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干六种神经递质纤维向中缝大核的投射——双重标记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天生 楚宪襄 +2 位作者 张学国 孔天翰 方智慧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1期39-40,共2页
脑干中缝大核是针刺镇痛的重要中枢部位之一。我们过去的工作已证明了其传入纤维的起源,为了继续探讨其传入纤维的递质性质,本实验用大白鼠17只,将微量的WGA-HRP注入中缝大核内,存活24-48小时,向侧脑室注入秋水仙素,24小时后灌注... 脑干中缝大核是针刺镇痛的重要中枢部位之一。我们过去的工作已证明了其传入纤维的起源,为了继续探讨其传入纤维的递质性质,本实验用大白鼠17只,将微量的WGA-HRP注入中缝大核内,存活24-48小时,向侧脑室注入秋水仙素,24小时后灌注固定,冰冻切片,TMB成色,再经DAB-CoCl2稳定,然后用PAP法分别显示5-HT神经元、P物质神经元,M-ENK神经元,L-ENK神经元,β-EP神经元及SRIF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大核 双重标记法 神经递质 脑干 WGA-HRP SRIF神经元 投射 传入纤维 L-ENK 中枢部位 针刺镇痛 秋水仙素 灌注固定 冰冻切片 5-HT PAP β-EP 大白鼠 侧脑室 TMB P物质 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标记法定性检测AS斑块中的凋亡细胞
2
作者 黄华梅 常青 唐海兰 《解剖学研究》 CAS 2001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双重标记法 凋亡细胞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视上核的纤维联系—病毒跨神经元追踪,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法研究
3
作者 王蕾 欧可群 +3 位作者 陈文玉 操高原 张军 马玉琼 《解剖科学进展》 1997年第3期82-82,共1页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视上核的纤维联系—病毒跨神经元追踪,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法研究王蕾欧可群陈文玉操高原张军马玉琼(华西医科大学组织学研究室)有文献报道视交叉上核(SCN)的传出纤维到达室旁核(PVN),但是否有传出纤维投射...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视上核的纤维联系—病毒跨神经元追踪,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法研究王蕾欧可群陈文玉操高原张军马玉琼(华西医科大学组织学研究室)有文献报道视交叉上核(SCN)的传出纤维到达室旁核(PVN),但是否有传出纤维投射至视上核(SON),目前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神经元追踪 双重标记法 视上核 纤维联系 视交叉 免疫组 大鼠 神经元胞体 病毒标记 假狂犬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交叉上核至视上核的纤维联系──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法研究
4
作者 王蕾 欧可群 +1 位作者 操高原 陈文玉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为了观察视交叉上核(SCN)的传出纤维,本实验采用兔抗VP及AVP血清作为一抗对大鼠下丘脑SCN与视上核(SON)进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研究。结果观察到在SCN尾段,位于腹侧份的VIP样神经纤维走向SON,而在SON的... 为了观察视交叉上核(SCN)的传出纤维,本实验采用兔抗VP及AVP血清作为一抗对大鼠下丘脑SCN与视上核(SON)进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研究。结果观察到在SCN尾段,位于腹侧份的VIP样神经纤维走向SON,而在SON的腹侧份及背侧份可见VIP样纤维分布,并明显可见该纤维包绕AVP样神经元周围。由此本著者推测在SCN至SON之间可能存在直接的纤维联系,它可能是体内血浆和神经垂体的加压素(VP)、催产素(OT)水平呈现24小时节律的又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交叉上核 传出纤维 视上核免疫组织化学 双重标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法在对接受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放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6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法在对接受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放疗前,采用热塑... 目的:探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法在对接受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放疗前,采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法为观察组患者标记照射野,采用皮肤墨水标记法为对照组患者标记照射野。然后对比进行放疗时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结果:在进行放疗时,观察组患者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头足方向的摆位误差和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法在对接受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放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减小患者的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法 皮肤墨水标记 乳腺癌 放疗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法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娅 赵彪 +2 位作者 张明 赵春芳 杨毅 《中国辐射卫生》 2013年第3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法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实施不同固定技术,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常规热塑体膜固定技术,B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技术,使用模拟... 目的探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法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实施不同固定技术,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常规热塑体膜固定技术,B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技术,使用模拟定位机测量计算患者的左右、头足、前后方向和乳房的重复摆位误差。结果 A组摆位和银夹移位误差比较大,B组的摆位和银夹移位误差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技术可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方法操作简单,对热塑体膜固定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体膜 乳腺癌保乳术 调强放疗 双重标记法
原文传递
已树脂封片的成人胃窦粘膜5-HT细胞再行双重PAP法显示G细胞的探讨
7
作者 王建伟 周济远 +3 位作者 高增贺 任君旭 郑慧娥 白雪梅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9-9,共1页
同一切片双重PAP标记法中,首先用PAP法染色第一种抗原,DAB/H_2O_2呈色,终产物棕褐色。继之进行第二种抗原染色,4—氯—1萘酚呈色,终产物为蓝色。这种方法已为多数学者所采用。而对PAP法单染第一抗原后已用树脂封固的片子。
关键词 已树脂封片 胃窦粘膜 5-HT细胞 双重PAP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控制在大豆浸种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万海清 肖先立 李子辉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4期48-52,共5页
观察了大豆10个没种处理结英株数的差异,将其作为协变量对各处理籽粒干重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首创用字母加名次的双重标记法表述多重比较结果,以便更精确地反映统计控制的效果。就不同的试验指标阐明了实施统计控制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浸种试验 统计控制 双重标记法 单一差异原则 大豆 协方差分析 协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Fas配体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和免疫逃避中的作用
9
作者 肖秀丽 赵东晖 +4 位作者 龙汉安 马跃荣 唐学清 程显魁 魏于全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Fas、FasL(Fas配体)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和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as、Fas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双重标记法。对50例结直肠腺癌、44例大肠腺瘤、9例正常结肠组织及24例结直肠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癌进行Fas和F... 目的:探讨Fas、FasL(Fas配体)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和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as、Fas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双重标记法。对50例结直肠腺癌、44例大肠腺瘤、9例正常结肠组织及24例结直肠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癌进行Fas和FasL的检测。对50例结肠癌再用TUNEL法,检测不同FasL表达区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①Fas在不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是:结直肠腺癌中表达最低,其次是结肠腺瘤,表达水平最高的是正常结肠组织。FasL在不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Fas正好相反,结直肠腺癌组织中表达最高,其次是结肠腺瘤,正常结肠组织中几乎不表达FasL。②Fas、FasL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在同一结直肠腺癌组织切片中,FasL表达不均匀:FasL表达阳性区(n=45)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率(5.013%))比FasL阴性区(n=5)(2.815%)高(P<0.05)。④在24例结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FasL均强阳性表达。结论:Fas/FasL系统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和免疫逃避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结肠 CD95 FAS配体 双重标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