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3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母皂苷元及其异构体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脑内M_1受体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勤 曹炎贵 +2 位作者 林义明 夏宗勤 胡雅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目的 观察知母皂苷元 (ZMS)及其异构体 (ZMR)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脑内M1受体密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 2 4mon龄SD老年大鼠 ,将动物分为老年对照组、ZMS组和ZMR组 ,并以 3~ 4mon龄青年大鼠作为正常对照 ,用迷宫法测定学习记忆能力 ,采... 目的 观察知母皂苷元 (ZMS)及其异构体 (ZMR)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脑内M1受体密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 2 4mon龄SD老年大鼠 ,将动物分为老年对照组、ZMS组和ZMR组 ,并以 3~ 4mon龄青年大鼠作为正常对照 ,用迷宫法测定学习记忆能力 ,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脑内M1受体密度。结果 用药组大鼠连续口服ZMS和ZMR 4 0d后 ,与老年对照组比较 ,其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强 ,脑内M1受体密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苷元 知母皂苷元异构体 老年大鼠 学习 记忆 M1受体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腱细胞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密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志明 项舟 +2 位作者 邹立群 彭文珍 魏大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4-168,共5页
为了了解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受体在不同代次体外培养的肌腱细胞的分布,同时观察同一肌腱细胞周期中不同亚时相的IGF1受体数目的差别,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法,对体外培养的原代、第6代和第13代肌腱... 为了了解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受体在不同代次体外培养的肌腱细胞的分布,同时观察同一肌腱细胞周期中不同亚时相的IGF1受体数目的差别,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法,对体外培养的原代、第6代和第13代肌腱细胞的IGF1受体密度进行了分析,并以第6代肌腱细胞为对象,进行了同一细胞周期不同亚时相的IGF1受体数目差别分析。结果表明,IGF1受体在体外培养的原代、第6代和第13代肌腱细胞的密度大体相同,而在同一细胞周期中分裂前期及分裂期(G2M期)的受体数目比DNA合成前期(G1期)的受体数目多(P<0.01)。提示,在肌腱细胞培养的传代过程中和在同一细胞周期的不同亚时相,肌腱细胞均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IGF1受体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 受体密度 肌腱细胞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他乐克对心衰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β受体密度变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彭道地 李国年 谢秀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6-47,50,共3页
目的 :探讨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去甲肾上腺素 (NE)和 β受体密度 (β -AR)的关系。方法 :检测 47例Ⅰ、Ⅱ级心衰患者的血浆NE浓度、淋巴细胞 β -AR密度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对照组 2 3例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 目的 :探讨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去甲肾上腺素 (NE)和 β受体密度 (β -AR)的关系。方法 :检测 47例Ⅰ、Ⅱ级心衰患者的血浆NE浓度、淋巴细胞 β -AR密度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对照组 2 3例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 ,治疗组 2 4例用传统方法加倍他乐克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 2周时NE浓度降低 (P <0 .0 5) ,β-AR密度明显升高 (P <0 .0 5) ,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6周时治疗组NE浓度进一步下降 (P <0 .0 5) ,但 β -AR密度接近治疗前水平 ,而LVEF显著升高 (P <0 .0 5) ;对照组LVEF亦升高 (P <0 .0 5)。治疗组按LVEF升高程度分为LVEF升高≥ 1 5 %者 1 3例 ,<1 5 %者 1 1例 ,二者比较 :治疗 2周时前者NE显著下降 ,而后者无变化。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Β受体密度 左室射血分数 倍他乐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高血压患者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与β阻断剂治疗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富荣 余细勇 +1 位作者 黄文辉 江晓梅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 :探讨临界高血压患者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与β阻断剂治疗变化方法 :采用 Ficoll- hyperque液分离淋巴细胞 ,1 2 5 Pindolol作为放射性配基进行受体结合分析 ,36例临界高血压患者血浆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测定与 30例正常人血浆β受体... 目的 :探讨临界高血压患者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与β阻断剂治疗变化方法 :采用 Ficoll- hyperque液分离淋巴细胞 ,1 2 5 Pindolol作为放射性配基进行受体结合分析 ,36例临界高血压患者血浆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测定与 30例正常人血浆β受体密度测定比较。结果 :临界高血压患者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高于正常血压组 ;β受体阻断剂 Atenolol干预后 ,可使临界高血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高血压 淋巴细胞 Β受体密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卢永昕 黄琳 +1 位作者 杨娅 戴闰柱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的关系。方法41例高血压患者和23例正常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外周血β受体密度。结果高血压左室肥厚组(n=21)βmax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无... 目的观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的关系。方法41例高血压患者和23例正常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外周血β受体密度。结果高血压左室肥厚组(n=21)βmax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无左室肥厚组(n=20)βmax低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左室肥厚组βmax与左室肌重指数呈正相关(r=0.765,P<0.01)。结论在高血压肥厚发展期,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降低,心室肥厚一旦形成,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反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密度 淋巴细胞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皂苷元对痴呆模型大鼠脑内M受体密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勤 夏宗勤 胡雅儿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45-449,共5页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元对痴呆大鼠模型脑内M受体密度分布的影响。方法:单侧基底核内联合注射β-淀粉样肽25-35片段(Aβ25-35)和兴奋性氨基酸建立大鼠痴呆模型,然后将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ZMS组,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皮层...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元对痴呆大鼠模型脑内M受体密度分布的影响。方法:单侧基底核内联合注射β-淀粉样肽25-35片段(Aβ25-35)和兴奋性氨基酸建立大鼠痴呆模型,然后将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ZMS组,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皮层、海马和纹状体中的M受体密度。结果:脑内联合注射Aβ和Ibotenicacid(IBO)后,模型大鼠脑内有明显的Aβ斑块沉积,同时上述的三个区域中的M受体密度明显比假手术组减少,而模型大鼠喂服知母皂苷元60天后,能有效地增加模型大鼠脑内不同区域中的M受体密度。结论:知母皂苷元能使痴呆动物脑内M受体密度增加,说明它对老年性痴呆的胆碱能系统功能渐进性退化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肽 兴奋性氨基酸 痴呆模型 知母皂苷元 M受体密度 放射自显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的变化及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其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媛 余细勇 +2 位作者 林秋雄 单志新 杨敏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5期308-311,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 肾上腺素受体密度的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 112例心衰患者及 4 1例正常人单个核细胞 (含 90 %淋巴细胞 ) ,制备淋巴细胞膜 ,进行受体结合分析 ,求得平衡解离常数K...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 肾上腺素受体密度的变化规律。 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 112例心衰患者及 4 1例正常人单个核细胞 (含 90 %淋巴细胞 ) ,制备淋巴细胞膜 ,进行受体结合分析 ,求得平衡解离常数Kd和最大结合量Bmax。受体密度以Bmax表示。结果 心衰组 β 受体密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 P <0 0 1)。心功能Ⅱ级患者 β 受体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重度心衰心功能Ⅲ、Ⅳ级患者β 受体密度下调更明显 (P <0 0 1)。冠心病与扩张型心肌病两组之间Bmax无显著性差异 (P =0 99)。心衰患者中 ,美托洛尔治疗组 β 受体密度明显高于非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组 ( P <0 0 5 ) ,卡维地洛治疗组β 受体密度与非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4 0 )。结论 心衰时出现了外周血淋巴细胞β 受体密度下调的现象。心衰时外周血淋巴细胞 β 受体密度下调与病因无关 ,下调的幅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应用美托洛尔能明显上调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外周血淋巴细胞 Β-肾上腺素受体 美托洛尔 β-受体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左室向心性肥厚时外周血淋巴细胞β_2受体密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红雷 朱源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37-39,共3页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向心性肥厚时外周血淋巴细胞β2受体密度及心功能是否较正常有显著差异。方法正常对照组(CON组)31例,二维超声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向心性肥厚构型组(CCH组)28例,测定2组心功能指标。同时进行放射性配基结合试验...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向心性肥厚时外周血淋巴细胞β2受体密度及心功能是否较正常有显著差异。方法正常对照组(CON组)31例,二维超声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向心性肥厚构型组(CCH组)28例,测定2组心功能指标。同时进行放射性配基结合试验测定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β2受体的密度(β2maxL)。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左室向心性肥厚构型组左室舒张功能下降;高血压NG组收缩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无差异。②CCH组β2maxL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519±93.02,391.65±99.86 fmol/107Cell)。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左室向心性肥厚时外周血淋巴细胞β2受体密度在较正常明显上调,心肌收缩功能改变处于代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几何构型 β2受体密度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梗死后心肌局部α1受体密度及电生理稳定性的影响
9
作者 张静敏 伍卫 +2 位作者 方昶 张燕 王景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2-555,共4页
【目的】观察β受体(β-AR)阻滞剂(美托洛尔)及α1受体(α1-AR)阻滞剂(哌唑嗪)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肌α1-AR密度变化及心室有效不应期离散度(VERP-D)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安... 【目的】观察β受体(β-AR)阻滞剂(美托洛尔)及α1受体(α1-AR)阻滞剂(哌唑嗪)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肌α1-AR密度变化及心室有效不应期离散度(VERP-D)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安慰剂组、美托洛尔组、哌唑嗪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自术后第1天起,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口服,疗程7d。疗程结束后再次开胸,用S1S2负向扫描法测定VERP-D,然后取心室肌组织,检测心室正常区、缺血区α1-AR、以及β-AR密度。【结果】①心肌梗死后安慰剂组心室肌缺血区和正常区的α1-AR及β-AR均上调(P<0.01);②美托洛尔组上述区域α1-AR及β-AR仍上调(P<0.01),但在正常区α1-AR上调幅度大于安慰剂组(P<0.01),β-AR上调幅度则缩小(P<0.05);③哌唑嗪组上述区域α1-AR下调(P<0.01),β-AR虽上调,但与安慰剂组比较上调幅度无明显变化(P>0.05);④心肌梗死后心室肌组织VERP-D增大(P<0.01),口服美托洛尔或哌唑嗪均可使VERP-D增大的幅度缩小(P<0.01),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心室肌组织α1-AR活性增强;缺血状态下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使心肌α1-AR功能进一步亢进,参与心肌梗死后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心肌梗死 心肌 α1受体密度 电生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慢性心力衰竭时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及β-受体密度的改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岂建 钱永如 张远维 《小儿急救医学》 1994年第2期76-78,共3页
本文用氚标双氢心得舒(3H-DHA)为放射性配基,测定了20例心衰患儿外周血完整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Bmax)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发现心衰病儿血浆NE、E浓度明显升高,与心功能呈明显... 本文用氚标双氢心得舒(3H-DHA)为放射性配基,测定了20例心衰患儿外周血完整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Bmax)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发现心衰病儿血浆NE、E浓度明显升高,与心功能呈明显负相关;Bmax则明显降低,与心功能下降程度呈平行关系。美托洛尔治疗后,血浆NE、E浓度降低,Bmax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为探讨小儿慢性心衰的发病机理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β-受体密度 儿童 儿茶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与血小板钙含量相关性探讨
11
作者 张晓良 徐标 冯毅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目的 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淋巴细胞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 β AR)密度是否与细胞内高钙负荷有关。方法  2 6例CHF患者及性别、年龄结构相似的正常健康人 15名 ,取晨间清醒空腹状态下静脉血 ,用3 H 心得舒放射配基受体结合... 目的 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淋巴细胞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 β AR)密度是否与细胞内高钙负荷有关。方法  2 6例CHF患者及性别、年龄结构相似的正常健康人 15名 ,取晨间清醒空腹状态下静脉血 ,用3 H 心得舒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测定淋巴细胞 β AR密度 ;以Fura2 AM作为荧光指示剂 ,用双波长荧光比值法测定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PCC) ;用12 5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结果 心衰组 β A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PCC与血浆N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心衰组 β AR与PCC呈显著负相关 (r2=0 5 8,P <0 0 0 1) ,与血浆NE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对照组 β AR无论与PCC还是血浆NE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HF患者 β AR密度下降与细胞内钙含量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淋巴细胞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 血小板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正常构型外周血淋巴细胞β_2受体密度及心功能的研究
12
作者 王红雷 李东野 +1 位作者 陈清枝 张延斌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正常构型外周血淋巴细胞 β2 受体密度及心功能是否较正常有显著差异。方法 超声测定正常对照组 (CON组 ) 31例、原发性高血压正常构型组 (NG组 ) 2 4例的心功能指标 ,同时进行放射性配基结合试验测定 2组...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正常构型外周血淋巴细胞 β2 受体密度及心功能是否较正常有显著差异。方法 超声测定正常对照组 (CON组 ) 31例、原发性高血压正常构型组 (NG组 ) 2 4例的心功能指标 ,同时进行放射性配基结合试验测定 2组外周血淋巴细胞β2 受体的密度 (β2 maxL)。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G组左室舒张功能下降 ;NG组收缩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②NG组 β2 maxL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391.6 5± 99.86 )vs(42 6± 87.75 )fmol 10 7Cell]。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正常构型时外周血淋巴细胞 β2 受体密度较正常无显著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淋巴细胞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几何构型 β2受体密度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临床表型相关性研究(摘要)
13
作者 王津生 李学平 冒长峙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密度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的研究──附92例分析
14
作者 赵强 陈国伟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7-319,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ergicreceptor,βAR)密度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对其的干预效果。方法92例心功能Ⅱ~Ⅳ级CHF患者随机分成卡维地洛组47例、美托洛尔组45例,分别于...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ergicreceptor,βAR)密度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对其的干预效果。方法92例心功能Ⅱ~Ⅳ级CHF患者随机分成卡维地洛组47例、美托洛尔组4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行UCG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mension,LVEDs)、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左心室内径缩短率(fractionalshortening,FS)、右心室内径(rightventriculardimension,RVD)及左心房内径(leftatrialdimension,LAD)。用同位素氢[3H]双氢烯丙洛尔(3Hdihydroalprenolol,3HDHA)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密度最大值(themaximumoflymphocyteβARdensity,βmax)。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Ds、RVD及LAD均显著缩小(均为P<0.01),LVEF、FS显著增加(均为P<0.01),且卡维地洛对LVEDs、LVEF、RVD的改善作用更优于美托洛尔(均为P<0.01)。CHF患者的βmax水平随着心功能的加重而降低(P<0.01)。经治疗后,美托洛尔组和卡维地洛组的βmax均较治疗前升高(均为P<0.01),且前者升幅高于后者(P<0.01)。结论CH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max水平下降,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卡维地洛的非选择性βAR阻断作用使其对βmax的增高作用不如美托洛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dimension lymphocyte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 receptor CHF患者 failure 左心室射血分数 卡维地洛 美托洛尔 LVEF heart 淋巴细胞B 左心室内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α_2-肾上腺素受体密度测定对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和治疗学价值
15
作者 赵亚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 α2-肾上腺素受体密度 测定 高胆固醇血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100B蛋白、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检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淑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HIE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9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一...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HIE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9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一般资料,并检测两组患儿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分析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低于观察组(均P<0.05)。重度组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和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疾病严重程度与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呈正相关(均P<0.001)。随访预后良好患儿59例,预后不良21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程异常、病情重度、S-100B蛋白、sLOX-1、GFAP为影响HIE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与血清S-100B蛋白、sLOX-1、GFAP水平有关,监测其水平变化有利于临床早期完善干预方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蛋白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相关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rs688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蔡禾辉 黄阿评 +1 位作者 陈雅斌 张志珊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7期94-99,共6页
目的分析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LDL-C)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rs688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eVDs)的关系... 目的分析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LDL-C)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rs688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eVDs)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并确诊为CeVDs的18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并根据CeVDs类型分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组(n=7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组(n=33)、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组(n=29)、出血性脑卒中(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ICH)组(n=47)4个亚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1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血浆脂蛋白胆固醇组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中间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I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sdLDL-C、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arge and light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b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VLDL-C)]及LDLR rs688的基因多态性检测。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血浆脂蛋白组分,分析LDLR rs688基因多态性与CeVDs及sdLDL-C水平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及各亚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各亚组与对照组FBG、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及各亚组sd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各亚组与对照组VLDL-C、IDL-C、HDL-C、LDL-C、lb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及IS组、TIA组与对照组TC、CC、T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及ICH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ICH组与对照组TC、CC、TT基因型频率及SAH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内TT、TC、CC基因型的sd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SAH、ICH组组内TT、TC、CC基因型sd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S组TT基因型的sdLDL-C水平高于TC、CC基因型,且TC基因型sdLDL-C水平高于CC基因型(P<0.05);TIA组TC基因型的sdLDL-C水平均高于CC基因型(P<0.05);SAH组TT基因型的sdLDL-C水平均低于TC基因型,TC基因型高于CC基因型(P<0.05),TT与CC基因型sd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H组TT、TC基因型的sdLDLC水平均高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与TC基因型sd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和sdLDL-C高水平是CeV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LDLR rs688基因多态性与IS、SAH和ICH型CeVDs发病有关,sdLDL-C是CeVD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早期预测CeVDs发生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密度脂蛋白受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18
作者 张辉 付东琳 柏明成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纤维化(MF)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盐亭县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142例AMI患者,其中45例合并T2DM的患者为T2DM+AMI组,97例... 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纤维化(MF)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盐亭县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142例AMI患者,其中45例合并T2DM的患者为T2DM+AMI组,97例未合并T2DM的患者为AMI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LRP5表达水平、心功能指标和MF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2DM+AMI组患者LRP5表达水平与心功能和MF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T2DM+AMI组患者LRP5表达水平对MF指标的影响。结果:T2DM+AMI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Killip分级Ⅲ~Ⅳ级患者比例高于AMI组(P<0.05);T2DM+AMI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E/A)低于AMI组(P<0.05);T2DM+AMI组透明质酸(HA)、Ⅰ型前胶原(PCⅠ)、Ⅲ型前胶原(PC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高于AMI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T2DM+AMI患者LRP5表达水平与LVEF、SV、CO、E/A呈负相关(r=-0.275、-0.211、-0.242、-0.234,P均<0.05),与HA、PCⅠ、PCⅢ、TGF-β1、MMP-2呈正相关(r=0.316、0.332、0.354、0.395、0.366,P均<0.05);单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RP5是T2DM+AMI患者HA(OR=1.291)、PCⅠ(OR=1.273)、PCⅢ(OR=1.682)、TGF-β1(OR=1.935)、MMP-2(OR=1.643)表达水平增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合并AMI患者心功能恶化与MF程度比单纯AMI患者更加严重,LRP5表达水平增加是T2DM合并AMI患者发生MF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心肌纤维化 糖尿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酒精性心肌病细胞模型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郭明燕 刘东 +4 位作者 周娜 王鑫 袁博 冯占斌 张一凡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1期1582-1587,共6页
目的探讨酒精性心肌病(ACM)细胞模型中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对细胞凋亡有关蛋白Bcl-2相关蛋白(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若干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随机分为以下... 目的探讨酒精性心肌病(ACM)细胞模型中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对细胞凋亡有关蛋白Bcl-2相关蛋白(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若干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随机分为以下6组:正常对照组(Blank组)、酒精性心肌病组(ACM组)、ACM+sh-NC抑表达对照组(ACM+sh-NC组)、ACM+sh-LOX-1组、ACM+OE-LOX-1过表达组(ACM+OE-LOX-1组)、ACM+OE-LOX-1+si-NC组。除Blank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用200 mmol/L酒精孵育1 d,体外诱发ACM细胞模型。应用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技术分别在蛋白质及基因水平检测细胞中的LOX-1、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量并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Blank组相比,ACM组心肌组织中LOX-1、Bax、Cleaved Caspase-3的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蛋白表达量同样显著增加(P<0.05);对LOX-1表达进行干预处理后与ACM组及ACM+sh-NC组比较,ACM+sh-LOX-1组心肌组织中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与ACM组相比较,ACM+OE-LOX-1组心肌组织中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LOX-1的表达量与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663,P<0.05;r=0.604,P<0.05)。结论LOX-1在ACM细胞模型中的表达量升高,且与心肌细胞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呈正相关,并通过干预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参与酒精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心肌病 细胞凋亡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BAX Cleaved Caspase-3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对乙醇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20
作者 刘东 郭明燕 +4 位作者 周娜 王鑫 袁博 张一凡 冯占斌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目的探讨乙醇诱导下大鼠心肌细胞模型中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LOX-1)的表达及其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Ⅱ(autophagy microtubule-as... 目的探讨乙醇诱导下大鼠心肌细胞模型中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LOX-1)的表达及其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Ⅱ(autophagy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antibodyⅡ,LC3-Ⅱ)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以下6组:Blank组、乙醇组、乙醇+sh-NC组、乙醇+sh-LOX-1组、乙醇+OE-LOX-1组和乙醇+OE-LOX-1+si-NC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用200 mmol/L酒精孵育1 d,体外构建乙醇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模型。电镜观察自噬小体的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LOX-1、Beclin-1、LC3-I、LC3-Ⅱ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急性乙醇暴露后可使大鼠心肌细胞中LOX-1、Beclin-1、LC3-I和LC3-Ⅱ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1)。对LOX-1的表达抑制后,Beclin-1、LC3-I和LC3-Ⅱ表达明显下调(P<0.01),而在对LOX-1进行过表达处理后,则能够增加Beclin-1、LC3-I和LC3-Ⅱ的表达水平(P<0.01)。透射电镜下,急性乙醇摄入可造成大鼠心肌细胞中自噬小体增多;下调LOX-1后可减少自噬小体数量,而过表达LOX-1则会增加自噬小体数量(P<0.01)。结论LOX-1在急性乙醇诱导下的大鼠心肌细胞模型中表达上调,且与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LC3-Ⅱ)呈协同变化趋势,提示LOX-1可能通过上调Beclin-1和LC3-Ⅱ表达水平造成自噬水平的过度激活从而推动酒精致心肌损伤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自噬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3抗体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