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杉胶囊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靳洪涛 李慧 +5 位作者 李晋 丁晓霜 刘岩 李成合 黄明芳 王爱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紫杉胶囊的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急性毒性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10g/kg),观察给药后小鼠出现毒性反应。反复给药毒性实验分为0.25、0.5、1.0g/kg3个给药组(分别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8、17、33倍)及溶... 目的观察紫杉胶囊的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急性毒性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10g/kg),观察给药后小鼠出现毒性反应。反复给药毒性实验分为0.25、0.5、1.0g/kg3个给药组(分别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8、17、33倍)及溶剂对照组,连续给药90天。停药后恢复期观察4周。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一般状况、血液学和凝血、血清生化、尿检查及病理组织学等内容。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给药后部分动物观察到了眼睑下垂,活动减少,第2天、第4天各有1只小鼠死亡。紫杉胶囊0.5、1.0g/kg连续给药90天。可见雌性大鼠进食量一过性降低,体重下降;AST和ALT增高,给药结束时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0.5、1.0g/kg组肝脏片状坏死;骨髓血涂片结果显示骨髓造血细胞轻度抑制,恢复期结束时均未见异常。结论ICR小鼠单次灌胃紫杉胶囊的LD50大于10g/kg。SD大鼠灌胃紫杉胶囊90天反复给药毒性试验,其无毒反应剂量为0.25g/kg。0.5、1.0g/kg动物毒性反应主要为可逆性的肝脏毒性和骨髓轻微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为紫杉胶囊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胶囊 急性毒性 反复给药毒性 肝脏毒性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gle犬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试验研究
2
作者 靳洪涛 倪业锋 +3 位作者 李晋 李慧 王爱平 孙建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128-2131,共4页
目的观察Beagle犬静脉注射疏血通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指导疏血通注射液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给药剂量为3.83g/kg,观察药后犬出现的毒性反应。反复给药毒性试验设0.75、0.15、0.03g/kg(相... 目的观察Beagle犬静脉注射疏血通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指导疏血通注射液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给药剂量为3.83g/kg,观察药后犬出现的毒性反应。反复给药毒性试验设0.75、0.15、0.03g/kg(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00、20、4倍)3个剂量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90d,停药后恢复期观察4周。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一般状况、血液学和凝血、血清生化、尿检查及病理组织学等内容。结果急性毒性实验药后部分动物观察到了一过性的呼吸急促、肌颤及呕吐。疏血通注射液给药90d0.75g/kg组偶见咳嗽、呕吐、流涎,给药45d时各给药组的RBC、HGB略低于对照组,给药结束和恢复期结束时均未见异常,给药45d时0.75g/kg组的GLU绝对值略有增高,给药结束时未见正常。给药结束时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均可见给药部位血管刺激性病变,各组别其他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Beagle犬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急性毒性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3.83g/kg;90d连续给药,其无毒作用剂量为0.15g/kg。结果提示在临床长期反复用药过程中注意患者血象的监测与血管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急性毒性 反复给药毒性 血管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翁止痢颗粒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试验研究
3
作者 易强 李昇颗 +3 位作者 朱兆荣 孙振华 朱买勋 刘娟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234,235,共6页
为了探讨金翁止痢颗粒急性毒性、微核率和反复给药的毒性,急性毒性试验采用灌胃法观测小鼠最大耐受量(MTD)和给药后小鼠毒性反应;微核试验采用给药后观察小鼠是否有致突变作用,检测其微核率;反复给药毒性试验采用灌胃的方法对大鼠进行... 为了探讨金翁止痢颗粒急性毒性、微核率和反复给药的毒性,急性毒性试验采用灌胃法观测小鼠最大耐受量(MTD)和给药后小鼠毒性反应;微核试验采用给药后观察小鼠是否有致突变作用,检测其微核率;反复给药毒性试验采用灌胃的方法对大鼠进行连续给药30 d,观察其一般状况、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以及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金翁止痢颗粒的LD50>20 g/kg;微核率均低于4‰,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连续给药后,大鼠一般情况良好,体重、脏器指数均无异常改变,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脏器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说明金翁止痢颗粒对大鼠、小鼠无急性毒性、致突变性和反复给药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翁止痢颗粒 急性毒性 微核率 致突变性 反复给药毒性
原文传递
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食蟹猴单次及反复给药毒性研究
4
作者 范潇予 王艺诺 +5 位作者 滑曼曼 卢晓晨 王江雪 单永超 魏金锋 靳洪涛 《中国药物警戒》 2019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通过单次及30天重复给予食蟹猴静脉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Ⅷ,观察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性质和程度,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致死剂量法,一次静脉给药后,观察食蟹猴可能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长期毒性实验中连续... 目的通过单次及30天重复给予食蟹猴静脉注射重组人凝血因子Ⅷ,观察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性质和程度,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急性毒性实验采用致死剂量法,一次静脉给药后,观察食蟹猴可能出现的急性毒性反应。长期毒性实验中连续给药30天,停药后恢复期观察4周,期间观察食蟹猴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急性毒性实验除61 250 IU·kg^(-1)组动物给药后第14天乳酸脱氢酶(LDH)与药前相比升高外,其他均未见明显异常。30天连续给药实验中,出现与凝血因子Ⅷ抗体和抑制物相关的临床症状,未发现与给药明确相关的毒性病理改变。结论食蟹猴单次静脉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61 250 IU·kg^(-1);30天重复给药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250 IU·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凝血因子Ⅷ 急性毒性 反复给药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黄软胶囊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实验研究
5
作者 王文刚 靳洪涛 +2 位作者 李慧 李晋 王爱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9期9-11,共3页
目的在GLP条件下进行柴黄软胶囊的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试验研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相关信息。方法急性毒性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16g/kg,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的400倍),观察药后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反复给药毒性实验设0.4、1.2... 目的在GLP条件下进行柴黄软胶囊的急性毒性和反复给药毒性试验研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相关信息。方法急性毒性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16g/kg,相当于临床人用剂量的400倍),观察药后小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反复给药毒性实验设0.4、1.2、3.6g/ks3个给药组(分别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10、30、90倍)及溶剂对照组,连续给药30d,停药后恢复期观察2周。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给药后部分动物观察到了呼吸急促,活动减少、闭眼,腹式呼吸等症状,药后约2~3h基本恢复正常。柴黄软胶囊0.4、1.2、3.6g/kg连续给药30d。试验期间各剂量组动物笼旁观察、进食量和体质量、血液学和凝血指标等未见与用药相关的改变。给药结束时3.6g/kg组动物的葡萄糖(GLU)略有升高,恢复期结束时未见异常。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小鼠灌胃柴黄软胶囊的最大给药剂量为16g/ks,大鼠柴黄软胶囊30d反复给药毒性,其未见毒性反应剂量fNOAEL)为1.2g/kg,结果提示糖尿病患者用药时注意血糖指标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黄软胶囊 急性毒性 反复给药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大鼠单次与反复给药毒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艺诺 范潇予 +3 位作者 滑曼曼 苗沙沙 单永超 靳洪涛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进行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的大鼠药物安全性评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急性毒性试验对SD大鼠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66 460 IU/kg·bw),观察给药后大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反复给药毒性试验设50、250和1 250 IU/kg·... 目的进行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的大鼠药物安全性评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急性毒性试验对SD大鼠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66 460 IU/kg·bw),观察给药后大鼠出现的毒性反应。反复给药毒性试验设50、250和1 250 IU/kg·bw 3个给药组(分别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5和25倍)及溶剂对照组,连续给药30 d,停药后恢复期观察4周。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动物临床观察结果、体重、大体解剖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任何显著性差异。30 d连续给药试验中,出现与凝血因子Ⅷ抑制物相关的临床症状,如APTT延长、出血和A/G降低等,未发现与给药明确相关的毒性病理改变,未见明显与给药相关的延迟或蓄积毒性。结论 SD大鼠单次静脉注射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66 460 IU/kg·bw;30 d重复给药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1 250 IU/kg·bw。本试验结果为该品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Ⅷ 急性毒性 反复给药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