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插型与带引导槽的Airtraq喉镜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运用比较
1
作者 杜艺 张兆晖 +1 位作者 杜丽 段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682-683,共2页
目的探讨鼻插型与带引导槽的Airtraq喉镜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运用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胸外科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用带引导槽的Aiaraq行双腔气管插管,试验组为用鼻插型的Airtra... 目的探讨鼻插型与带引导槽的Airtraq喉镜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运用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胸外科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用带引导槽的Aiaraq行双腔气管插管,试验组为用鼻插型的Airtraq行双腔气管插管。观察患者的喉镜暴露分级、声门暴露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时间和血压值、心率值。结果:对2组患者的暴露声门时间和插管成功时间对比分析后,试验组患者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2、5.938,P〈0.05)。2组患者在插管时、插管后1min、插管后2min和插管后3min的血压值、心率值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在喉镜暴露分级I、Ⅱ、Ⅲ和Ⅳ对比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1、1.023、1.234、0.954,P〉O.05)。结论:鼻插型Airtraq喉镜具有良好的声门暴露情况,口腔内操作空间更大,插管时间更短,对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影响更小,更加适合双腔气管导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插型Aiaraq喉镜 带引导槽Airtraq喉镜 双腔气管导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_(ET)CO_2曲线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付云明 罗赢 刀莲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6期85-85,87,共2页
目的探讨PETCO2曲线在单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定位价值。方法使用PETCO2曲线判断本院38例全身麻醉下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位置,并与常规听诊法对照,比较导管移及患者仰卧、侧卧的插管错位率。结果仰卧位和俯卧位听诊法错位率均高于呼气末... 目的探讨PETCO2曲线在单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定位价值。方法使用PETCO2曲线判断本院38例全身麻醉下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位置,并与常规听诊法对照,比较导管移及患者仰卧、侧卧的插管错位率。结果仰卧位和俯卧位听诊法错位率均高于呼气末二氧化碳法(P<0.05),左右两侧呼气末二氧化碳发现移位率与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移位率之间符合率均为100%。结论 PETCO2监测能作为临床上判断双腔气管导管位置的一种有效方法,相对于听诊法能更加直观和连续地反应导管的对位以及通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CO2 双腔气管导管插管 听诊 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修正右侧双腔气管导管插管错位方法的临床评价
3
作者 董春山 徐志新 +3 位作者 曹兴华 艾来提 郑宏 温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评价一种右侧支气管双腔导管(R-DLT)插管失败后行之有效的补救方法。方法:选择右侧卧位下开胸手术病人55例。根据右侧支气管双腔插管失败的原因分成3组:Ⅰ组(不满意组):仰卧体位下,插管完成后右肺通气不满意。Ⅱ组(完全满意组):仰... 目的:评价一种右侧支气管双腔导管(R-DLT)插管失败后行之有效的补救方法。方法:选择右侧卧位下开胸手术病人55例。根据右侧支气管双腔插管失败的原因分成3组:Ⅰ组(不满意组):仰卧体位下,插管完成后右肺通气不满意。Ⅱ组(完全满意组):仰卧体位下,插管完成后双肺隔离和右肺通气满意。Ⅲ组(不全满意组):插管后右肺通气满意,右侧卧位后右肺通气不满意。修正方法:患者右侧卧体位(RLP),胸腋和头颈下垫枕, 头略后仰,将RDLT退至气管,气管套囊充气1-2 ml后,在持续听诊右侧肺呼吸音同时,将R-DLT按原位角度缓慢推进至右侧呼吸音出现或遇有阻力后停止,右肺单肺通气良好后,固定导管,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55例右侧双腔导管插管的手术患者,R-DLT插管完全满意者(Ⅱ组)17例(30.9%),Ⅲ组修正插管成功17例 (30.9%),Ⅰ组修正插管成功18例(32.7%)。总修正插管成功率为92.1%(35例),3例仍未获得成功。结论:右侧卧位下修正RDLT方法成功率较高,可作为右侧卧位下R-DLT插管的一种补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插管 右侧卧位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腔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在手汗症患者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汉兴 李锦润 林泽霖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2期20-21,共2页
目的:比较单腔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在手汗症患者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手汗症患者70例,均接受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观察组行... 目的:比较单腔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在手汗症患者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手汗症患者70例,均接受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观察组行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同一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心率低于麻醉前,且膨肺维持正压时、另一侧膨肺维持正压时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汗症患者在胸腔镜下胸行交感神经切断术中应用单腔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采用单腔气管导管插管的操作时间更短、患者耐受性更强、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插管 双腔气管导管插管 手汗症 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优势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婧 张霖 +2 位作者 王佳 宋晓媛 刘秀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1564-1566,共3页
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隔离两肺,不仅保护了健侧肺不被患侧脓性,血性分泌物污染,同时采取单肺通气(OLV)使患侧肺萎陷,为手术医生提供良好视野和操作空间。但若是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时定位不准,可造成高气道压... 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隔离两肺,不仅保护了健侧肺不被患侧脓性,血性分泌物污染,同时采取单肺通气(OLV)使患侧肺萎陷,为手术医生提供良好视野和操作空间。但若是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时定位不准,可造成高气道压及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蓄积,危及患者术中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插管 应用 二氧化碳蓄积 胸外科手术 分泌物污染 肺萎陷 单肺通气 操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过程中磨牙脱落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解成兰 程加文 +1 位作者 宗川曰 居从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92-1092,共1页
患者,男,51岁,59妇,身高约175Cm,ASAⅡ级,因右侧血气胸,拟行胸腔镜下探查术。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无麻醉手术史,否认哮喘及药物过敏史。气道评估:患者头面部无畸形,头颈活动度良好,张口度约二横指半,牙列整... 患者,男,51岁,59妇,身高约175Cm,ASAⅡ级,因右侧血气胸,拟行胸腔镜下探查术。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无麻醉手术史,否认哮喘及药物过敏史。气道评估:患者头面部无畸形,头颈活动度良好,张口度约二横指半,牙列整齐,患者左右下第1、2磨牙松动,其余牙齿不活动,无义齿,气管居中,Mallampati分级为Ⅱ级。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插管 牙脱落 药物过敏史 实验室检查 辅助检查 患者 血气胸 探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指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对患者应激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本奇 赵振儒 +2 位作者 王馨 胡杰 彭印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CT指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对患者应激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拟行全身麻醉单肺通气下行胸科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0)... 目的探讨胸部CT指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对患者应激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拟行全身麻醉单肺通气下行胸科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插管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胸部CT指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插管前后应激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的单肺通气时间和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插管尝试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插管后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插管前明显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较插管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较小(P<0.05)。两组插管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插管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较小(P<0.05)。观察组术后24h声嘶及术后24h咽喉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指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效果好,且对应激反应的刺激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气管导管插管 应激反应 单肺通气 插管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围麻醉期系统护理干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7期354-355,共2页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围麻醉期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的积极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6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围麻醉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围麻醉期给予系统护理干预的积极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76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围麻醉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麻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为麻醉期系统护理干预后,患者麻醉操作时间缩短,其并发症发生少,患者安全感高、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围麻醉期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需要护士不断完善自我工作能力,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插管 围麻醉期 系统护理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E视频喉镜联合UE视频软性喉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饶军 熊燕平 +2 位作者 肖逸 陈文慧 苗卉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29期4079-4080,共2页
目的探讨UE视频喉镜联合UE视频软性喉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0月接诊的90例需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喉镜插管进... 目的探讨UE视频喉镜联合UE视频软性喉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0月接诊的90例需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喉镜插管进行定位,观察组采用UE视频喉镜联合UE视频软性喉镜进行定位。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声门暴露时间、支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次数,并记录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深度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深度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声门暴露时间、支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视频喉镜联合UE视频软性喉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可以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插管次数,提高插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插管 UE视频喉镜 UE视频软性喉镜 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橡胶探条用于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南兴东 张利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01-303,307,共4页
目的探讨弹性橡胶探条应用于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2~8月需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直接喉镜显露Cormack-Lehane气道分级Ⅱ~Ⅲ级的胸科手术60例,随机分为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组(SI)和经弹性橡胶探条引导... 目的探讨弹性橡胶探条应用于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2~8月需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直接喉镜显露Cormack-Lehane气道分级Ⅱ~Ⅲ级的胸科手术60例,随机分为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组(SI)和经弹性橡胶探条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组(BI),每组各30例。吸纯氧5 min后,静脉顺序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40 mg、丙泊酚1.5~2 m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诱导,肌松完善后直接喉镜下分别经铝制管芯(SI组)或弹性橡胶探条(BI组)引导双腔管插管。观察诱导插管期间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记录2组完成诱导时间和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比较2组术后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诱导前比较,2组HR和MAP在麻醉诱导后均明显下降(P<0.01),插管后1 min,2组HR和MAP上升(P<0.05),插管后3 min恢复至诱导前水平。2组完成诱导时间分别为:SI组(5.1±0.8)min,BI组(5.9±0.9)min(t=3.423,P=0.542)。BI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96.7%)明显高于SI组(80.0%)(χ2=4.043,P=0.044)。术后SI组有14例出现喉痛,而BI组仅为6例(χ2=4.800,P=0.028)。结论弹性橡胶探条可安全应用于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橡胶探条 气管导管插管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术中唤醒的麻醉体会
11
作者 陈满红 尹新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178-3179,共2页
关键词 脊柱矫形手术 气管导管插管 术中唤醒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气流通气监测观察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患者呼吸功能变化
12
作者 陈益君 凌美霞 陆正荷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12期897-898,共2页
目的 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法 (SSS)观察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患者围术期呼吸功能变化。方法 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行双腔插管 ,监测不同时期通气功能和气道力学的变化 ,计算不同时期的死腔率。结果 双肺转向单肺通气及再恢复双肺通气时期通... 目的 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法 (SSS)观察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患者围术期呼吸功能变化。方法 肺叶切除术患者20例行双腔插管 ,监测不同时期通气功能和气道力学的变化 ,计算不同时期的死腔率。结果 双肺转向单肺通气及再恢复双肺通气时期通气指标、气道力学和死腔率在手术中有明显变化。结论 SSS可及时准确反映术中呼吸功能及气道力学的变化 ,有利于发现异常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气流通气监测 气管导管插管 呼吸功能 SSS 手术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地平预防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反应的观察
13
作者 任利远 黄长顺 《宁波医学》 2000年第8期358-359,共2页
目的 观察应用尼卡地平预防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 方法 肺、食道择期手术病人 40例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2 0例。咪唑安定 0 .0 4mg/kg、异丙酚 1.5mg/kg、芬太尼 4μg/kg、维库溴铵 0 .12mg/kg静脉诱导后 ,甲组给... 目的 观察应用尼卡地平预防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 方法 肺、食道择期手术病人 40例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2 0例。咪唑安定 0 .0 4mg/kg、异丙酚 1.5mg/kg、芬太尼 4μg/kg、维库溴铵 0 .12mg/kg静脉诱导后 ,甲组给予尼卡地平 4μg/kg ,乙组给予生理盐水 3ml作为对照。分别于诱导前、后 ,插管后即刻及 1、3、5min监测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 ,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 (RPP)。 结果 A组插管后血压无明显升高 ,心率较诱导前无明显增快 ,B组插管后血压明显升高。 结论 尼卡地平可抑制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地平 气管导管插管 心血管反应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指引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振儒 王本奇 +2 位作者 刘忠 胡杰 王馨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CT显示支气管相对水平位置指引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单肺通气下行胸科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胸部CT指引插管组(CT组,30例)和传统法插管组(CI组,30例)。CT组麻醉前阅读胸部CT了... 目的:探讨胸部CT显示支气管相对水平位置指引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单肺通气下行胸科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胸部CT指引插管组(CT组,30例)和传统法插管组(CI组,30例)。CT组麻醉前阅读胸部CT了解支气管相对水平的位置关系,插管时支气管末端给予相对水平位置的一定角度进行插管;CI组插管时支气管末端给予水平位置的插管。两组插管后用纤维支气管镜(FOB)进行定位。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反情况、用FOB观察DLT插管的导管开口与支气管开口的对位满意情况以及术后声嘶、咽喉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单肺通气时间与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患者插管时间、插管尝试次数以及插反情况均低于CI组(P<0.05);FOB观察后CT组对导管开口与支气管开口对位满意情况明显好于CI组(96.67%vs 70.00%,P<0.05);CT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声嘶、咽喉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I组(10.00%、6.67%vs 33.33%、30.00%,均P<0.05)。患者平均CT气管横径为(17.26±2.11)mm,矢状径为(20.31±3.71)mm,左支气管直径为(13.08±1.88)mm。结论:CT指引下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准确高,对患者伤害少,安全可靠,同时可提高导管开口与支气管开口对位满意度,CT测量气管、支气管径线对DLT插管和定位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气管导管插管 插管次数 插反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在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印玉 侯俊锋 +1 位作者 张利 韩劲松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5期118-119,共2页
目的评价内窥镜在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胸科手术48例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患者无明显困难插管因素,随机分为内窥镜组和直接喉镜组各24例。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密切监视患者基础体征,... 目的评价内窥镜在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胸科手术48例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患者无明显困难插管因素,随机分为内窥镜组和直接喉镜组各24例。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密切监视患者基础体征,并在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监测有创血压。以患者入室5 min的平稳数值作为诱导前基础值(T0),再取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时点动态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情况。记录双腔支气管导管一次插管成功率、总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咽喉肿痛情况。结果与同组T0比,两组T1均显著降低(P〈0.05)。与同组T1比,两组T2和T3时间点SBP、DBP、HR显著升高(P〈0.05),直接喉镜组T4时间点SBP、DBP、HR显著升高(P〈0.05)。与直接喉镜组比较,内窥镜组T2、T3和T4时间点SBP、DBP、HR均显著降低(P〈0.05)。与直接喉镜组比较,内窥镜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升高、气管插管时间缩短、术后咽痛发生率降低。结论内窥镜在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右侧气管导管插管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波林 喻平 梁佩玲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49-252,共4页
目的:研究胸外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方法。方法:在2012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行胸外科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根据插管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听诊法... 目的:研究胸外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方法。方法:在2012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行胸外科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根据插管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听诊法插管,最后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精确定位;观察组患者则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进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分析两组患者准确定位成功率、定位耗费时间、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准确定位成功率(95.24%)比对照组高(62.5%),而定位耗时更短(P均<0.05);术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小,插管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较大,插管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结束即刻、插管结束3 min,观察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中效果显著,能快速准确定位,对患者的影响小,有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 气管导管插管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在声门暴露困难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许锦雄 卢增停 何绮桃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779-1783,共5页
目的观察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在声门暴露困难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择期胸外科手术需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病人50例,均声门暴露困难。男性32例... 目的观察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在声门暴露困难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择期胸外科手术需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病人50例,均声门暴露困难。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19~68岁,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ASA)Ⅰ或Ⅱ级,Mallampati气道分级法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组(V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组(M组),每组25例。V组采用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施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及定位,M组先采用Macintosh直接喉镜施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随后再采用国产明视插管软镜定位。观察并记录喉镜下病人声门暴露程度Cormack-Lehane分级(C-L分级)情况、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需助手按压喉部的病人例数和病人术后48 h内的声音嘶哑及咽喉痛发生情况。结果喉镜下C-L分级V组显著优于M组(P<0.05)。V组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短于M组[(108.5±18.2)s比(142.6±30.8)s](P<0.05),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M组(92.0%比60.0%)(P<0.05),需助手按压喉部的病人比例显著低于M组(16.0%比92.0%)(P<0.05),V组病人术后48 h内声音嘶哑及咽喉痛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4.0%比32.0%,24.0%比72.0%)(P<0.05)。结论与采用Macintosh直接喉镜施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比较,国产明视插管软镜联合可视喉镜用于声门暴露困难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声门暴露好、插管时间短、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可降低病人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 气管内/方法 明视插管软镜 可视喉镜 气管导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8
作者 吕艳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5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需要开展胸外科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试验调...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需要开展胸外科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患者中,将48例患者硬币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24)应用传统的听诊方式;观察组患者(n=24)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准确定位率为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为54.17%(13/24)(P<0.05);观察组患者在平均定位所需的时间为(63.40±18.70)s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2.30±21.50)s(P<0.05);对照组患者有2例出现气道损伤,观察组无患者发生此情况,表明观察组的操作更为安全有效;在插管完成3 min后,对照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分别为(76.02±12.05)次/分和(88.80±12.60)mm Hg与观察组患者(75.01±11.07)次/分和(88.26±13.61)mm Hg相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对于胸外科手术麻醉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定位的准确率,并减少所需时间,从而提升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 气管导管插管 胸外科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曾慎宝 柯敏 +1 位作者 谢德辰 林伟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术中采用单肺通气模式为容量控制通气(VCV)组,研究...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麻醉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术中采用单肺通气模式为容量控制通气(VCV)组,研究组术中采用单肺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通气-容量保证(PCV-VG)组。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采用单肺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通气-容量保证(PCV-VG)有利于手术中更好的发挥麻醉效果,稳定患者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并且为医院的肺部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手术条件,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导管插管 麻醉 效果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与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迪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与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管插管组和喉罩组,每组各46例。导管插管组患者使用双腔支...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与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管插管组和喉罩组,每组各46例。导管插管组患者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全麻,喉罩组患者使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对比2组患者术中肺萎陷程度、术野满意度、围术期指标、术后1 h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中肺萎陷程度及术野满意度、手术时间、术后1 h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患者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导管插管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喉罩组低于导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全身麻醉比较,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身麻醉,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苏醒、康复,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大疱切除术 气管导管插管 自主呼吸 喉罩 麻醉 全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