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练同步联合反馈装置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朱秋皎 潘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157-161,共5页
目的评估视练同步(PWW)培训联合反馈装置在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参加心肺复苏培训的6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配对分组法将学员分为传统教学组(n=30)和联合组(n=30)。传... 目的评估视练同步(PWW)培训联合反馈装置在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参加心肺复苏培训的6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配对分组法将学员分为传统教学组(n=30)和联合组(n=30)。传统教学组采用由传统的导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进行心肺复苏培训,联合组采用视频教学联合反馈装置进行心肺复苏培训。使用Simpad Plus分别收集各项参数,评估两组学员心肺复苏操作考核的结果和学员的满意度及有效性评价。结果培训后,两组学员的平均按压深度、有效按压分数、按压百分比及平均潮气量均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整体得分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考核为优秀的学员多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对培训的满意度及有效性评价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的平均按压次数、2 min通气次数、手部放置位置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WW培训联合反馈装置能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心肺复苏核心要素,有效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提高学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和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练同步 反馈装置 心肺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反馈装置在青少年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
2
作者 孙子文 许洛铭 +6 位作者 阳彩云 刘慧婷 王舒文 邹君俊 包丽艳 陈波 潘妮芳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12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实时反馈装置进行青少年现场心肺复苏培训,观察其持续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某市三所高中311名青少年通过培训前后问卷调查和应用实时反馈装置现场心肺复苏培训,分别在培训即刻和培训后1、3、6个月比... 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实时反馈装置进行青少年现场心肺复苏培训,观察其持续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某市三所高中311名青少年通过培训前后问卷调查和应用实时反馈装置现场心肺复苏培训,分别在培训即刻和培训后1、3、6个月比较培训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提示仅有10.9%知道AED,57%的学生不了解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现场培训前学员心肺复苏的按压正确率低下,仅(53.66±9.66)%,主要表现为频率过快及深度过浅,而通过应用实时反馈装置现场培训后学员们减少了频率过快、深度过浅(P<0.001)的情况,同时也减少了深度过深的次数(P<0.05),按压频率达标率、深度达标率、按压正确率均有提高(P<0.001);培训后1、3、6个月较培训前在按压频率、深度过深及按压正确率方面仍有改善(P<0.05);但培训后1、3、6个月提示按压频率过快和深度过浅次数增多(P<0.05),频率达标率、深度达标率、按压正确率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按压正确率仍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应用实时反馈装置对于青少年心肺复苏的培训过程可加强质量监控,提高培训效果,但是仍需要定期间断复训来维持效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肺复苏 反馈装置 培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假套牌识别、定位反馈装置研究
3
作者 章方健 傅瑜杭 周文豪 《专用汽车》 2024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针对车辆假套牌问题,重点研究了车辆假套牌识别,定位反馈装置在打击假套牌车辆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定位反馈装置的工作原理、技术要点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车辆假套牌、定位反馈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假套牌车辆的识... 针对车辆假套牌问题,重点研究了车辆假套牌识别,定位反馈装置在打击假套牌车辆中的应用。详细分析了定位反馈装置的工作原理、技术要点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车辆假套牌、定位反馈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假套牌车辆的识别率和追踪效率,为公安部门打击违法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假套牌 定位反馈装置 识别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线控转向力反馈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卢少波 何耀斌 +1 位作者 胡林涛 康学忠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12-1417,1411,共7页
基于线控转向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利用转子周面和端面混合工作模式的磁流变力反馈装置。提出了昆合工作模式力矩模型及其磁路与结构设计方法,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验证了理论设计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与周、端面单一模式对比分析表明,... 基于线控转向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利用转子周面和端面混合工作模式的磁流变力反馈装置。提出了昆合工作模式力矩模型及其磁路与结构设计方法,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验证了理论设计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与周、端面单一模式对比分析表明,在产生相同力矩的情况下,混合模式可使结构更为紧凑;而为获得尽可能大的力矩,端面积与周面积比的合理范围在2~8之间。在特定条件下对装置进行优化的结果表明,混合模式力反馈装置能在质量较小的情况下,实现同等力矩要求的线控转向路感电机执行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转向 反馈装置 磁流变液 混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液的小型力反馈装置的设计① 被引量:1
5
作者 文辞 宋爱国 王爱民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0-1315,共6页
针对现有力反馈装置安全性和灵巧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手指力反馈的小型三圆盘式磁流变液(MRF)执行器。导出了基于Bingham塑性模型的力矩公式,分析了MRF特性和执行器结构参数对力矩的影响。采用Maxwell软件对执行器进行了... 针对现有力反馈装置安全性和灵巧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手指力反馈的小型三圆盘式磁流变液(MRF)执行器。导出了基于Bingham塑性模型的力矩公式,分析了MRF特性和执行器结构参数对力矩的影响。采用Maxwell软件对执行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执行器的直径为32mm,高度为18mm,重120g,输入电流为1.2A时产生的力矩为260.7N·mm,达到了操作者抓取虚拟物体所需的抓取力。建立了不包含磁滞特性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和适用于电流随机变化且包含磁滞特性的分段线性模型,当电流变化区间为0~1.2A和1.2~0A时,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残余标准差分别为8.2N·mm和11.2N·mm,分段线性模型的残余标准差分别为5.9N·mm和6.2N·mm,分段线性模型的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装置 磁流变液(MRF)执行器 有限元分析 磁滞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在实习护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金容 吴妙略 +1 位作者 邓敬仪 陈妙霞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2130-213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在急诊实习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2019年该院180名急诊实习护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对照组心肺复苏培训按常规训练方案,观察组心肺复苏培训采用实时反馈...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在急诊实习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2019年该院180名急诊实习护生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名。对照组心肺复苏培训按常规训练方案,观察组心肺复苏培训采用实时反馈装置辅助。比较2组实习护生培训前后心肺复苏质量。结果2组实习护生培训前各项考核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实习护生培训后按压深度、按压频率、胸廓回弹程度、通气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反馈装置可显著提高实习护生心肺复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实时反馈装置 临床实习 护理学生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心肺复苏反馈装置按压质量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智鑫 邵玉梅 +7 位作者 何明丰 朱天威 袁康 关紫云 吴国新 张小娟 陈景利 李莹莹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对比我国自主研发SUNLIFE Palm CPR■胸腔按压反馈仪与挪度模拟人(Resusci Anne QCPR)对相同按压的一致性情况,探索SUNLIFE Palm独立运用国内培训的可行性。方法:招募300名心肺复苏学员进行2 min的连续单纯胸外按压,并同时使用SUNL... 目的:对比我国自主研发SUNLIFE Palm CPR■胸腔按压反馈仪与挪度模拟人(Resusci Anne QCPR)对相同按压的一致性情况,探索SUNLIFE Palm独立运用国内培训的可行性。方法:招募300名心肺复苏学员进行2 min的连续单纯胸外按压,并同时使用SUNLIFE Palm、挪度Resusci Anne QCPR收集按压数据。比较两组平均按压深度、平均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达标率、按压回弹达标率。结果:与挪度Resusci Anne QCPR相比,SUNLIFE Palm在平均深度与具有良好一致性(ICC=0.808),平均频率(ICC=0.589)、深度达标次数(ICC=0.544)一致性一般,回弹不足次数(ICC=0.278)一致性较差。结论:SUNLIFE Palm可应用于国内培训,但回弹不足问题上需要额外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按压反馈装置 胸外按压 按压质量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坊结合反馈装置培训模式在临床护士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翠青 黄霜霞 +2 位作者 黄春艳 侯璐蒙 崔妙玲 《蛇志》 2021年第4期487-489,共3页
目的通过工作坊结合反馈装置的新型培训模式提高临床护士心肺复苏(CPR)的实施质量。方法采用工作坊结合反馈装置的新型培训模式对全院954名在职临床护士进行CPR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理论考核成绩,并通过反馈装置监测高质量CPR中各项指标... 目的通过工作坊结合反馈装置的新型培训模式提高临床护士心肺复苏(CPR)的实施质量。方法采用工作坊结合反馈装置的新型培训模式对全院954名在职临床护士进行CPR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理论考核成绩,并通过反馈装置监测高质量CPR中各项指标,分析影响复苏质量的问题,为今后培训指引方向。结果培训前后临床护士CPR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培训前得分为(66.31±12.01)分,培训后得分为(84.04±15.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技能考核单人CPR+AED使用得分(81.64±6.11)分,CPR胸外按压得分(91.86±5.86)分,简易呼吸器使用得分(86.74±10.19)分,除颤仪使用得分(85.48±27.23)分;按压位置达标率为99.1%,胸外按压(QCPR)达标率为77.6%,人工通气(QCPR)达标率为74.2%,QCPR(CCF值)达标率为62.2%,QCPR(总分)达标率为40.7%。结论工作坊结合反馈装置的新型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士CPR的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R 护士培训 工作坊 反馈装置 培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馈装置用于实习护生心肺复苏训练的最佳方案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廖朝晖 李露 黄蕾 《上海护理》 2021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反馈装置进行实习护生心肺复苏培训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实习的护生219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授课与分组操作的培训方案,按照3名护生一组进行分组,每组护生轮流使用反馈装置进行心肺... 目的探讨使用反馈装置进行实习护生心肺复苏培训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实习的护生219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授课与分组操作的培训方案,按照3名护生一组进行分组,每组护生轮流使用反馈装置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每操作30 min时由反馈装置自带的考核系统测量护生心肺复苏操作得分,共测量7次,比较7次得分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实习护生操作60 min时心肺复苏得分最高,为(0.95±0.03)分;操作60、90、120 min的心肺复苏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这3个时间点与其他时间点的心肺复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是否使用过反馈装置、体质指数是护生心肺复苏得分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实习护生3人一组使用反馈装置进行心肺复苏训练的最佳时间为60 min,培训应注意劳逸结合、男女搭配、胖瘦结合、以老带新,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心肺复苏 反馈装置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机械转向系统的路感反馈装置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磊 沈亮 田晋跃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08年第4期188-189,共2页
路感反馈装置通过线控转向装置使车辆驾驶员有真实的路感。这种装置已应用于叉车,其主要优点是转向省力,减少驾驶员的疲劳。
关键词 反馈装置 路感 转向系统 工程机械 车辆驾驶员 转向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扭矩扳手施扭合格信号采集与反馈装置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奔 成晔 王堃 《计量技术》 2002年第5期10-11,共2页
本文根据汽车总装配车间的质量控制系统对定扭矩扳手的使用需求 ,分析定扭矩扳手的结构特点 ,提出对传统定扭矩扳手的改进方案、实施方法 ,设计与系统相配合的辅助装置。
关键词 定扭矩扳手 施扭合格信号采集与反馈装置 设计 质量控制系统 汽车 装配 连接 螺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提示/反馈装置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楚琳 桂莉 +3 位作者 阚庭 王宪 李爽 邱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28-31,47,共5页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对心搏骤停患者的主要施救方式,研究[1]表明高质量的 CPR 可以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以下简称《指南》)再次强调了实施高质...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对心搏骤停患者的主要施救方式,研究[1]表明高质量的 CPR 可以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以下简称《指南》)再次强调了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大量研究[3-7]表明,在培训或临床实践中心肺复苏并不能完全符合?指南?要求,而心肺复苏提示/反馈装置的出现旨在帮助实施者完成高质量心肺复苏,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存活率。本文为此系统回顾国内外心肺复苏提示/反馈装置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以期为该类装置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提示/反馈装置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压反馈装置改善步进液压缸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庆兴 岳宏 王爱民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7-40,共4页
本文将动压反馈装置作为校正系统引入步进液压缸;分析了校正系统对步进液压缸特性的影响;对动压反馈装置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带有动压反馈装置的BJG-1型步进液压缸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动压反馈装置对提... 本文将动压反馈装置作为校正系统引入步进液压缸;分析了校正系统对步进液压缸特性的影响;对动压反馈装置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带有动压反馈装置的BJG-1型步进液压缸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动压反馈装置对提高缸的动、静态特性,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反馈装置 步进液压缸 液压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atlab进行鳍角反馈装置的机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军 马佳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2,共4页
以某型后收式减摇鳍装置为例,建立鳍角反馈装置的数学模型,编制Matlab程序,运用网格法,对反馈装置的结构尺寸以反馈偏差平方和最小及偏差绝对值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计算,分析了优化计算的结果,并对优化参数的变化对目标函数的影响进行了... 以某型后收式减摇鳍装置为例,建立鳍角反馈装置的数学模型,编制Matlab程序,运用网格法,对反馈装置的结构尺寸以反馈偏差平方和最小及偏差绝对值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计算,分析了优化计算的结果,并对优化参数的变化对目标函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摇鳍 鳍角反馈装置 机构优化 MATLAB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力觉反馈装置及用于主从遥操作实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建军 李沙沙 +4 位作者 米兆文 邵世龙 常贺 陈龙正 高毓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1年第12期93-97,共5页
在遥操作系统中为了增强现实及实现本地力觉信号再现功能以提高精细化操作的目的,设计了用于人机交互功能的力反馈装置;该装置为单自由度结构,基于步进电机驱动;利用STM32微控制器采集触觉力信号以及关节位移信号,通过设计基于力误差的... 在遥操作系统中为了增强现实及实现本地力觉信号再现功能以提高精细化操作的目的,设计了用于人机交互功能的力反馈装置;该装置为单自由度结构,基于步进电机驱动;利用STM32微控制器采集触觉力信号以及关节位移信号,通过设计基于力误差的控制律调整位置变量实现输出力信号与标准力信号的匹配;为了验证该力反馈装置进行了标准力信号再现实验;并且利用该力反馈装置作为主机械手与单自由度从机械手搭建遥操作装置,进行了力、位置双边跟踪实验验证,实现了主、从机械手力、位置协同一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装置 PID控制 力、位跟踪 STM32 遥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压反馈装置对公众胸外按压培训质量提升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冬冰 阮婕 +2 位作者 叶继 李明华 许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3期180-181,共2页
目的:分析按压反馈装置在公众急救培训中提升按压质量的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选取参加初级医疗急救员培训的学员10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在无反馈装置下进行按压练习;B组在有反馈装置下进行按压练习。培训完成后两组学员在无... 目的:分析按压反馈装置在公众急救培训中提升按压质量的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选取参加初级医疗急救员培训的学员100名,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在无反馈装置下进行按压练习;B组在有反馈装置下进行按压练习。培训完成后两组学员在无反馈装置下进行胸外按压考核,以2015版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指南的高质量心肺复苏为考核依据,在15~18s内完成30次按压,按压深度和按压回弹至少有23次符合要求为达标。结果:A组按压深度达标率为68%,B组按压深度达标率为100%;A组按压回弹达标率为76%,B组按压回弹达标率为94%;A组按压频率达标达标率为64%,B组按压频率达标率为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压反馈装置可以有针对性地纠正公众在胸外按压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能提高公众胸外按压培训质量,对公众现场急救实施胸外按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压反馈装置 按压深度 按压回弹 按压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馈装置在胸外按压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明珠 王文卿 于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658-1662,1666,共6页
目的 探究使用反馈装置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索有关使用反馈装置的胸外按压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 目的 探究使用反馈装置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搜索有关使用反馈装置的胸外按压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研究所需资料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RCT,研究对象共880例。Meta分析结果:(1)“成人模拟人”亚组使用反馈装置胸外按压的按压频率低于常规胸外按压[MD=-5.80,95%CI(-11.01,-0.59),P=0.03],而“婴儿模拟人”亚组使用反馈装置胸外按压频率与常规胸外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9.93,95%CI(-15.27,35.14),P=0.44],该结果显示实施对象不同是研究间存在异质性的原因。(2)使用反馈装置胸外按压深度大于常规胸外按压[MD=3.48,95%CI(1.41,5.55),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实施者不同是研究间产生异质性的原因。医务人员使用反馈装置辅助胸外按压深度高于常规胸外按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4.06,95%CI(0.89,7.23),P=0.01],而非医务人员组间的按压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3.0,95%CI(-0.32,6.31),P=0.08]。结论 不同人群使用反馈装置辅助胸外按压的效果不同,医务人员能够通过使用反馈装置增加按压深度,同时也需要加强反馈装置在非医务人员胸外按压培训中的应用。由于成人与婴幼儿身体特征存在差异,未来研究中还应大量开展分别以成人和婴幼儿为实施对象的高质量、大样本的RCT,为今后反馈装置在胸外按压中的标准化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按压 反馈装置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火工分离系统反馈装置设计
18
作者 赵晓雨 杨安民 +1 位作者 夏冬星 贺爱锋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共3页
针对由多个爆炸螺栓组成的分离系统的分离故障定位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反射的分离反馈装置,根据检测反射光强度判断各个爆炸螺栓是否分离。通过将反馈装置与爆炸螺栓上反射膜错位或重合,来模拟爆炸螺栓的分离或发生故障,并对反馈装... 针对由多个爆炸螺栓组成的分离系统的分离故障定位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反射的分离反馈装置,根据检测反射光强度判断各个爆炸螺栓是否分离。通过将反馈装置与爆炸螺栓上反射膜错位或重合,来模拟爆炸螺栓的分离或发生故障,并对反馈装置功能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错位时反馈光强低于100nW,重合时反馈光强大于100nW,从而可对分离故障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系统 反馈装置 故障定位 激光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反馈装置在非急重症医务人员心肺复苏培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峥林 世荣 钱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实时反馈装置对非急重症医务人员实施心肺复苏培训的影响。方法纳入某三甲医院非急重症医务人员共353人,同时随机挑选45名工作1年及以上急诊及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按照《2020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培训,... 目的探讨实时反馈装置对非急重症医务人员实施心肺复苏培训的影响。方法纳入某三甲医院非急重症医务人员共353人,同时随机挑选45名工作1年及以上急诊及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作为对照组。按照《2020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培训,以模拟人为对象进行3轮心肺复苏培训,3轮按先后顺序分别定义为S1、S2、S3,每组按压时间为2min。S1无任何提示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S2及S3在按压过程中均根据实时反馈装置对按压质量包括按压深度、频率、回弹情况进行修正,以上数据均通过无线网络信号传输并收集。结果非急重症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按压质量较急重症医务人员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急重症医务人员在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准确率及按压分数方面,S2、S3均优于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急重症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按压质量较急重症医护人员低,实时反馈装置有助于改善培训效果,提高按压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非急重症医务人员 培训 反馈装置 按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在规范化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悦霖 何波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7期3034-3035,3056,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CPR)实时反馈装置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级64名本科生进行CPR培训,将其分成传统教学组(32名)及反馈装置组(32名)。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经过教师带教,在模拟人身上进行联系;反馈装置组即...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CPR)实时反馈装置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级64名本科生进行CPR培训,将其分成传统教学组(32名)及反馈装置组(32名)。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经过教师带教,在模拟人身上进行联系;反馈装置组即经过教师带教讲解,在配有实时反馈装置的模拟人身上进行练习。最后对两组学生通过CPR评分量表进行考核,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通过1周的练习,反馈装置组学生的最后考核得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R实时反馈装置在规范化技能培训中有重要作用,可以实时反馈操作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更有效地提高培训的效率,使学生快速且标准地掌握CPR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 技能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