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志斌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1
作者 涂思义 张心佳 陈志斌(指导) 《光明中医》 2025年第3期458-460,共3页
反流性食管炎以反流、烧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西医治疗手段有限。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陈志斌教授认为,此病病因在于“胃失和降”,与肝脾(胃)失和、情志失和、寒热失和密切相关。治疗常用柴芍类方调和肝脾(胃)、... 反流性食管炎以反流、烧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西医治疗手段有限。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陈志斌教授认为,此病病因在于“胃失和降”,与肝脾(胃)失和、情志失和、寒热失和密切相关。治疗常用柴芍类方调和肝脾(胃)、半夏厚朴汤调畅情志、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或吴茱萸汤调和寒热。文章旨在介绍陈教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证经验,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此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痞 梅核气 反流性食管炎 陈志斌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砂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2
作者 周文锋 吕玉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香砂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用香砂四逆散治疗,对照组用兰索拉唑及莫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研究组服药4、6、8周及停药2周后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证... 目的:观察香砂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用香砂四逆散治疗,对照组用兰索拉唑及莫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研究组服药4、6、8周及停药2周后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证候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停药2周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研究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均较对照组高(P<0.05),血管活性肠肽(VIP)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香砂四逆散治疗RE效果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香砂四逆散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4/NF-κB通路探讨柴胡疏肝散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影响
3
作者 孟宗德 吕静静 赵霞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3-957,共5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改善作用。方法11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2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行改良贲门部分肌切开术结合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构建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建模成功的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9.6 g/...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改善作用。方法11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2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行改良贲门部分肌切开术结合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构建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建模成功的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9.6 g/kg)、西药组(雷贝拉唑钠2.1 mg/kg+枸橼酸莫沙比利1.6 mg/kg)、联合用药组,每组20只。观察食管下段黏膜病变情况,HE染色观察食管组织病理学变化,甲苯胺蓝改良法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的数量和脱颗粒率,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食管组织TLR4、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食管组织TNF-α、IL-8、IL-6、IL-1β水平,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血清IgA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食管组织SIg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肉眼可见红色、点片状糜烂、充血和增生的白斑,食管组织TNF-α、IL-8、IL-6、IL-1β水平及TLR4、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肥大细胞数量和脱颗粒率增加(P<0.05),血清IgA水平和食管组织SIgA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食管黏膜病理状态改善,食管组织TNF-α、IL-8、IL-6、IL-1β水平及TLR4、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肥大细胞数量和脱颗粒率减少(P<0.05),血清IgA水平和食管黏膜组织SIgA水平降低(P<0.05),以联合用药组最显著(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与雷贝拉唑、莫沙比利联合使用可以改善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的食管黏膜损伤程度,三者发挥协同作用,可能作用机制为激活TLR4/NF-κB转导途径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减轻食管黏膜组织炎症,从而改善食管黏膜病理状态、增强食管上皮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反流性食管炎 雷贝拉唑 莫沙比利 TLR4/NF-κB转导途径 免疫调节 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辨证模型构建
4
作者 王赵雨 南明花 +3 位作者 柏容容 于小涵 白长川 马跃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4-27,I0001,共5页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中医智能辨证模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VIP...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中医智能辨证模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E-Resources for China Studies,Wanfang Dat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古今医案云平台2001年1月—2024年1月收录的反流性食管炎中符合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的临床医案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然后将数据样本按7∶3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运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K最近邻(K Nearest Neighbors,KNN)、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的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反流性食管炎的辨证模型。结果整理得到188则医案数据样本,在相同训练、测试样本数据下,支持向量机、K最近邻、随机森林、极限梯度提升、BP神经网络、逻辑回归这6种算法对反流性食管炎两种证候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75%、73%、78%、65%、60%、62%。结论随机森林模型在诊断和预测方面表现出色,因此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RE辨证模型构建在方法学上是有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反流性食管炎 模型 医案 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炎症因子调控作用研究
5
作者 张娟 张明 何静波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胃食管反流大鼠食管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槲皮素给药组、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建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槲皮素给药组给予槲皮素50 mg/kg...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胃食管反流大鼠食管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槲皮素给药组、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建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槲皮素给药组给予槲皮素50 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1.52 mg/kg、铝碳酸镁56.89 mg/kg、吗丁啉1.14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每日一次,连续灌胃给药14天,末次给药后,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取食管组织样本,病理学染色,ELISA检测TNF-α、IL-6含量,WB检测IL-6、TNF-α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黏膜发红粗糙、缺损、鳞状上皮增生等;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给药组的胃食管组织病理学变化减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WB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给药组与阳性对照组TNF-α、IL-6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促进胃食管黏膜修复来发挥其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槲皮素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经辨证辨治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
6
作者 张泽 郑振涛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RE)发病率较高,机制复杂,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是临床医生难以回避的难题,因此对中医辨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之上常认为“胃为传病之所,而非起病之源”,应秉承张仲景“见病知源”的古训,在辨证上推崇六经辨证,在...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RRE)发病率较高,机制复杂,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是临床医生难以回避的难题,因此对中医辨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之上常认为“胃为传病之所,而非起病之源”,应秉承张仲景“见病知源”的古训,在辨证上推崇六经辨证,在用药上擅长经方合用,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为RRE的辨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兹录于下,以飨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反流性食管炎 六经病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饮食及生活指导
7
作者 冯燕 邱烨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5年第2期10-11,共2页
说到食管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反流性食管炎最为常见。该病是由于酸或碱反流损伤食管,导致食管破损,并引发嗳气、上腹部灼烧、上腹部疼痛、胸痛、烧心等一系列症状。反流性食管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 说到食管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反流性食管炎最为常见。该病是由于酸或碱反流损伤食管,导致食管破损,并引发嗳气、上腹部灼烧、上腹部疼痛、胸痛、烧心等一系列症状。反流性食管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规范治疗,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调整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改善症状并促进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饮食调整 规范治疗 胸痛 健康的生活方式 改善症状 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诺拉生片联用多潘立酮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陈金君 沈耀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38-042,共5页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伏诺拉生片与多潘立酮片联合用药应用于逆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名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通过随机盲选方法设置为参比组(n=29人)和联合组(n=29人)。其中参比组...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伏诺拉生片与多潘立酮片联合用药应用于逆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名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通过随机盲选方法设置为参比组(n=29人)和联合组(n=29人)。其中参比组采用了口服多潘立酮片的治疗方法,联合组采用了伏诺拉生片联用多潘立酮片的治疗方法。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对比两组取得的治疗效果、症状积分、监测食管24h pH相关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水平、胃肠激素指标水平。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比例为96.55%,显著高于参比组总有效比例79.31%(P<0.05);联合组临床相关指标评估得分低于参比组(P<0.05);联合组监测食管24h pH相关指标次数低于参比组(P<0.05);联合组血清炎症因子相关指标优于参比组(P<0.05);联合组胃肠激素指标表现水平大于参比组(P<0.05)。结论 将伏诺拉生片和多潘立酮片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地减少病人的炎症反应,增强胃肠激素分泌水平,从而显著地减轻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诺拉生片 多潘立酮片 反流性食管炎 疗效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戈拉生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9
作者 赵文涛 孙涵 焦小红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替戈拉生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核工业四一七医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RE患者94例为此次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47)口服盐酸伊托必利片、雷贝拉唑钠肠溶... 目的观察替戈拉生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核工业四一七医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RE患者94例为此次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47)口服盐酸伊托必利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观察组(n=47)口服伊托必利、替戈拉生,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浓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表达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87%(46/47)相较于对照组的82.98%(39/47)更高,EGFR阳性表达率82.98%(39/47)较对照组61.70%(29/47)更高(χ^(2)=6.021、5.317,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分别为(106.26±8.33)pg·mL^(-1)、(15.32±1.27)μg·L^(-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5.58±9.17)pg·mL^(-1)、(21.71±2.35)μg·L^(-1)](t=5.528、17.579,均P<0.05),观察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131.68±10.71)μg·L^(-1)]高于对照组[(122.59±9.46)μg·L^(-1)](t=4.67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64%(5/47),与对照组的14.89%(7/4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2,P>0.05)。结论替戈拉生联合伊托必利治疗RE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戈拉生 伊托必利 反流性食管炎 胃肠激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栀豉温胆汤结合雷贝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10
作者 杜娜 朱辰辰 +5 位作者 尚青青 毛海燕 李晓云 张玉琢 刘杰 杜囚鹏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栀豉温胆汤结合雷贝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5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2例R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栀豉温... 目的:探讨加味栀豉温胆汤结合雷贝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5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2例R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栀豉温胆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炎症指标、胃肠激素指标、生活质量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为(6.14±1.16)mg/L、白介素-6(IL-6)为(10.38±2.16)p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12.51±2.37)pg/mL,低于对照组的(8.27±1.25)mg/L、(15.87±3.89)pg/mL、(16.64±2.88)pg/mL(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泌素(GAS)为(176.80±15.43)pg/mL、胃动素(MOT)为(342.45±32.49)ng/L、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中的生理领域为(78.22±5.09)分、心理领域为(80.36±5.47)分、社会领域为(88.32±4.2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55.94±14.72)pg/mL、(298.81±31.62)ng/L、(70.43±6.44)分、(71.38±7.80)分、(80.34±5.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栀豉温胆汤结合雷贝拉唑用于RE可增强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加味栀豉温胆汤 雷贝拉唑 症指标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作用
11
作者 邓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92-195,共4页
探讨针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23年5月至2023年12月,选取5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接受个性化护理(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血清... 探讨针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23年5月至2023年12月,选取5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接受个性化护理(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血清胃泌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个性化护理组在血清胃泌素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有所提升(P<0.05),且炎症水平有所下降(P<0.05)。结论 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进行护理时,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对减轻炎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 化护理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血清胃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诺拉生与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
12
作者 杨庚 詹秀红 +3 位作者 杨磊 钟聪华 卓碧莲 田丽红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7期81-83,共3页
目的比较伏诺拉生与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2023年7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4例分为伏诺拉生组和泮托拉唑组,每组42例。2组均辅助性给予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及生... 目的比较伏诺拉生与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2023年7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4例分为伏诺拉生组和泮托拉唑组,每组42例。2组均辅助性给予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及生活方式调整方案,伏诺拉生组采用伏诺拉生治疗,泮托拉唑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持续治疗4周。比较伏诺拉生组与泮托拉唑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食管黏膜愈合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伏诺拉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泮托拉唑组的80.95%(χ^(2)=4.860,P=0.043)。治疗4周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伏诺拉生组低于泮托拉唑组(P<0.01);伏诺拉生组食管黏膜完全愈合率为90.48%,高于泮托拉唑组的71.43%(χ^(2)=4.941,P=0.026)。伏诺拉生组与泮托拉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随访1个月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伏诺拉生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更好,睡眠质量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伏诺拉生 泮托拉唑 临床症状评分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验案2则
13
作者 魏若琳 王灏元 苏宁 《内蒙古中医药》 2025年第1期85-87,共3页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即烧心)、胃酸反流、胸部不适、上腹部疼痛、嗳气等症状。西医治疗策略聚焦于抑制胃酸分泌、加速食管及胃内容物排空,以及必要时采取手术手段,这些措施短期内可缓解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即烧心)、胃酸反流、胸部不适、上腹部疼痛、嗳气等症状。西医治疗策略聚焦于抑制胃酸分泌、加速食管及胃内容物排空,以及必要时采取手术手段,这些措施短期内可缓解症状,但容易复发,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相比之下,中医药在防治此病方面展现出卓越的疗效持久性,伴随较低的不良反应与复发率。本文旨在通过分享两则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治疗案例,采用四逆散与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加减,为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肝胃郁热 四逆散 半夏厚朴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及有效率评价
14
作者 刘春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47-050,共4页
探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 在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期间,共收集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并进行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结果 ... 探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及有效率。方法 在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期间,共收集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并进行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胀痛等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更低(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显著增强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病情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 疗效 中医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中虚气逆证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15
作者 甘振宇 姚民武 《新中医》 2025年第2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中虚气逆证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0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2例中虚气逆证R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同... 目的:观察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中虚气逆证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0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2例中虚气逆证R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耐信量表(RDQ)评分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89%(32/36),对照组为66.67%(24/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反酸、嗳气或反流、胃脘隐痛、胃痞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各项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试验组上述各项评分(胃脘隐痛除外)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RD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中虚气逆证RE疗效明确,可显著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反流症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中虚气逆证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 中医证候评分 耐信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降逆汤加减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评估
16
作者 杜新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50-054,共5页
评估疏肝和胃降逆汤加减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本研究中,选取了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确诊的102例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并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 评估疏肝和胃降逆汤加减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本研究中,选取了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确诊的102例肝胃不和证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并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人。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在雷贝拉唑治疗的基础上,额外接受疏肝和胃降逆汤加减的联合疗法。对比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胃镜胃液反流及粪便肠道菌群,并完成了临床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的记录。结果 中医症状评分显示,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研究组在在倦怠乏力、大便黏腻、胃胀、胸骨后灼痛等症状上改善更显著(P<0.05),反酸症状改善无差异(P>0.05)。胃液反流改善在两组均见,研究组改善更佳(P<0.05)。临床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菌群分析显示,研究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增多,肠球菌和肠杆菌减少(P<0.05),对照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减少,肠球菌和肠杆菌变化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疏肝和胃降逆汤加减合并雷贝拉唑共同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能够增强胃肠道蠕动,提升胃肠功能,抑制炎症因子活性,有效缓解临床病症,进而增强治疗效果并减少复发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雷贝拉唑 肝胃不和证 疏肝和胃降逆汤加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
17
作者 赵燕 《西藏医药》 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应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我院接受诊治的复发性RE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取奥美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32例)采取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持续... 目的探讨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应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我院接受诊治的复发性RE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取奥美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32例)采取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持续8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指标[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24h食管PH监测结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较,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研究组24h食管PH监测反流次数均更低(P<0.05),研究组MTL、GAS水平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对改善复发性RE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有一定的意义,并且还能减少患者食管反流次数,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反流性食管炎 富马酸伏诺拉生片 奥美拉唑钠肠溶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文 罗继文 +1 位作者 杨艳刚 任杰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75-778,783,共5页
目的比较兰索拉唑与雷贝拉唑对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8月—2023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诊治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支... 目的比较兰索拉唑与雷贝拉唑对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8月—2023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诊治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支持治疗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研究组常规支持治疗及兰索拉唑胶囊口服。比较2组患者术后、治疗4周后消化功能相关指标(Gas、MTL、CGRP)及血清炎性相关指标(IL-4、IL-6、IL-17、IL-23)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Gas及MTL均高于对照组,CGRP低于对照组(t/P=9.550/<0.001,7.735/<0.001,12.398/<0.001);血清IL-6、IL-17及IL-2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4高于对照组(t/P=13.039/<0.001,22.533/<0.001,7.635/<0.001,7.682/<0.001)。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及雷贝拉唑均能显著缓解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症状,其中兰索拉唑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消化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 兰索拉唑 雷贝拉唑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闫莎莎 马雪瑶 +1 位作者 许园晨 张国瑜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 观察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方法 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雷贝拉唑治疗,给予... 目的 观察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方法 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雷贝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蒲元和胃胶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上腹痛、反酸与嗳气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及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比对照组(84.31%)更高(χ^(2)=3.991,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腹痛、反酸与嗳气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6.15±0.52) d、(5.80±0.52) d、(5.52±0.38) d,均分别短于对照组患者(8.44±0.73) d、(7.38±0.66) d、(6.72±0.82) d,t=18.247、13.429、9.482,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发作频率评分为(3.99±0.52)分,症状发作程度评分为(5.48±0.69)分,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6.24±0.67)分、(7.42±0.72)分,t=18.946、13.893,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分别为(331.29±4.92) ng·L^(-1)、(178.54±4.37) pg·m L^(-1),均高于对照组(299.54±5.23) ng·L^(-1)、(143.25±4.92) pg·m L^(-1),t=31.577,P<0.001;观察组(3.92%)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P>0.05。结论 蒲元和胃胶囊结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良好,患者症状缓解快,胃肠功能恢复良好,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蒲元和胃胶囊 雷贝拉唑 疗效 症状缓解时间 疾病问卷 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射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G-17、PGI、PG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敏 王秀敏 +1 位作者 黄宏春 蒋珊珊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808-811,816,共5页
目的探究内镜射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 目的探究内镜射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药物组(n=48)和射频组(n=78)。药物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射频组采用内镜射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泛酸、胸骨后灼痛、进食梗阻感]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G-17,PGI,PGⅡ]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射频组的总有效为89.74%,高于药物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P<0.05)。射频组的泛酸、胸骨后灼痛、进食梗阻感消失时间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3、2.750、2.348,P<0.05)。治疗后,两组的G-17、PGⅡ均低于治疗前,且射频组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2、2.157,P<0.05);PGI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射频组高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72、2.157、2.449,P<0.05)。射频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药物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5、2.473,P<0.05)。结论内镜射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高的疗效,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其血清G-17,PGI,PGⅡ水平,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射频 反流性食管炎 血清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