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65
1
作者
魏艳芳
邓喜红
黎艳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7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对住院患者采用双重身份核对的方法进行身份识别,即以患者住院号作为患者唯一有效的标识号,同时询问患者姓名来同步确认其身份。结果患者住...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对住院患者采用双重身份核对的方法进行身份识别,即以患者住院号作为患者唯一有效的标识号,同时询问患者姓名来同步确认其身份。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结论双重身份识别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识别住院患者身份的准确性,以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是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双重身份识别
身份
确认
住院号
手腕带
护理安全
护理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重身份识别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2
作者
易银芝
屈小金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年第1期179-180,共2页
目的 评价双重身份识别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1年11月~2013年3月住院患儿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使用双重身份识别对住院患儿进行身份识别,即以患儿姓名和住院号作为患儿有效的识别标志,...
目的 评价双重身份识别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1年11月~2013年3月住院患儿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使用双重身份识别对住院患儿进行身份识别,即以患儿姓名和住院号作为患儿有效的识别标志,统计因身份识别不当原因所致护理差错.结果 使用双重身份识别后未发生患者身份识别错误,与未使用双重身份识别发生患者身份识别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身份识别方法能提高护理人员识别住院患儿身份正确性,确保住院患儿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身份识别
儿科住院患儿
护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重身份识别在预防门诊患儿注射差错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谢秀珍
周敏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7期68-69,共2页
目的 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提高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改进核对流程,预防注射差错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门诊注射治疗的患儿1031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88例(包括肌注1546例,皮试3542例),采...
目的 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提高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改进核对流程,预防注射差错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门诊注射治疗的患儿1031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88例(包括肌注1546例,皮试3542例),采用常规注射查对流程确认身份;实验组5223例(包括肌注1605例,皮试3618例),除常规查对流程外,让家属说出自己患儿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确认身份。观察2组患儿肌注或皮试时因身份识别而发生临界差错的患儿例数。结果 对照组患儿身份识别准确5073例,发生临界差错15例(包括肌注7例,皮试8例)。实验组患者身份识别准确5223例,发生临界差错0例,2组差错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重身份识别可提高注射治疗时门诊护理人员识别身份时的准确性,能有效地预防门诊患儿注射治疗差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患儿
双重身份识别
注射差错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燕
田华
汪蓉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4期174-175,178,共3页
目的对比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双重身份识别护理的有效性。方法该院护理部自2015年9月修订《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制度及处理程序》,并要求全院执行,2016年开始根据《四川省护理质量监测指标(2015年)》的相关要...
目的对比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双重身份识别护理的有效性。方法该院护理部自2015年9月修订《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制度及处理程序》,并要求全院执行,2016年开始根据《四川省护理质量监测指标(2015年)》的相关要求检查查对制度落实率,并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加强查对制度程序的培训,分别调查护理人员462名,上半年、下半年分别为228名、234名,对比2016年上半年、下半年的查对制度落实率、身份识别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2016年下半年的查对落实率分别为94.73%、98.29%,相对于上半年来说,下半年查对制度落实率有所提升(P<0.05);2016年上半年、下半年身份识别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25%、0.00%,上半年与下半年的身份识别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双重身份识别,不仅能提高查对制度落实率,还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还可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护理安全管理
双重身份识别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重身份识别技术对人类辅助生殖专科护理工作效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5
作者
杨春梅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在证件识别+指纹识别身份基础上增加人脸识别的双重身份识别技术应用在辅助生殖专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4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5—7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体外受...
目的探讨在证件识别+指纹识别身份基础上增加人脸识别的双重身份识别技术应用在辅助生殖专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4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5—7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证件识别+指纹识别身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比较两组工作人员进行识别时的工作效率及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正常识别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识别异常处理时间低于对照组,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专科应用双重身份识别技术,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
双重身份识别
技术
专科护理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朱红芬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24期93-93,109,共2页
目的:研究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进行各种护理治疗的病人中随机抽选200例,然后再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已经救治的病例随机抽选200个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进行各种护理治疗的病人中随机抽选200例,然后再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已经救治的病例随机抽选200个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数据对比依据,而后划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两组,其中实验组在护理或者治疗过程前采用双重身份识别进行身份核对,识别方法以患者住院号作为识别依据,同时通过问查患者姓名进行反复核对;参考组则遵循以往一般的身份识别方法,即通过姓名核对以及床号识别。结果:通过对两组发生身份识别事故的数量以及发生率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组200例患者在采用双重身份识别后,出现身份识别问题错误1例,身份识别问题事故发生率为0.5%;而过去采用一般身份识别的200例参考组病人,出现身份识别问题错误5例,身份识别问题事故发生率为4%。且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性,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双重身份识剐能够保证病人患者的身份准确性,有效降低因为身份识别问题造成的医疗事故,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身份识别
住院患者护理安全
分析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梁晨艳
周燕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采用患者的住院号及姓名作为身份核对的方法并进行身份识别。比较实施双重身份前后,科室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发生率。结果:实施双重身份...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采用患者的住院号及姓名作为身份核对的方法并进行身份识别。比较实施双重身份前后,科室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发生率。结果:实施双重身份识别后,科室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实施双重身份识别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身份的确认,保障了患者安全,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身份识别
住院患者
护理
应用
原文传递
双重身份识别对于骨科安全护理工作的影响
被引量:
1
8
作者
许录平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年第9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对于骨科安全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94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不同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双重身份识别护...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对于骨科安全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94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不同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双重身份识别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身份识别落实率、身份识别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身份识别落实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身份识别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重身份识别对于骨科安全护理工作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身份识别
骨科
安全护理
影响
原文传递
题名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65
1
作者
魏艳芳
邓喜红
黎艳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7期40-41,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对住院患者采用双重身份核对的方法进行身份识别,即以患者住院号作为患者唯一有效的标识号,同时询问患者姓名来同步确认其身份。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结论双重身份识别方法可提高护理人员识别住院患者身份的准确性,以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是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双重身份识别
身份
确认
住院号
手腕带
护理安全
护理差错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R197.32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身份识别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2
作者
易银芝
屈小金
机构
湖南省儿童医院
出处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年第1期179-180,共2页
文摘
目的 评价双重身份识别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1年11月~2013年3月住院患儿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使用双重身份识别对住院患儿进行身份识别,即以患儿姓名和住院号作为患儿有效的识别标志,统计因身份识别不当原因所致护理差错.结果 使用双重身份识别后未发生患者身份识别错误,与未使用双重身份识别发生患者身份识别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身份识别方法能提高护理人员识别住院患儿身份正确性,确保住院患儿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双重身份识别
儿科住院患儿
护理安全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身份识别在预防门诊患儿注射差错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谢秀珍
周敏
机构
湖南省儿童医院门护组
出处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7期68-69,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提高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改进核对流程,预防注射差错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门诊注射治疗的患儿1031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88例(包括肌注1546例,皮试3542例),采用常规注射查对流程确认身份;实验组5223例(包括肌注1605例,皮试3618例),除常规查对流程外,让家属说出自己患儿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确认身份。观察2组患儿肌注或皮试时因身份识别而发生临界差错的患儿例数。结果 对照组患儿身份识别准确5073例,发生临界差错15例(包括肌注7例,皮试8例)。实验组患者身份识别准确5223例,发生临界差错0例,2组差错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重身份识别可提高注射治疗时门诊护理人员识别身份时的准确性,能有效地预防门诊患儿注射治疗差错的发生。
关键词
门诊患儿
双重身份识别
注射差错
管理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燕
田华
汪蓉
机构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4期174-175,178,共3页
文摘
目的对比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双重身份识别护理的有效性。方法该院护理部自2015年9月修订《患者身份识别与腕带使用管理制度及处理程序》,并要求全院执行,2016年开始根据《四川省护理质量监测指标(2015年)》的相关要求检查查对制度落实率,并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加强查对制度程序的培训,分别调查护理人员462名,上半年、下半年分别为228名、234名,对比2016年上半年、下半年的查对制度落实率、身份识别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2016年下半年的查对落实率分别为94.73%、98.29%,相对于上半年来说,下半年查对制度落实率有所提升(P<0.05);2016年上半年、下半年身份识别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25%、0.00%,上半年与下半年的身份识别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双重身份识别,不仅能提高查对制度落实率,还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还可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护理安全管理
双重身份识别
护理效果
Keywords
Inpatients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Nursing effect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身份识别技术对人类辅助生殖专科护理工作效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5
作者
杨春梅
机构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出处
《医疗装备》
2021年第2期158-15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在证件识别+指纹识别身份基础上增加人脸识别的双重身份识别技术应用在辅助生殖专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4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5—7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证件识别+指纹识别身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人脸识别技术,比较两组工作人员进行识别时的工作效率及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正常识别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识别异常处理时间低于对照组,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专科应用双重身份识别技术,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
辅助生殖
双重身份识别
技术
专科护理
工作效率
分类号
R197.3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朱红芬
机构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24期93-93,109,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进行各种护理治疗的病人中随机抽选200例,然后再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已经救治的病例随机抽选200个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数据对比依据,而后划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两组,其中实验组在护理或者治疗过程前采用双重身份识别进行身份核对,识别方法以患者住院号作为识别依据,同时通过问查患者姓名进行反复核对;参考组则遵循以往一般的身份识别方法,即通过姓名核对以及床号识别。结果:通过对两组发生身份识别事故的数量以及发生率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组200例患者在采用双重身份识别后,出现身份识别问题错误1例,身份识别问题事故发生率为0.5%;而过去采用一般身份识别的200例参考组病人,出现身份识别问题错误5例,身份识别问题事故发生率为4%。且两者存在明显差异性,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双重身份识剐能够保证病人患者的身份准确性,有效降低因为身份识别问题造成的医疗事故,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
双重身份识别
住院患者护理安全
分析运用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梁晨艳
周燕
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
出处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年第2期64-6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采用患者的住院号及姓名作为身份核对的方法并进行身份识别。比较实施双重身份前后,科室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发生率。结果:实施双重身份识别后,科室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实施双重身份识别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身份的确认,保障了患者安全,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关键词
双重身份识别
住院患者
护理
应用
分类号
R192.6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双重身份识别对于骨科安全护理工作的影响
被引量:
1
8
作者
许录平
机构
温州市中心医院
出处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年第9期152-15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双重身份识别对于骨科安全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8月医院收治的94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不同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双重身份识别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身份识别落实率、身份识别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身份识别落实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身份识别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重身份识别对于骨科安全护理工作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双重身份识别
骨科
安全护理
影响
分类号
R193.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魏艳芳
邓喜红
黎艳
《护理学杂志》
2010
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重身份识别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易银芝
屈小金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重身份识别在预防门诊患儿注射差错中的应用效果
谢秀珍
周敏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王燕
田华
汪蓉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双重身份识别技术对人类辅助生殖专科护理工作效率及满意度的影响
杨春梅
《医疗装备》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朱红芬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双重身份识别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梁晨艳
周燕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
3
原文传递
8
双重身份识别对于骨科安全护理工作的影响
许录平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