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贝克的自反性现代性与吉登斯的反思性现代性
1
作者
刘梦阳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24-28,共5页
反思性现代性与自反性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转型具有较强解释力的两个概念,但是在翻译和使用二者时存在着误解和混用的状况。这两个概念是吉登斯和贝克两位社会学家分别从反思性和自反性对现代性进行的考察,二者虽联系紧密,却有不同层次...
反思性现代性与自反性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转型具有较强解释力的两个概念,但是在翻译和使用二者时存在着误解和混用的状况。这两个概念是吉登斯和贝克两位社会学家分别从反思性和自反性对现代性进行的考察,二者虽联系紧密,却有不同层次上的内涵。具体来说,二者在是否具有反思意涵、背后的理论范式和对未来社会的认知态度方面的观点是相异的,而对现代性后果的看法是一致的。现代性的自反性和反思性是一个互补的过程,正是在自反性与反思性的碰撞中,现代社会步履蹒跚地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反性
现代性
反思性现代性
吉登斯
贝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钰
张襄誉
《社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吉登斯
"
反思性现代性
"理论
结构化理论
社会学
晚期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钰
张襄誉
《社会学》
2003年第1期6-12,共7页
关键词
吉登斯
"
反思性现代性
"理论
述评
社会学
理论
社会生活
性质
原文传递
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现代性规则困境与破困路径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正青
蒋文程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73,共12页
师德制度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助推教师职业发展、构建教育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制度工具主义的滥觞和受制度自身逻辑的影响,高校师德制度建设陷入了制度建构困境、取向困境、执行困境、评价困境。根据反思性现代性理...
师德制度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助推教师职业发展、构建教育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制度工具主义的滥觞和受制度自身逻辑的影响,高校师德制度建设陷入了制度建构困境、取向困境、执行困境、评价困境。根据反思性现代性理论,风险可以被看作现代性制度的内在变量,通过加强对制度的反思性监测,以激进的参与态度对反思性的制度进行再生产,为破解师德制度建设所面临的规则困境提供了视角和方法。具体而言,高校破解师德制度建设的现代性规则困境,需增强制度的反思性意识,从制度结构、价值取向、规则运行、目标达成等方面突破,以实现师德制度建设与师德养成的双向共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制度建设
师德失范
制度正义
现代性
规则困境
反思性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吉登斯社会理论体系及其内在逻辑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娟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31-34,共4页
安东尼.吉登斯作为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著述几乎涵盖了现代性、全球化、政治道路、日常生活、风险和信任等当代社会理论的所有领域。吉登斯的社会理论体系由社会学观、结构化理论和反思性现代性理论三大部分构成,...
安东尼.吉登斯作为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著述几乎涵盖了现代性、全球化、政治道路、日常生活、风险和信任等当代社会理论的所有领域。吉登斯的社会理论体系由社会学观、结构化理论和反思性现代性理论三大部分构成,其中隐含着的逻辑主线是,以社会学观为基础,通过结构化理论的方法,对现代性的扩张问题进行反思与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登斯
社会学观
结构化理论
反思性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动性:社会理论的新转向
被引量:
24
6
作者
林晓珊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94,共5页
全球化时代的突飞猛进加剧了日常生活的流动性,使流动性本身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生活世界的这一剧烈变化投射在社会理论之中,便是在鲍曼、厄里、卡斯特、贝克等人的推动下,西方社会理论的前沿研究出现了流动性转向的新趋势,并使流...
全球化时代的突飞猛进加剧了日常生活的流动性,使流动性本身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生活世界的这一剧烈变化投射在社会理论之中,便是在鲍曼、厄里、卡斯特、贝克等人的推动下,西方社会理论的前沿研究出现了流动性转向的新趋势,并使流动性成为观察和理解社会变迁的一个新维度。在现代性、全球化以及反思性现代性的相互交织中,流动性这一概念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并日益演化成一个饱含生活政治意蕴的关键词,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
现代性
全球化
反思性现代性
社会理论
原文传递
自我认同的危机、成因及拯救——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再探
被引量:
3
7
作者
乔丽英
《理论界》
2012年第2期85-88,共4页
自我认同已经成为晚期现代性问题的症候之一,产生了自我认同的极端机制,即反思性自恋,表现为凸显出来的身体逐步走向了"异化"以及自主决策以成瘾的方式演变成一种强制。究其产生的原因是现代性的反思性在解构传统的同时导致...
自我认同已经成为晚期现代性问题的症候之一,产生了自我认同的极端机制,即反思性自恋,表现为凸显出来的身体逐步走向了"异化"以及自主决策以成瘾的方式演变成一种强制。究其产生的原因是现代性的反思性在解构传统的同时导致了普遍意义的丧失,保持价值中立的个人主义的兴起催生了消极自由的产生以及失去价值规约的工具理性的泛滥。而生活政治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拯救自我认同危机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认同危机
现代性
的
反思性
个人主义
工具理性
生活政治
原文传递
题名
贝克的自反性现代性与吉登斯的反思性现代性
1
作者
刘梦阳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出处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24-28,共5页
文摘
反思性现代性与自反性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转型具有较强解释力的两个概念,但是在翻译和使用二者时存在着误解和混用的状况。这两个概念是吉登斯和贝克两位社会学家分别从反思性和自反性对现代性进行的考察,二者虽联系紧密,却有不同层次上的内涵。具体来说,二者在是否具有反思意涵、背后的理论范式和对未来社会的认知态度方面的观点是相异的,而对现代性后果的看法是一致的。现代性的自反性和反思性是一个互补的过程,正是在自反性与反思性的碰撞中,现代社会步履蹒跚地前进。
关键词
自反性
现代性
反思性现代性
吉登斯
贝克
Keywords
reflexivity theory
Ulrich Beck
Anthony Giddens
分类号
B50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C91-0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钰
张襄誉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吉登斯
"
反思性现代性
"理论
结构化理论
社会学
晚期
现代性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钰
张襄誉
出处
《社会学》
2003年第1期6-12,共7页
关键词
吉登斯
"
反思性现代性
"理论
述评
社会学
理论
社会生活
性质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现代性规则困境与破困路径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正青
蒋文程
机构
西南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73,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国时期大学教学伦理共同体研究”(18YJC880034)。
文摘
师德制度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助推教师职业发展、构建教育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制度工具主义的滥觞和受制度自身逻辑的影响,高校师德制度建设陷入了制度建构困境、取向困境、执行困境、评价困境。根据反思性现代性理论,风险可以被看作现代性制度的内在变量,通过加强对制度的反思性监测,以激进的参与态度对反思性的制度进行再生产,为破解师德制度建设所面临的规则困境提供了视角和方法。具体而言,高校破解师德制度建设的现代性规则困境,需增强制度的反思性意识,从制度结构、价值取向、规则运行、目标达成等方面突破,以实现师德制度建设与师德养成的双向共促。
关键词
师德制度建设
师德失范
制度正义
现代性
规则困境
反思性现代性
Keywords
teachers'professional ethics system
moral anomie
institutional justice
the dilemma of modernity rules
reflective modernity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吉登斯社会理论体系及其内在逻辑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娟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一系
出处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31-34,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范式研究"(07ZXB002)
文摘
安东尼.吉登斯作为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著述几乎涵盖了现代性、全球化、政治道路、日常生活、风险和信任等当代社会理论的所有领域。吉登斯的社会理论体系由社会学观、结构化理论和反思性现代性理论三大部分构成,其中隐含着的逻辑主线是,以社会学观为基础,通过结构化理论的方法,对现代性的扩张问题进行反思与解读。
关键词
吉登斯
社会学观
结构化理论
反思性现代性
分类号
C02 [社会学]
B80 [哲学宗教—思维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动性:社会理论的新转向
被引量:
24
6
作者
林晓珊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94,共5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学科规划一般项目"汽车消费与城市生活变迁--日常生活视野中的现代性体验"(课题编号:11JCSH04Y)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全球化时代的突飞猛进加剧了日常生活的流动性,使流动性本身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生活世界的这一剧烈变化投射在社会理论之中,便是在鲍曼、厄里、卡斯特、贝克等人的推动下,西方社会理论的前沿研究出现了流动性转向的新趋势,并使流动性成为观察和理解社会变迁的一个新维度。在现代性、全球化以及反思性现代性的相互交织中,流动性这一概念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并日益演化成一个饱含生活政治意蕴的关键词,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流动性
现代性
全球化
反思性现代性
社会理论
分类号
C91-0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自我认同的危机、成因及拯救——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再探
被引量:
3
7
作者
乔丽英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思想与传播研究所
出处
《理论界》
2012年第2期85-88,共4页
基金
乔丽英主持的浙江传媒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艺术类院校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JG2-1041
文摘
自我认同已经成为晚期现代性问题的症候之一,产生了自我认同的极端机制,即反思性自恋,表现为凸显出来的身体逐步走向了"异化"以及自主决策以成瘾的方式演变成一种强制。究其产生的原因是现代性的反思性在解构传统的同时导致了普遍意义的丧失,保持价值中立的个人主义的兴起催生了消极自由的产生以及失去价值规约的工具理性的泛滥。而生活政治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拯救自我认同危机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自我认同危机
现代性
的
反思性
个人主义
工具理性
生活政治
分类号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贝克的自反性现代性与吉登斯的反思性现代性
刘梦阳
《宜宾学院学报》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张钰
张襄誉
《社会》
北大核心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吉登斯“反思性现代性”理论述评
张钰
张襄誉
《社会学》
2003
1
原文传递
4
高校师德制度建设的现代性规则困境与破困路径
王正青
蒋文程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吉登斯社会理论体系及其内在逻辑
黄娟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流动性:社会理论的新转向
林晓珊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4
原文传递
7
自我认同的危机、成因及拯救——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再探
乔丽英
《理论界》
2012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