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域迭代重建算法与滤波反投影法对肝脏CT图像质量和扫描剂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君禄 李敬玉 +2 位作者 任庆云 郑立冬 王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10期91-93,共3页
目的:评价图像域迭代重建算法(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in image space,IRIS)与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projection,FBP)对肝脏CT图像质量和扫描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西门子emotion 16层螺旋CT,在上腹部常用扫描管电压130 kV条件... 目的:评价图像域迭代重建算法(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in image space,IRIS)与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projection,FBP)对肝脏CT图像质量和扫描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西门子emotion 16层螺旋CT,在上腹部常用扫描管电压130 kV条件下,曝光量分别采用250、230、210、190、170、150、130、110、90、70、50、30、20 mAs对尸体标本进行上腹部扫描,采用IRIS与FBP分别对扫描后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建。以130 kV、250 mAs FBP重建图像作为对照,比较不同扫描剂量条件对肝脏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IRIS对降低肝脏CT扫描剂量、提高肝脏CT图像质量的作用。结果:在相同扫描条件下,IRIS重建图像质量优于FBP重建图像质量;在同等图像质量的前提下,IRIS可以降低40%的扫描剂量。结论:与FBP相比,IRIS可以显著降低扫描剂量,提高肝脏CT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域迭代重建算 滤波反投影法 迭代重建 图像质量 扫描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骨断层重建的滤波反投影法和有序最大期望值法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嘉兴 朱汇庆 +1 位作者 陆云 刘兴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比较SPECT骨断层图像重建的有序最大期望值法(OSEM)与滤波反投影法(FBP)的图像效果。方法:32例患者进行SPECT骨断层显像,采集部位以脊柱为主。给药(30mCi99mTc-MDP)3~4h后进行断层图像采集。由1位技师对图像数据分别进行OSEM和FBP... 目的:比较SPECT骨断层图像重建的有序最大期望值法(OSEM)与滤波反投影法(FBP)的图像效果。方法:32例患者进行SPECT骨断层显像,采集部位以脊柱为主。给药(30mCi99mTc-MDP)3~4h后进行断层图像采集。由1位技师对图像数据分别进行OSEM和FBP(包括Metz窗函数和Butterworth窗函数)图像重建。由3位核医学医师独立双盲阅片。结果:OSEM放射条纹状伪影远远少于FBP,图像分辨率和图像清晰度也优于FBP。结论:骨断层重建方法OSEM法优于FBP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图像重建 有序最大期望值 滤波反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束卷积反投影法的程序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晓平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1996年第1期35-37,共3页
本文给出在扇束卷积反投影法中为提高运算速度,减少加权反投影运算量的一种程序优化方法和实验结果。并分别给出被测物体正反时针旋转时加权反投影的两种公式。
关键词 CT成象 扇束卷积 反投影法 程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清波反投影法的计算断层成像(CT)仿真 被引量:1
4
作者 郦军 何明一 王勇 《微机发展》 1997年第6期41-43,共3页
计算断层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可视化技术.它利用物体材料与射线相互间的物理特性和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对通过物作横断面若干方向的投影数据,经过专门的算法反演得到物体横断面的物理特性,在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石化工业、无损检测... 计算断层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可视化技术.它利用物体材料与射线相互间的物理特性和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对通过物作横断面若干方向的投影数据,经过专门的算法反演得到物体横断面的物理特性,在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石化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断层成像基本原理,重点就基于滤波反投影法的图像重建算法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采用该算法的计算机仿夏实验的结果,最后指出了进步研究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仿真 滤波反投影法 体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反投影法重建康普顿背散射图像过程中的数据修正
5
作者 黄峰 单家方 匡光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8-741,共4页
CBS机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无损探测技术。它与CT技术不同之处是传统CT技术是利用射线穿过人体时,各个部位对射线吸收的衰减量的积分来重建图像,而CBS机是利用入射射线在人体各个部位中的某点产生背散射(散射角α大于90°)的光子数来重... CBS机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无损探测技术。它与CT技术不同之处是传统CT技术是利用射线穿过人体时,各个部位对射线吸收的衰减量的积分来重建图像,而CBS机是利用入射射线在人体各个部位中的某点产生背散射(散射角α大于90°)的光子数来重建图像。重点分析了利用经典的卷积反投影算法重建康普顿背散射扫描图像过程中的数据修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反投影法 康普顿背散射(CBS) 数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反投影法重建康普顿背散射扫描图像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峰 邵立康 +2 位作者 丁厚本 沈建华 史国川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1年第4期22-25,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卷积反投影算法重建康普顿背散射扫描图像。该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数据修正简单的特点。
关键词 卷积反投影法 康普顿背散射扫描 数学模型 CT扫描机 CBS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重建的射线交切反投影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海南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1992年第3期22-25,共4页
本文详述了一种快速图像重建方法——射线交切反投影法。它吸取了代数重建算法的某些长处,但无迭代计算,简单实用,对于野外作业使用更显得方便,利用此方法,重建了实测的电磁波吸收系数图像,它比传统的阴影交汇法有更好的分辨率。
关键词 射线交切反投影法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反投影法的CT系统参数标定及图像重建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乃铭 于世凡 王智远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7期105-106,共2页
本文以CT图像成型为背景,研究如何利用传感器接收的数据进行图像成型。根据附件中的数据,综合多种数学基础原理,建立滤波反投影模型。通过对传感器接收的多组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得出图像形状和大小,并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图像成型效率的... 本文以CT图像成型为背景,研究如何利用传感器接收的数据进行图像成型。根据附件中的数据,综合多种数学基础原理,建立滤波反投影模型。通过对传感器接收的多组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得出图像形状和大小,并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图像成型效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成像原理 CT系统 中心切片定理 滤波反投影法(F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数字反投影技术——Hankel变换法实现原理与算法评价
9
作者 张朝宗 吕军震 郭志平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1991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图象重建算法的特点,描述了一种新的数字反投影技术,Hankel变换法的实现原理及步骤,并对核算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反投影法 HANKEL 变换 重建算 投影数据 核算 分类 变换系数 付氏变换 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刘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6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研讨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46例,每组23例,区分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A组:270mg I/ml碘... 目的:分析研讨双低剂量在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46例,每组23例,区分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管电压和对比剂剂量,A组:270mg I/ml碘克沙醇,管电压100k Vp;B组:350mg I/ml碘海醇,管电压120k Vp。设置相同的设置参数,记录两组患者剂量长度乘(DLP)、扫描范围、CT容积剂量指数(CT-DI),检测患者头颈部动脉CT指标,并计算平均碘摄入量、身体质量(BMI)、有效辐射剂量(ED),检查结果由医院2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分析,客观、主观判定其检验差异。结果:A组患者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主动脉CT值与B组比较(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比剂使用剂量,A组13g低于B组17g;比较两组患者SSDE、ED、DLP、CTDIvol指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头颈部CTA滤过反投影重组法中采用低对比剂(270mg I/ml)和低管电压(100k Vp),在确保图像诊断的作用上,明显降低了对比剂和辐射剂量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过反投影重组 CTA 低剂量 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CT系统标定与滤波反投影图像重建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江珊 邹义华 +1 位作者 姚竹 王志勇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1期12-16,36,共6页
该文建立了CT系统标定模型和CT系统重建模型,分析了标定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并设计了精度和稳定性更高的标定模板及对应的标定模型。针对CT系统标定问题,结合几何知识及接收信息建立方程组联立求解,计算出增益系数、探测器单元间距和各... 该文建立了CT系统标定模型和CT系统重建模型,分析了标定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并设计了精度和稳定性更高的标定模板及对应的标定模型。针对CT系统标定问题,结合几何知识及接收信息建立方程组联立求解,计算出增益系数、探测器单元间距和各方向上的平行射线方程,从而建立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得到旋转中心坐标。针对CT图像重建问题,首先推导了衰减系数与像素值的关系,然后采用各种滤波器进行滤波反投影重建。最后通过计算机正向模拟和反向求解分析了标定模板的精度和稳定性,设计了稳定性高的长方形-圆模板和精度高的长方形-椭圆-圆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系统标定 滤波反投影法 优化模型 精度和稳定性 模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模型的井间地震数据的卷积反投影成象
12
作者 R.J.R.East 陈静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89年第3期73-79,共7页
作为地下界面成象方法的井间地震层析成象的发展因缺乏真实资料而受到很大限制。对于深度超过数百米的钻井,井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尚欠发展,且花费昂贵。超声地震模拟系统的运用部分地弥补了这种数据的不足。由实验室的物理模型获得的超... 作为地下界面成象方法的井间地震层析成象的发展因缺乏真实资料而受到很大限制。对于深度超过数百米的钻井,井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尚欠发展,且花费昂贵。超声地震模拟系统的运用部分地弥补了这种数据的不足。由实验室的物理模型获得的超声数据,能够有效地检验井间成象软件。特别地,超声数据已被用于验证井间成象的卷积反投影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此算法对噪声的敏感性不及SIRT法,计算上亦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物理模型 资料采集 拉东变换 射线路径 反投影法 波场 投影 地震模拟 层析成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R算法对肝硬化患者碘摄入量、辐射剂量及门静脉CT图像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张广智 周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794-3798,共5页
目的 研究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对肝硬化患者碘摄入量、辐射剂量及门静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滤... 目的 研究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对肝硬化患者碘摄入量、辐射剂量及门静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滤波反投影法(FBP)组(34例)和ASIR组(3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门静脉CT检查,其中FBP组进行FBP重建(0%ASIR),对比剂用量450 mgI·kg^(-1),管电压100 kV;ASIR组进行ASIR重建(40%ASIR),对比剂用量350 mgI·kg^(-1),管电压100 kV。统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碘摄入量、辐射剂量及门静脉CT、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值、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 ASIR组碘摄入量低于FBP组(P<0.05);ASIR组和FBP组有效剂量(ED)、CT剂量容积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IR组门静脉主干、右支、左支CT、CNR、SNR值及门静脉图像噪声、伪影、门静脉3级分支结构显示主观评分均高于FBP组(P<0.05)。结论 与FBP重建相比,ASIR重建用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CT检查可提高门静脉CT、CNR、SNR值,提高CT成像的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但可有效降低碘摄入量,且不会增加辐射剂量,有助于提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滤波反投影法 门静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P、ASiR和VEO重建算法对腹部CT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杨晶 高艳 +3 位作者 李坤成 李岩 张秋杭 杜祥颖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8期893-897,共5页
目的:探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VEO)3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腹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CT750HD对35例患者进行腹部常规剂量CT扫描。分别采用FBP、50%ASiR和... 目的:探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和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VEO)3种重建技术对常规剂量腹部薄层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CT750HD对35例患者进行腹部常规剂量CT扫描。分别采用FBP、50%ASiR和VEO重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0.625mm薄层重建,并应用后处理台对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分析。测量并比较肝脏、胰脏、脾脏、肾脏、髂内肌、子宫和前列腺等的噪声值、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重建图像的主观评价由3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采用盲法评价。结果: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肝脏噪声分别为30.76±5.79,21.89±4.21和12.01±1.79,50%ASiR和VEO组图像噪声分别较FBP组降低29%和61%(P均<0.01)。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肝脏组织的CNR分别为7.53±1.49,10.95±2.57和16.85±14.93,50%ASiR和VEO组图像CNR分别较FBP组提高46%和123%(P均<0.01)。FBP、50%ASiR和VEO三组图像的肝脏组织的SNR分别为2.56±0.79,3.70±1.23和4.85±1.91,50%ASiR和VEO组图像SNR分别较FBP组提高45%和89%(P均<0.01)。结论:与FBP重建算法比较,在相同剂量条件下,50%ASiR和VEO能显著降低腹部CT图像噪声并提高图像质量;其中VEO重建算法降噪及提高图像质量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滤波反投影法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 基于模型迭代重建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图像处理技术的高分辨率红外图像重建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拜丽萍 李庆辉 +1 位作者 王炳健 周慧鑫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61,共4页
红外成像系统由于探测器阵列对图像的欠采样和成像单元尺寸等因素的影响 ,图像分辨率低 ,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介绍了目前主要研究和采用的基于序列图像处理技术的高分辨率红外图像重建方法 ,包括空间域的的常用方法 ,如贝叶斯法、... 红外成像系统由于探测器阵列对图像的欠采样和成像单元尺寸等因素的影响 ,图像分辨率低 ,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介绍了目前主要研究和采用的基于序列图像处理技术的高分辨率红外图像重建方法 ,包括空间域的的常用方法 ,如贝叶斯法、凸集投影法、迭代反投影法及频率域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图像处理技术 高分辨率 红外图像 重建方 图像重建 贝叶斯 凸集投影 迭代反投影法 红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CT图像重建的ART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顺利 张定华 +1 位作者 赵歆波 王凯 《无损检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53-456,共4页
工业CT是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手段。传统的滤波反投影算法(FBP)要求完备的投影数据,而实际检测中往往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获得完全的投影数据。针对不完全投影的数据重建问题,提出了利用代数重建法(ART)进行图像重建。分析了影响ART算法的... 工业CT是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手段。传统的滤波反投影算法(FBP)要求完备的投影数据,而实际检测中往往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获得完全的投影数据。针对不完全投影的数据重建问题,提出了利用代数重建法(ART)进行图像重建。分析了影响ART算法的重建速度和重建质量的因素,通过仿真实验对两种算法的重建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投影数据不完备时,ART算法的重建质量要优于FBP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信号处理 图像重建 代数重建 滤波反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模拟退火回火算法的结构混凝土超声层析成像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政宇 纪学灵 +1 位作者 黄靓 郑伯兴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结果不惟一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依据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点,在反演算法中引入物理意义明确的自然权矩阵,对走时较小的射线和射线较密的成像单元加以重权,形成了二次增广目标函数方程;然后,通过混沌模拟退火... 针对混凝土超声波层析成像结果不惟一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依据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点,在反演算法中引入物理意义明确的自然权矩阵,对走时较小的射线和射线较密的成像单元加以重权,形成了二次增广目标函数方程;然后,通过混沌模拟退火回火算法来寻求其全局最小值,从而得到各网格单元的声速计算值。在寻优过程中,其初始值由反投影法求得。模型试验表明,由于利用了正确的先验信息,加上混沌模拟退火回火算法在寻找函数极值方面具有优良的特性,不但反演过程收敛,而且数值稳定,其成像结果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对象内部缺陷,因此,该算法适用于混凝土的超声波速度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混凝土 层析成像 混沌变量 模拟退火回火算 反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束CT图像重建算法的快速实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胜利 潘瑞谊 文斌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7年第4期31-37,共7页
本文基于锥束CT滤波反投影重建的FDK算法,通过两种算法改进并结合基于共享内存的OpenMP并行技术和代码优化,实现了锥束CT图像的快速重建。基于锥束CT实际投影数据的重建结果表明,图像重建速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断层图像重建质量与FDK原... 本文基于锥束CT滤波反投影重建的FDK算法,通过两种算法改进并结合基于共享内存的OpenMP并行技术和代码优化,实现了锥束CT图像的快速重建。基于锥束CT实际投影数据的重建结果表明,图像重建速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断层图像重建质量与FDK原型算法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图像重建 FDK滤波反投影法 OpenMP并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观测地震面波品质因数Q值空间分布的反演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履灿 郭勤 孟宪森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1991年第2期34-37,共4页
本文引用在医疗CT技术中行之有效的卷积反投影作图象重建的方法,移植到地震学中来,根据面波射线理论,由面波振幅周期的观测数据计算出每一条面波射线的吸收特征时间t°,对当前所选定的一个确定区域北纬26°—34°,东经105&#... 本文引用在医疗CT技术中行之有效的卷积反投影作图象重建的方法,移植到地震学中来,根据面波射线理论,由面波振幅周期的观测数据计算出每一条面波射线的吸收特征时间t°,对当前所选定的一个确定区域北纬26°—34°,东经105°—114°范围选取面波射线扫描数据然后按射线方位角分为9组,每组又按射线距离中心座标30°N,109°.5E点的距离延拓为正负方向9组,运用Radon逆变换的卷积反投影法得到上述地区地壳内面波Q值的二维非均匀的分布图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 反演方 射线方位角 实际观测 反投影法 波振幅 特征时间 地震波能量 射线理论 RAD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匹配和RANSAC算法的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省 朱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根据序列图像间信息互补重建高分辨率图像的技术,其主要步骤在于精确运动估计算法和有效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针对存在旋转、缩放变换的序列图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IFT匹配和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RANSAC)的运动估计...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根据序列图像间信息互补重建高分辨率图像的技术,其主要步骤在于精确运动估计算法和有效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针对存在旋转、缩放变换的序列图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IFT匹配和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RANSAC)的运动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使用SIFT算法对图像序列的特征点进行提取并匹配,然后使用RANSAC算法消除误匹配点并获取投影变换矩阵,从而获得图像序列间的亚像素级的运动信息;采用一组低分辨率序列图像进行试验,基于上述运动估计算法,采用迭代反投影进行超分辨率重建。试验结果表明,运动估计精度较高,重建影像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尤其适用于影像序列间存在旋转缩放运动的图像序列的超分辨率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重建 运动估计 SIFT匹配 RANSAC 迭代反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