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段反变换的无线全双工多径自干扰信号抵消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炜 王文鼐 王斌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8-195,共8页
针对无线带内全双工系统存在的多径自干扰信号,若采用模拟域多抽头抵消电路,需要复杂的电路结构和控制算法。本文提出一种数字域协助的多径自干扰抵消方法,根据瑞利分布模型,利用分段反变换法(SITM)直接产生数字抵消参数,再反馈到模拟... 针对无线带内全双工系统存在的多径自干扰信号,若采用模拟域多抽头抵消电路,需要复杂的电路结构和控制算法。本文提出一种数字域协助的多径自干扰抵消方法,根据瑞利分布模型,利用分段反变换法(SITM)直接产生数字抵消参数,再反馈到模拟域进行抵消。本方法无需在数字域建立复杂的信道模型,电路结构得到精简。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号传播路径数为20的情况下,本文方案相比于已有方案有5 dB的性能增益,且不随路径数的增大而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全双工 自干扰抵消 多径自干扰 分段反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Kundu-Eckhaus方程的反散射变换法:阶跃振荡背景下的长时间渐进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贵贤 王秀彬 韩波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85-1122,共38页
该文利用非线性速降法研究了阶跃振荡背景下聚焦Kundu-Eckhaus方程解的长时间渐进性问题.在稀疏情况下,当解趋于x轴时,其渐进性以平面波的形式呈现;当解趋于t轴时,其渐进性以缓慢衰减的形式呈现;而在两个过渡扇区,解的渐进性可表示为调... 该文利用非线性速降法研究了阶跃振荡背景下聚焦Kundu-Eckhaus方程解的长时间渐进性问题.在稀疏情况下,当解趋于x轴时,其渐进性以平面波的形式呈现;当解趋于t轴时,其渐进性以缓慢衰减的形式呈现;而在两个过渡扇区,解的渐进性可表示为调制椭圆波函数.此外,在激波情况下,解的渐进性可由依赖于亏格为3的黎曼曲面的超椭圆函数表示.该文所得结论有助于解释存在五次非线性项以及自频移效应的调制不稳定性下的非线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Kundu-Eckhaus方程 散射变换 RIEMANN-HILBERT问题 非线性速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中开放式地图投影变换组件的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茂军 杜清运 《测绘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2-65,共4页
针对现有地图投影变换系统大都是内含于特定软件中的状况 ,本文提出顺应GIS向组件GIS和开放GIS发展的潮流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COM组件技术的规范通用的开放式地图投影变换组件。参照OpenGIS协会发布的有关地图投影变换的接口规范 ,... 针对现有地图投影变换系统大都是内含于特定软件中的状况 ,本文提出顺应GIS向组件GIS和开放GIS发展的潮流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COM组件技术的规范通用的开放式地图投影变换组件。参照OpenGIS协会发布的有关地图投影变换的接口规范 ,设计了基于COM的开放式地图投影变换组件的接口、组件对象及总体构架 ;详细分析了地图投影变换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并选择适合计算机高效实现的反解变换法 ,实现了该地图投影变换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GIS COM 地图投影变换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串联机器人运动学快速求解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蕾 《自动化仪表》 CAS 2015年第8期65-68,共4页
针对6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学求解出现的选解难、漏解、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几何法和反变换法相结合的求解方法,克服了现有一些运动学分析算法中存在的计算量大、时间长、实时性差等缺点。在多解选择时,采用就近原则和逐级剔除的... 针对6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学求解出现的选解难、漏解、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几何法和反变换法相结合的求解方法,克服了现有一些运动学分析算法中存在的计算量大、时间长、实时性差等缺点。在多解选择时,采用就近原则和逐级剔除的方法,避免了机器人由于选解不合适导致的飞车现象。这种方法已经在机器人上成功应用。实际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运动学 几何 反变换法 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零边界条件下离散Hirota方程的反散射变换研究
5
作者 王贵贤 王秀彬 韩波 《数学学报(中文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9-1076,共28页
本文利用反散射变换法探索了具有非零边界条件的离散Hirota方程,同时求解了分支点和谱奇异点上的任意阶极点.基于鲁棒反散射变换构造的Darboux矩阵,相较于现存研究成果,避免了对谱参数极限处理步骤,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最终详细推导了... 本文利用反散射变换法探索了具有非零边界条件的离散Hirota方程,同时求解了分支点和谱奇异点上的任意阶极点.基于鲁棒反散射变换构造的Darboux矩阵,相较于现存研究成果,避免了对谱参数极限处理步骤,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最终详细推导了几种有理解的紧化表达式,其中包含W-型孤子、呼吸波、以及高阶怪波解.并且通过绘制三维图和沿空间分量波的传播图,形象地展示了上述解的显著特征,此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直观地观察到.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相关的非线性波动现象,进而揭示其产生原理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Hirota方程 散射变换 RIEMANN-HILBERT问题 DARBOUX变换
原文传递
报童问题计算机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任永昌 马雨时 赵颖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离散反变换法产生每天卖报数随机变量、建立模拟参量表和建模及统计变量表、画出程序流程图等步骤对报童问题进行模拟。该方法对其它随机性库存的研究和应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报童问题 随机性库存 IIDU 离散反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CCURATE METHOD OF FAULT ANALYSIS FOR RESPONSE OF FAULTY DISTANT TRANSMISSION LINE
7
作者 卢斌先 王泽忠 +1 位作者 王炳革 刘春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72-75,共4页
本文应用分布参数故障传输线复频域布参数节点导纳方程和另一种数值拉普拉斯反变换方法 ,对故障传输线首末端电压响应进行了分析。基于 matlab的分析结果显示 ,与应用 pade有理函数近似的拉普拉斯反变换方法相比较 ,该方法更易于分析 。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电压响应 分布参数 拉普拉斯反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自由度特种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强 李康举 赵元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年第2期84-85,87,共3页
为分析特种机器人运动学特性,本文采用Denavit-Hartenberg坐标系,建立五自由度旋转关节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通过4×4的齐次变换矩阵描述相邻两杆的空间关系,从而推导出"手抓坐标系"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等价... 为分析特种机器人运动学特性,本文采用Denavit-Hartenberg坐标系,建立五自由度旋转关节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通过4×4的齐次变换矩阵描述相邻两杆的空间关系,从而推导出"手抓坐标系"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等价齐次变换矩阵,建立运动学方程,求出其正解,并采用Pual等人提出的反变换法(代数法)求出其运动学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 齐次变换矩阵 正解 反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6R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孟凡刚 曹东江 尚江华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22-29,共8页
本文通过D-H方法建立6R机器人坐标模型,将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姿~0T_h逆解问题转化为末端腕部点位姿~0T_6的逆解问题,排除~0T_h中含常量d_6的多项式,大大简化了求运动学逆解的复杂度。通过反变换法求得6R机器人逆解,提出以"最短行程... 本文通过D-H方法建立6R机器人坐标模型,将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姿~0T_h逆解问题转化为末端腕部点位姿~0T_6的逆解问题,排除~0T_h中含常量d_6的多项式,大大简化了求运动学逆解的复杂度。通过反变换法求得6R机器人逆解,提出以"最短行程+关节运动同向"为原则确定机器人最优逆解的方法,可以降低机器人运动能量消耗,同时减少关节运动换向,提高机器人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利用MATLAB进行编程,设置6R机器人"关节加权系数"及"关节运动同向加权系数",对上述运动学逆解求解及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说明该分析方法是有效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R机器人 逆运动学 反变换法 最短行程 关节运动同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研究
10
作者 章敏凤 陈永煌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4期22-24,共3页
为了使工业机器人的位姿改变更加快速、灵活、工作空间更大,对一种六自由度混联机器人进行了三维建模,并根据右手法则建立了机器人各个关节的坐标系,提出了一种几何和反变换相结合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对机器人进行正运动学分析和逆运动学... 为了使工业机器人的位姿改变更加快速、灵活、工作空间更大,对一种六自由度混联机器人进行了三维建模,并根据右手法则建立了机器人各个关节的坐标系,提出了一种几何和反变换相结合的运动学求解方法,对机器人进行正运动学分析和逆运动学分析,在多解选择时,采用就近原则和逐级剔除的方法.这种结构既有旋转关节机器人的灵活性,也有了直线关节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最后用Matlab进行数据仿真,机器人在笛卡尔空间运动轨迹平滑稳定,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运动学 几何 反变换法 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自重载荷作用下桁架拓扑优化的功射极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笛声 周雄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6-142,164,共8页
由含自重载荷功约束下桁架重量最小化问题的一阶极值条件导出功-重量分配准则,即结构重量应按外力功与自重载荷所做功之差的大小来正比分配才能达到最优。桁架拓扑优化的功射极法是依据不等式约束的Kuhn-Tucker极值条件以及射线步对功... 由含自重载荷功约束下桁架重量最小化问题的一阶极值条件导出功-重量分配准则,即结构重量应按外力功与自重载荷所做功之差的大小来正比分配才能达到最优。桁架拓扑优化的功射极法是依据不等式约束的Kuhn-Tucker极值条件以及射线步对功函数一阶偏导数的影响规律而构造的,它包括3个步骤,即:解析确定最佳射线步步长与乘子、求解功准则方程组。利用各设计变量的等比变化对不动点迭代求解式及其Jacobi矩阵的影响规律,证明所构造的求解式具有全局收敛性。基于功约束与应力约束的不相容性,可用应力比法对经拓扑优化的结构做进一步的优化。以多工况下三杆和十杆桁架结构为例验证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拓扑优化 自重载荷 功射极 全局收敛性 变仿射变换
原文传递
可线性化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剖析与改进 被引量:24
12
作者 陶菊春 吴建民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2,共6页
本文通过对可线性化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剖析 ,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 .在此基础上 ,推导出了含有回归系数变化的可线性化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一种有效改进方法——泰勒级数法 .最后 。
关键词 可线性化 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回归分析 回归系数 泰勒级数 反变换法 二阶段
原文传递
地图学的一般问题
13
《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2000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坐标变换 圆柱投影 变换 投影变形 解析关系式 圆锥投影 模型研究 级数变换 测绘 理论意义
原文传递
Novel algorithm for complex bit reversal:employing vector permutation and branch reduction methods
14
作者 Feng YU Ze-ke WANG Rui-feng GE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492-1499,共8页
We present novel vector permutation and branch reduction methods to minimize the number of execution cycles for bit reversal algorithms.The new methods are applied to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SIMD) parallel im... We present novel vector permutation and branch reduction methods to minimize the number of execution cycles for bit reversal algorithms.The new methods are applied to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SIMD) parallel implementation of complex data floating-point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The number of operational clock cycles can be reduced by an average factor of 3.5 by using our vector permutation methods and by 1.1 by using our branch reduction methods,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im-plementations.Experiments on MPC7448(a well-known SIMD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processor) demonstrate that our optimal bit-reversal algorithm consistently takes fewer than two cycles per element in complex array op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 reversal Vector permutation Branch reduction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 (SIMD)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原文传递
Integral Transform Methods for Inverse Problem of Heat Conduction with Known Boundary of a Thin Rectangular Object and its Stresses
15
作者 Navneet K. Lamba N. W. Khobragade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59-465,共7页
The three-dimensional inverse transient thermoelastic problem for a thin rectangular object is consider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thermoelasticity.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ectangular object o... The three-dimensional inverse transient thermoelastic problem for a thin rectangular object is consider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thermoelasticity.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ectangular object occupying the space D: -a〈xSa; -b〈_y〈b; 0〈z〈h; with the known boundary conditions. Laplace and Finite Marchi-Fasulo transform technique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unknown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displacement and thermal stresses on upper plane surface of a thin rectangular object.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considered physical variables are obtained and represented graph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rectangular plate three dimensional inverse transient thermoelastic problem Marchi- Fasulo transform and Laplace transfor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