18例双侧大脑脚梗死患者,其中10例(55.6%)出... 目的分析双侧大脑脚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13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由DWI证实的双侧大脑脚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结果共纳入18例双侧大脑脚梗死患者,其中10例(55.6%)出现四肢瘫痪,11例(61.1%)出现意识水平下降。患者病程中最重阶段NIHSS评分为12.5(4.0~20.5)分。16例(88.9%)患者病因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除了双侧大脑脚外,脑桥(88.9%)、小脑(72.2%)也是常见的受累部位。16例(88.9%)患者存在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其余2例(11.1%)患者存在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出院3个月后对18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其中有2例失访,13例患者预后不良(其中10例死亡)。结论双侧大脑脚梗死常合并脑桥和小脑梗死,主要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病机制可能为低灌注,此类患者的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双侧大脑 临床表现 磁共振成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大脑前动脉梗塞伴缄默症、左手失用症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智明 王风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361-1361,共1页
关键词 动脉梗塞 双侧大脑 缄默症 失用症 左手 下肢肌力 高血压病史 下肢无力 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活跃 反应迟钝 眼球活动 辅助检查 尿失禁 打哈欠 记忆力 不合作 光反应 鼻唇沟 24h 回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支循环开放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1重度狭窄导致分水岭区梗死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刘泗宝 屈传强 马育峰 《大医生》 2019年第6期6-7,37,共3页
目的研究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其分水岭区梗死于早期侧支循环代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住院的脑梗死患者,经头部MRA检查确诊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闭塞,MRI、DWI提示急性分水岭区梗死,根据MRA确定患者的侧支循环建... 目的研究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其分水岭区梗死于早期侧支循环代偿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住院的脑梗死患者,经头部MRA检查确诊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闭塞,MRI、DWI提示急性分水岭区梗死,根据MRA确定患者的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治疗相关性。结果前交通支开放为主16例,其中深穿支梗死11例,皮层梗死5例;后交通支开放为主7例,其中深穿支梗死4例,皮层梗死3例,其中单侧分水岭区梗死18例,双侧分水岭区梗死5例,在3个月内复发梗死2例。结论双侧大脑中动脉M1重度狭窄其分水岭区梗死的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速度、数量与完整的Willis环有关。在卒中诱发因素下可导致急性分水岭区梗死及短期内复发,急性期药物干预,对侧支循环的建立起到决定性作用,侧支循环的早期开放可减轻症状及避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循环 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 分水岭区梗死 早期药物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双侧大脑半球梗死2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曲方 张广生 +1 位作者 何祥 王耀山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1年第4期392-394,共3页
例1.女性,55岁.以突发意识障碍4 h人院,伴呕吐咖啡样物,尿失禁.既往有风心病、心房纤颤史30年.入院时查体:浅昏迷,双眼球水平徘徊运动,双瞳孔直径3mm,光反应迟钝,双上肢屈曲状,双下肢强直状,肌张力增强,双侧Babinskki征(+),颈强(+).头颅... 例1.女性,55岁.以突发意识障碍4 h人院,伴呕吐咖啡样物,尿失禁.既往有风心病、心房纤颤史30年.入院时查体:浅昏迷,双眼球水平徘徊运动,双瞳孔直径3mm,光反应迟钝,双上肢屈曲状,双下肢强直状,肌张力增强,双侧Babinskki征(+),颈强(+).头颅CT:脑实质未见异常.外周血白细胞13.1×1109@L-1,血糖11.4 mmol@L-1,心电图示不纯性房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双侧大脑半球梗死 AMBI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的分型与手术方案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亦林 刘玉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治疗的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两侧肿瘤的基底、对称性及基底间距情况提出一分型并确定手术方案。结果SimpsonI~Ⅱ级切除27例,Ⅲ级切除4... 目的探讨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治疗的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两侧肿瘤的基底、对称性及基底间距情况提出一分型并确定手术方案。结果SimpsonI~Ⅱ级切除27例,Ⅲ级切除4例。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无恶性脑膜瘤。31例经术后3个月-3年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该分型对于指导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疗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大脑镰旁脑膜瘤 分型 手术方案
原文传递
双侧大脑半球脑栓塞一例
13
作者 胡东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216-216,共1页
患者男,70岁,因"发现神志不清1h"于2012年5月30日19时30分入院.患者入院前1h家属发现其倒在公交站台旁,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口吐白沫,未见四肢抽搐,无呕吐,家属联系120送入我院急诊救治.急诊查体血压170/100 mm Hg,神志昏迷,双瞳等大,... 患者男,70岁,因"发现神志不清1h"于2012年5月30日19时30分入院.患者入院前1h家属发现其倒在公交站台旁,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口吐白沫,未见四肢抽搐,无呕吐,家属联系120送入我院急诊救治.急诊查体血压170/100 mm Hg,神志昏迷,双瞳等大,直径5.0mm,光反射迟钝.急诊查头颅CT示(图1):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右顶部软组织肿胀;可见大脑沟回消失.查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平均心室率106次/min;ST段下移.考虑患者病情危重,故收入ICU加强治疗.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心房颤动病史十余年,未系统治疗,平时不服用阿司匹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ICU时查体:体温38.4℃,脉搏7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63/101 mm Hg,指脉氧99%.神志昏迷,GCS评分4分,呼吸促,呼吸节律不规则,头颅五官无畸形,右枕部有一皮下血肿,2 cm×3 cm大小,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5 mm,对光反射迟钝,双眼球水平震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大脑半球 脑栓塞 神志不清 急诊救治 腔隙性脑梗死 呼吸节律 头颅CT 系统治疗
原文传递
大脑前动脉双侧闭塞合并脑梗塞1例病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孔江 沈卫平 刘包欣子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第1期79-80,共2页
ACA双侧闭塞并发多发性脑梗塞是一种较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时可产生双侧下肢感觉及运动障碍甚至瘫痪,其发病危险因素包括烟酒嗜好、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风心病、房颤等。对大脑前动脉双侧闭塞合并脑梗塞1例进行病案... ACA双侧闭塞并发多发性脑梗塞是一种较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时可产生双侧下肢感觉及运动障碍甚至瘫痪,其发病危险因素包括烟酒嗜好、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风心病、房颤等。对大脑前动脉双侧闭塞合并脑梗塞1例进行病案分析,并总结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前动脉(ACA)闭塞 半卵圆中心 放射冠 膝部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cheron动脉闭塞合并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1例报道
15
作者 夏俊阳 刘培培 +2 位作者 靳航 曹杰 宋晓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67-268,共2页
Percheron动脉(artery of Percheron,AOP)属于丘脑旁正中动脉的一种先天变异[1],国内曾报道过伴单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etal Origin of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FTP)的AOP梗死[2,3],在这里我们报道1例伴双侧FTP的AOP梗死。1临床... Percheron动脉(artery of Percheron,AOP)属于丘脑旁正中动脉的一种先天变异[1],国内曾报道过伴单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etal Origin of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FTP)的AOP梗死[2,3],在这里我们报道1例伴双侧FTP的AOP梗死。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因“发现意识不清1 h”入院。患者夜间睡眠中起病,1 h前晨起时家属发现患者意识不清(距离确定患者正常的时间为7 h),表现为呼之不应,疼痛刺激后有躲避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heron动脉 胚胎性大脑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轶 龚浠平 +2 位作者 李尧 陈梅梅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流速度变化与大脑中动脉病变后侧支循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血管造影(DSA)确诊的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病人,计算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得的病侧大脑前动脉(dACA)与健侧大脑中动脉(nMCA)的峰值流速(Vp)比值及双... 目的探讨脑血流速度变化与大脑中动脉病变后侧支循环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血管造影(DSA)确诊的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病人,计算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得的病侧大脑前动脉(dACA)与健侧大脑中动脉(nMCA)的峰值流速(Vp)比值及双侧大脑后动脉流速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上述指标与侧支循环建立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的dVACA/nVMCA(1.117±0.29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801±0.147),P=0.027;病例组dVPCA/nVPCA(1.097±0.322)与正常组(1.022±0.2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DSA证实有大脑后动脉代偿供血的17例病人(1.353±0.442)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狭窄率和dVACA/nVMCA是预测MCA病变后ACA参与代偿的2个独立的相关因素。结论TCD提供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部分反映MCA病变后的侧支循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狭窄 动力学改变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Logistic回归分析 闭塞 血流动力学参数 正常对照组 支循环 脑血流速度 大脑前动脉 大脑后动脉 动脉病变 血管造影 方法选择 动脉流速 双侧大脑 峰值流速 病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双侧半球支配区脑梗死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曲方 刘保印 +1 位作者 何凡 周中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2-62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双侧大脑半球梗死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5例急性双侧半球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影像所见以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脑梗死等2种或2种以上疾... 目的探讨急性双侧大脑半球梗死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5例急性双侧半球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影像所见以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脑梗死等2种或2种以上疾病,主要表现为突发意识障碍、眼球运动异常以及四肢瘫痪。头部CT或MRI显示双侧额、顶、颞叶或基底节大片状低密度影或异常信号。9例死于脑疝,1例死于颅外并发症,5例出院时呈去皮质状态。结论本文报道15例急性多发性双侧半球梗死系双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的支配区梗死,心源性或主动脉源性栓塞可能是主要的原因。本病预后极差,死亡或植物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多发性脑梗死 双侧大脑半球 大灶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中双侧半球活动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祥 杨溪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5期676-677,共2页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功能的恢复与大脑可塑性有关,该文旨在阐述近年对一侧脑缺血后双侧大脑半球的活动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脑卒中 可塑性 双侧大脑半球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风后在运动功能恢复中双侧半球活动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畅 张华洋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114-115,共2页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中风后功能的恢复与大脑可塑性有关,本文旨在阐述近年对一侧脑缺血后双侧大脑半球的活动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中风 可塑性 双侧大脑半球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半侧巨脑回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倪黎明 于西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8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巨脑畸形 新生儿 双侧大脑半球 面部不对称 脑回 胎儿宫内窘迫 妊娠贫血 早期先兆流产 头颅CT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