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反应性软组织联合脱矿牙本质基质应用于拔牙位点保存
1
作者 戴婕婷 任碧晖 +2 位作者 徐业豪 郭水根 魏洪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557-3565,共9页
背景:反应性软组织内的干细胞间充质具有促进组织再生的潜力,脱矿牙本质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位点保存术的支架材料,促进骨细胞的附着、增殖和分化。目的:影像学分析拔牙保留反应性软组织1个月后、行脱矿牙本质基质位点保... 背景:反应性软组织内的干细胞间充质具有促进组织再生的潜力,脱矿牙本质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位点保存术的支架材料,促进骨细胞的附着、增殖和分化。目的:影像学分析拔牙保留反应性软组织1个月后、行脱矿牙本质基质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方法:纳入38例患者共62个拔牙位点,拔除患牙保留反应性软组织1个月后应用脱矿牙本质基质行位点保存术,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分别测量近中骨高度、中央骨高度、远中骨高度、颊侧骨高度、舌侧骨高度、牙槽嵴宽度,根据拔牙后剩余牙槽窝骨壁数量分为一壁骨缺损、二壁骨缺损、三壁骨缺损、四壁骨缺损。比较位点保存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骨量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在骨愈合期间无位点发生创口感染;②与位点保存术前比较,术后即刻骨高度、骨宽度明显增加(P<0.05);术后6个月骨高度增加(P<0.05),骨宽度无明显变化(P>0.05);与术后即刻比较,术后6个月骨宽度吸收了(1.253±2.896)mm(P<0.05),骨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③位点保存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4种骨缺损类型的骨高度明显增加(P<0.05),骨宽度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6个月较术前一壁骨缺损近中骨量增长最少(P<0.05),二壁骨缺损近中骨量增长最多(P<0.05);④结果表明:脱矿牙本质基质应用于位点保存术可有效预防和减缓拔牙术后的牙槽骨吸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重建已发生吸收的牙槽骨轮廓;拔牙术后保留反应性组织应用于脱矿牙本质基质位点保存术中,可实现创口封闭,临床疗效好;脱矿牙本质基质应用于一壁、二壁、三壁、四壁牙槽窝位点保存效果相似,但总体而言,脱矿牙本质基质应用于骨壁完整的拔牙窝时位点保存效果更为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研究 位点保存 脱矿牙本质基质 反应性软组织 骨壁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患牙拔牙窝内反应性软组织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夕文 欧其雅芝 满毅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8期600-603,共4页
慢性牙周炎的发病率高,是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长期慢性炎症环境中,受复杂的免疫调控而形成的反应性软组织,在患牙拔除后常残留于拔牙窝内,以往主张将其彻底清除。近期有研究者对反应性软组织的临床实践做出了新尝试,提示保留反应性... 慢性牙周炎的发病率高,是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长期慢性炎症环境中,受复杂的免疫调控而形成的反应性软组织,在患牙拔除后常残留于拔牙窝内,以往主张将其彻底清除。近期有研究者对反应性软组织的临床实践做出了新尝试,提示保留反应性软组织对于口腔中软组织和硬组织的再生有益。此外,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成功地从反应性软组织中分离,说明反应性软组织在组织再生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尽管反应性软组织有望在口腔软、硬组织再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目前尚无文献说明反应性软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成分、保留的具体标准。未来研究应着重于探究如何利用反应性软组织中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组织再生治疗,并形成保留反应性软组织的具体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窝 反应性软组织 肉芽组织 牙周炎 间充质干细胞 高通量测序技术 免疫调节 微环境 组织再生 即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齿突小骨及寰枢椎不稳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建东 贾连顺 李家顺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4期246-248,共3页
游离齿突小骨 ( Os odontoideum)是齿突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常导致寰枢椎不稳 ,引起脊髓压迫 ,严重者可导致瘫痪。本文综述了游离齿突小骨的发生原因、导致寰枢椎不稳的客观测量指标、齿突周围反应性软组织增生以及脊髓压迫程度等方面... 游离齿突小骨 ( Os odontoideum)是齿突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常导致寰枢椎不稳 ,引起脊髓压迫 ,严重者可导致瘫痪。本文综述了游离齿突小骨的发生原因、导致寰枢椎不稳的客观测量指标、齿突周围反应性软组织增生以及脊髓压迫程度等方面。以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齿突小骨 寰枢椎不稳 齿突畸形 原因 齿突周围反应性软组织增生 脊髓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