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前馈控制策略 被引量:28
1
作者 姚川 阮新波 +1 位作者 曹伟杰 陈沛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6-44,191,共9页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适用于宽输入电压范围场合。采用双调制–单载波的两模式控制策略可实现其整个输入电压范围内的高效率和工作模式的自动平滑切换,其工作模式即为高输入电压区间的Buck模式和低输入电压区间的Boost模式。为抑制输入...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适用于宽输入电压范围场合。采用双调制–单载波的两模式控制策略可实现其整个输入电压范围内的高效率和工作模式的自动平滑切换,其工作模式即为高输入电压区间的Buck模式和低输入电压区间的Boost模式。为抑制输入电压扰动对输出电压的影响,通过建立双管Buck-Boost变换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小信号模型,推导相应的输入电压前馈函数,并分析电路参数变化对前馈函数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种带输入电压前馈的两模式控制策略。采用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可实现工作模式和相应输入电压前馈函数的同时自动选择,及工作模式的近似平滑切换,从而保证变换器整个输入电压范围内的高效率和良好的输入暂态响应。为更好地展现所提出控制策略的优点,对带输入电压前馈和不带输入电压前馈的两模式控制策略进行比较。最后,实验室搭建一台原理样机,并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 两模式控制 输入电压前馈 小信号模型 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输入电压双管Buck-Boost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晨 谢少军 +1 位作者 毛玲 秦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8,共9页
在较高输入电压应用场合,采用同步控制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存在较大的开关损耗,而单管工作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又存在复杂的升降压过渡控制问题。分析了一种含有耦合电感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介绍了该变换器在同步控制模式下... 在较高输入电压应用场合,采用同步控制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存在较大的开关损耗,而单管工作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又存在复杂的升降压过渡控制问题。分析了一种含有耦合电感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介绍了该变换器在同步控制模式下的工作模态以及耦合电感抑制反向恢复损耗及减小开关损耗的原理,给出了耦合电感的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非同步控制模式,可以进一步减小磁性元件损耗。在设计输入相同的条件下,对两种模式下变换器电路参数计算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同步模式,非同步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利用耦合电感降低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的作用,还可以减小耦合电感等效电流脉动量从而减小磁心损耗。同时该非同步模式在变换器升、降压过渡过程中只对一个开关管进行占空比调节,可以较好地实现升降压平滑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 直直变换器 控制模式 耦合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伏并网的交错型双管Buck-Boost变换器 被引量:42
3
作者 肖华锋 谢少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7-12,共6页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拥有输入输出电压同极性和可升降压等特性,适合于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前级直流变换,但其同步开关方式需要较大的储能电感,且组合式开关方式控制电路复杂、实现工作模式无缝切换较困难。提出一种交错开关型双管Bu...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拥有输入输出电压同极性和可升降压等特性,适合于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前级直流变换,但其同步开关方式需要较大的储能电感,且组合式开关方式控制电路复杂、实现工作模式无缝切换较困难。提出一种交错开关型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可使储能电感最小、控制电路简单,并实现无工作模式切换。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比较3种开关方式下几个主要特性的优劣。最后通过一台3kW两级式并网逆变器,验证了所提变换器工作原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 交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带输入电压前馈双闭环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4
作者 颜湘武 王杨 +1 位作者 葛小凤 张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5-70,77,共7页
针对宽范围输入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在Buck和Boost两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和输入电压发生波动时,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存在较大波动的问题,提出了带输入电压前馈的两模式平均电流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将具有电压电流双闭环结构的平均电流... 针对宽范围输入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在Buck和Boost两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和输入电压发生波动时,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存在较大波动的问题,提出了带输入电压前馈的两模式平均电流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将具有电压电流双闭环结构的平均电流控制与单载波-双调制的调制方法相结合,来提高变换器的动态响应性能,实现变换器两模式的自动近似平滑切换,同时对电感电流进行有效控制,保护设备安全。为了克服传统双闭环前馈函数实现和化简困难的缺点,提出将输入电压前馈引入电流内环从而大幅提高了变换器的输入动态响应性能。最后建立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和硬件试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范围输入DC/DC 平均电流法 单载波-双调制 输入电压前馈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同步控制方式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减小反向恢复损耗的研究
5
作者 杨晨 谢少军 秦岭 《电源学报》 2012年第2期47-52,共6页
提出了采用耦合电感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一种非同步控制方式。讨论了采用耦合电感降低续流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的原理,对比分析了同步与非同步工作方式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中各电流的理论计算结果,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 提出了采用耦合电感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一种非同步控制方式。讨论了采用耦合电感降低续流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的原理,对比分析了同步与非同步工作方式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中各电流的理论计算结果,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与同步控制方式相比,所提出的非同步控制方式可以减小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续流二极管反向恢复损耗,可以进一步提升变换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 直直变换器 耦合电感 反向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沿调制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 被引量:4
6
作者 袁财源 苏淑靖 《电子技术应用》 2018年第11期124-128,共5页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具有输入输出同极性、开关管应力低等优点,同步方式下开关损耗严重,非同步方式下采用交错、双沿控制方式,变换器的效率有所改善。为进一步提高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效率,提出了一种两模态双沿调制的控制策略,通...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具有输入输出同极性、开关管应力低等优点,同步方式下开关损耗严重,非同步方式下采用交错、双沿控制方式,变换器的效率有所改善。为进一步提高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效率,提出了一种两模态双沿调制的控制策略,通过对变换器在任意占空比、任意移相情况下的开关控制方式进行详细讨论和分析,并比较四种开关方式的几个主要特性的优劣,得出两模态双沿调制的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变换器电感平均电流、减少工作的开关数量并提高效率的结论,最后通过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 双沿调制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发电机用宽电压范围双管Buck-Boost变换器暂态稳定分析与系统校正
7
作者 台流臣 林明耀 +2 位作者 骆皓 付兴贺 刘凯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41,共10页
高速永磁发电机宽速度范围运行时输出电压波动大,当发电机输出端接双管Buck-Boost变换器进行调压时,宽电压范围输入对变换器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提出挑战。本文采用平均开关法建立了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电感电流连续的非理想小信号模型... 高速永磁发电机宽速度范围运行时输出电压波动大,当发电机输出端接双管Buck-Boost变换器进行调压时,宽电压范围输入对变换器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提出挑战。本文采用平均开关法建立了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电感电流连续的非理想小信号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占空比、负载、输出滤波电容等效ESR、控制参数等对系统暂态稳定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提高系统暂态性能的控制参数设计方法。分析研究发现:占空比的变化导致系统的非最小相位反应明显,系统的动态响应变差;负载变化时系统的动态响应变化小;增大输出滤波电容等效ESR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暂态稳定分析和控制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buck-boost变换器 开关平均法 右半平面零点 动态响应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直流微电网光伏接口控制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杨晨 谢少军 +1 位作者 毛玲 秦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5-50,共6页
分析了分布式直流供电系统中光伏接口单元的控制要求,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型接口单元为例,介绍了其控制系统结构和小信号模型的建立,分析了接口变换器的工作过程,讨论了闭环控制参数选取依据。最后,在一台3kW... 分析了分布式直流供电系统中光伏接口单元的控制要求,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型接口单元为例,介绍了其控制系统结构和小信号模型的建立,分析了接口变换器的工作过程,讨论了闭环控制参数选取依据。最后,在一台3kW的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实验样机上,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实现了分布式直流供电系统光伏接口单元的基本控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光伏发电 并网接口 buck-boost变换器 控制策略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错双沿调制的四管Buck-Boost变换器的变频控制策略
9
作者 罗利江 施佳楠 +1 位作者 任小永 林聪智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8-1887,共10页
四管Buck-Boost变换器(FSBB)具有输入电压范围宽、输入输出同极性、控制自由度高等优势,非常适合在直流微电网中对光伏电池或储能电池起到能量管理的作用。对于FSBB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效率的提升和多模式控制的平滑切换两个方面。该文针对... 四管Buck-Boost变换器(FSBB)具有输入电压范围宽、输入输出同极性、控制自由度高等优势,非常适合在直流微电网中对光伏电池或储能电池起到能量管理的作用。对于FSBB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效率的提升和多模式控制的平滑切换两个方面。该文针对FSBB的多模式控制方法,分析不同的控制模式对于FSBB效率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种可以减小电感电流纹波的交错双沿调制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变频控制策略,当变换器输入电压接近输出电压时能够降低开关频率以提高变换效率。在实验室搭建了一台输入8~35 V、输出28 V、满载600 W的原理样机,验证了所提变频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管buck-boost变换器 交错双沿调制 变频控制 模式平滑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增益高效率级联式四开关Buck-Boost LLC变换器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国华 邱森林 张小兵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3-1115,共13页
为了解决变频控制的桥臂共用型四开关Buck-BoostLLC级联变换器磁性元件设计和优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二次侧为特殊全桥整流结构的级联式四开关Buck-Boost LLC变换器。通过控制二次侧开关管的交叠导通时间以拓宽变换器的电压增益。该变... 为了解决变频控制的桥臂共用型四开关Buck-BoostLLC级联变换器磁性元件设计和优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二次侧为特殊全桥整流结构的级联式四开关Buck-Boost LLC变换器。通过控制二次侧开关管的交叠导通时间以拓宽变换器的电压增益。该变换器可根据不同的输入电压范围工作在交叠模式和整流模式;在不改变变换器参数的条件下将增益显著提高,能够适应更宽范围的输入电压,同时保持了变换器较高的工作效率。在两种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移相控制使变换器所有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导通(ZVS),二极管实现零电流关断(ZCS)。结合状态平面轨迹分析法,对定频控制的级联式四开关Buck-Boost LLC变换器进行模态分析,并推导两种工作模式下的输入-输出表达式和开关管的软开关实现条件。最后,通过研制一台70~280 V输入、240 W/28 V输出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输入电压范围 四开关buck-boost LLC变换器 移相控制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感性负载的Buck-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分析及优化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仁喜 彭维玉 +2 位作者 王保平 黎洛琦 王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91,共8页
Buck-Boost变换器在某些参数发生变化时会呈现出丰富的非线性行为,这些行为将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使得系统输出的电能质量劣化。文章基于实际变换器的负载特性,深入研究了感性阻抗负载下Buck-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产生机理,提出了... Buck-Boost变换器在某些参数发生变化时会呈现出丰富的非线性行为,这些行为将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使得系统输出的电能质量劣化。文章基于实际变换器的负载特性,深入研究了感性阻抗负载下Buck-Boost变换器的非线性行为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对数延迟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选取系统的输出延迟值与自身的值作差形成反馈信号;将该信号通过比例环节、求和环节和对数环节形成控制信号,以负反馈的形式施加于系统;最后基于稳定判据确定最优控制参数并对系统实施控制。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抑制系统的非线性行为,扩展其稳定边界,改善系统输出的电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变换器 非线性行为 感性阻抗负载 对数延迟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最小相位的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复合控制方法
12
作者 皇金锋 李啸天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6-1274,1314,共10页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 (SIDO Buck-Boost)变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下工作存在交叉影响以及非最小相位特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储能函数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NFTSM)和自抗扰控制(ADRC)...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 (SIDO Buck-Boost)变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下工作存在交叉影响以及非最小相位特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储能函数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NFTSM)和自抗扰控制(ADRC)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设计主路控制器,对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行拟合得到ADRC范式,利用该范式对主路进行解耦控制.设计支路控制器,采用改进型ESO对储能函数进行观测,并将观测值反馈补偿到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律中,达到支路解耦的效果.为了抑制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对趋近律进行改进.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系统稳定性.基于硬件在环(HIL)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与PI控制策略以及基于ESO的滑模控制策略相比,在超调量和响应时间上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 buck-boost变换器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自抗扰控制 改进滑模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sicast控制的双向Buck-Boost变换器改进控制策略研究
13
作者 汤德荣 刘苏英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3-49,共7页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被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等储能系统,常采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存在动态超调大且有残留振荡等缺点,影响了储能系统的正常运行。提出基于Posicast控制的改进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双向Buck-Boost变换器不同工作模式的...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被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等储能系统,常采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策略,存在动态超调大且有残留振荡等缺点,影响了储能系统的正常运行。提出基于Posicast控制的改进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双向Buck-Boost变换器不同工作模式的数学模型,介绍了Posicast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并给出了提升Posicast控制鲁棒性的设计方法。其次,基于变换器双环控制,将Posicast控制算法引入电流控制器,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并给出了不同模式下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电感参数变化时的系统鲁棒性。最后,通过功率为10 kW的双向Buck-Boost变换器样机平台,用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 PI控制 Posicast控制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流图法的Buck-Boost变换器小信号建模分析
14
作者 穆向阳 贾付森 +1 位作者 魏思梦 王琦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4期36-38,共3页
阐述Buck-Boost变换器具有输出纹波低,电压可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发电、直流微电网。建立小信号模型有利于对电路系统主电路的控制和控制回路的设计。分析Buck-Boost变换器,利用开关流图法和信号支路的模型建立变换器的流... 阐述Buck-Boost变换器具有输出纹波低,电压可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发电、直流微电网。建立小信号模型有利于对电路系统主电路的控制和控制回路的设计。分析Buck-Boost变换器,利用开关流图法和信号支路的模型建立变换器的流图,从而推导出变换器的小型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变换器 支路模型 开关流图法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的无源控制策略
15
作者 李洪璠 王篮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0期0043-0046,共4页
为有效升级Buck-Boost变换器的动态与静态性能,基于无源控制的特性与优势,将其应用于两台以上的并联带恒功率负载Buck-Boost变换器中。结合无源控制模型及对无源控制器设计,阐述了无源控制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的详细流程,明确了无源控... 为有效升级Buck-Boost变换器的动态与静态性能,基于无源控制的特性与优势,将其应用于两台以上的并联带恒功率负载Buck-Boost变换器中。结合无源控制模型及对无源控制器设计,阐述了无源控制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的详细流程,明确了无源控制器的可靠性。研究结论证实了无源控制策略对低效带恒功率负载负阻特性的实际价值,有利于提升驱动系统稳定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 恒功率负载 无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控制的车用双管升压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灿明 李惠林 +1 位作者 边东生 何锋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新能源汽车能处于正确的电压级别下安全可靠地运行,DC/DC变换器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其现有控制方法多为线性控制,难以应对负载与输入电压参数多变的情况的问题;在非线性控制既无源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PI阻抗反馈补偿环路的概念,提出了一... 新能源汽车能处于正确的电压级别下安全可靠地运行,DC/DC变换器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其现有控制方法多为线性控制,难以应对负载与输入电压参数多变的情况的问题;在非线性控制既无源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PI阻抗反馈补偿环路的概念,提出了一种PI阻抗补偿无源控制策略。为证明其优越性,与现有方法进行了比较。并针对负载与输入电压参数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输入电压跌落8 V后,仅产生了2 V的波动;负载突变为初值的一半时,仅用了不到0.01 s便重新抬升至给定电压值。由仿真结果可得,该策略不仅响应速度快、不会产生超调现象,而且在负载和输入电压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仍能很好的抵御外部干扰并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优秀的电压纹波抑制效果,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控制 双管升压变换器 DC/DC变换器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忆阻二阶电流反馈型Buck-Boost变换器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17
作者 王琳 王聪 +1 位作者 张宏立 张绍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4-323,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有源压控忆阻负载峰值电流型Buck-Boost变换器模型。在推导其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下电路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并验证Buck-Boost变换器的复杂动力学行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系统阶次的变化及... 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的有源压控忆阻负载峰值电流型Buck-Boost变换器模型。在推导其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下电路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并验证Buck-Boost变换器的复杂动力学行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系统阶次的变化及忆性负载的加入,系统分岔点均发生后移,系统稳定工作范围大大增加;对整数阶忆阻负载变换器模型施加两时间尺度参数激励与外接激励,研究当慢变参数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产生量级差时的簇发振荡行为,随着系统激励幅值A的变化,系统会出现概周期的单-Hopf簇发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buck-boost变换器 忆阻器 分数阶微积分 参外联合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WPT系统初级直流变换器设计
18
作者 张大青 程志远 +1 位作者 袁鑫 徐晓杰 《电力电子技术》 2025年第1期95-97,107,共4页
为实现高功率密度型机器人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最为有效的方式为初级直流变换器的小型化设计,这使得该变换器具有开关频率高、动态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从而导致系统控制延迟会对变换器的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为此,本文以双管正激变换... 为实现高功率密度型机器人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最为有效的方式为初级直流变换器的小型化设计,这使得该变换器具有开关频率高、动态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从而导致系统控制延迟会对变换器的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为此,本文以双管正激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小信号建模法建立控制延迟模型,其次分析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多重采样法降低控制延迟。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多重采样法的有效性,为机器人WPT系统初级直流变换器稳定性设计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双管正激变换器 小信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占空比补偿的飞跨电容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移相优化控制策略
19
作者 庄煜 毕恺韬 +3 位作者 艾建 黄文涛 朱一昕 颜文旭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6-185,共10页
为了提升储能系统中飞跨电容双向Buck-Boost变换器(Flying capacitor bidirectional buck-boost converter,FCBBC)的运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占空比补偿的移相优化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移相调制的基础上,对变换器左右桥臂的占空比进行... 为了提升储能系统中飞跨电容双向Buck-Boost变换器(Flying capacitor bidirectional buck-boost converter,FCBBC)的运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占空比补偿的移相优化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移相调制的基础上,对变换器左右桥臂的占空比进行独立补偿优化,使变换器在相同输出功率等级下的电流纹波及电感电流均值得到了减小,同时提升变换器的运行效率。通过状态变量分析法分析补偿后各工作模态下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储能模式下的双向能量控制闭环方案,实现了对系统电流及双侧飞跨电容电压的有效控制。最后,通过搭建的物理仿真试验平台对所提优化控制方案进行了有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飞跨电容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 效率优化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电压转换增益Buck-Boost变换器
20
作者 史杰 王玉 石懿晨 《电工技术》 2024年第20期164-166,共3页
传统Buck-Boost变换器电压增益范围较窄,且开关应力较大,对此提出了一种具有高电压转换增益的Buck-Boost变换器,对其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理论推导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公式和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并与其他Buck-Boost变换器进... 传统Buck-Boost变换器电压增益范围较窄,且开关应力较大,对此提出了一种具有高电压转换增益的Buck-Boost变换器,对其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理论推导了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公式和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并与其他Buck-Boost变换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搭建的实验样机上进行的验证表明所提出的Buck-Boost变换器具有高电压转换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变换器 转换增益 开关管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