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阻抗重塑的双馈风机并网宽频振荡抑制策略
1
作者 王宁 柯伟鹏 +2 位作者 姚睿哲 陈涛 李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7,共9页
为应对双馈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并网的宽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抗重塑的宽频振荡抑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分析DFIG阻抗模型,明确了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控制引入的容性负阻尼是导致宽频振荡的主要原因... 为应对双馈风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并网的宽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阻抗重塑的宽频振荡抑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分析DFIG阻抗模型,明确了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控制引入的容性负阻尼是导致宽频振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附加电压前馈补偿PLL的阻抗重塑方法,前馈通道串联陷波器提取宽频振荡分量,重塑DFIG宽频带阻抗。搭建DFIG并网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有效抑制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情况下DFIG接入弱电网引发的宽频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振荡 风机(dfig) 弱电网 阻抗重塑 锁相环(P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撬棒保护投入下考虑多影响因素的双馈风机电流包络区间计算
2
作者 黄琛 沈毅 李银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2,共10页
与传统发电机不同,撬棒保护投入下的双馈风机(DFIG)输出电流中含有较大的与工频接近的转子频分量,而基于工频测量原理的保护算法无法将其滤除,这给新型电力系统中工频保护的定值整定带来了挑战。文中基于撬棒保护投入下DFIG电流的时域... 与传统发电机不同,撬棒保护投入下的双馈风机(DFIG)输出电流中含有较大的与工频接近的转子频分量,而基于工频测量原理的保护算法无法将其滤除,这给新型电力系统中工频保护的定值整定带来了挑战。文中基于撬棒保护投入下DFIG电流的时域表达式,全面分析了影响包络区间的不同因素,并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后探讨各因素在包络区间计算中的计及方法,得到了两层式的整体计算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撬棒保护投入下考虑多影响因素的DFIG输出电流包络区间计算方法。该方法计及各种可能的故障工况,全面考虑了不同因素对转子频分量的影响,并通过设置离散步长、逐点求解,得到了较为精确的输出电流包络区间。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进行了DFIG并入无穷大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计算值与仿真值之间误差均较小,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定值整定 故障工况 风机(dfig) 撬棒保护 工频测量 包络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电动势控制的双馈风机鲁棒自同步控制策略
3
作者 黄达 柯德平 +2 位作者 杨欢欢 徐光虎 徐箭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6-1062,共17页
在直接并网电压源型逆变器上广泛研究的自同步控制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双馈风机,其主要原因是受控的转子侧逆变器电压与并网的定子暂态电动势是通过转子励磁绕组动态耦合的。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暂态电动势控制的双馈风机鲁棒自同步控... 在直接并网电压源型逆变器上广泛研究的自同步控制方法难以直接应用于双馈风机,其主要原因是受控的转子侧逆变器电压与并网的定子暂态电动势是通过转子励磁绕组动态耦合的。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暂态电动势控制的双馈风机鲁棒自同步控制策略。通过转子侧逆变器电压控制暂态电动势,所提自同步控制策略可有效计及风机机械和励磁动态,避免其对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性的不良影响。此外,针对所提自同步控制中的PI参数,该文进一步提出了鲁棒PI参数设计方法,以应对由于风机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闭环系统稳定性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双馈风机在该文所提自同步控制策略下可以有效地向电网提供支撑。同时,仿真结果表明,具有鲁棒PI参数的自同步控制对风机参数的不确定性具有更强的免疫能力,从而提升了双馈风机自同步闭环控制系统在不确定性参数环境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型 构网型 自同步 风机 鲁棒控制 暂态电动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送出线路的暂态响应特征及保护适应性分析
4
作者 韩伟 张宇轩 +4 位作者 郝高锋 黄太昱 刘磊 李笑宇 宋国兵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共9页
本文从相量提取的角度分析双馈风机暂态响应特征对工频量保护的影响。首先分析不同故障深度下,双馈风机暂态响应与转子侧换流器以及Crowbar电路之间的关系,得到不同深度故障下双馈风机暂态响应特性;然后在暂态响应分析结论基础上,从相... 本文从相量提取的角度分析双馈风机暂态响应特征对工频量保护的影响。首先分析不同故障深度下,双馈风机暂态响应与转子侧换流器以及Crowbar电路之间的关系,得到不同深度故障下双馈风机暂态响应特性;然后在暂态响应分析结论基础上,从相量提取的角度分析不同故障深度下,双馈风机暂态响应对交流线路差动保护和距离保护的影响,给出了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场景,并结合故障分析结论说明不正确动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故障分析 暂态响应 适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通信的弱电网双馈风机稳定运行系统设计
5
作者 白友清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1期71-73,共3页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扩大,弱电网环境下双馈风机的稳定运行面临严峻挑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弱电网双馈风机稳定运行系统,集成高精度数据采集、低延迟5G通信、深度学习分析和智能调节等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提高了风机...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扩大,弱电网环境下双馈风机的稳定运行面临严峻挑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弱电网双馈风机稳定运行系统,集成高精度数据采集、低延迟5G通信、深度学习分析和智能调节等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提高了风机发电效率,改善了电能质量,增强了低电压穿越能力和电网支撑能力,为弱电网条件下风电场稳定运行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弱电网 5G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直流送端多类型故障的双馈型风电场等值建模
6
作者 宋洁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6期42-51,共10页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新能源跨区传输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处于送端的新能源机组除了会遭受电压暂降和高电压故障,还可能面临直流换相失败带来的低高电压扰动挑战。为了准确分析风电场接入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首先按照国标对风电机...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新能源跨区传输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处于送端的新能源机组除了会遭受电压暂降和高电压故障,还可能面临直流换相失败带来的低高电压扰动挑战。为了准确分析风电场接入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首先按照国标对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以及连续低高电压穿越进行通用功率曲线建模;接着,对遭受多类故障的单机进行遍历,并对风电场内风机分群聚类;最后,基于仿真结果提出一种四机等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风机 风电场等值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虚拟同步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
7
作者 刘志坚 王伟铭 +1 位作者 骆军 李明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4年第11期75-84,共10页
【目的】虚拟同步控制的引入使得双馈风机(DFIG)与线路补偿装置间的次同步振荡更为复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虚拟同步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方法】首先,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阻抗模型中得... 【目的】虚拟同步控制的引入使得双馈风机(DFIG)与线路补偿装置间的次同步振荡更为复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虚拟同步双馈风机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方法】首先,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阻抗模型中得到虚拟惯量和阻尼二阶表达式,从阻抗特性的角度探究参数变化对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其次,利用三相两电平含开关函数的电压方程推导换流器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的预测函数,建立基于MPC的直接功率预测内环控制,实现功率波动最小的最优控制;最后,利用扫频法对MPC_VSG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基于RT-LAB的硬件在环测试对所提MPC_VSG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串补度、不同风速下,MPC_VSG控制策略均能够在0.5 s内抑制次同步振荡,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结论】本文设计的MPC_VSG控制策略,通过以最小功率波动为目标选取最优开关状态,实现了对次同步振荡的有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虚拟同步发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次同步振荡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对电网频率扰动的动态响应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鲁阳 王方政 +3 位作者 陈磊 王罗 闵勇 刘喜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5,共11页
含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电力系统频率调节能力下降,频率安全问题突出。新能源发电设备利用电力电子接口并网,一般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被认为不响应系统频率变化。但是,双馈风机通过定子回路与电网直接耦合,会在机电... 含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电力系统频率调节能力下降,频率安全问题突出。新能源发电设备利用电力电子接口并网,一般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被认为不响应系统频率变化。但是,双馈风机通过定子回路与电网直接耦合,会在机电耦合与转子回路解耦控制的共同作用下对频率扰动产生复杂的响应。已有研究注意到该特性,但目前还缺乏准确描述双馈风机频率响应过程的模型和对特性机理的深入分析。为此,提出一种不依赖并网点电压信息、可直接集成于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的双馈风机降阶频率响应模型。利用该模型揭示了双馈风机的频率响应机制为锁相环和外环的级联耦合效应,并证明其频率响应不属于惯量响应的范畴。最后,分析了双馈风机对电力系统频率动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频率响应 新能源 频率安全 惯量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双馈异步风机最优控制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韩金龙 袁枭添 +3 位作者 江晗 戴耀辉 杨锐 杜正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08-3517,I0014,共11页
该文基于微分几何理论,从状态空间的角度出发对双馈异步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机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独立设计,通过构造微分同胚变换将其动态模型精确线性化并设计相应的非线性控制律,实现了多目标最优控制。通... 该文基于微分几何理论,从状态空间的角度出发对双馈异步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机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独立设计,通过构造微分同胚变换将其动态模型精确线性化并设计相应的非线性控制律,实现了多目标最优控制。通过仿真验证表明,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双馈异步风机最优控制策略能有效抵御外界风况和电网电压的剧烈变动并快速恢复稳定,呈现优良的抗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风机 状态反精确线性化 非线性控制 多目标最优控制 微分同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抑制的双馈风机功率优化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佳佳 邓睿 +2 位作者 谭振国 牛国智 刘旭东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3期65-68,73,共5页
双馈风机受不同风速干扰的影响,导致功率控制准确性较差,为降低外界因素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研究基于干扰抑制的双馈风机功率优化控制方法。通过延迟闭锁环路建立跟踪模型,跟踪双馈风机运行信号。选择时域自适应滤波作为干扰技术,基... 双馈风机受不同风速干扰的影响,导致功率控制准确性较差,为降低外界因素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影响,研究基于干扰抑制的双馈风机功率优化控制方法。通过延迟闭锁环路建立跟踪模型,跟踪双馈风机运行信号。选择时域自适应滤波作为干扰技术,基于干扰抑制估计滤波误差,在故障产生时进行自我调节,获取双馈风机功率的自相关特性。引用快速指数趋近理论,以滑模控制引导状态向量变化,完成对双馈风机的功率控制,实现优化控制方法设计。实验以机组故障持续时间为测试条件,当故障持续0.2 s时,该文方法能够瞬时完成功率的控制。当故障持续1.0 s时,该文方法能够优化功率的波动情况,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功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干扰抑制 功率优化 自适应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流限幅的构网型双馈风机暂态模型建模及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耀函 张扬帆 +3 位作者 蔡光 梁恺 付雪姣 张书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2-102,共11页
在构网型双馈风机(grid-forming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GFM-DFIG)暂态研究过程中,通常保留时间尺度较大的同步控制及外环控制环节进行暂态建模。为了适用于暂态能量函数法等传统暂态稳定分析方法,需要忽略暂态变化过程中外环... 在构网型双馈风机(grid-forming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GFM-DFIG)暂态研究过程中,通常保留时间尺度较大的同步控制及外环控制环节进行暂态建模。为了适用于暂态能量函数法等传统暂态稳定分析方法,需要忽略暂态变化过程中外环的积分环节动态,进一步降为二阶模型,如此会带来一定的误差。针对忽略积分动态带来的误差问题,建立了考虑电流限幅环节的GFM-DFIG二阶暂态模型,通过暂态能量函数法计算暂态极限电压(transient stability limit voltage,TSLV)和极限切除时间(critical clear time,CCT)。然后,基于以上指标分析忽略积分动态对二阶暂态模型的误差影响。最后,将二阶系统与全阶模型仿真结果进行误差对比,基于CCT误差开展定量分析,揭示系统参数对相对误差的影响规律,并总结二阶模型的适用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风机 电流限幅 暂态建模 暂态稳定分析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馈风机接入的电力系统送端暂态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洪波 于汉清 《电气自动化》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针对高渗透率风电接入送端系统,基于静止无功补偿器的风机等值阻抗模型,研究双馈风机在接入不同容量比例、不同位置、不同接入方式下对系统送端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推导了单端送电系统同步机电磁功率特性;修正了同步机的功角曲线,利用等... 针对高渗透率风电接入送端系统,基于静止无功补偿器的风机等值阻抗模型,研究双馈风机在接入不同容量比例、不同位置、不同接入方式下对系统送端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推导了单端送电系统同步机电磁功率特性;修正了同步机的功角曲线,利用等面积定则得出系统故障时加速面积和减速面积的变化,以及使用新型等效模型在不同因素下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软件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风机等容量替换同步机有利于系统暂态稳定,风电直接接入不利于系统暂态稳定,风机接入位置越靠近系统侧越稳定。新型等效模型增强了系统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风机等效模型 接入比例 接入位置 接入方式 功角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FC的双馈风机调频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长成 孟青叶 +3 位作者 郭为民 黄云峰 刘备 郝涛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双馈风机通过附加虚拟惯性控制和下垂控制参与电力系统调频,但固定的控制系数无法发挥风机实际调频潜力。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和模糊控制(GA-FC)相结合的变系数风机调频优化控制策略。首先,为提高调频时功率支撑能力,分... 双馈风机通过附加虚拟惯性控制和下垂控制参与电力系统调频,但固定的控制系数无法发挥风机实际调频潜力。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和模糊控制(GA-FC)相结合的变系数风机调频优化控制策略。首先,为提高调频时功率支撑能力,分析了超速减载控制,对不同风速下减载率进行拟合;然后,参考其他文献虚拟惯性控制系数整定结果,对下垂控制系数进行整定,再通过GA-FC实现动态调整控制系数,实时挖掘风机实际调频能力;最后,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对所提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系统频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下垂控制 超速减载 模糊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传感的智能双馈风机机械振动故障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振国 曾佳佳 +2 位作者 牛国智 邓睿 刘旭东 《机械与电子》 2024年第6期32-37,共6页
针对双馈风机机械振动故障监测存在的信噪比低、故障监测分类差和时间长的问题,提出基于多源传感的智能双馈风机机械振动故障监测方法。首先采用信息熵度量智能双馈风机振动信号变化情况,获取信号在时频域上的信息熵特征,融合多源传感... 针对双馈风机机械振动故障监测存在的信噪比低、故障监测分类差和时间长的问题,提出基于多源传感的智能双馈风机机械振动故障监测方法。首先采用信息熵度量智能双馈风机振动信号变化情况,获取信号在时频域上的信息熵特征,融合多源传感信号信息特征;然后引入全局搜索因子改进人工蜂群算法,通过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最后将提取并融合后的振动信号特征输入训练后的支持向量机,完成智能双馈风机机械振动故障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去噪效果和故障监测分类效果好、监测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传感 智能风机 机械振动故障 故障监测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分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谐振抑制策略
15
作者 马浩 《东北电力技术》 2025年第2期1-7,14,共8页
由于风电场的分布往往远离负荷中心,需要远距离输电才能将风电外送,而串联电容补偿技术以其能提高功率输送容量、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等优点在远距离输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线路中串补电容的增加同时也会给系统带来潜在风险,在目前主... 由于风电场的分布往往远离负荷中心,需要远距离输电才能将风电外送,而串联电容补偿技术以其能提高功率输送容量、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等优点在远距离输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线路中串补电容的增加同时也会给系统带来潜在风险,在目前主流的风电机组中,双馈风电机组最容易发生次同步谐振。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控制的抑制策略,以应对双馈风电机组由感应发电机效应导致的次同步谐振。首先,在建立双馈风电机组的等效电路时,提出了一种同时计及转子侧变流器阻抗与网侧变流器阻抗的分析方法;其次,提出了一种添加基于积分控制的虚拟电感抑制策略;最后,建立了风电场的等值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建等效电路与所提抑制策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次同步谐振 等效电路 积分控制 串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锁相同步的双馈风机暂态稳定方法研究
16
作者 李晓 王丽馨 《电气应用》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随着大量双馈风电机组(DFIG)并入电网,电力系统在扰动下更容易出现暂态同步失稳问题。目前双馈风机大多采用锁相环(PLL)实现与电网的同步,但是这种同步方式接入电网会出现不稳定问题,当锁相环不能同步时,会引起并网侧甚至整个系统电压... 随着大量双馈风电机组(DFIG)并入电网,电力系统在扰动下更容易出现暂态同步失稳问题。目前双馈风机大多采用锁相环(PLL)实现与电网的同步,但是这种同步方式接入电网会出现不稳定问题,当锁相环不能同步时,会引起并网侧甚至整个系统电压暂态失稳。将若干双馈风机并入IEEE 10机39节点系统,双馈风电机组的同步稳定性与锁相环动态特性紧密相关,通过利用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Unit,PMU)采集母线电压,利用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法分析了电力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锁相环 暂态稳定 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异步风机控制模态交互与内部谐振问题研究
17
作者 罗坚强 黎浩贤 杨苓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2-29,共8页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及实施“双碳”战略,大规模风电持续接入电力系统,对系统带来了交互谐振以及变流器驱动稳定性等问题。通过研究双馈异步风机机侧变流器以及网侧变流器控制外环的控制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机侧变流器控制外...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及实施“双碳”战略,大规模风电持续接入电力系统,对系统带来了交互谐振以及变流器驱动稳定性等问题。通过研究双馈异步风机机侧变流器以及网侧变流器控制外环的控制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机侧变流器控制外环的参数稳定区均位于左下平面,网侧变流器外环控制参数稳定区位于右下平面,参数稳定区与不稳定区之间存在着带状的参数风险区。当增大网侧变流器控制器的比例系数与积分系数时,系统阻尼将增强,但在某个区间会产生强烈的交互作用进而发生内部谐振,导致系统失去稳定。针对网侧变流器控制器之间的强烈交互作用,引入粒子群算法对网侧变流器的PI控制器进行参数优化,优化后直流电压恢复速度缩短半个周期,超调量减少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风机 模态交互 内部谐振 参数设计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弱电网下双馈风机系统的稳定性评估及正负序虚拟转子电感控制策略
18
作者 徐海亮 陈翔宇 葛平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6,共8页
不对称弱电网下,双馈风机与电网之间存在着复杂且剧烈的交互作用,严重影响风机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向电网输送功率的能力。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双馈风机系统源荷耦合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等效模型,分析了系统失稳机理,特别是探明了正序有功... 不对称弱电网下,双馈风机与电网之间存在着复杂且剧烈的交互作用,严重影响风机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向电网输送功率的能力。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双馈风机系统源荷耦合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等效模型,分析了系统失稳机理,特别是探明了正序有功电流、电网不对称故障深度等因素对稳定性的作用规律。提出了正负序虚拟转子电感控制策略,厘清了虚拟转子电感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并据此给出了参数整定依据,有效提升了双馈风机系统在弱电网下的稳定运行能力。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大幅减小了稳定性分析时间,仿真及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正负序虚拟转子电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弱电网 不对称故障 小信号建模 稳定性分析 虚拟转子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动能的双馈风机频率支撑优化方法
19
作者 文立斌 胡弘 +3 位作者 孙志媛 卢广陵 吴健旭 窦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逐年提高,电力系统低惯量、弱阻尼特征显现,双馈风机DFIG(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如何在经济高效运行的同时参与频率支撑,是目前电力系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双馈风机综合惯量阻尼控制策...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逐年提高,电力系统低惯量、弱阻尼特征显现,双馈风机DFIG(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如何在经济高效运行的同时参与频率支撑,是目前电力系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双馈风机综合惯量阻尼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分析系统的频率动态特性,提出基于风机转子动能的频率支撑策略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求解考虑二次频率跌落下满足最小频率偏差的惯量阻尼最优控制系数,最大程度抬升频率最低点,防范系统低频减载等安全稳定措施不必要动作。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基于转子动能的DFIG频率支撑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最优频率支撑 转子动能 频率二次跌落 频率最低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故障穿越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20
作者 侯超群 胡瑞 柳付军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双馈风电场故障穿越短路电流控制策略和保护电路比较复杂,导致现有短路计算过程繁琐、短路电流计算精确度不足,对当地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一种短路电流统一计算方法,以实现双馈风机故障穿越期间输出短... 双馈风电场故障穿越短路电流控制策略和保护电路比较复杂,导致现有短路计算过程繁琐、短路电流计算精确度不足,对当地电网的安全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一种短路电流统一计算方法,以实现双馈风机故障穿越期间输出短路电流的精确数学解析计算。所提出的方法主要包括:1)充分考虑故障穿越期间的不同内部保护电路和控制策略,并建立全过程统一状态空间模型,故障穿越全过程包括撬棒保护阶段、去磁控制阶段和无功电流补偿阶段;2)建立基于定子电压和定子磁链的统一状态空间模型和定子输出短路电流计算方法;3)基于时频时域的拉普拉斯变换揭示了定子侧和网侧变流器的故障电流贡献机制,并将其表示为统一的短路电流表达式。大量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dfig) 状态空间模型 复频域方程 短路电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