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无功支撑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改进控制策略
1
作者 颜湘武 雷国庆 +2 位作者 蔡光 雷健华 马腾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8-207,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风险,提高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大范围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发生,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分析脉宽调制电压源型变流器相量控制理论发现,处于超同步、亚同...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风险,提高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大范围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发生,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分析脉宽调制电压源型变流器相量控制理论发现,处于超同步、亚同步运行工况的双馈风电机组在电网发生暂态过电压期间均容易存在网侧变流器失控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变流器的直流稳压作用,最终导致母线电压过高而触发保护,严重时可能会造成风电机组脱网。然后,通过网侧和转子侧变流器调节变流器功率因数角,向电网持续注入感性无功电流,利用滤波器阻抗的分压作用,提出基于变流器功率因数角调节的高电压穿越改进控制策略,从而满足变流器电压相量的控制要求,解决了直流侧母线不能稳压的问题。此外,根据不同电压区间制定了更细致的分段控制方案,有利于电网电压快速恢复。最后,结合Simulink仿真实验证明了双馈风电机组在暂态过电压下故障特性分析的准确性及所提改进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压穿越 无功支撑 变流器 相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构网型双馈风电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能量结构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正龙 郝舒宇 +2 位作者 李明达 潘超 蔡国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1426,共16页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具有主动支撑电网的作用。随着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区间振荡的现象将逐步凸显。针对含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区间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结构的电力系统区间...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具有主动支撑电网的作用。随着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区间振荡的现象将逐步凸显。针对含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区间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结构的电力系统区间振荡分析方法。首先,推导了同步发电机及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的能量结构;其次,根据元件的能量结构,分析了元件动能与端口能量的交互关系,在时域方面,对元件实际动能分解,得到动能增量与模式动能,在特征值方面,通过对动能增量以及模式动能进行分析,阐述了利用动能增量以及模式动能可以分析各机组参与振荡程度及模态的理论基础;再次,利用动能增量及模式动能,建立了复合指标,该指标可用于评估系统区间振荡;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 动能增量 模式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柔直并网系统的近工频振荡分析与抑制
3
作者 杨煜 吕敬 +2 位作者 王潇 王干尧 蔡旭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3-604,I0012-I0015,共16页
为了揭示双馈风电场经柔直送出系统的近工频振荡机理并提出有效的近工频振荡抑制策略,首先,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建立了计及负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和柔直送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详细阻抗模型,并通... 为了揭示双馈风电场经柔直送出系统的近工频振荡机理并提出有效的近工频振荡抑制策略,首先,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建立了计及负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和柔直送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详细阻抗模型,并通过扫频验证了理论阻抗的准确性;然后,使用阻抗分析法揭示了双馈风电场与送端柔直间产生近工频正、负序振荡的机理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锁相环和电流内环是产生近工频振荡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风电柔直送出系统近工频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在风电机组锁相环中附加阻尼控制环路,实现了近工频正序振荡抑制。最后,搭建时域仿真模型复现了实际工程中发生的近工频振荡,验证了所提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 双馈风电机组 正序振荡 负序振荡 锁相环 谐波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三相短路Chopper动作能量分析方法
4
作者 陈明 佘岳 +2 位作者 刘斐 陈龙 邓霆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在双馈风电机组短路工况下,通过在直流母线配置直流泄荷电路(Chopper)进行能量泄放,是目前用于双馈转子侧变流器的主流保护方案。该方案既能有效抑制短路电流和直流电压,又能满足故障穿越的标准要求,使变流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重启,并... 在双馈风电机组短路工况下,通过在直流母线配置直流泄荷电路(Chopper)进行能量泄放,是目前用于双馈转子侧变流器的主流保护方案。该方案既能有效抑制短路电流和直流电压,又能满足故障穿越的标准要求,使变流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重启,并提供要求的无功电流以支撑电网。目前对Chopper动作投入三相对称故障下的短路电流计算已有研究,但是很少有对Chopper动作消耗能量的研究,而实际Chopper工程化设计过程中必须明确实际消耗的能量需求,才能完成Chopper功率模块及能量泄放电阻的设计。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双馈风电机组三相短路Chopper动作能量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分析Chopper功率模块动作和Chopper电阻串入转子回路后的转子电流和转子等效电压,计算了转子侧变流器输入有功功率和能量的表达式;然后,根据对电网侧变流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和能量表达式的分析推导,得到了Chopper动作消耗的有功能量的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压跌落深度达到0.2时,本文所提方法的计算值与仿真值误差小于5%,验证了本文所提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CHOPPER 故障穿越 短路 有功功率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适应虚拟同步机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研究
5
作者 邓钰祺 温家宝 +4 位作者 罗嘉良 周奕均 郭小羽 王凌淅 周鹏 《电工技术》 2025年第2期60-62,共3页
DFIG-VSG控制方案目前过于单一,缺乏自适应控制策略的主要参数选取依据。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以虚拟电流作为闭环参考输入量的DFIG-VSG控制方案;然后针对新型DFIG-VSG控制方案,开展不同惯量控制方法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指数型... DFIG-VSG控制方案目前过于单一,缺乏自适应控制策略的主要参数选取依据。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以虚拟电流作为闭环参考输入量的DFIG-VSG控制方案;然后针对新型DFIG-VSG控制方案,开展不同惯量控制方法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指数型自适应DFIG-VSG的主要参数及虚拟阻抗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与模型参数的选取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虚拟同步控制 自适应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馈风电机组低穿特性的风电场集电线路继电保护整定研究
6
作者 汪文东 《电力设备管理》 2025年第2期132-134,共3页
风场继电保护整定按照受端或参照异步、同步电机特性进行整定都不能反映实际风机特性,导致风场场内集电线路保护误动时有发生,适用研究适用于双馈机型风电场整定计算的方法尤为重要。在现有双馈风机低穿特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梳理... 风场继电保护整定按照受端或参照异步、同步电机特性进行整定都不能反映实际风机特性,导致风场场内集电线路保护误动时有发生,适用研究适用于双馈机型风电场整定计算的方法尤为重要。在现有双馈风机低穿特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双馈机型低穿期间的物理过程,并结合等效模型及波形特点,将风电场场内集电线路继电保护整定与风机低穿特性有效进行了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低穿特性 保护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卸荷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鲁华永 袁越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7,共10页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比例不断提高,加剧了电网遭遇外部故障导致规模化脱网问题。文章介绍了现有风机故障穿越控制方案的原理,考虑到频繁投切直流卸荷电路电阻易引起电压波形畸变、超级电容器控制方案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卸荷电...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比例不断提高,加剧了电网遭遇外部故障导致规模化脱网问题。文章介绍了现有风机故障穿越控制方案的原理,考虑到频繁投切直流卸荷电路电阻易引起电压波形畸变、超级电容器控制方案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卸荷电路的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方案。该方案将卸荷电阻通过DC/DC变换器与直流母线相连,在控制电路中引入有功功率-直流母线电压的下垂控制环节,实现故障期间电路电阻吸收功率的动态调节,同时设置高、低电压穿越两种模式,根据并网点电压变化情况自主启动。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对智能卸荷电路控制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智能卸荷电路的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在直流母线电压抑制、电压恢复所需时间、转子电流畸变程度和方案经济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超级容能 卸荷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支撑电网的双馈风电场故障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欧阳金鑫 张澳归 +2 位作者 余建峰 王建 叶之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43,共12页
风电持续开发建设使同步发电机渗透率降低,电力系统抗扰能力不断下降。双馈风电场(doubly-fed wind farm,DFWF)内部故障后,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wind turbine,DFWT)的切除导致电力系统出现功率缺额,可能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 风电持续开发建设使同步发电机渗透率降低,电力系统抗扰能力不断下降。双馈风电场(doubly-fed wind farm,DFWF)内部故障后,双馈风电机组(doubly-fed wind turbine,DFWT)的切除导致电力系统出现功率缺额,可能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利用故障期间DFWT机械功率与电磁功率不平衡累积的暂态能量,提出了主动支撑电网的双馈风电场故障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分析了DFWF内部故障特征,提出了故障全过程功率协调控制的思想。推导了DFWF内部故障下DFWT的转速解析表达式,分析了DFWT暂态能量的特征并给出了最大暂态能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DFWT功率支撑控制参考值与功率支撑控制时间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DFWT故障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算例表明,DFWF故障功率协调控制可利用暂态能量最大限度地提供功率支撑,降低DFWF内部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线故障 有功控制 暂态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双馈风电场送出线的纵联方向保护研究
9
作者 高淑萍 蔚坤 +1 位作者 宋国兵 郭芳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25,共8页
考虑风电场接入电网时,传统方向元件在短路故障发生时易受到风电场内部电力电子器件动态特性的干扰影响,导致频率特性偏移,系统参数不稳定和弱馈性等问题,使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及时或正确判断故障发生区域。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含有风电... 考虑风电场接入电网时,传统方向元件在短路故障发生时易受到风电场内部电力电子器件动态特性的干扰影响,导致频率特性偏移,系统参数不稳定和弱馈性等问题,使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及时或正确判断故障发生区域。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含有风电场的故障附加网络进行分析,寻找故障发生后纵联保护安装处各测量点电气量之间的关联性,确定其故障逻辑关系。其次通过对常用的相模变换解耦方式进行分析,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法代入相关性表达式,根据相关系数值完成故障区域判定。最后利用PSCAD/EMTDC搭建双馈风电场并网模型,设置各种不同的故障类型和场景,并利用Matlab进行保护算法验证,检验故障区域判断结果,验证所提保护方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并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保护 相关性 纵联保护 相模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特性的双馈风电机组动态减载协同调频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季 张升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使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有功输出能响应电网频率的变化,有效参与电网频率调节,提高风电系统的稳定性,文中分析了虚拟惯性控制、下垂控制以及减载控制的基本原理,探究了相关参数对风电并网系统频率特... 为使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有功输出能响应电网频率的变化,有效参与电网频率调节,提高风电系统的稳定性,文中分析了虚拟惯性控制、下垂控制以及减载控制的基本原理,探究了相关参数对风电并网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系统源荷特性的动态减载协同调频控制策略。该策略结合源荷扰动情况实现减载率修正,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表明:当负荷波动时,该控制策略相较于固定减载调频使含风电系统在不同风速下的频率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DFIG) 频率响应 源荷特性 动态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全故障类型的双馈风电场送出线负序电流纵联保护方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岳清 束洪春 +3 位作者 孙士云 冯海洋 张丕豪 陈有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4-225,共12页
随着双馈风电机组(DFIG)并网容量的增加,给风电场送出线继电保护的整定带来新的挑战,保护动作性能下降甚至会出现拒动和误动的风险。为此,首先分析双馈风电机组负序电流分量特征;然后进一步分析风电场经交、直流并网时交流送出线两侧电... 随着双馈风电机组(DFIG)并网容量的增加,给风电场送出线继电保护的整定带来新的挑战,保护动作性能下降甚至会出现拒动和误动的风险。为此,首先分析双馈风电机组负序电流分量特征;然后进一步分析风电场经交、直流并网时交流送出线两侧电流的特征差异,提出一种适用于双馈风电场送出线的负序电流分量纵联保护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双馈风电场送出线两侧负序电流的幅值比和相位差构成保护动作判据,同时,利用数据延时在对称故障下构造出负序分量,使其能适用于风电场送出线的各种故障类型,且具有灵敏度高、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等优点。最后,在Matlab/Simulink和PSCAD/EMTDC中搭建双馈风电机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保护方案在交直流送出线上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发 线路保护 纵联保护 负序分量 双馈风电机组 撬棒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利用转子动能进行一次调频能力动态估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腾辉 李卫东 +4 位作者 申家锴 沈毅 陈琦 李继成 刘清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117,共9页
通过释放转子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风电机组,其一次调频能力随外界工况特别是风速的波动而变化,需要动态估计一次调频能力,从而为电力系统运行规划、控制策略制定等提供依据。基于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功率转换动态过程分析,提出了计及... 通过释放转子动能参与一次调频的风电机组,其一次调频能力随外界工况特别是风速的波动而变化,需要动态估计一次调频能力,从而为电力系统运行规划、控制策略制定等提供依据。基于风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功率转换动态过程分析,提出了计及风电机组转子转速动态变化的一次调频简化解析模型,借助其一次调频能力的解析解,可快速分析风速波动对风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影响;提出双馈风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概率解析描述,利用点估计与Gram-Charlier级数展开,获得了风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随风速波动的概率分布特征。仿真验证了所提动态解析模型的准确性和一次调频能力概率估计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发 双馈风电机组 一次调频 转子动能 概率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考虑锁相环影响的双馈风电机组复合解耦控制策略
13
作者 冯艳涛 谢震 +2 位作者 李梦杰 杨淑英 张兴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8-625,共8页
在风力发电并网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并网点的短路比同步降低,基于锁相环同步的双馈风电机组面临稳定裕度不足及功率耦合加剧的问题。该文通过构建双馈风电机组在弱电网下的小信号模型,探究锁相环对于电流控制的影响回路,降低系统稳定裕... 在风力发电并网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并网点的短路比同步降低,基于锁相环同步的双馈风电机组面临稳定裕度不足及功率耦合加剧的问题。该文通过构建双馈风电机组在弱电网下的小信号模型,探究锁相环对于电流控制的影响回路,降低系统稳定裕度的机理。进一步提出考虑锁相环影响的复合解耦控制策略,有效提升了双馈风电机组在弱电网下的稳定运行能力。该文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锁相环 耦合回路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通用建模的双馈风电机组参数的一体化辨识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益华 李卫星 +3 位作者 李成翔 罗超 晁璞璞 崔浩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2-101,共10页
风电在电网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其动态特性,尤其是故障穿越特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亟须构建能够表征实际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白盒模型。然而,风电机组的模型参数众多且交互影响,当前的参数辨识方法无法实现对整个机组故障穿越控制... 风电在电网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其动态特性,尤其是故障穿越特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亟须构建能够表征实际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的白盒模型。然而,风电机组的模型参数众多且交互影响,当前的参数辨识方法无法实现对整个机组故障穿越控制参数及限幅参数、转子侧内外环控制参数、网侧内外环控制参数和电气参数的整体辨识,尤其是无法精准辨识对外特性不敏感的参数。为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工况,构建了包含机组本体及全部控制器的频域通用模型,将参数分为4类逐步辨识,提出基于频域模型的分类分步一体化辨识方法。通过与仿真模型结果对比,验证了频域通用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参数辨识值与真值的对比、辨识出的白盒模型与厂家黑盒模型的响应特性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故障穿越 参数辨识 频域建模 一体化辨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耗散的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轴系扭振阻尼特性分析
15
作者 孙正龙 李明达 +2 位作者 郝舒宇 姜超 蔡国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5-4864,I0007-I0009,I0006,共14页
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具有建立和支撑电压的能力从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采用电压源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DFIG)响应电网动态会更易引起轴系扭振问题,甚至恶化扭振阻尼。因此从能量耗散的角度分析了轴系... 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具有建立和支撑电压的能力从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采用电压源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s,DFIG)响应电网动态会更易引起轴系扭振问题,甚至恶化扭振阻尼。因此从能量耗散的角度分析了轴系扭振的阻尼特性,并提出了轴系扭振阻尼的量化表征方法。首先,基于轴系的二质量块传动模型构建了轴系的暂态能量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取出轴系的势能和耗散能量,表征轴系振荡过程中能量的积累和耗散效应,并探究了能量耗散与特征值实部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不同的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参数对轴系扭振阻尼特性的影响;并定义了能量耗散因子用以量化表征轴系扭振的阻尼。最后对提出的结论与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 扭振 能量耗散 阻尼 虚拟同步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传动链低电压穿越响应分析
16
作者 尹尧杰 褚景春 姜培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575,共10页
为了分析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对传动链齿轮与轴承等部件冲击载荷的影响,分别采用转子有限元法与集中参数法对传动链中的盘、轴、轴承、联轴器以及齿轮等部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结合风电机组气动载荷与控制模型,建立了传动链动态响应... 为了分析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对传动链齿轮与轴承等部件冲击载荷的影响,分别采用转子有限元法与集中参数法对传动链中的盘、轴、轴承、联轴器以及齿轮等部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结合风电机组气动载荷与控制模型,建立了传动链动态响应仿真程序。利用建立的仿真程序对风电机组稳态工况进行了仿真,筛选出齿轮啮合力与轴承力最大的部件。将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曲线加载到仿真程序中,对低电压穿越各类工况动态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电压穿越会对风电机组传动链的齿轮与轴承产生冲击,并且冲击载荷的大小与机组工况载荷、电压跌落幅值以及跌落形式相关,并且这三者的影响因素是依次递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传动链 齿轮 轴承 压穿越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传动系统神经网络建模及参数预测
17
作者 丁新虎 潘学萍 +2 位作者 孙晓荣 和大壮 陈海东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8,共8页
传动系统是双馈风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型对电力系统同步稳定及频率稳定分析具有重要影响,准确的传动系统模型参数是分析新能源电力系统动态特性的前提。为解决因大扰动量测信息不充裕导致模型参数难以辨识的困难,提出利用机组正... 传动系统是双馈风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型对电力系统同步稳定及频率稳定分析具有重要影响,准确的传动系统模型参数是分析新能源电力系统动态特性的前提。为解决因大扰动量测信息不充裕导致模型参数难以辨识的困难,提出利用机组正常运行状态时随机小扰动激励下丰富的历史响应数据,根据响应数据与模型参数的对应关系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当前响应数据进行驱动系统模型参数预测。首先讨论了基于BP神经网络进行数据建模的基本流程;针对含双馈风电机组的无穷大系统仿真算例,提取随机风速扰动下响应信号受扰轨迹的功率谱特征;定义功率谱灵敏度指标,提出选取功率谱灵敏度较大的参数作为重点参数;最后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响应信号功率谱与模型参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基于训练得到的BP网络辨识新响应下的模型参数。通过分析BP神经网络动态模型的误差,验证数据驱动建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参数预测 功率谱特征 可辨识性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双馈风电机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莫文水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24年第3期105-110,共6页
双馈风电机组通过转子回路进行功率调节控制,当系统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工作时,回路电流会出现高频振荡的问题。这种振荡会影响系统稳定性,最大功率追踪控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手段。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 双馈风电机组通过转子回路进行功率调节控制,当系统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工作时,回路电流会出现高频振荡的问题。这种振荡会影响系统稳定性,最大功率追踪控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手段。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双馈风电机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方法。分析双馈风电机组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获取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并将其输入RBF神经网络输入层中,通过网络隐含层对其展开优化训练,再通过输出层输出最大功率。采用二阶滑模控制策略与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器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电机转矩展开追踪控制,实现对双馈风电机组最大功率的追踪控制,使风电机组保持最大功率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追踪效果好、追踪精度高、控制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追踪控制 RBF神经网络 二阶滑模控制策略 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支撑能力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佳 蒋聪 《吉林电力》 2024年第1期6-8,共3页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无法对电网频率提供支撑的问题。首先,研究双馈风电机组的运行原理。然后,分析实现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支撑能力的附加桨距角控制策略和综合虚拟惯量控制策略。最后,仿真验证双馈风电机组频率支撑能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频率支撑能力 桨距角控制 综合虚拟惯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粒子群的双馈风电机组LVRT实测建模及暂态参数辨识
20
作者 李丹 秦世耀 +1 位作者 李少林 贺敬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4,共10页
高准确度仿真模型是进行大规模风电并网暂态稳定分析的基础,然而双馈风电机组(DFIG)控制策略与参数属于技术秘密难以获取,模型仿真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DFIG故障暂态精确建模难题,提出了基于实测数据的DFIG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 高准确度仿真模型是进行大规模风电并网暂态稳定分析的基础,然而双馈风电机组(DFIG)控制策略与参数属于技术秘密难以获取,模型仿真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DFIG故障暂态精确建模难题,提出了基于实测数据的DFIG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系统综合稳定程序(PSASP)中DFIG模型及控制结构,建立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数学模型并分析故障暂态过程,明确LVRT暂态控制核心参数。其次,基于DFIG的LVRT部分现场实测工况数据,利用混沌粒子群算法实现了DFIG故障暂态控制参数辨识。最后,基于剩余实测工况数据进行辨识参数准确性分析与校验,仿真验证了所提参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所提方法辨识结果泛化能力强、准确度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低压穿越 参数辨识 实测数据 混沌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