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的亲社会动机与受助者获益对亲社会名声的影响
1
作者 朱栓蔚 林苹 路红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1期641-654,667,共15页
既往研究多从亲社会行为者角度回答什么情况下人们做好事却得不到好名声的问题。基于双加工过程理论,采用三个实验考察亲社会动机与受助者获益对亲社会名声的影响及思维方式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判断行为动机时,人们认为纯粹利他... 既往研究多从亲社会行为者角度回答什么情况下人们做好事却得不到好名声的问题。基于双加工过程理论,采用三个实验考察亲社会动机与受助者获益对亲社会名声的影响及思维方式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判断行为动机时,人们认为纯粹利他动机的行为者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利他性最高;(2)在助人行为情境中,当行为者动机和行为结果产生冲突时,人们在给予行为者亲社会名声时会综合考虑行为者的动机及受助者获益情况;(3)相较于具有直觉思维方式的人,具有理性思维方式的人在评价亲社会行为者时对其动机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名声 亲社会动机 受助者获益 双加工过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念头,罪几何?意图信息的强弱变化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小晶 李红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4-251,共8页
成人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对意图和结果信息的利用存在不稳定的现象。Cushman提出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认为当存在重大负性后果时,需要综合考虑意图和结果信息;而当不存在负性后果时,主要关注意图信息。本研究通过句式变化... 成人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对意图和结果信息的利用存在不稳定的现象。Cushman提出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认为当存在重大负性后果时,需要综合考虑意图和结果信息;而当不存在负性后果时,主要关注意图信息。本研究通过句式变化操控意图信息的明显性,分别考察了两组大学生在对道德情景进行判断时意图信息强弱变化所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1)对中性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突显负性意图信息后被试会增加道德谴责;(2)对负性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道德谴责程度没有因意图信息明显性的改变而发生显著变化。此研究结果表明,在行为结果为中性时,人们主要利用意图的信息做出道德判断,但此时对负性意图的谴责程度并不稳定,容易受明显性变化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意图 道德判断 双加工过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判断和道德判断中意图信息利用的特点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晶 龙长权 +1 位作者 李鹏 李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成人利用意图信息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时存在不稳定的现象.通过两个实验对大学生法律判断和道德判断中意图信息的利用情况进行考察,从而探讨运用两种不同规则进行判断时的认知差异和特点.研究发现:当行为存在重大负性后果时,道德判断受... 成人利用意图信息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时存在不稳定的现象.通过两个实验对大学生法律判断和道德判断中意图信息的利用情况进行考察,从而探讨运用两种不同规则进行判断时的认知差异和特点.研究发现:当行为存在重大负性后果时,道德判断受意图因素影响,而法律判断不受意图因素影响;当行为不存在重大负性后果时,法律判断和道德判断都受意图因素的影响,道德判断对负性意图的合法性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 法律判断 道德判断 双加工过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岁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公平分配行为及理由的年龄特征
4
作者 谈沁郁 罗英 +2 位作者 余华萍 赵晓佳 牛玉柏 《人类工效学》 2023年第5期39-46,共8页
目的探究3-8岁儿童在第三方和第一方情境下基于资源价值的公平分配行为及理由的年龄特征。方法采用改编的玩具分配任务范式和博弈任务范式对不同情境下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公平分配行为和理由进行量化研究。结果(1)第三方情境下,只有7-8... 目的探究3-8岁儿童在第三方和第一方情境下基于资源价值的公平分配行为及理由的年龄特征。方法采用改编的玩具分配任务范式和博弈任务范式对不同情境下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公平分配行为和理由进行量化研究。结果(1)第三方情境下,只有7-8岁儿童倾向于公平分配不同价值的资源,且比3-4岁儿童表现得更公平,更倾向于考虑公平与否给予合理理由解释。(2)第一方情境下,5-8岁儿童在拥有绝对分配权时和3-4岁儿童均倾向于利已分配不同价值资源,5-6岁儿童在与他人共享权利时倾向于利他分配不同价值的资源;5-8岁儿童比3-4岁儿童表现得更慷慨,3-8岁儿童与他人共享权力比拥有绝对分配权时表现得更慷慨;7-8岁儿童与他人共享权力时倾向于考虑公平与否进行合理理由解释。结论随着年龄增长,3-8岁儿童更倾向于公平分配不同价值资源,表现得更慷慨,并给予公平合理理由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行为 公平认知 情境特异性 儿童 资源价值 公平分配 年龄特征 权力接近-抑制理论 双加工过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