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语行为的要素之一--取效结果探析
1
作者 宣力 郭秀丽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213,共2页
取效行为是言语行为的三层结构之一。传统语言学通常只注重研究主观确立的目的,却忽略了可能产生的效果。通过对奥斯汀的取效行为的定义、言语行为三层次的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取效行为和取效结果并非完全对等,受话者的实际反应,即取效... 取效行为是言语行为的三层结构之一。传统语言学通常只注重研究主观确立的目的,却忽略了可能产生的效果。通过对奥斯汀的取效行为的定义、言语行为三层次的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取效行为和取效结果并非完全对等,受话者的实际反应,即取效结果构成言语行为要素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取效结果 行为 意向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尼诗歌汉译本翻译策略的语用取效研究
2
作者 刘风光 刘梦瑶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5-93,共9页
爱尔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被认为是继叶芝之后最伟大的诗人。《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是希尼的代表诗作。本研究从文学语用视角切入,探讨希尼诗歌《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三位资深译者(吴德安、黄灿然、傅浩)译本的异同,... 爱尔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谢默斯·希尼被认为是继叶芝之后最伟大的诗人。《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是希尼的代表诗作。本研究从文学语用视角切入,探讨希尼诗歌《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三位资深译者(吴德安、黄灿然、傅浩)译本的异同,并采用调查问卷,重点关注两个层面的接受者(笔者及20名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译本翻译策略的取效解读。研究发现,在笔者对不同译本翻译质量评估的第一阶段取效层面,不同译者在音韵、词汇和句法上采用归化、异化、杂糅式、自由改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旨在再语境化诗歌译本特征,传递诗歌含义。在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译本翻译质量评估的第二阶段取效层面,高水平英语学习者更倾向于傅浩或黄灿然两位译者的译本,对不同层面的翻译策略阐释具有多元性,接受者的“文化过滤”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影响译本产生的诗学效果及读者对诗歌的理解,间接证明了诗歌的难译或不可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尼诗歌 汉译 文学语用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儿童语用交流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取效行为理论 被引量:13
3
作者 程璐璐 尚晓明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31,共18页
儿童语用交流行为是最基本的语用现象,对儿童语言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儿童词汇、语法的发展,而且能够展示儿童的社会理解力和认知程度。本研究运用INCA-A编码系统和CLAN语料分析系统,从言语倾向与言语行动类型及其数量的角度对CHIL... 儿童语用交流行为是最基本的语用现象,对儿童语言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儿童词汇、语法的发展,而且能够展示儿童的社会理解力和认知程度。本研究运用INCA-A编码系统和CLAN语料分析系统,从言语倾向与言语行动类型及其数量的角度对CHILDES语料和自建学前儿童口语语料进行分析,揭示学前儿童语用交流行为的发展特点,并据此构建了取效行为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根据取效行为中语言目的和效果的互动关系,通过具体语料重点阐述了知识与不可预料效果、语言与可预料效果、行为与探试效果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家长应针对儿童知识、语言和行为现状,培养其语用交流行为,如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多模态教学法等帮助儿童积累百科知识,通过发展儿童的故事叙事能力训练儿童语言技能,借助主题互动游戏发展儿童的行为交往方式等,以此提高儿童的语言运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发展 行为 儿童语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杨骏教授针刺调神、调气与针刺取效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曼 胡修强 +3 位作者 陈倩倩 王陶 赵永华 杨骏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66-68,共3页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黄帝内经》阐释出神与气之重要。本研究从调神、调气的概念及重要性以及针刺调神、调气入手,并具体分析杨骏教授通督调神法和通任调气法,从而为实现针刺"得气"提供条件,利于针刺取效。本研究介绍了杨...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黄帝内经》阐释出神与气之重要。本研究从调神、调气的概念及重要性以及针刺调神、调气入手,并具体分析杨骏教授通督调神法和通任调气法,从而为实现针刺"得气"提供条件,利于针刺取效。本研究介绍了杨骏教授临床治疗上常用调神、调气针刺方法,论证调神、调气对针刺取效之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神 调气 针刺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效行为与诗歌语篇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风光 张绍杰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8,21,共4页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中的“取效行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交际概念,但尚未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取效行为研究的回顾,在语用学的框架内梳理出取效行为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释诗歌语篇的取效行为模式。本研究不但表...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中的“取效行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交际概念,但尚未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取效行为研究的回顾,在语用学的框架内梳理出取效行为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释诗歌语篇的取效行为模式。本研究不但表明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价值,而且为文学批评理论提供一种新的语言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诗歌语篇 行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效萃取法从制药废液中回收正丁醇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小平 王涛 +1 位作者 杨杰 许文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87,100,共4页
用盐效萃取法从制药废液中回收正丁醇,考察碳酸钾水溶液与该废液的质量比对脱水率的影响,测定正丁醇-水-碳酸钾体系在40℃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用Pitzer理论和NRTL方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当质量分数为60.00%的... 用盐效萃取法从制药废液中回收正丁醇,考察碳酸钾水溶液与该废液的质量比对脱水率的影响,测定正丁醇-水-碳酸钾体系在40℃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用Pitzer理论和NRTL方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当质量分数为60.00%的碳酸钾水溶液与废液的质量比为1.00时,脱水率高达84.50%;将有机相进行精馏可得到质量分数为99.50%的正丁醇;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水相和有机相的绝对平均偏差分别为0.60%和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钾 回收 正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行为中取效行为和取效效果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江桂英 孙少文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39,共5页
取效行为因其不确定性而成为言语行为理论的薄弱之环。本文继承取效效果的概念,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其定义进行重新梳理,在此基础上利用Talmy的力动态模型对言语行为中的取效行为进行图式性描述和分类.并选取《红楼梦》中的案例进... 取效行为因其不确定性而成为言语行为理论的薄弱之环。本文继承取效效果的概念,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其定义进行重新梳理,在此基础上利用Talmy的力动态模型对言语行为中的取效行为进行图式性描述和分类.并选取《红楼梦》中的案例进行运用分析和证明,得出的结论如下:(1)取效效果是听者的认知过程,它包括说者发出话语行为、听者接收后通过语言理解机制进行理解并作出相应反应。取效效果决定取效行为,而取效行为可以作为取效效果分析的依据;(2)取效行为有4种分类。本文从理论上弥补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在实践中证明认知语言学的阐释力度,为力动态模型与言语行为理论的结合做出实践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行为 认知语言学 力动态模型
原文传递
取效行为的内涵阐释与取效行为动词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淑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9,共6页
作为完整言语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取效行为长期被边缘化,得不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甚至被排斥在语言学研究者的视野之外,学者们常常将其与取效效果混为一谈。对取效行为的概念进行梳理,对其实质和内涵进行阐释和界定,对取效行为和取... 作为完整言语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取效行为长期被边缘化,得不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甚至被排斥在语言学研究者的视野之外,学者们常常将其与取效效果混为一谈。对取效行为的概念进行梳理,对其实质和内涵进行阐释和界定,对取效行为和取效效果两个概念加以区分,并对实施取效行为的主要手段——取效行为动词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界从新的视角认识取效行为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意向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心病的辨证特色及其取效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沈绍功 韩学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10-611,631,共3页
关键词 心病 辨证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针的作用规律及取效机理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耀龙 陈淑慧 陈荣钟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3期108-109,共2页
随着针灸疗法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发展出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现代疗法,这些有益的探索极大地丰富了中医针灸学的治疗范围,提高了临床疗效。其中尤以浮针、腹针、腕踝针、八字针法、浅针术等一系列技法影响较大,因为这类针法均在皮下... 随着针灸疗法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发展出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现代疗法,这些有益的探索极大地丰富了中医针灸学的治疗范围,提高了临床疗效。其中尤以浮针、腹针、腕踝针、八字针法、浅针术等一系列技法影响较大,因为这类针法均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进行操作,故统称为“皮下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针 作用规律 机理 系统论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馏与盐效萃取偶合过程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晓梅 肖国民 杨志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8-602,共5页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从含水量较高的共沸液中分离有机溶剂的装置,该装置将精馏和盐效分相器结合起来,并带有中间储罐,其特点是:分相器可以将塔顶蒸出的共沸物中的大部分水除去,中间罐可以实现水从塔底除去。该装置上、下同时出水,有机溶剂...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从含水量较高的共沸液中分离有机溶剂的装置,该装置将精馏和盐效分相器结合起来,并带有中间储罐,其特点是:分相器可以将塔顶蒸出的共沸物中的大部分水除去,中间罐可以实现水从塔底除去。该装置上、下同时出水,有机溶剂浓缩在中间罐中。该装置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节约了能源。对该装置进行了数学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共沸 乙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话语篇的互动机制及其取效行为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海庆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79-83,共5页
动态语篇观认为,语篇是一种有结构、有意图的符号编码和解码的创造活动,语篇的互动性归根结底体现于说者意图和目的的传达与听者对该意图和目的的领悟和反应过程之中。如果把会话语篇看作是一个完整言语行为,那么听者的领悟及反应是取... 动态语篇观认为,语篇是一种有结构、有意图的符号编码和解码的创造活动,语篇的互动性归根结底体现于说者意图和目的的传达与听者对该意图和目的的领悟和反应过程之中。如果把会话语篇看作是一个完整言语行为,那么听者的领悟及反应是取效行为层面上的具体体现。为此,文章根据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对会话语篇的意向性、互动机制及其取效行为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语篇 意向性 互动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语用发展取效行为的语力探讨——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璐璐 尚晓明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3-167,共5页
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关系密切,语用学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对认知语言学起到导向作用。在儿童语用发展取效行为的力-动态模型中,儿童语用发展取效研究中的语力被赋予了更加清晰合理的定义,我们将其定义为:在言语互动中,通过话... 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关系密切,语用学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对认知语言学起到导向作用。在儿童语用发展取效行为的力-动态模型中,儿童语用发展取效研究中的语力被赋予了更加清晰合理的定义,我们将其定义为:在言语互动中,通过话语交际意图(目的)、社会域因素,儿童向受话人(父母、看护人、同伴等)实施力量,旨在借助于力的作用使受话人的状态发生变化,突显力-动态模型的语用特点,为从认知角度研究儿童语用发展指明方向,重新定位儿童语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语用发展 行为 力-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念视点对礼貌语言取效的制约与促进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淑华 谢金荣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恰当选择观念视点以促进交际双方心理趋同是礼貌语言取效的关键。本文在视点理论的框架下,从话语深层的意识形态、隐藏在表层之下的人际-权力关系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态度三个层面分析说话者的观念视点是如何符合话语受众的认知期待... 恰当选择观念视点以促进交际双方心理趋同是礼貌语言取效的关键。本文在视点理论的框架下,从话语深层的意识形态、隐藏在表层之下的人际-权力关系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态度三个层面分析说话者的观念视点是如何符合话语受众的认知期待,促成心理趋同,使礼貌语言达到最佳效果的形成机制以及种种路径,揭示观念视点的优化选择对礼貌语言取效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视点 礼貌 机制 路径 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在针刺取效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部爱贤 王立国 《中医研究》 2017年第10期43-45,共3页
针刺治疗虽然不像药物治疗直接进入人体,但同样会产生作用,之所以能做到如《黄帝内经》所言的"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是因为中医学认为人是形神合一的。形是物质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宰... 针刺治疗虽然不像药物治疗直接进入人体,但同样会产生作用,之所以能做到如《黄帝内经》所言的"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是因为中医学认为人是形神合一的。形是物质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宰。同样,人的疾病也是形气神一体的。以《黄帝内经》为基础,试从"神"的角度探讨针刺取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效行为研究:公交车公益广告词言语行为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勇 汪小祥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6-68,共3页
言语行为理论中,为奥斯汀、塞尔等人一直青睐的是施事行为,取效行为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无论是奥斯汀的说话行为、施事行为、取效行为三种划分,还是塞尔的说话行为、命题行为、施事行为、取效行为的四种归类,其中任何一方不可偏废。... 言语行为理论中,为奥斯汀、塞尔等人一直青睐的是施事行为,取效行为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无论是奥斯汀的说话行为、施事行为、取效行为三种划分,还是塞尔的说话行为、命题行为、施事行为、取效行为的四种归类,其中任何一方不可偏废。取效行为具有自己独特的复杂性,涉及许多超语言因素,文章通过公交车公益广告词的言语行为分析提出了取效行为的分类:意欲取效和无意取效,考察了取效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言语行为分析 意欲行为 无意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动态理论视阈下策略的取效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水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4,共7页
本文顺应言语行为研究认知转向的发展,以Talmy(2000)力动态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劝慰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语力"在劝慰言语行为中共建型策略(被劝慰者源策略、事件源策略、认知源策略、情绪源策略)和分离型策略中的显... 本文顺应言语行为研究认知转向的发展,以Talmy(2000)力动态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劝慰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语力"在劝慰言语行为中共建型策略(被劝慰者源策略、事件源策略、认知源策略、情绪源策略)和分离型策略中的显示情况,提出语力是物理力的隐喻,涉及到言者语力的施加、听者内在力量趋势以及听者状态改变。其次,分述不同策略的力动态模型图式及内部参量之间的工作机制。最后,对劝慰言语行为实现"言即行"路径进行图式说明和认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动态 言语行为 策略 语力 行为 劝慰
原文传递
间接言语行为取效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正元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30,43+56-57,共7页
间接言语行为取效燕山大学教授王正元Topic:PerlocutionsofIndirectSpeechActs¥byWangZhengyuan,p.27Abstract:Basedondifferentformsof... 间接言语行为取效燕山大学教授王正元Topic:PerlocutionsofIndirectSpeechActs¥byWangZhengyuan,p.27Abstract:Basedondifferentformsofindirectspeech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 施事行为 惯用法 行为 言外行为 受话者 文字 句子 《外语教学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取效对等翻译观评析《色,戒》英译本 被引量:2
19
作者 严爽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19-123,共5页
Hickey的取效对等翻译观展示了从语用学评析译文的新视角。基于此角度对张爱玲短篇小说《色,戒》英译本的研究发现:为达到与原文相当的取效效果,译者恰当评估了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语言、社会、人文的种种差异,采用保留、补充、重构... Hickey的取效对等翻译观展示了从语用学评析译文的新视角。基于此角度对张爱玲短篇小说《色,戒》英译本的研究发现:为达到与原文相当的取效效果,译者恰当评估了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语言、社会、人文的种种差异,采用保留、补充、重构等译文处理手段,对译文进行了适度的调整。译者基于对原作交际意图的判断和对译文读者接受能力的估计,在翻译过程中对部分译文作了略显明示化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 翻译 明示化 译文处理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效行为”理论视域下跨文化交际中的第三文化构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彦宏 赵清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6-99,共4页
从取效行为这一言语理论角度出发,通过探索一些能顺利地实施取效行为的相关策略,帮助交际者在跨文化这样一种交际语境下构建有利于交际双方达成交际目的的一种文化氛围即第三文化。从取效行为的发展过程及其概念与主要特征的视角,研究... 从取效行为这一言语理论角度出发,通过探索一些能顺利地实施取效行为的相关策略,帮助交际者在跨文化这样一种交际语境下构建有利于交际双方达成交际目的的一种文化氛围即第三文化。从取效行为的发展过程及其概念与主要特征的视角,研究跨文化的含义以及取效行为理论的运用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合理性,阐释第三文化的内涵以及在构建第三文化过程中运用取效行为理论的必要性。针对取效行为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取效行为策略,以营造更加适合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文化环境,从而在实施取效行为的策略上丰富取效行为理论,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跨文化交际 第三文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