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及乳房重建美学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观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7期23-25,52,共4页
目的 研究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及对血清泌乳素(PRL)、白介素-1β(IL-1β)、唾液酸蛋白(BSP)水平及乳房重建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双环形切口组和对照... 目的 研究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及对血清泌乳素(PRL)、白介素-1β(IL-1β)、唾液酸蛋白(BSP)水平及乳房重建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双环形切口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保乳手术,双环形切口组行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术后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美学效果,血清PRL、IL-1β、BS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双环形切口组手术时间显著长(P<0.05);但出血量、切除肿瘤直径、切除组织量未见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两组血清PRL、IL-1β、BSP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环形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术后乳房重建美学优良率显著低于双环形切口组(P<0.05)。结论 双环形切口保乳根治手术与传统保乳手术效果及血清PRL、IL-1β、BSP改善效果相当,但前者具有术后乳房重建美学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 泌乳素 白介素-1Β 唾液酸蛋白 美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术腺体切除量预估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子榕 王春虎 +3 位作者 张明子 周静雅 乔群 王晓军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建立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术腺体切除量的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78例患者的133侧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术的相关资料,包括术前测量的患者双侧锁乳距、胸乳距、乳房内径、乳房下径、乳房外径数据(cm),及术中精确测量的每侧切除的乳腺... 目的建立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术腺体切除量的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78例患者的133侧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术的相关资料,包括术前测量的患者双侧锁乳距、胸乳距、乳房内径、乳房下径、乳房外径数据(cm),及术中精确测量的每侧切除的乳腺腺体重量(g)。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得出术前乳房的测量数据与术中切除乳腺腺体量的关系。结果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术中乳腺腺体切除量的计算公式为:乳腺腺体切除量=32×锁乳距+31×乳房下径+8×乳房内径-986,或乳腺腺体切除量=25×胸乳距+32×乳房下径+13×乳房内径-868。结论该公式为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术腺体切除量的经验性总结,应用该公式有助于术前估算,指导术中乳腺腺体切除量,以及维持术后双侧乳房的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 双环形切口 乳房缩小整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海茹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0期24-25,共2页
对75例乳房肥大患者实施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结果75例患者除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外,其余均切口愈合良好,乳房形态满意,远期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患者对整形效果满意。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局部皮肤准备,测量体重、乳房各项数值;术后... 对75例乳房肥大患者实施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结果75例患者除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外,其余均切口愈合良好,乳房形态满意,远期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患者对整形效果满意。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局部皮肤准备,测量体重、乳房各项数值;术后重点针对吸收热、引流、疼痛、心理特点等做好观察、护理,并做好体位指导、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可保证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 乳房缩小整形术 双环形切口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福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5期70-72,共3页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应用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乳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肿物切除...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应用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乳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临床指标、肿物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切口美观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131.32±18.82)min、住院时间(6.32±1.25)d短于对照组的(203.55±38.69)min、(8.14±2.26)d,失血量(208.60±29.13)ml少于对照组的(308.26±39.1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物切除直径(2.32±0.85)cm、组织切除量(72.13±18.22)cm^(3)、切除组织量占比(27.65±8.42)%大于对照组的(1.75±0.42)cm、(51.53±11.14)cm^(3)、切除组织量占比(18.3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切口美观的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相较于传统保乳手术可切除更多的肿瘤组织,降低手术创伤度,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还可改善切口的美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因此应用价值高,可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 乳腺癌 肿物切除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与传统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滔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应用在乳腺癌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间我院治疗乳腺癌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保乳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 目的分析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应用在乳腺癌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间我院治疗乳腺癌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保乳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分析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肿物切除直径(2.31±0.88) cm,切除组织量(72.12±18.21) cm3,切除组织量占比(27.64±8.41)%;对照组肿物切除直径(1.76±0.44) cm,切除组织量(51.54±11.13) cm3,切除组织量占比(18.32±3.4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缘阳性率为2.22%,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1.11%,切口感染发生率3.33%;对照组切缘阳性率为3.33%,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3.33%,切口感染发生率2.2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7.7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应用在乳腺癌手术中可以切除更大的肿瘤组织,不增加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形切口保乳手术 传统保乳手术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形切口在松垂小乳整形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云松 袁星 +4 位作者 颜小武 罗海燕 彭晓云 袁钟岱 刘玉生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9年第5期232-233,共2页
探讨应用双环形切口进行松垂小乳整形术。临床治疗松垂小乳畸形,沿乳晕周双环状切口切除乳房松垂皮肤,由该切口将硅胶囊乳房假体植入胸大肌下进行隆乳的同时,再以荷包收拢方式缝合封闭切口,达到改善松垂小乳的美容目的。自1995... 探讨应用双环形切口进行松垂小乳整形术。临床治疗松垂小乳畸形,沿乳晕周双环状切口切除乳房松垂皮肤,由该切口将硅胶囊乳房假体植入胸大肌下进行隆乳的同时,再以荷包收拢方式缝合封闭切口,达到改善松垂小乳的美容目的。自1995 年以来,应用本方法治疗松垂小乳畸形9 例,效果良好,经6 个月至3 年随访未见并发症发生。该术式无须附加切口,不仅操作简单、效果确实、瘢痕不明显,而且有效地避免了松垂小乳单纯行隆乳术可能出现的双峰乳房、乳头下垂、乳房过低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形切口 乳房整形 松垂小乳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传统保乳术或双环形切口保乳术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程心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6期31-32,共2页
探究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传统保乳术或双环形切口保乳术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原则进行研究设计,研究时间起于2019年1月止于2020年6月,研究样例均为此期间在我院确诊的48名乳腺癌确诊患者,依照手术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 探究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传统保乳术或双环形切口保乳术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原则进行研究设计,研究时间起于2019年1月止于2020年6月,研究样例均为此期间在我院确诊的48名乳腺癌确诊患者,依照手术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常规、研究两组,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以及治疗美容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失血量等指标均要明显短于常规组,其肿瘤切除组织量要多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相似,但研究组半年内复发率较低;研究组患者对手术治疗美容效果较为满意,P<0.05。结论:在对乳腺癌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双环形切口保乳术不仅能有效减少疾病危害性,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并起到一定的美容效果,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传统保乳术 双环形切口保乳术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形切口内上侧蒂巨乳缩小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杨薇 刘阳子 +1 位作者 张晨 王洁晴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双环形切口内上侧蒂巨乳缩小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对收治的33例巨乳症患者采用双环形切口内上侧蒂巨乳缩小术,术中切除乳腺外侧及部分上极腺体,保留内上象限脂肪腺体组织为蒂,将原乳头上提并固... 目的探讨双环形切口内上侧蒂巨乳缩小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1月至2019年1月,对收治的33例巨乳症患者采用双环形切口内上侧蒂巨乳缩小术,术中切除乳腺外侧及部分上极腺体,保留内上象限脂肪腺体组织为蒂,将原乳头上提并固定于新设计的乳头位置,乳晕周围行荷包缝合,进行乳房塑形。结果本组33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效果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1例发生脂肪液化,经2次清创引流后愈合;1例右侧乳房出现部分乳头、乳晕坏死,考虑为过度折叠内上蒂所致;未发生感染和乳头感觉消失等并发症,乳房外形较好。结论采用双环形切口内上侧蒂巨乳缩小术,术后乳沟较明显,乳房上极饱满、形态较好,且瘢痕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乳症 乳房下垂 乳房缩小术 双环形切口
原文传递
乳晕内双环形切口乳晕乳头缩小成形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乃军 王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7-467,共1页
乳晕过大及色泽加深者多见于妊娠及哺乳后妇女,且多伴有乳房和乳头过大或松弛下垂,以往的手术方法是采用乳晕外双环形切口切除乳晕外围环形皮肤或在乳晕外围皮肤横径方向的内外各切除一块三角形皮肤以缩小半径,但会遗留比较明显的切... 乳晕过大及色泽加深者多见于妊娠及哺乳后妇女,且多伴有乳房和乳头过大或松弛下垂,以往的手术方法是采用乳晕外双环形切口切除乳晕外围环形皮肤或在乳晕外围皮肤横径方向的内外各切除一块三角形皮肤以缩小半径,但会遗留比较明显的切口瘢痕,且无法解决部分乳头过大及乳晕色泽过深的问题。1996年7月至2006年7月我们自行设计完成乳晕内双环形切口乳晕乳头缩小成形术120例,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形切口 乳晕色泽 缩小成形术 乳头过大 手术方法 切口瘢痕 哺乳后 皮肤
原文传递
三种乳房整形术后患者体温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海茹 瞿秀琴 孙娜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0期31-32,共2页
目的 探讨三种乳房整形术后患者体温的变化。方法 选择乳房整形术患者119例,其中硅凝胶假体植入隆乳术30例、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整形术46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取出术43例,观察手术当日至术后4d患者的体温变化。结果 手术... 目的 探讨三种乳房整形术后患者体温的变化。方法 选择乳房整形术患者119例,其中硅凝胶假体植入隆乳术30例、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整形术46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取出术43例,观察手术当日至术后4d患者的体温变化。结果 手术当日及术后第3~4天,三组体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术后1~2d,巨乳缩小整形术组与其他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术后1~2d巨乳缩小整形术组体温显著高于其他两组,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病情观察,查明发热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凝胶假体植入隆乳术 双环形切口巨乳缩小整形术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取出术 体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窝隐匿性切口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藕院林 钱宇峰 童东明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97-397,405,共2页
乳腺纤维腺瘤是15- 35岁青年女性好发乳腺良性肿瘤,既往手术切口选择有肿块正上方弧形、放射状、乳晕缘弧形、双环形切口及乳腺下皱襞切口.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形体美,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爱美女士求美... 乳腺纤维腺瘤是15- 35岁青年女性好发乳腺良性肿瘤,既往手术切口选择有肿块正上方弧形、放射状、乳晕缘弧形、双环形切口及乳腺下皱襞切口.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形体美,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爱美女士求美的心理需要,自2012年1月份以来,安徽铜陵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采用经腋窝人路隐匿性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共35例,均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 手术切口选择 隐匿性 瘤切除术 腋窝 乳腺良性肿瘤 双环形切口 妇幼保健院
原文传递
伴有乳房良性病变的巨乳缩小术27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健 张学慧 +1 位作者 宁连胜 惠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 探讨乳房肥大下垂同时伴有良性病变的巨乳缩小术的方法。方法  1980年 11月~ 2 0 0 1年 12月 ,共收治乳房肥大下垂伴乳腺良性病变的患者 2 7例 5 2侧 ,根据乳腺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以及乳房肥大下垂的程度 ,选择下述不同的术... 目的 探讨乳房肥大下垂同时伴有良性病变的巨乳缩小术的方法。方法  1980年 11月~ 2 0 0 1年 12月 ,共收治乳房肥大下垂伴乳腺良性病变的患者 2 7例 5 2侧 ,根据乳腺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以及乳房肥大下垂的程度 ,选择下述不同的术式 ,行下方垂直蒂瓣法 9例 (17侧 ) ,垂直双蒂瓣法 16例 (31侧 ) ,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术 2例 (4侧 )。结果 术后外观评价良 2 5例 4 9侧占94 2 % ,差 2例 3侧占 5 8%。术后乳房疼痛改善率为 95 8% ,肩、背痛 ,睡眠明显改善为 10 0 % ,乳房下皱襞湿疹、皮炎未再发生为 10 0 % ,2 7例患者术后着装均满意。结论 乳房缩小整形手术是治疗乳房肥大下垂 ,同时伴有乳腺良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肥大下垂 乳房良性病变 巨乳缩小术 下方垂直蒂瓣法 垂直蒂瓣法 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