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水相与超声耦合从灯盏花中提取分离类黄酮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高云涛 戴建辉 +3 位作者 贝玉祥 郭英 李世月 杨耀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0-703,共4页
目的:利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耦合对灯盏花中类黄酮进行提取分离。方法:丙醇-硫酸铵双水相的形成和提取条件对类黄酮得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方法可有效地从中药中提取类黄酮,对灯盏花类黄酮的提取率为6.11%,提取物类黄酮... 目的:利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耦合对灯盏花中类黄酮进行提取分离。方法:丙醇-硫酸铵双水相的形成和提取条件对类黄酮得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方法可有效地从中药中提取类黄酮,对灯盏花类黄酮的提取率为6.11%,提取物类黄酮含量为22.3%,明显高于回流提取法。结论:方法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双水相分离 灯盏花 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的评价和展望 被引量:14
2
作者 谭天伟 沈忠耀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8-370,363,共4页
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的评价和展望谭天伟(北京化工大学化工系,北京100029)沈忠耀(清华大学化工系,北京100084)自1956年瑞典伦德大学的Albertsson发现双水相体系[1]到1979年德国GBF的Kula... 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的评价和展望谭天伟(北京化工大学化工系,北京100029)沈忠耀(清华大学化工系,北京100084)自1956年瑞典伦德大学的Albertsson发现双水相体系[1]到1979年德国GBF的Kula等人将双水相萃取分离技术应用于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分离 生化技术 方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PEG 1500-OP-(NH_4)_2SO_4-H_2O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蕾 陈江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0,共3页
提出了由聚乙二醇(PEG)1500-OP-(NH4)2SO4及少量水组成的双水相萃取体系并应用于从阿司匹林基体中萃取游离水杨酸。对试验条件作了系统试验,取得如下优化条件:①PEG1500(500g·L^-1)溶液及OP(500g·L^-1)溶液的体积... 提出了由聚乙二醇(PEG)1500-OP-(NH4)2SO4及少量水组成的双水相萃取体系并应用于从阿司匹林基体中萃取游离水杨酸。对试验条件作了系统试验,取得如下优化条件:①PEG1500(500g·L^-1)溶液及OP(500g·L^-1)溶液的体积(mL)比为PEG:OP=2.50:1-50;②固体(NH4)2SO4的加入量为2.0g;③加入pH6.0的BR缓冲溶液至总体积约为10mL。按此条件测得水杨酸的萃取率为98.69/6。萃取后,将上层液(即表面活性剂相)移至10mL容量瓶中,加B-R缓冲溶液至10.0mL,在λex为305nm,λem为392nm波长条件下测定溶液的荧光强度。应用此方法分析了3件阿司匹林试样,每一个试样分析10次,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在1.7%-2.1%之间。在此样品的基础上加入水杨酸标准溶液进行回收率试验,所测得回收率在93.3%~103.3%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n=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双水相萃取分离 水杨酸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集成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从苦荞麦苗中提取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高云涛 李干鹏 +2 位作者 李正全 唐光阳 张宝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本实验利用超声提取集成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苦荞麦苗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分离,研究丙醇-硫酸铵双水相的形成和提取条件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地从苦荞麦苗中提取总黄酮,提取率为1.86%,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9.3%... 本实验利用超声提取集成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苦荞麦苗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分离,研究丙醇-硫酸铵双水相的形成和提取条件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地从苦荞麦苗中提取总黄酮,提取率为1.86%,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9.3%,明显高于回流提取法。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为68.2%,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双水相分离 苦荞麦苗 总黄酮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双水相体系耦合提取芒果核多酚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高云涛 付艳丽 +1 位作者 李正全 蒋进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4-167,共4页
利用超声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耦合对芒果核多酚进行提取分离,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双水相形成和超声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是: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提取15 min,(NH4)2SO4用量为3 g/L,料液比(g∶mL)为1∶20,在此提取条件下多酚... 利用超声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耦合对芒果核多酚进行提取分离,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双水相形成和超声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是: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提取15 min,(NH4)2SO4用量为3 g/L,料液比(g∶mL)为1∶20,在此提取条件下多酚率提取率为6.96%,提取物中植物多酚纯度为37.8%,明显高于回流提取法。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及诱导红细胞氧化损伤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6.8%和67.4%,方法简便、条件温和,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双水相分离 芒果核 植物多酚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傣药竹叶兰总黄酮超声-双水相提取工艺 被引量:12
6
作者 付艳丽 高云涛 +3 位作者 李竞春 贝玉祥 王辰 王明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59-2063,共5页
目的:确定傣药竹叶兰中总黄酮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指标应用超声耦合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竹叶兰中总黄酮物质,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考察丙醇浓度、硫酸铵用量、超声时间3个因素对竹叶兰... 目的:确定傣药竹叶兰中总黄酮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指标应用超声耦合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竹叶兰中总黄酮物质,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考察丙醇浓度、硫酸铵用量、超声时间3个因素对竹叶兰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竹叶兰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丙醇浓度为55%,超声时间为50 min,硫酸铵用量20%,总黄酮得率为3.53%。结论:双水相体系对竹叶兰总黄酮有较好的提取作用,工艺简单、省时、易操作、易于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兰 超声提取 双水相分离 总黄酮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匀浆萃取法提取芒果核多酚工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晓芳 刘满红 +1 位作者 张荣来 黄桂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44-146,共3页
以芒果核为原料,采用匀浆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对芒果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芒果核仁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丙醇体积分数60%,硫酸铵用量0.35g/m L,匀浆时间10 min,料液比1∶10.
关键词 芒果多酚 双水相分离 提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集成提取桑叶中植物多酚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羚 杨雪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593-9594,9606,共3页
[目的]为双水相技术的应用和桑叶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将桑叶粉碎,用石油醚超声波提取30 min过滤,滤渣中加入丙醇与水混合溶液60 ml和13.2 g的硫酸铵形成双水相体系,以超声提取植物多酚,测定其中植物多酚含量,计算植物多酚得率。[结果]... [目的]为双水相技术的应用和桑叶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将桑叶粉碎,用石油醚超声波提取30 min过滤,滤渣中加入丙醇与水混合溶液60 ml和13.2 g的硫酸铵形成双水相体系,以超声提取植物多酚,测定其中植物多酚含量,计算植物多酚得率。[结果]在丙醇-水双水相体系中,当(NH4)2SO4用量为0.30 g/ml,醇-水比为0.6时,可获得稳定的双水相和较高植物多酚得率。超声时间达20 min时,桑叶植物多酚得率达到最大。该法对桑叶中植物多酚的提取率为1.83%,提取物植物多酚含量为24.1%,明显高于回流提取法。[结论]超声波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耦合提取桑叶中的植物多酚,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得率,降低提取温度,有利于热敏成分的分离,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双水相分离 桑叶 植物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心草多酚的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提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羚 李德光 高云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4-957,共4页
利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耦合对回心草中多酚进行提取分离。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得出提取回心草多酚的最佳条件为丙醇用量7mL,硫酸铵用量5.5g,超声时间30min,多酚得率为0.081%。将该方法与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 利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耦合对回心草中多酚进行提取分离。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得出提取回心草多酚的最佳条件为丙醇用量7mL,硫酸铵用量5.5g,超声时间30min,多酚得率为0.081%。将该方法与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率相当,但本法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条件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双水相分离 回心草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条斑紫菜黄酮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陈利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46,共6页
利用超声波辅助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紫菜中总黄酮,并优化提取条件,测定总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地从紫菜中提取总黄酮,紫菜总黄酮提取率为0.148%,明显高于乙醇-水回流提取法。最优提取条件... 利用超声波辅助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紫菜中总黄酮,并优化提取条件,测定总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地从紫菜中提取总黄酮,紫菜总黄酮提取率为0.148%,明显高于乙醇-水回流提取法。最优提取条件为醇水比为0.6、硫酸铵质量浓度0.30g/mL、超声时间20min、料液比0.04。紫菜中含有较丰富的黄酮类物质,提取物对.OH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双水相分离 紫菜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NH_4)_2SO_4双水相提取蜂胶黄酮 被引量:1
11
作者 毕玉芬 戴云 +2 位作者 雷雨 丁仲娟 丁永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05-207,212,共4页
建立了PEG-(NH4)2SO4双水相提取蜂胶中总黄酮的方法,并利用CCD-RSM优化提取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考察PEG浓度、硫酸铵用量、pH3个因素对蜂胶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在PEG浓度为13.3%,pH为6.4,硫酸铵用量18.8%时... 建立了PEG-(NH4)2SO4双水相提取蜂胶中总黄酮的方法,并利用CCD-RSM优化提取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考察PEG浓度、硫酸铵用量、pH3个因素对蜂胶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在PEG浓度为13.3%,pH为6.4,硫酸铵用量18.8%时,总黄酮提取率可以达到97.28%,该工艺具有价廉、简单快速、环境友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双水相分离 总黄酮 响应面分析法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提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羚 李丽 龚赛 《云南化工》 CAS 2015年第4期19-21,25,共4页
将超声波提取技术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分离技术进行耦合,从核桃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13.9%。与传统的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提取率14.2%)相比,该法的提取率略低,但提取过程中体系的温度不会大幅度升高,可有效地保持黄酮的生物活... 将超声波提取技术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分离技术进行耦合,从核桃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13.9%。与传统的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提取率14.2%)相比,该法的提取率略低,但提取过程中体系的温度不会大幅度升高,可有效地保持黄酮的生物活性,而且双水相分离使黄酮的纯度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叶 超声波提取 双水相分离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提取艾叶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羚 周碧利 《保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6-28,46,共4页
采用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法对艾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硫酸铵用量、醇-水比、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提取艾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硫酸铵用量0.26 g/m L,醇-水比0... 采用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法对艾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硫酸铵用量、醇-水比、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提取艾叶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硫酸铵用量0.26 g/m L,醇-水比0.80,超声时间15 min,料液比1:60,总黄酮平均得率为9.05%;该法具有提取时间短、节能高效、操作比较简便、快速、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双水相分离 艾叶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针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羚 李丽 刘晶晶 《中外食品工业(下)》 2014年第8期11-11,13,共2页
研究超声波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分离技术相结合从鬼针草中提取分离黄酮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醇-水比0.5(V/V),硫酸铵用量0.50g&#183;mL-1,超声时间25min,料液比1:40(W/V,g:mL),此时总黄酮... 研究超声波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分离技术相结合从鬼针草中提取分离黄酮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醇-水比0.5(V/V),硫酸铵用量0.50g&#183;mL-1,超声时间25min,料液比1:40(W/V,g:mL),此时总黄酮的得率为2.75%。该方法能有效地从鬼针草中提取黄酮,且方法简便、提取时间短、条件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双水相分离 超声波提取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提取新疆圆柏果实中的总黄酮及抑制亚硝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娟娟 解成喜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7-580,共4页
本文采用超声集成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新疆圆柏果实中总黄酮,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探讨了丙醇-硫酸铵双水相(醇-水)体系的形成及提取条件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优条件为:醇-水比0.8∶1,硫酸铵的量8g,料液比1∶50;超... 本文采用超声集成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新疆圆柏果实中总黄酮,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探讨了丙醇-硫酸铵双水相(醇-水)体系的形成及提取条件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优条件为:醇-水比0.8∶1,硫酸铵的量8g,料液比1∶50;超声时间40min。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从新疆圆柏实中提取总黄酮,在最优条件下提取率为11.33mg/g。在此条件下,圆柏果实总黄酮提取液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能力接近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双水相分离 圆柏果实 总黄酮 亚硝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双水相体系耦合提取竹叶总黄酮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左光德 郝志云 高云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448-12449,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提取法和双水相分离技术相结合提取竹叶黄酮的新方法。[方法]利用超声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耦合对竹叶总黄酮进行提取和分离,并研究硫酸铵和丙醇含量、超声时间和液固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利用超声与丙醇-硫... [目的]探讨超声提取法和双水相分离技术相结合提取竹叶黄酮的新方法。[方法]利用超声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耦合对竹叶总黄酮进行提取和分离,并研究硫酸铵和丙醇含量、超声时间和液固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利用超声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耦合对竹叶总黄酮进行提取分离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丙醇体积分数60%;(NH4)2SO4用量为0.35g/ml,超声提取25min、液固比为30∶1,在此条件下,竹叶总黄酮提取率为2.03%,提取物中总黄酮纯度为31.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法。[结论]超声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耦合对竹叶总黄酮提取的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双水相分离 竹叶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法制备鳜鱼(Siniperca chuatsi)肌动蛋白及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洋洋 徐明芳 +3 位作者 白卫滨 郑春丽 叶蕾 郑琴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4-242,共9页
以鳜鱼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分子与低分子醇-盐双水相体系成相能力分析,建立双水相分离纯化鳜鱼肌动蛋白的方法,基于高效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MECC)耦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io... 以鳜鱼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分子与低分子醇-盐双水相体系成相能力分析,建立双水相分离纯化鳜鱼肌动蛋白的方法,基于高效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MECC)耦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iode array detector,DAD)探索MECC-DAD法定量检测鳜鱼肌动蛋白的新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度鉴定和肌动蛋白提取率计算确定异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为最佳分离体系,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确定了双水相提取鳜鱼肌动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当异丙醇质量分数26%、硫酸铵质量分数11%、pH 9.0时,鳜鱼样品肌动蛋白提取率为11.04%,与模型预测值接近。MECC-DAD分析结果显示,肌动蛋白的定量出峰时间约为10 min,毛细管电泳图谱基线平稳无杂峰。本实验为名贵鱼类质量品质属性的鉴定及鱼类肌动蛋白标准品的研制奠定基础,为鱼类蛋白功能开发利用及快速定量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双水相分离 肌动蛋白 毛细管电泳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astaxanthin and astaxanthin esters in shrimp shell by HPLC 被引量:11
18
作者 LI Shuai GUO Jun-ru +6 位作者 FENG Jin-hua ZHU Ze-min LI Ling-li GUO Xiao-fang SUI Wen-yan WANG Meng ZUO Wen-ting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19年第2期57-71,共15页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staxanthin and astaxanthin eaters in shrimp shell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s established.Shrimp shell are addressed with 5%hydrochloric acid to remove calcium ions.Afte...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staxanthin and astaxanthin eaters in shrimp shell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s established.Shrimp shell are addressed with 5%hydrochloric acid to remove calcium ions.After shell is dried,organics from shrimp shell are extracted with anhydrous ethanol.The alcohol extrative of the shrimp shell is mixed with the ammonium sulfate to extract astaxanthin by 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The crude astaxanthin is collected,which is distributed in the middle layer of the aqueous two-phase layer.After distilled water is added to the crude astaxanthin,the aqueous solution is centrifuged,and the previous step is repeated for several times.The precipitation in centrifuge tube is collected and dried.The crude astaxanthin dried is dissolved with acetone,and the sample solution is separated by TLC.Every pigment on the TLC plate is collected and dissolved with acetone.The pigments are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The results show that aqueous two-phase system,3 mL alcohol extractive of astaxanthin and 4.5 mL 20%ammonium sulfate,can be used to acquire crude astaxanthin.The wavelength of the maximum peak of astaxanthin in ethanol solution is 472 nm.A variety of pigments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crude astaxanthin by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including free astaxanthin,astaxanthin monoester,astaxanthin diester,echinenone and other substances.It can be seen from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at the appearance time of free astaxanthin is from 4 min to 5.5 min,and the appearance time of astaxanthin monoester is from 10.5 min to 27.8 min.The method is simple about the sample pretreatment and feasible about the determination of astaxanthin and astaxanthin esters in shrimp sh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AXANTHIN astaxanthin esters aqueous two-phas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Butyric Acid by a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with Calcium Chloride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丹 陈灏 +3 位作者 江凌 蔡谨 徐志南 岑沛霖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33-537,共5页
One of the bottlenecks for bioproduction of butyric acid as bulk chemical is the difficulty in separating butyric acid from the fermentation broth,compared with the petroleum-based chemical synthesis method.In the pre... One of the bottlenecks for bioproduction of butyric acid as bulk chemical is the difficulty in separating butyric acid from the fermentation broth,compared with the petroleum-based chemical synthesis method.In the present work,a novel separation methodology was developed based on an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with inor-ganic salts.Calcium chloride was screened out for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butyric acid from butyric acid-water-salt systems.Within appropriat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butyric acid and salt,butyric acid was enriched in the upper phase and most of calcium ions remained in the lower phase.This"salting out"effect is very efficient to separate butyric acid from the simulated butyrate fermentation broth,which consists of butyric acid and acetic acid with concentration ratio of 4︰1,so that the final ratio of butyric acid/acetic acid in the upper phase is improved to 9.87. The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was used to separate butyric acid from the actual fermentation broth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tyric acid SEPARATION aqueous two-phase partition salting out effect calcium chlor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se Separation Behavior of Cocamidopropyl Betaine/Water/Polyethylene Glycol System
20
作者 游晓艳 秦炜 戴猷元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746-749,共4页
Phase separation behavior of cocamidopropyl betaine/water/polyethylene glycol (PEG) system w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and molecular weight of PEG on the phase separation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 Cl... Phase separation behavior of cocamidopropyl betaine/water/polyethylene glycol (PEG) system w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 and molecular weight of PEG on the phase separation behavior were investigated. Clouding occurr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PEG was large enough in the betaine aqueous solut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EG at cloud poin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EG molecular weight for a constant betaine concentration. The bottom phase was the PEG-rich phase, and the upper phase was the betaine-rich phase. The volumetric ratio of PEG-rich phase to betaine-rich phase, at the sam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EG concentration and the one at the cloud poim, △Ccp (0.1 g.ml^-1), decreased as the PEG molecular weight increased and approached 1 for higher PEG molecular Weiglai (about 20000), which was similar to the typicai-aqueous two-phase system. This volumetric ratio depended on the initial PEG concentration, but independent of PEG molecular weight. The concentration ratio of betaine to PEG in both phases depended on the △Ccp independent of PEG molecular we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behavior cocamidopropyl betaine polyethylene glyc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