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体学说在中药归经理论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党琳 张旭晨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29-930,共2页
目的 :介绍现代药理学在受体学说与中药归经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受体学说与中药理论的关系评述。结果
关键词 受体学说 中药归经 现代药理学 中药理论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及与受体学说关系的论证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海东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23-326,共4页
关键词 中药归经 中药化学成份 受体学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经研究与受体学说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东 陈文垲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8-9,3,共2页
在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目前归经研究存在的问题 ,根据归经研究的受体学说的设想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利用受体学说来认识并研究归经理论的可能性和优势。
关键词 中药归经理论 受体学说 学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浓度依赖性效应及配体受体学说
4
作者 赵德萍 刘流 +1 位作者 吴勇 袁瑞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128-130,i0006,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参与组织修复与瘢痕形成的效应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凋亡基因Fas和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05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完成。对5例瘢...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参与组织修复与瘢痕形成的效应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凋亡基因Fas和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05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完成。对5例瘢痕标本(患者知情同意)进行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将培养的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6个平行孔。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的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00,250,500,750,1000U/mL)50μL;对照组加相同容积的无血清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培养液。于培养24,48,72h观察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测定各组吸光度(A)值,与对照组比较,A值越大表示细胞增殖越强;成纤维细胞DNA含量、Fas和Bcl-2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①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结果:实验组加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后72h,其中250,500,750U/mL浓度组显著高于与对照组(0.706±0.037,0.744±0.051,0.738±0.059,0.612±0.063,P<0.01),其增殖效果呈浓度依赖性反应,但1000U/mL的浓度组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对照组细胞48~72h进入增殖状态,但其增殖结果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显著(F=28.16,P<0.01)。②成纤维细胞DNA含量结果:DNA合成期-DNA合成后期-分裂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从58.8%~67.7%。③成纤维细胞Fas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两者表达量均增高。结论:实验结果提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效应,再增加浓度并不能使其效应与之成正比,推测可能是因为其效应途径为配体和受体的结合,当受体被占据后,再增加配体的浓度也不能发挥起效应。该实验验证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促进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客观、直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成纤维细胞 细胞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2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 成纤维细胞增殖 细胞生物学行为 浓度依赖性 受体学说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受体学说与方证从化学说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丽娜 《光明中医》 2004年第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受体学说 方证 中药 中医 方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受体学说模型研究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致毒机理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斌 赵劲松 +1 位作者 王晓栋 王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4,共5页
应用受体学说推出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QSAR)模型研究了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致毒机理 ,结果表明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主要致毒机理是化合物亲电中心与受体分子亲核活性中心发生反应 .并引入硝基数目和位置指示变量I,分析表明 ,苯环上硝基的... 应用受体学说推出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QSAR)模型研究了硝基苯类化合物的致毒机理 ,结果表明 ,硝基苯类化合物的主要致毒机理是化合物亲电中心与受体分子亲核活性中心发生反应 .并引入硝基数目和位置指示变量I,分析表明 ,苯环上硝基的数目和位置的差别引起化合物的最低未占轨道能ELUMO的变化 ,即化合物亲电结合能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学说 硝基苯 致毒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QSAR模型 生物活性 黑头呆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受体学说反思精神药物治疗的合理性
7
作者 宋廷生 吴敏 《医学与哲学》 1990年第1期2-4,共3页
一、神经安定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反思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和精神分裂症息息相关的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并无多大异常,那么一个合理的假设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脑中枢多巴胺受体可能发生超敏。
关键词 受体学说 精神分裂症 药物疗法 治疗 抗精神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归经与受体学说 被引量:12
8
作者 史正新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4-5,共2页
本文从中药归经学说与受体学说探讨人体患病后,选择(适应)有效药物的同时,认为和药物发挥疗效是统一的两个方面,从而提高疾病向愈的机转,此种能量。
关键词 归经 受体学说 药物有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瞑眩说和受体学说的角度浅析莨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后盾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6期2843-2843,共1页
本文简述了莨菪化的实施原则,从祖国医学的瞑眩说的角度阐述了莨菪化的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从受体学说出发论述了莨菪化的病理学和药理学基础。
关键词 瞑眩说 受体学说 莨菪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学说与临床实践
10
作者 曾志海 徐昌华 +1 位作者 闵芳芹 徐伟成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6年第4期30-31,44,共3页
1987年,英国生理学家LangLey根据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对猫唾液分泌的拮抗作用,首次提出了“接受物质”的假说。后经大量实验演证,已发展为今天的受体学说。受体学说是从药理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是药效学的基本理论;现在已延伸到整个生物... 1987年,英国生理学家LangLey根据阿托品和毛果芸香碱对猫唾液分泌的拮抗作用,首次提出了“接受物质”的假说。后经大量实验演证,已发展为今天的受体学说。受体学说是从药理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是药效学的基本理论;现在已延伸到整个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它不仅在解释药物作用机理、指导合理用药及研究开发新药方面有极重要的价值,而且有助于从生理、生化效应的本质中去揭示生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学说 临床实践 性激素受体 不良反应 内在活性 阿片受体 吗啡 多潘立酮 受体激动剂 药物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疟原虫裂殖子入侵人红细胞的受体学说研究进展
11
作者 林峰 《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 CSCD 1995年第5期224-227,共4页
疟原虫裂殖子入侵红细胞是在受体介导下完成的,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恶性疟和间日疟受体。一般认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受体主要是红细胞膜上的血型蛋白A(GPA),GPA分子中的Ne-uNAc、(GlcNAc以及T;和T6结构均可能参与其活性中心的组成。Duffy... 疟原虫裂殖子入侵红细胞是在受体介导下完成的,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恶性疟和间日疟受体。一般认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受体主要是红细胞膜上的血型蛋白A(GPA),GPA分子中的Ne-uNAc、(GlcNAc以及T;和T6结构均可能参与其活性中心的组成。Duffy血型抗原可能作为间日疟原虫裂殖子受体,但至今对其化学本质的了解远不如GPA清楚,又由于间日疟原虫在体外培养未获成功,故对间日疟原虫受体及其活性中心的研究进展较缓。人们在研究受体过程中,已分离纯化出多种裂殖子表面配体,发现受体和配体均存有异源性,这些突破性进展将为最终阐明疟原虫裂殖子入侵的生化机制开拓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裂殖子 红细胞 血型糖蛋白 受体学说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的受体缺陷学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单文华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5年第7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受体缺陷学说 发病原因 葡萄糖 血糖 胰岛素 高胰岛素血症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法药理的受体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军宁 王建华 +1 位作者 陈蔚文 黄衡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4-49,共6页
应用受体技术研究和探讨中药作用的细胞机制是近年来的新尝试,反映了现代药理学关于药物作用及药物特异性的基本认识。本文对近二十年有关中药的受体生化药理研究进展进行的总结与述评。
关键词 中药药理学 中医治法 受体机制 药理学 受体学说 中药治法药理学 多法联用 补法 和法 温里法 解表法 平肝熄风法 活血化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神经毒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建营 施玉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肉毒神经毒素(botulinumneurotoxin)是世界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它通过酶切在递质释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SNARE蛋白,抑制神经递质释放,阻断突触传递.综述了有关肉毒受体研究的进展.这些研究表明,肉毒的结合位点有低亲和力的和高亲和... 肉毒神经毒素(botulinumneurotoxin)是世界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它通过酶切在递质释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SNARE蛋白,抑制神经递质释放,阻断突触传递.综述了有关肉毒受体研究的进展.这些研究表明,肉毒的结合位点有低亲和力的和高亲和力的两种.肉毒的结合过程分两步,它首先与细胞表面的神经节苷脂结合,形成低亲和力的聚合体,然后再与高亲和力的蛋白受体——synaptotagmin结合,形成牢固的三聚体结构,并由内吞进入细胞.这种解释肉毒结合过程的双受体学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文中列举和评述了支持该学说的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神经毒素 受体学说 神经节苷脂 SYNAPTOTAGM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经报使”药临床应用探讨
15
作者 刘育敏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3期210-212,共3页
“引经报使”是中药的性能之一[1],它们通常是指某些药物对某一脏器、经络有特殊作用,其选择性较强,并能指引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作为众药的向导,引经报使药是直入本经之药,也称为引经药。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 “引经报使”是中药的性能之一[1],它们通常是指某些药物对某一脏器、经络有特殊作用,其选择性较强,并能指引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作为众药的向导,引经报使药是直入本经之药,也称为引经药。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引经报使药属于中药方剂“君、臣、佐、使”配伍中属“使”之药;恰当运用引经报使药,能起到精简处方、合理组方、有针对性、不盲目施治、减药增效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中药配方、复方中药制剂的临床有效性。对于引经报使药的应用,基于中药归经理论,历代医家在临床使用中结合对中药的作用及特性认识形成了一定的经验总结。现本文就“引经报使”的历史渊源、作用分类以及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概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经报使 中药 临床应用 受体学说 靶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自勇 刘艳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79-80,共2页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 ,因此研究归经理论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目前 ,中药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主要有药物有效成分代谢分布测定法、微量元素分析法、药效分析法、环核苷酸测定法及相关受体分析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 ,但都不...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之一 ,因此研究归经理论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目前 ,中药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主要有药物有效成分代谢分布测定法、微量元素分析法、药效分析法、环核苷酸测定法及相关受体分析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 ,但都不能充分解释归经的本质。笔者认为 ,归经本质的研究应与中药作用机制研究同步进行 ,方能更深刻地揭示归经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归经理论 实验 受体学说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西医结合方法论的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竹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方法论 神经-内分泌学说 稳态学说 应激学说 受体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基因与妊娠期糖尿病关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殿荣 刘映粦 焦书竹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迅猛发展,HLA分型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得HLA基因与疾病相关的机理和学说不断完善,HLA基因与妊娠的关联研究也有所进展,特别是HLA基因与糖尿病的关联机制取得了一些肯定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作为糖尿病的一独立特殊型与HLA... 随着分子生物学迅猛发展,HLA分型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得HLA基因与疾病相关的机理和学说不断完善,HLA基因与妊娠的关联研究也有所进展,特别是HLA基因与糖尿病的关联机制取得了一些肯定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作为糖尿病的一独立特殊型与HLA基因相关机制的研究已开始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HLA基因 分子模拟学说 受体学说 关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归经理论现代实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小莉 王树荣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中药 实验研究 归经理论 药效观察法 受体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归经理论浅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楠 张冰冰 《中药与临床》 2011年第4期37-38,共2页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归经"的概念、来源、理论基础、意义以及现代对归经理论的新认识对中药归经理论进行了初步探析,旨在阐明归经理论的含义,并介绍相关的新认识,为其进一步研究抛砖引玉。
关键词 归经理论 空间和时间性 受体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