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栓塞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
1
作者 黄盛晶 周昌盛 +2 位作者 张霖 卢璐 张小宇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6-150,155,共6页
目的:分析以反晕征(RHS)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这一影像征象的认识。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确诊的以RHS为主要CT表现的PE住院患者15例,... 目的:分析以反晕征(RHS)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这一影像征象的认识。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确诊的以RHS为主要CT表现的PE住院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5例以RHS为主要CT表现的PE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和呼吸困难,但仍有半数以上患者合并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且出现白细胞、CRP升高,故有11例患者被误诊为肺炎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影像分析结果显示,15例患者共有16个RHS病灶,其中14例患者为单发病灶,1例患者可见2个RHS病灶。所有RHS病灶均位于下肺胸膜下,右下肺10个,左下肺6个;RHS病灶形态多为椭圆形(12/16),还可见楔形(2/16)及驼峰样改变(2/16),病灶长轴平行于胸膜;RHS中心为低密度的磨玻璃阴影,周围绕以边界尚光整的实性环,同时11例患者合并少量胸腔积液。经规范化抗凝治疗3个月以上,肺部RHS病灶均有吸收好转,部分残留少许纤维条索影,胸腔积液减少消失。结论:PE患者的RHS病灶多位于胸膜下,下肺多见,单发为主,病灶形态多为椭圆形,长轴平行于胸膜,同时常合并有少量胸腔积液。以RHS为主要CT表现的PE患者易被误诊为肺炎,对于具有上述影像特征的患者需警惕PE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反晕征 肺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高分辨CT反晕征特点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爱凤 沈晓强 +2 位作者 汝触会 徐俭朴 蔡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3714-3718,共5页
目的分析17例不同疾病患者胸部高分辨CT的反晕征特点,以提高对可能产生反晕征的不同病因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科就诊的17例胸部高分辨CT表现为反晕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由2位放射科医生分别独... 目的分析17例不同疾病患者胸部高分辨CT的反晕征特点,以提高对可能产生反晕征的不同病因的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科就诊的17例胸部高分辨CT表现为反晕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由2位放射科医生分别独立阅读CT影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描述,且意见一致。记录反晕征的形态、数量、病灶特点及其他伴随病变。结果 17例患者中感染性疾病9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例、肺结核4例、肺炎4例),非感染性疾病8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肺炎1例、结节病1例、肺腺癌1例、淋巴瘤1例、血管炎1例、感染后机化性肺炎2例)。反晕征壁光滑13例,反晕征壁内或周围有结节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反晕征壁内或周围均可见多发粟粒状小结节,其他感染性疾病或非感染性疾病所致反晕征壁内或周围均未见有小结节。结论反晕征壁内或周围有小结节多提示肉芽肿性疾病,肺结核可能性大,而不应考虑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或其他感染性肺疾病及非感染性肺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胸部 反晕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彦侠 薛兵 赵淑敏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38-640,共3页
目的:探讨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等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CT表现为反晕征的肺结核患者8例病例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0~38岁,病程20~60 d。结果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 目的:探讨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等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CT表现为反晕征的肺结核患者8例病例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0~38岁,病程20~60 d。结果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主要发生于年轻患者,多免疫力正常,临床症状较轻,结核典型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相对少见;CT显示病灶主要分布于上肺,合并空洞较少,但可有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并存,痰液及气管镜检查阳性率低,肺穿刺活检可见肉芽肿性病变,发现抗酸染色阳性细菌,此类患者及时抗结核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免疫力正常的年轻患者且胸CT以反晕征为主要影像特点,尤其合并小叶中心结节及树芽征,应警惕肺结核并及时肺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反晕征 胸部高分辨CT 肺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反晕征的肺磨玻璃结节CT诊断 被引量:11
4
作者 任华 李惠民 +3 位作者 虞崚崴 刘富富 孙姗姗 蔡静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分析表现为反晕征(RHS)的肺磨玻璃结节(GGN)的CT表现和诊断。方法:将34例34个表现为RHS的GGN纳入本次研究。在多平面重组三维正交图像的肺结节最大截面层面上完成分析。评价内容包括:结节最大径、环的最大厚度、完整性、环厚度的... 目的:分析表现为反晕征(RHS)的肺磨玻璃结节(GGN)的CT表现和诊断。方法:将34例34个表现为RHS的GGN纳入本次研究。在多平面重组三维正交图像的肺结节最大截面层面上完成分析。评价内容包括:结节最大径、环的最大厚度、完整性、环厚度的均匀性及密度。术前全部完成超高分辨率CT扫描。结果:肿瘤性病变32个,占94.1%,其中侵袭前病变21个(非典型腺瘤样增生7个,原位腺癌14个),侵袭性病变11个(微侵袭性腺癌9个和侵袭性腺癌2个)。另2例为良性病变。所有病灶形状均呈类圆形,边界清楚。侵袭性病变的最大径大于侵袭前病变(P<0.05)。侵袭性病变环的最大厚度大于侵袭前病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结节最大径>9mm诊断病变侵袭性的敏感度为81.8%,特异性为66.7%;环最大厚度>4mm判断侵袭性的敏感度为45.5%,特异性为90.5%。结论:表现为RHS的GGN绝大多数为肺腺癌。病灶最大径>9mm及环的最大厚度>4mm提示肿瘤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晕征 磨玻璃结节 超高分辨率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晕征为特征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蓉菊 向平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期30-34,I0002,共6页
目的3例患有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视为本研究观察者,对其特征性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增加对此疾病的影像学的认识。方法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科在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所治疗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3例患者,回顾其临床资... 目的3例患有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视为本研究观察者,对其特征性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增加对此疾病的影像学的认识。方法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科在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所治疗的鹦鹉热衣原体肺炎3例患者,回顾其临床资料及胸部CT影像,分析此疾病患者在影像学上的特征性改变。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热以及干咳,同时都有鸟类接触史,鸟类亦多有患病,通过对患者采取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获得鹦鹉热衣原体的存在信息,综合分析进而确诊。分析这3例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点,均发现初期存在反晕征这一特征性影像,且在治疗后均有明显吸收好转。结论反晕征作为一项特征性影像学改变,曾在多种疾病当中有相关报道,但对于鹦鹉热衣原体这一疾病的报道较少,仅局限于个案报道。通过对这3例鹦鹉热衣原体的患者影像学进行分析,提高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二代测序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反晕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反晕征为主要表现的间质型肺结核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旭辉 陈晓荣 陈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254,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28岁,咳嗽、咳痰半年余。半年前外院以肺炎收入院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本院CT显示双肺上叶散在(前段未受累)、双肺下叶背段多发小结节,呈环状排列,中央呈磨玻璃样改变,其内亦见小结节,呈反晕征改变... 病例资料患者,男,28岁,咳嗽、咳痰半年余。半年前外院以肺炎收入院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本院CT显示双肺上叶散在(前段未受累)、双肺下叶背段多发小结节,呈环状排列,中央呈磨玻璃样改变,其内亦见小结节,呈反晕征改变(图1),部分病灶内见血管走行,边缘见胸膜牵拉征(图2),纵隔未见增大淋巴结。支气管镜病理活检提示肺结核(图3)。讨论肺结核临床表现为午后低热、消瘦、咳嗽、咳血、胸痛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晕征 肺结核 间质型肺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反晕征”的HRCT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春华 樊敏 +3 位作者 刘侃 黄朝斌 程摇摇 陈巧娜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反晕征”的HRCT表现。方法对确诊的18例出现“反晕征”肺结核的HRCT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例肺结核的“反晕征”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5-65岁,反晕征外壁或内部均见小结节,分布两上肺16例,单肺分布2例,两肺弥漫分布5例,... 目的探讨肺结核“反晕征”的HRCT表现。方法对确诊的18例出现“反晕征”肺结核的HRCT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例肺结核的“反晕征”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5-65岁,反晕征外壁或内部均见小结节,分布两上肺16例,单肺分布2例,两肺弥漫分布5例,合并空洞形成4例,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6例。结论肺结核“反晕征”有其特点,小结节形成反晕征,可合并纵隔淋巴结结核、空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反晕征 小结节 HRCT 影像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表现为“反晕征”的肺结核病例分析
8
作者 王艺静 邱小伟 《浙江实用医学》 2021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以“反晕征”为CT表现的肺结核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类肺结核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5-2020年确诊11例CT表现为“反晕征”的肺结核病例。结果11例出现“反晕征”的患者中4例病... 目的探讨以“反晕征”为CT表现的肺结核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类肺结核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5-2020年确诊11例CT表现为“反晕征”的肺结核病例。结果11例出现“反晕征”的患者中4例病灶单发,7例多发;6例为多肺叶分布,5例为单一肺叶分布。病灶大小悬殊,晕环呈闭环者7例,开环者3例,两种类型皆存在者1例。10例“反晕征”呈类圆形,1例为地图状,晕环的壁和中央均可见细小结节影。11例均合并一种或几种其他影像学征象,如肺内实变、厚壁空洞、纤维索条影、簇状结节等。结论表现为“反晕征”的肺结核其晕环的壁与中央均由无数细小结节组成,可合并簇状结节、实变、空洞、纤维条索及胸膜牵拉等征象,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反晕征 CT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反晕征”的IgG4相关性肺疾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陈嘉艺 陈佳 +1 位作者 张曦 张琦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5期844-846,共3页
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 G4,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由免疫球蛋白介导的多器官系统性疾病,特征是血清IgG4水平升高,典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是富含IgG4的淋巴浆细胞浸润组织和器官、闭塞性静脉炎和纤维化[1]。IgG4相关性疾病表现为胰... 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 G4,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由免疫球蛋白介导的多器官系统性疾病,特征是血清IgG4水平升高,典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是富含IgG4的淋巴浆细胞浸润组织和器官、闭塞性静脉炎和纤维化[1]。IgG4相关性疾病表现为胰腺、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器官的受累,同时累及肝脏、肾脏、甲状腺、胆道和肺部等[2]。当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胸部时,肺实质、肺间质、气道、纵隔或胸膜均可受累,这一系列只累及肺部的IgG4相关性疾病被称为IgG4相关性肺疾病(IgG4⁃related respiratory disease,IgG4⁃RR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相关性肺疾病 反晕征 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继发性肺结核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童永秀 张玮 +1 位作者 张惠娟 杜瑞宾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此类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例,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共... 目的探讨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此类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例,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共发现反晕征病灶97个:上叶63个(以尖、后段为主),下叶背段19个,其余肺叶、肺段15个;1例单发,其余11例多发。CT或HRCT表现:12例均见反晕征,呈类圆形、边界较清,内见结节、树芽征,外环不光滑。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灶和其他间质性改变,包括:小叶内网格状阴影(12/12)、微结节(12/12)、树芽征(10/12)、小叶间隔增厚(7/12)、细支气管壁增厚(6/12)和磨玻璃样密度影(5/12)。伴随征象:空洞1例(痰菌阳性),胸腔积液2例,实变3例,胸膜受累3例,钙化4例。结论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晕征 肺结核 间质性改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1
作者 望云 范丽 +2 位作者 李琼 王云龙 刘士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4-357,共4页
目的分析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这类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确诊的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这类疾病的影像学特点、病理基础及... 目的分析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这类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确诊的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这类疾病的影像学特点、病理基础及鉴别诊断。结果 3例患者均为免疫正常人群,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肺内出现反晕征且合并有腺泡结节和树芽征,反晕征的壁及内部的磨玻璃区均可见结节影。结论肺内出现反晕征的肺结核患者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反晕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肺结核反晕征的CT演变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强军 王兆宇 +6 位作者 姜春雷 潘军平 陈殿森 廖梅香 甄德强 冯连彩 吴婧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反晕征"的CT演变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此征象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20年4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且CT表现为"反晕征"的12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并对其... 目的探讨肺结核"反晕征"的CT演变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此征象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20年4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且CT表现为"反晕征"的12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并对其中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病理和影像对照分析。结果12例表现为"反晕征"的患者中,单肺单发2例,单肺多发2例,双肺多发8例;3例仅见"反晕征",9例同时合并晕征样或均匀样"烟花征"。12例患者于"反晕征"外环均可见"树芽征"。8例接受3次及以上CT复查,其中6例规范抗结核治疗后显示"反晕征"整体密度减低、体积缩小。2例自然病程下,1例病灶整体增大,1例病灶整体密度减低、"反晕征"外环壁变薄。1例手术肺叶切除病理显示,肺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含朗格汉斯结节巨细胞的肉芽肿性炎结节,典型的干酪性坏死肉芽肿结节少见。CT上"反晕征"外环朗格汉斯结节密集,中央区稀疏伴纤维组织增生和肺泡壁增厚。结论肺结核"反晕征"外环以"树芽征"为主,中央以细网格影为主,在有效抗结核治疗后"反晕征"整体密度减低、病灶缩小,最终多以细网格影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反晕征
原文传递
反晕征的病因谱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何慕芝 蔡闯 +1 位作者 王继业 钟南山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19期1516-1520,共5页
反晕征作为一种特殊的胸部CT影像征象,可见于活动性肺结核、肺真菌病、隐源性机化性肺炎、肺恶性肿瘤等多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良性或恶性肺部疾病,对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以下就反晕征的疾病谱及... 反晕征作为一种特殊的胸部CT影像征象,可见于活动性肺结核、肺真菌病、隐源性机化性肺炎、肺恶性肿瘤等多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良性或恶性肺部疾病,对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以下就反晕征的疾病谱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晕征 胸部CT 肺结核 肺真菌病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原文传递
结节状反晕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果 刘行仁 +1 位作者 杨凌婧 朱江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4-846,共3页
结节状反晕征是反晕征中相对特殊的类型,它的出现对肉芽肿性疾病有较好的提示作用,从而能有效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本文通过分析一例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典型的结节状反晕征,临床高度怀疑为活动性肺结核,但常规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均无阳性结... 结节状反晕征是反晕征中相对特殊的类型,它的出现对肉芽肿性疾病有较好的提示作用,从而能有效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本文通过分析一例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典型的结节状反晕征,临床高度怀疑为活动性肺结核,但常规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均无阳性结果,且合并有干燥综合征需鉴别继发性机化性肺炎的患者的确诊经过,提示将影像诊断和病理诊断相结合的重要价值。同时对结节状反晕征的疾病谱进行简要概述,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干燥综合 肉芽肿性疾病 反晕征 机化性肺炎 阳性结果 临床高度怀疑 影像诊断
原文传递
反晕征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帅 武志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4期686-689,共4页
反晕征(RHS)最初被发现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中,随后在各种不同的疾病中也观察到此种征象,有学者观察到不同疾病中病灶的构成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对于其形成机制以及其对疾病的诊断是否有提示价值进行研究。本文收集了一些经报道的病例,综... 反晕征(RHS)最初被发现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中,随后在各种不同的疾病中也观察到此种征象,有学者观察到不同疾病中病灶的构成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对于其形成机制以及其对疾病的诊断是否有提示价值进行研究。本文收集了一些经报道的病例,综合资料,可能有助于够减小疾病诊断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反晕征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原文传递
社区获得性肺炎胸部CT中反晕征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俞静 赵红 +1 位作者 金晶 鲍芳 《医学信息》 2022年第10期109-112,125,共5页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出现反晕征(RHS)的临床及影像学预后,评价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8月在我院呼吸科病区住院的CA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影像表现分为RHS组(70例)与实变组(87例),比较两组的一...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出现反晕征(RHS)的临床及影像学预后,评价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8月在我院呼吸科病区住院的CA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影像表现分为RHS组(70例)与实变组(87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以及影像学变化。结果实变组较反晕征组多合并基础病(P<0.05);实变组发热、咳痰、胸痛胸闷、畏寒寒战、气喘症状发生多于RHS组(P<0.05);实变组CRP值及WBC计数均高于RHS组(P<0.05);1周内复查RHS组症状完全好转人数多于实变组(P<0.05);1周内CT复查影像RHS组较实变组更易吸收(P<0.05);在1周内CT复查影像未吸收的患者中,实变组复查当天的CRP值高于RHS组(P<0.05)。结论CAP患者影像学上出现RHS可能提示肺炎处于好转阶段,有助于指导临床评估肺内病灶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反晕征 C-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毛霉菌病CT表现(附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牟俊 刘江勇 +1 位作者 王骋 刘新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肺毛霉菌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4例患者CT表现:1例双肺多发、3例单肺多发结节或肿块影。3例见树牙征、空气新月征,4例见晕征,2例见反晕征,2例见低密度征。4例... 目的探讨肺毛霉菌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肺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4例患者CT表现:1例双肺多发、3例单肺多发结节或肿块影。3例见树牙征、空气新月征,4例见晕征,2例见反晕征,2例见低密度征。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气管及血管侵犯,1例侵犯左主支气管并肺动脉瘤形成,1例合并肺栓塞。4例均伴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增大。3例合并胸腔积液,2例合并心包积液。结论肺毛霉菌病影像学表现随着病程的变化表现为不同的胸部CT改变并肺外侵犯,当出现反晕征和低密度征,血管或支气管侵犯时,需考虑肺毛霉菌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毛霉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反晕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毛霉病1例
18
作者 黄惟彬 许静 +2 位作者 余敏 张恒 王凌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9-552,共4页
毛霉普遍存在于腐败的植物和土壤中,为条件致病菌,多发生在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可侵入呼吸道产生急性炎症,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极高、较为罕见的严重肺部真菌感染。由于该病在临床上缺乏特征性... 毛霉普遍存在于腐败的植物和土壤中,为条件致病菌,多发生在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可侵入呼吸道产生急性炎症,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极高、较为罕见的严重肺部真菌感染。由于该病在临床上缺乏特征性,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或漏诊。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2019年1月成功诊治肺毛霉病1例,现予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 放线菌 糖尿病 反晕征 宏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HRCT特征分析及临床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金明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年第7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HRCT特征、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提高COP的影像学认识水平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病理诊断COP患者的HRCT表现、病理、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肺功能检查示12例有限制性肺通气...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HRCT特征、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提高COP的影像学认识水平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病理诊断COP患者的HRCT表现、病理、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肺功能检查示12例有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其中9例伴弥散功能下降;1例轻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2例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13例白细胞增加,9例C-反应蛋白阳性,8例红细胞沉降率加快。HRCT斑片状实变影11例,磨玻璃影10例,不规则线状影7例,反晕征1例,细支气管扩张6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COP典型表现为两肺下部胸膜下,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斑片状实变影,且具有游走性。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提示COP诊断。早期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T 肺炎 反晕征 间质性
原文传递
机化性肺炎的胸部CT解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莉 《中国综合临床》 2021年第5期395-399,共5页
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间质来源疾病。在胸部CT上,OP主要表现为实变和/或结节伴支气管气相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以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和胸膜下分布为著,还可见"反晕"征、条带状实变和小叶间隔旁... 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间质来源疾病。在胸部CT上,OP主要表现为实变和/或结节伴支气管气相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以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和胸膜下分布为著,还可见"反晕"征、条带状实变和小叶间隔旁实变等特征,可以呈现"游走"性。OP的诊断是在影像学基础上结合临床和病理的综合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化性肺炎 胸部CT 肺损伤 实变 ""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