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契合与共赢: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仪式传播”与“受众解码”--以我国都市青春剧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红军 朱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9-82,90,共5页
近年来,以《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蚁族的奋斗》等为代表的都市青春剧的热播,代表的不仅是一类电视剧的成功,更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的集体通约,是策略性"仪式传播"与多元化"受众解码"... 近年来,以《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蚁族的奋斗》等为代表的都市青春剧的热播,代表的不仅是一类电视剧的成功,更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的集体通约,是策略性"仪式传播"与多元化"受众解码"相契合的结果。当下的中国电视剧,只有在把握观众阅读心理的基础上,在"仪式传播观念"的指导下,结合观众的不同阅读策略,进行有策略的平行化和纵向化叙事,给观众提供或新鲜或熟悉的体验,才能达到与观众的契合与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题材电视剧 仪式传播 受众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刻板印象对受众解码的影响——以“开宝马留学生在关遭枪杀”事件为例
2
作者 谢点 余红 《新闻前哨》 2014年第3期33-36,共4页
在舆情事件频发的信息时代,刻板印象经常被认为显著影响受众解码。本文以"开宝马留学生在美遭枪杀"事件为例,实证考察受众对富二代的刻板印象程度与受众对此事件解码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受众对于富二代的刻板印象是偏消极... 在舆情事件频发的信息时代,刻板印象经常被认为显著影响受众解码。本文以"开宝马留学生在美遭枪杀"事件为例,实证考察受众对富二代的刻板印象程度与受众对此事件解码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受众对于富二代的刻板印象是偏消极的;(2)受众对"开宝马留学生在美遭枪杀"的解读方式与其对富二代刻板印象并不显著相关;(3)刻板印象在对受众解码发生影响时,是"双过程模型",即重要性是有限的,有条件的;(4)教育程度、话语权资源、媒介符码呈现是刻板印象对受众解码造成影响的干扰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受众解码 “双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往事》多模态意义与国际受众解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贺靓 唐青叶 《秘书》 2021年第1期17-26,共10页
新华社在推特上发布Once Upon a Virus(《病毒往事》)短视频,使国际受众了解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与抗疫效果,反响热烈。分析国际受众的解码特点及其成因,有助于理解国家外交实践。研究以视觉语法和霍尔的受众解码模式为理论基础... 新华社在推特上发布Once Upon a Virus(《病毒往事》)短视频,使国际受众了解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与抗疫效果,反响热烈。分析国际受众的解码特点及其成因,有助于理解国家外交实践。研究以视觉语法和霍尔的受众解码模式为理论基础,分别用爬虫软件GooSeeker和AntConc3.5.8语料库工具对该短视频的多模态意义进行解构,并对YouTube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关该短视频的评论进行受众解码文本计量分析,探究主导式、协调式、对抗式三种解码模式评论文本的特点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主导式解码型评论的数量在总体上超过对抗式和协调式解码型评论。主导式解码型评论充分理解并认可短视频的内容、模态和创作手法,以及中国在抗击疫情期间的表现;对抗式解码型评论囿于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加上先入为主的解读方式,因而忽视短视频本身的内容;协调式解码型评论视人类为命运共同体,认为当务之急是世界各国团结协作,共同应对这场全人类的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ce Upon a Virus(《病毒往事》) 多模态 视觉语法 受众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剧”的年轻化传播:一种考察受众解码电视剧的新视角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天平 王晓培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70,共5页
当"正剧"以独特的传播路径重回年轻观众群体,受众解码电视剧的视角也随之发生了诸种变化。本文聚焦"正剧"在当前形成的媒介文化新景观,对受众解码心理的变化加以阐释,并由此探讨当前社会语境中电视剧文本与社会文... 当"正剧"以独特的传播路径重回年轻观众群体,受众解码电视剧的视角也随之发生了诸种变化。本文聚焦"正剧"在当前形成的媒介文化新景观,对受众解码心理的变化加以阐释,并由此探讨当前社会语境中电视剧文本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过程,进而对"正剧"在当前的流行状况展开相应的批判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剧” 年轻化传播 受众解码 社会文化
原文传递
我国家庭伦理电视剧对男性气质的意义生产:一项对受众解码机制的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天平 常江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0,102,共7页
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析受众对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男性气质的解码机制,以期进一步观察受众的不同读解是如何建构起男性气质的意义生产的。研究表明,三种解码立场均在受众对电视文本的男性气质读解中得以体现:隐匿而柔和的"父权... 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析受众对中国家庭伦理电视剧中男性气质的解码机制,以期进一步观察受众的不同读解是如何建构起男性气质的意义生产的。研究表明,三种解码立场均在受众对电视文本的男性气质读解中得以体现:隐匿而柔和的"父权"思维仍深刻作用于受众对实际占据霸权地位的家庭男性的想象中,构成主导-霸权式解码;在家庭对男性的规训与社会对男性的期待上,受众则表现出"包容与控制双向运作"下的协商式解码;而对于不符合时代语境的支配型男性气质,受众主要采取了对抗式解码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气质 家庭伦理电视剧 受众解码 父权制
原文传递
基于霍尔“解码”理论的电视节目青年受众立场探析——以《爸爸去哪儿》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刚 郭媛媛 《北京青年研究》 2015年第2期24-30,共7页
根据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存在"主导-霸权""对抗-批判""博弈-协商"三种青年受众立场以及与之适应的欣赏与接受、质疑与反对、理性与选择等三种解码心理。受众解... 根据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存在"主导-霸权""对抗-批判""博弈-协商"三种青年受众立场以及与之适应的欣赏与接受、质疑与反对、理性与选择等三种解码心理。受众解码心理在电视节目传播中的能动性作用不容忽视,电视娱乐节目的制作与传播方必须寻求跟受众之间的"编码""解码"平衡,在节目编导与观众的相互博弈中实现娱乐功能,从而提升节目的受众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爸爸去哪儿》 受众解码 主导-霸权 对抗-批判 博弈-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码”娱乐理论的电视综艺节目受众分析——以《爸爸去哪儿》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媛媛 林刚 《传播与版权》 2015年第2期102-103,105,共3页
根据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主要是"解码"的角度),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存在"主导—霸权""对抗—批判""博弈—协商"三种受众立场以及与之适应的欣赏与接受、非议与反对、理性与... 根据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主要是"解码"的角度),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存在"主导—霸权""对抗—批判""博弈—协商"三种受众立场以及与之适应的欣赏与接受、非议与反对、理性与选择等三种解码方式。受众解码心理在电视节目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能动性作用不容忽视,一档电视娱乐节目如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受众认可度,就必须在传播者(娱乐者)跟受者(被娱乐者)或者是欣赏者之间寻求一种"编码"和"解码"的平衡,在节目编导与观众的相互博弈中寻求娱乐的价值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爸爸去哪儿》 受众解码 “主导—霸权” “对抗—批判” “博弈—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霍尔“解码”理论下的受众立场分析——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8
作者 王璐琪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5期133-,共1页
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中国好声音》存在着三种受众立场和三种解码心理。受众的解码心理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不容忽视。只有达到编码解码的平衡,站在受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实现节目和受众之间的相互平衡,才能得... 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中国好声音》存在着三种受众立场和三种解码心理。受众的解码心理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不容忽视。只有达到编码解码的平衡,站在受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实现节目和受众之间的相互平衡,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从而实现媒体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好声音》 主导—霸权对抗—批判博弈—协商受众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义潜势与个体化——基于中国外宣话语的国际受众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唐青叶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78-87,159,160,共12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体现化、实例化、个体化共同构成语言的三种层次关系,分别对应于语言系统、语言使用和语言使用者。语言是一种意义潜势,语言使用者的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协商使得意义潜势实例化,在此过程中个体化会增加意义潜势。综...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体现化、实例化、个体化共同构成语言的三种层次关系,分别对应于语言系统、语言使用和语言使用者。语言是一种意义潜势,语言使用者的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协商使得意义潜势实例化,在此过程中个体化会增加意义潜势。综合意义潜势、个体化理论和Hall的编码-解码模式,以“一带一路”外宣视频为实证语料,从个体发生维度,即受众特征、影响因素与话语效果等方面考察作者意图与受众解码的差异。受众识解话语时,符号资源再语境化,意义潜势再实例化,因而使得话语意义更加丰富,并显示出不确定性。把个体化理论置于中国外宣话语国际受众维度可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潜势 个体化 外宣话语 受众解码 “一带一路”视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反恐题材美剧看美国的跨文化传播方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佳颖 《今传媒》 2014年第5期81-82,共2页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也面临着霸权危机。为了寻求新的国家利益,美国越来越注重增强软实力,并通过大众文化等媒介输出其制度、文化和价值观以谋求文化霸权。本文试通过解析国际环境对美国文化霸权产...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要变化,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也面临着霸权危机。为了寻求新的国家利益,美国越来越注重增强软实力,并通过大众文化等媒介输出其制度、文化和价值观以谋求文化霸权。本文试通过解析国际环境对美国文化霸权产生的影响,并以热播美剧《反恐24小时》、《国土安全》等影视剧为例探讨美国大众文化在价值渗透中的作用,利用受众解码理论论述其传播过程及效果,揭示其传播意义和对文化霸权输出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霸权 国土安全 反恐24小时 受众解码 反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奢侈品影视广告中的修辞幻象——以香奈儿香水的影视广告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晶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8-91,共4页
在大传播语境下的当今,作为奢侈品的香水广告已经不再是铜版纸的天下,而是迈向了受众更为广泛的影视媒介。从二度空间转向多维的视听空间,香水的影视广告既传承了原先平面广告的高端风格,又充分利用了影视媒介的丰富性将奢侈品的修辞幻... 在大传播语境下的当今,作为奢侈品的香水广告已经不再是铜版纸的天下,而是迈向了受众更为广泛的影视媒介。从二度空间转向多维的视听空间,香水的影视广告既传承了原先平面广告的高端风格,又充分利用了影视媒介的丰富性将奢侈品的修辞幻象演绎到了极致。本文将选取率先拍摄影视广告的奢侈品——香奈儿五号香水和香奈儿coco小姐香水为例,从广告符号学的角度逐一分析其题材、视听元素、受众心理等等,以期为影视广告的创作和解析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符号 修辞幻象 受众解码 超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语境中广告符码的视觉张力
12
作者 汪瑞霞 《装饰》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9-130,共2页
广告不仅是一种劝服性的视觉传播方式,更是一种商业文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导向和促进作用。本文从广告文化学、符号视知觉原理的角度提出:广告设计要倡导讯息传播的社会生存语境、建构内外统一的广告符码、释放广告观念性空间的... 广告不仅是一种劝服性的视觉传播方式,更是一种商业文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导向和促进作用。本文从广告文化学、符号视知觉原理的角度提出:广告设计要倡导讯息传播的社会生存语境、建构内外统一的广告符码、释放广告观念性空间的视觉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境 广告符码 受众解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