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多普勒超声评估胎儿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张米荣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双多普勒超声评估胎儿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产前检查疑似胎儿心律失常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实施双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临床确诊结果为参照,计算双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计... 目的:分析双多普勒超声评估胎儿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产前检查疑似胎儿心律失常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实施双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临床确诊结果为参照,计算双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计算其对不同类型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双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85%(123/127)、95.89%(70/73)、96.50%(193/200);以产后心电图检查结果为准,双多普勒超声对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等类型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8%(46/49)、92.59%(25/27)、95.00%(19/20)、94.12%(16/17)、92.86%(13/14)。经一致性分析,双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729。结论:双多普勒超声可对胎儿心律失常予以灵敏准确检出,可作为胎儿心律失常筛查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律失常 产前检查 双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铁山 李宏 李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9期2692-2693,共2页
目的对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进行早期预测,并且对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预测失语症预后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脑卒中后Broca失语的患者28例,发病后早期(5~10d)进行语言康复训练,2个月后根据恢复程度的不同分为无好转组和... 目的对脑卒中后Broca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进行早期预测,并且对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预测失语症预后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脑卒中后Broca失语的患者28例,发病后早期(5~10d)进行语言康复训练,2个月后根据恢复程度的不同分为无好转组和好转组,利用双通道TCD分别测定休息期和语言作业期的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FV)的变化。结果无好转组患者和好转组患者脑梗死发生部位和体积、治疗前语言作业评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与患者组、患者组治疗前后的MFV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组和G组休息期和作业期MFV的变化百分比比较发现,G组患者的左半球MFV变化(8.1±1.1)%显著高于B组患者(2.7±0.9)%;对照组和G组患者治疗前左侧大脑中动脉作业期的MFV变化(8.7±0.5)%,(5.9±1.2)%显著高于右侧大脑中动脉犤(5.9±0.31)%,(3.7±0.6)%,t=3.012,2.898,P<0.01犦。结论左侧大脑半球参与了早期的语言恢复过程,对语言功能恢复起重要作用,TCD作为临床常规检查在早期预测失语症恢复方面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经颅多普勒超声 失语症 语言功能恢复 预测 脑卒中 动脉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谢辉 梁卫 +2 位作者 陈佳佺 王鹏 张纪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5-698,I0001,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动脉造影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评价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接受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96例患者(共112条下肢)进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动脉造影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评价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接受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96例患者(共112条下肢)进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支架近端3 cm无病变区收缩期峰值流速(Vp)和支架内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计算PSV与Vp的比值(PSVR)。对下肢缺血症状复发和怀疑存在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完成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检查资料的配对。应用SPSS 17.0、MEDCALC 11.6.1.0统计学软件,将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与PSV、PSVR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统计学分析,判断PSV、PSVR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PSV(R2=0.83)和PSVR(R^2=0.76)均与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存在线性相关(P值均<0.001)。ROC曲线显示,当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50%时,其PSV>165 cm/s,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97.8%,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93.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4;PSVR>1.90,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1 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8.5%,AUC为0.979。当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80%时,其PSV>285 cm/s,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9.0%,阳性预测值为94.1%,阴性预测值为98.9%,AUC为0.980;PSVR>2.7,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0.5%,阳性预测值为64.0%,阴性预测值为98.9%,AUC为0.973。支架内再狭窄率>50%和>80%时,PSV与PSVR的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合PSV>285 cm/s和PSVR>2.7预测支架内再狭窄率>80%,其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7.9%,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8.9%。结论 PSV和PSVR可有效地预测支架内再狭窄。联合PSV>285 cm/s和PSVR>2.70,对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率>80%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动脉 支架内再狭窄 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海绵体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羽 湛永健 +1 位作者 湛炜璋 关永祥 《微创医学》 2015年第3期293-295,312,共4页
目的评价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前列腺素E并进行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color duplex doppler ultrasound,CDDU)检查在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患者均在检查前于阴... 目的评价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前列腺素E并进行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color duplex doppler ultrasound,CDDU)检查在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患者均在检查前于阴茎海绵体内注射前列腺素E诱导勃起,阴茎充分勃起后,使用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记录阴茎海绵体动脉的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率(penis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率(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PSV-EDV)/PSV),评估其在血管性E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50例,诊断为非血管性24例,动脉性14例,静脉性12例。非血管性ED组,阴茎海绵体动脉PSV均超过25 cm/s,EDV=0或接近0,RI>0.9;动脉性ED组,海绵体动脉PSV均低于25 cm/s;静脉性ED组,PSA升高,EDV>5 cm/s,RI均低于0.85,2例行阴茎海绵体造影提示存在阴茎静脉漏。三组患者疲软状态PSV(flaccid penis systolic velocity,FPSV)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勃起时,动脉性ED组及静脉性ED组PSV、EDV均显著低于非血管性ED组(P<0.05)。结论通过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前列腺素E诱导阴茎勃起联合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排除阴茎疲软状态下固有可变因素,定量反馈阴茎血流动力学状态,为血管性ED的筛查提供了可靠依据,尤其针对动脉性ED,优于动脉造影,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功能多普勒超声检查 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血管活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纪宗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3期2466-2468,共3页
选择临床确诊的DCM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并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法(DPw)和传统方法分别获得左心室Tei指数... 选择临床确诊的DCM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并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法(DPw)和传统方法分别获得左心室Tei指数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E)与彩色M型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比值(E/Vp),观察对比分析各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参数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两种方法测得Tei指数和E/Vp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传统方法相比,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测的Tei指数和E/Vp均增大(P<0.05)。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测量Tei指数及E/Vp不受心律的影响,可作为准确敏感评估DCM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单侧颞窗扫查双侧脑血流参数
6
作者 阚玉琦 陈训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7期481-483,共3页
目的应用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单侧经颞窗探查以获取双侧脑血流参数。方法180例患者,年龄18~77岁[平均(56±13)岁],通过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经颅评价脑血流速度。结果180例患者中112例由单侧成功地检测到双侧脑血流(73%),并分... 目的应用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单侧经颞窗探查以获取双侧脑血流参数。方法180例患者,年龄18~77岁[平均(56±13)岁],通过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经颅评价脑血流速度。结果180例患者中112例由单侧成功地检测到双侧脑血流(73%),并分别将同侧和对侧探查的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二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单侧经颞窗探查双侧脑血管是可行的,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功能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参数 单侧 颞窗 脑血流速度 脉冲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 临床意义 探查 显著性 脑血管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疑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肖文 罗红凤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12期91-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双功能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疑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8例疑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采用双功能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管的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血流... 目的探讨双功能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疑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8例疑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采用双功能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管的收缩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进行测定。结果 298例患者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80例,正常18例。血流速度增高93例(33.2%),VA:Vs(54.50±10.10)cm.s-1,Vd(29.80±9.70)cm.s-1,Vm(49.70±9.30)cm.s-1,PI 0.88±0.12;BA:Vs(64.10±6.10)cm.s-1,Vd(34.40±6.20)cm.s-1,Vm(50.80±6.50)cm.s-1,PI 0.85±0.09。血流速度减低187例(66.8%),VA:Vs(28.50±6.40)cm.s-1,Vd(12.50±5.30)cm.s-1,Vm(16.50±5.50)cm.s-1,PI 0.70±0.11;BA:Vs(42.50±7.20)cm.s-1,Vd(22.50±6.90)cm.s-1,Vm(30.50±7.50)cm.s-1,PI 0.69±0.71。结论双功能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临床疑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疑似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功能 经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施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8
作者 熊宁 周逸钧 +5 位作者 吴照芝 郑加星 马春曦 吴金花 朱东升 陈立富 《南京部队医药》 1997年第3期39-40,共2页
通常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行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时采用的是X线定位法,患者和术者不得不接受X线的照射。为寻找新的安全可靠的监视引导法,我院于1996-01首次在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监视引导下,对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 通常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行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时采用的是X线定位法,患者和术者不得不接受X线的照射。为寻找新的安全可靠的监视引导法,我院于1996-01首次在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监视引导下,对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经皮二尖瓣成形术,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功能多普勒超声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左心房 球囊导管 经皮二尖瓣成形术 钢丝 房间隔穿刺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回声信号 二尖瓣口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病变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金珠 石耀辉 +3 位作者 刘雪梅 于珊珊 张予腾 丁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5-296,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在椎动脉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有临床症状的患者230例,用TCCS检查颅内段椎基底动脉,检出椎动脉收缩期异常频谱者,再行颈部动脉及椎动脉颅外段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最后经... 目的 :探讨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在椎动脉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有临床症状的患者230例,用TCCS检查颅内段椎基底动脉,检出椎动脉收缩期异常频谱者,再行颈部动脉及椎动脉颅外段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最后经磁共振颈部血管成像(增强)检查作为金标准进行证实。结果 :本组经TCCS检出颅内段椎动脉收缩期频谱异常10例,包括切迹样改变4例,呈双向频谱改变4例,呈单向逆转频谱改变2例;3例为椎动脉起始段动脉硬化至狭窄近闭塞,5例为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2例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结论:1当TCCS检出椎动脉出现特征性频谱改变时要考虑两个原因,一是锁骨下动脉盗血,二是椎动脉自身病变,此时需结合颈部动脉CDFI检查;2颈部动脉CDFI检查能进一步帮助查明病因,其诊断率与磁共振颈部血管成像(增强)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TCCS是诊断椎动脉病变的一种经济、实用、较为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椎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多普勒-Tei指数联合肺部超声评价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右心室功能及肺水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泽艺 陈泽坤 +2 位作者 李雅雅 吕国荣 陈晓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33-1837,共5页
目的观察双多普勒-Tei(DD-Tei)指数联合肺部超声评估肺动脉高压(PH)新生儿右心室功能及肺水量的价值。方法对40例PH伴呼吸窘迫(PH伴呼吸窘迫组,n=40)、42例无呼吸窘迫PH(PH无呼吸窘迫组,n=42)及同期30例无心肺疾病、无PH及呼吸窘迫症状... 目的观察双多普勒-Tei(DD-Tei)指数联合肺部超声评估肺动脉高压(PH)新生儿右心室功能及肺水量的价值。方法对40例PH伴呼吸窘迫(PH伴呼吸窘迫组,n=40)、42例无呼吸窘迫PH(PH无呼吸窘迫组,n=42)及同期30例无心肺疾病、无PH及呼吸窘迫症状(对照组,n=30)新生儿行超声心动图及肺部超声检查,以右心室DD-Tei评估右心室功能,以肺部超声评分(LUS)评估肺水量;同时评估新生儿呼吸治疗方式(0/1/2/3级)。比较3组肺动脉压力、右心室DD-Tei指数及LUS差异;分析新生儿右心室DD-Tei指数、LUS、肺动脉压力及呼吸治疗方式的相关性。结果PH伴呼吸窘迫组40例,呼吸治疗方式为1级5例、2级9例,3级26例;PH无呼吸窘迫组42例中,呼吸治疗方式为0级16例,1级26例;对照组30例均为0级。肺动脉压力、右心室DD-Tei指数及LUS在PH伴呼吸窘迫组均高于PH无呼吸窘迫组及对照组,PH无呼吸窘迫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新生儿右心室DD-Tei指数与肺动脉压力、LUS及呼吸治疗方式均呈正相关(r s=0.93、0.85、0.76,P均<0.01);LUS与肺动脉压力及呼吸治疗方式均呈正相关(r_(s)=0.82、0.77,P均<0.01)。结论DD-Tei指数联合肺部超声可评价PH新生儿右心室功能及定量肺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儿 肺动脉高压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功能 心室功能 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双功超声分析
11
作者 樊利强 李彩虹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1329-1330,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双功超声成像(TCCD)技术对35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检测,并对200名正常人检测进行对照。结果病例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降低,...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双功超声成像(TCCD)技术对35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检测,并对200名正常人检测进行对照。结果病例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发生改变,表现为流速降低,经颅彩色多普勒双功超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诊疗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儿童颈动脉双功能彩色多普勒检测值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艾乙 夏青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应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检测正常儿童颈动脉血管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 ,旨在确立其正常值范围 ,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和儿童期干预提供正常参考数据。 【方法】 检测 10 0例健康儿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 【目的】 应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检测正常儿童颈动脉血管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 ,旨在确立其正常值范围 ,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和儿童期干预提供正常参考数据。 【方法】 检测 10 0例健康儿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及内膜 -中层厚度 (IMT) ,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 中层厚度 (BIMT) ,颈总及颈内收缩期峰值流速 ,舒张末期流速。 【结果】 正常儿童IMT及BIMT分别为 :3~ 6岁组 ( 0 .3 9± 0 .0 4)mm和 ( 0 .42± 0 .0 3 )mm ,7~ 9岁 ( 0 .41± 0 .0 3 )mm和 ( 0 .44± 0 .0 6)mm ,10~ 12岁组 ( 0 .44± 0 .0 6)mm和 ( 0 .5 0± 0 .12 )mm ,13~ 15岁组 ( 0 .45± 0 .0 7)mm和 ( 0 .5 6± 0 .11)mm ,16~ 18岁组 ( 0 .48± 0 .0 4)mm和 ( 0 .5 9± 0 .0 9)mm。 16~ 18岁组与 9岁前组比较 ,各组间IMT及BIMT测值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 10~ 12岁组比较BIMT测值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建议颈总动脉 (CCA)IMT及BIMT正常值 :10岁前分别为 <0 .45mm及 <0 .5 5mm。 18岁前分别为 <0 .5 5mm及 <0 .7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双功能超声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先东 刘永红 李春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9期783-785,共3页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 01年5月~2004年10月间我室共检查了27例临床疑似巨细胞动脉炎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66.4岁.其中15例经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为颞浅动脉炎,所... 目的:探讨双功能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 01年5月~2004年10月间我室共检查了27例临床疑似巨细胞动脉炎病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66.4岁.其中15例经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为颞浅动脉炎,所有超声确诊病例均进行颞动脉活检,CT强化扫描检查并行颞动脉血管三维重建,双功能彩色超声的高频线阵探头对双侧颞动脉进行检查主要观察颞浅动脉在形态学上的特征性改变,巨细胞动脉炎的超声形态学特征性改变为: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时颞动脉血管腔周围有一低回声' 晕',血流信号呈充盈缺损样改变,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或者血管内膜呈不规则增厚,回声增强,血管腔不规则狭窄,类似于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结果:彩色双功能超声诊断阳性病例为15例,临床病理活检证实12例,3例为假阳性,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在诊断巨细胞动脉炎中高分辨力彩色双功能超声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替代颞动脉病理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颞浅动脉 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双功能超声检查在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跃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1期1756-1757,共2页
目的应用阴茎双功能超声检查结合阴茎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注射(intracavernousinjection,ICI)评估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患者的阴茎动脉功能和静脉关闭机制。方法对320例ED患者采用百胜超声诊断仪(Biosound-AU4,USA)评估... 目的应用阴茎双功能超声检查结合阴茎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注射(intracavernousinjection,ICI)评估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患者的阴茎动脉功能和静脉关闭机制。方法对320例ED患者采用百胜超声诊断仪(Biosound-AU4,USA)评估阴茎动脉功能和静脉关闭机制,ICI(复方罂碱注射液)诱导阴茎勃起,进行双功能超声阴茎血管功能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阴茎双功能超声检查结果示非血管性ED216例(67·50%),动脉性ED62例(19·37%),静脉性ED42例(13·13%)。结论结合阴茎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双功能超声检查在ED病因诊断中被广泛应用,是动脉性ED的“金标准”检查,是评估阴茎勃起各期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最有价值的方法,并能筛选静脉性ED,为血管性ED首选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痿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谱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评价左心室乳头肌与附着室壁心肌机械力学时空关联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苗俊旺 尹立雪 +3 位作者 康春松 张红梅 颜华英 李文华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6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运用双频谱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评价左心室二尖瓣乳头肌与附着室壁心肌机械力学时空关联性。方法选择2012年5至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经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无异常,无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疾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目的运用双频谱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评价左心室二尖瓣乳头肌与附着室壁心肌机械力学时空关联性。方法选择2012年5至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经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无异常,无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疾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相关病史的健康志愿者112名。应用双频谱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于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或心尖四腔心切面和心尖二腔心切面同步获取左心室二尖瓣前外侧乳头肌(APM)、后内侧乳头肌(PPM)中段及其乳头肌基底部所附着心室壁的心肌组织运动速度频谱,在同一心动周期内同步测量对应两位点心肌组织运动速度收缩期峰值速度(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以心电图R波峰尖为时间起点,记录其对应达峰时间St、Et、At。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APM、PPM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心肌组织、APM与PPM的s′、e′、a′、St、Et、At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APM、PPM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心肌组织s′、e′、a′、St、Et、At的相关性及APM与PPM的St、Et、At的相关性。结果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心肌组织比较,APM的e′、a′均较高、s′均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5、7.76、2.65,P均<0.01);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心肌组织比较,PPM的e′、a′均较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4、3.31,P均<0.01);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基底部附着室壁心肌组织比较,APM、PPM的Et较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7、-8.36,P均<0.01);St、A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PM比较,PPM的s′较低,St较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7.34,P均<0.01);而e′、a′、Et、A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PM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s′、e′、a′均呈显著正相关(r=0.83、0.77、0.66,P均为0.000);PPM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s′、e′、a′也均呈显著正相关(r=0.86、0.81、0.79,P均为0.000)。APM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St、Et、At均呈显著正相关(r=0.80、0.98、0.98,P均为0.000);PPM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St、Et、At也均呈显著正相关(r=0.82、0.99、1.00,P均为0.000)。APM与PPM的St、Et、At均呈显著正相关(r=0.34、0.91、0.88,P均为0.000)。结论左心室APM、PPM与其附着室壁心肌运动状态存在一致的时空变化规律,两者间舒张期和收缩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存在差异;两组乳头肌间舒张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和达峰时间具有较高的同步性和相关性,收缩期心肌运动状态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 心室 乳头肌 力学
原文传递
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有强 邓春华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诱导后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DCDU)对勃起功能障碍(ED)的诊断及其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罂粟碱及立其丁混合液海绵体内注射诱导阴茎勃起后行DCDU检测,测定SPV、EDV、RI及判定勃起硬度分级。结果 动脉性ED16例,静脉性...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诱导后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DCDU)对勃起功能障碍(ED)的诊断及其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罂粟碱及立其丁混合液海绵体内注射诱导阴茎勃起后行DCDU检测,测定SPV、EDV、RI及判定勃起硬度分级。结果 动脉性ED16例,静脉性ED28例,非血管性ED23例,其中Peyronie’s病4例。阴茎硬度分级为Ⅴ度9例,Ⅳ度14例,Ⅲ度25例,Ⅱ度19例。Ⅳ、Ⅴ度提示为非血管性ED,Ⅲ度以下提示为血管性ED。结论 DCDU为筛选血管性ED的一线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勃起功能障碍 诊断价值 DCDC
原文传递
超声在麻醉领域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安石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617-618,共2页
超声引导可以在很多方面替代盲目、有创的方法,获得解剖学层次的信息,从而指导临床诊疗。在超声涉及的麻醉领域检查治疗中,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和血管穿刺开展最为广泛。近年来,在疼痛治疗方面、床旁肺部超声监测、视神经鞘直径测量... 超声引导可以在很多方面替代盲目、有创的方法,获得解剖学层次的信息,从而指导临床诊疗。在超声涉及的麻醉领域检查治疗中,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和血管穿刺开展最为广泛。近年来,在疼痛治疗方面、床旁肺部超声监测、视神经鞘直径测量、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胃部超声在手术室应用前景广阔,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快速准确诊断。尽管超声专业医生可以进行床旁会诊,但是当遇到急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麻醉 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外周神经阻滞 临床诊疗 血管穿刺 超声监测 直径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脉冲波多普勒超声评价舒张期左心室节段心肌运动及其邻近心室腔内同步血流的耦合情况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玉萍 尹立雪 +1 位作者 程重庆 张丽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3-558,共6页
目的应用双脉冲波多普勒超声实时同步观测正常左心室壁局部心肌组织运动及相邻位点腔内多普勒血流速度频谱,评价舒张期左心室壁节段心肌应变与相邻流场压差的时空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脉冲波多普勒/组织多普勒(PW/TDI)频谱技术对86... 目的应用双脉冲波多普勒超声实时同步观测正常左心室壁局部心肌组织运动及相邻位点腔内多普勒血流速度频谱,评价舒张期左心室壁节段心肌应变与相邻流场压差的时空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脉冲波多普勒/组织多普勒(PW/TDI)频谱技术对86例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受试者的二尖瓣处及左心室3个标准心尖长轴切面各室壁基底段、中段、心尖段的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进行定量观察,并分析舒张期正常左心室局部心肌应变与相邻血液流场压差的时空关系。结果①左心室壁各节段舒张早期和晚期心肌运动峰值速度以及相邻腔内位点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由基底、中段至心尖逐步减低(P〈0.01)。②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具有相关性(r=0.418,P〈0.001)。正常人各室壁节段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相邻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均存在相关关系,其中整体r=0.412,P〈0.001;后间隔r=0.610,P〈0.001。③左心室室壁部分节段心肌长轴应变与相邻血液流场压差间具有相关性,其中后间隔r=0.319,P〈0.005。结论左心室各节段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相邻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以及部分节段心肌长轴应变与血液流场压差间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关系的建立有可能为临床早期精确评价左心室流固耦合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心舒期 脉冲波多普勒超声 耦合
原文传递
颈动脉超声在筛查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9
作者 王林 熊全庚 +4 位作者 张春莉 郝美佳 黄慧 张煜 王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应用颈动脉超声筛查颈动脉狭窄,并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方法选择356例患者,以60岁为界分为≤60岁组83例,>60岁组273例,其中高血压196例、冠心病145例、下肢动脉疾病97例、糖尿病134例,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行... 目的应用颈动脉超声筛查颈动脉狭窄,并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方法选择356例患者,以60岁为界分为≤60岁组83例,>60岁组273例,其中高血压196例、冠心病145例、下肢动脉疾病97例、糖尿病134例,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分析。结果与≤60岁组比较,>60岁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50%103例,占28.9%,其中颈动脉狭窄≥70%33例,占9.3%。年龄>60岁(OR=2.281,95%CI:1.191~5.673,P=0.013)、冠心病(OR=2.312,95%CI:1.162~4.593,P=0.018)、下肢动脉疾病(OR=2.135,95%CI:1.093~4.985,P=0.011)是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下肢动脉疾病人群是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主要危险人群,也是颈动脉超声筛查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功能 血流速度 卒中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脉冲波多普勒超声成像同步评价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心肌与心包运动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重庆 尹立雪 +1 位作者 沈玉萍 张丽娟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应用双脉冲波多普勒超声成像同步观察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心肌与相邻心包运动规律及时空相关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双脉冲波多普勒超声成像同步采集99名健康成年人3个完整心动周期内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左心... 目的应用双脉冲波多普勒超声成像同步观察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心肌与相邻心包运动规律及时空相关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双脉冲波多普勒超声成像同步采集99名健康成年人3个完整心动周期内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左心室标准短轴切面,测取前壁、后壁共6个节段的同步心肌与相邻心包组织双脉冲频谱多普勒图像。观察不同水平和节段室壁心肌与相邻心包运动规律。在线测量左心室短轴3个水平前壁、后壁心肌与相邻心包在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运动峰值速度、速度起始时间及达峰时间,分析节段心肌与相邻心包速度及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双脉冲波组织多普勒图像显示,在左心室短轴切面,同一水平同一室壁即同一节段心肌和相邻心包运动方向一致,同一水平前壁(心肌及相邻心包)与后壁(心肌及相邻心包)运动方向相反。峰值速度比较:前壁二尖瓣水平收缩期、舒张晚期,乳头肌水平收缩期心肌峰值速度小于相邻心包峰值速度;后壁二尖瓣水平舒张早期、舒张晚期,乳头肌水平收缩期、舒张早期,心尖水平舒张早期心肌峰值速度大于相邻心包峰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07、-2.078、4.575、-2.277、-2.440、-2.292、5.980、2.604,P均<0.05)。起始时间比较:前壁乳头肌水平收缩期、后壁二尖瓣水平舒张早期心肌起始时间小于相邻心包起始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7、-2.020,P均<0.05)。达峰时间比较:后壁二尖瓣水平收缩期及舒张晚期心肌达峰时间小于相邻心包达峰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30、-2.411,P均<0.05)。所测各节段心肌与邻近心包的峰值速度、起始时间、达峰时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407~0.933,P均<0.01)。结论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实时同步双脉冲频谱技术可观察到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各节段心肌与相邻心包的运动速度显著相关、运动方向一致。有望为临床诊断缩窄性心包炎及其与限制性心肌病相鉴别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脉冲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功能 心肌 心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