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历史的宪法到理想的宪法:基于文本、情势和解释三个维度 被引量:2
1
作者 戴激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4,共7页
宪法的良好实施对于共和国的长治久安至为关键。走向理想的宪法,首先需要尊重历史的宪法,坚守宪法文本的核心原则;又应把握当下的协商情势,使宪法与时俱进。宪法解释作为宪法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是促进国家与社会有效互动、实现宪法自... 宪法的良好实施对于共和国的长治久安至为关键。走向理想的宪法,首先需要尊重历史的宪法,坚守宪法文本的核心原则;又应把握当下的协商情势,使宪法与时俱进。宪法解释作为宪法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是促进国家与社会有效互动、实现宪法自我完善的重要机制。基于我国国情,建立双轨制宪法解释机制有助于巩固宪法秩序:在国家层面以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为中心,维护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的最终解释权;在社会层面应鼓励负有遵守宪法义务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在宪法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宪法创设的商谈机制对宪法进行多元解释,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宪法秩序,而且能使宪法成为共和国公民的交往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的宪 理想的宪 协商情势 双轨制宪法解释机制 商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