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斑疹伤寒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源 牛彦麟 +8 位作者 刘小波 孟凤霞 岳玉娟 王君 宋秀平 栗冬梅 李贵昌 王雪霜 刘起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斑疹伤寒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斑疹伤寒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斑疹伤害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分布特征,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采用... 目的了解我国斑疹伤寒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斑疹伤寒的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斑疹伤害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分布特征,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17年全国共报告29 211例斑疹伤寒病例,分布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7 d,92.20%的斑疹伤寒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集中在0~20 d。男性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6 d,女性为7 d,女性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大于男性;学生与散居儿童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较长;河北、广东和山东省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较短,四川和辽宁省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较长。结论我国斑疹伤寒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较长,需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精准诊疗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疹伤寒 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分析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继民 鲁亮 +2 位作者 刘可可 吴海霞 刘起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及其分布特征,为我国SFTS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6年SFTS病例信息,利用SPSS 20.0软件对不同年度、性别、年龄组、职业、季节...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及其分布特征,为我国SFTS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6年SFTS病例信息,利用SPSS 20.0软件对不同年度、性别、年龄组、职业、季节及省份SFT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国共报告5 360例SFTS确诊病例,所有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的中位数为9 d,四分位数间距为22 d。不同年份SFT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96.088,P=0.000)。2014年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最长,主要分布在60 d内,而其他年份主要分布在20 d内。不同省份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1.404,P=0.000)。湖北省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最长,浙江省最短。结论不同年度、不同省份和不同人群SFTS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存在差异,但均较长,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缩短该时间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