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1篇文章
< 1 2 2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习护生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现状及潜在剖面分析
1
作者 林伊慧 唐林霞 +2 位作者 裘云霞 周春清 马小琴 《护理管理杂志》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潜在剖面特征,并分析不同类别实习护生的特征差异。方法于2024年1月至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和湖北省共计10所三级医院的214名护理实习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第二受害者经历与...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潜在剖面特征,并分析不同类别实习护生的特征差异。方法于2024年1月至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和湖北省共计10所三级医院的214名护理实习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心理韧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实习护生作为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特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实习护生的第二受害者的经历与支持分为4个潜在类别,包括“困扰不均衡-支持充足组(22.90%)”“中度困扰-中度支持组(26.17%)”“高困扰-支持充足组(49.07%)”“低困扰-支持缺乏组(1.87%)”,4个潜在类别在带教老师为高年资护士、心理韧性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实习护生的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存在异质性,建议高校和医院应根据实习护生的个体特征,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安全事件对实习护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潜在剖面分析 第二受害者 心理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支持对新护士第二受害者的工作价值观和积极心理的影响
2
作者 张蓓蕾 陈亚敏 +3 位作者 傅晓君 王淑媛 房君 严洁琼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842-846,共5页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对新入职护士第二受害者的工作价值观和积极心理的影响。方法 通过现场招募的方式于2021年10月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0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65名)和对照组(65名),1年后共有20名护士...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对新入职护士第二受害者的工作价值观和积极心理的影响。方法 通过现场招募的方式于2021年10月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30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65名)和对照组(65名),1年后共有20名护士因离职等原因中途退出研究,最终纳入110名护士,其中研究组63名、对照组47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支持,研究组在常规心理支持基础上加入第二受害者六阶段心理支持模式,采用工作价值观量表和心理复原力量表分别于新护士岗前培训结束当天填写问卷后开始干预,定岗考核完结束干预后再次完成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两组护士内在偏好、长期发展、功利导向、人际和谐、创新导向价值观评分及心理复原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内在偏好、创新导向价值观评分及心理复原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内在偏好价值观中“所做的工作是重要的、有价值的”“所做的工作有趣味性”“弹性的工作时间”3个条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创新导向价值观中“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创新性的工作”2个条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支持能有效改善新护士第二受害者的内在偏好和创新导向工作价值观,加快心理复原力,提升积极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价值观 心理复原力 心理支持 第二受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验与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柴晶晶 张玉坤 +5 位作者 贾瑞英 王钰炜 王美玲 王琪茹 徐湘华 沈利锋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683-688,共6页
目的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急诊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验与支持现状进行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心理脱离量表和创伤后成长自评量表,对浙江省10所综合性医院的35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急诊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验与支持现状进行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心理脱离量表和创伤后成长自评量表,对浙江省10所综合性医院的35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第二受害者经验与支持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样本人群中急诊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心理脱离量表总分分别为(89.63±10.83)分、(66.80±16.33)分、(13.23±3.63)分。第二受害者支持、心理脱离、创伤后成长得分呈正相关(r=0.275、0.434、0.212,均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急诊科护士性别、学历、职称、职务、平均月收入、是否为带教老师、对个人影响时间、是否听说过第二受害者概念是第二受害者经验与支持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中,急诊科护士性别、学历、对个人影响时间、是否听说过第二受害者概念、心理脱离、创伤后成长是急诊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验与支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验与支持得分较高,心理困扰情况严重,但创伤后成长水平较高。建议医院完善相关支持,帮助护士培养积极情绪,提升急诊科护士职业获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急诊科护士 第二受害者 经验与支持 创伤后成长 心理脱离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暴力受害者的心理损害及救助策略
4
作者 张赛宜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媒体的发展,网络暴力已演变为全球性治理难题。网络暴力具有突发性、聚集性、匿名性、规模性、攻击性、破坏性、持久性等特征,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与精神损害,可能导致受害者面临“社会性死亡”、心理障碍,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媒体的发展,网络暴力已演变为全球性治理难题。网络暴力具有突发性、聚集性、匿名性、规模性、攻击性、破坏性、持久性等特征,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与精神损害,可能导致受害者面临“社会性死亡”、心理障碍,甚至自杀等严重后果。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多对一”型网络暴力为例,将网络暴力受害者的心理损害分为两个阶段:初期的事件诱发心理损害和长期的继发心理损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救助策略,包括:隔离网络暴力信息,减少直接的心理冲击;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受害者进一步遭受网络攻击;积极寻求帮助,获取必要的心理支持;主动调整认知,改变情绪状态,以减轻心理压力等自助策略。此外,为了更全面地应对网络暴力,本研究还提出了以下社会救助策略:提供心理援助,为受害者处理心理创伤提供专业支持;提供技术支持,利用技术手段过滤有害信息,并帮助收集相关证据;提供司法援助,确保受害者的权益得到保护等。上述措施可有效减轻网络暴力对个体的伤害及其社会负面影响,并对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保护个体心理健康以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受害者 心理损害 救助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叙事中的受害者与公众政策支持:基于助推型减碳政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展余 雷玉琼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24年第1期165-191,共27页
助推型减碳政策具有促进公众低碳生活和缓解气候变化的潜力。但推广和实施此类政策的前提是获得广泛的公众支持。鉴于政策叙事能够塑造公众对政策的认知和支持,有策略地设计和使用政策叙事可作为提高助推型减碳政策公众支持的有效途径... 助推型减碳政策具有促进公众低碳生活和缓解气候变化的潜力。但推广和实施此类政策的前提是获得广泛的公众支持。鉴于政策叙事能够塑造公众对政策的认知和支持,有策略地设计和使用政策叙事可作为提高助推型减碳政策公众支持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叙事政策框架研究政策叙事中的受害者与助推型减碳政策公众支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将政策叙事中的受害者类型设定为人类而非野生动物会显著提高公众对助推型减碳政策的支持,增加政策叙事中的受害者数量会显著降低公众对助推型减碳政策的支持。但是当公众的心理应对机制由自动情绪调节转变为刻意情绪调节时,受害者数量对政策支持的负面影响会减弱。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在为提高助推型减碳政策的公众支持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叙事 助推型政策 减碳 受害者 叙事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知觉在护士第二受害者人格特质与负性体验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卓青 张晓红 +3 位作者 何芳 张姝 杜荣欣 陈家琦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4期7-14,共8页
目的探讨护士第二受害者的人格特质对其在患者安全事件中负性体验的影响,以及压力知觉在负性体验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月至4月选择太原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近3个月内经历过患者安全事件的560名护士作... 目的探讨护士第二受害者的人格特质对其在患者安全事件中负性体验的影响,以及压力知觉在负性体验影响机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月至4月选择太原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近3个月内经历过患者安全事件的56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量表、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护士第二受害者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维度(以下简称神经质人格)、负性体验与压力知觉间的相关性,依照Bootstrap方法,使用PROCESS插件分析压力知觉在护士第二受害者神经质人格与负性体验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60份,有效回收率100.00%。护士第二受害者人格特质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神经质、外向性,负性体验得分(40.25±10.64),处于较高水平,压力知觉得分为(30.25±5.98)分,处于较高水平。护士第二受害者神经质人格与负性体验呈正相关(r=0.528,P<0.01),并与压力知觉呈正相关(r=0.594,P<0.01);负性体验与压力知觉呈正相关(r=0.339,P<0.01);护士第二受害者神经质人格对负性体验存在直接效应(β=0.519,95%CI:0.318~0.720),紧张感(压力知觉维度之一)在护士第二受害者神经质人格和负性体验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β=0.148,95%CI:0.006~0.300),中介作用占比为22.70%。结论护士第二受害者高神经质人格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其负性体验,还可以通过紧张感(压力知觉的维度之一)影响其负性体验。护理管理者及护士第二受害者可通过改变高神经质人格及缓解紧张感的角度,减轻其在患者安全事件中的负性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安全事件 第二受害者 神经质 负性体验 压力知觉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低年资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张玥玮 景国强 +1 位作者 商全梅 颜廷杰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8期124-130,共7页
目的调查ICU低年资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ICU护士关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2年6月1日-12月31日,选取山东省23所综合医院ICU的218名有第二受害者经历的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调查ICU低年资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ICU护士关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2年6月1日-12月31日,选取山东省23所综合医院ICU的218名有第二受害者经历的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一般信息调查问卷、不良事件特征调查问卷、第二受害者经历及支持测评量表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25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为96.89%。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总分为(65.31±11.95)分,困扰、支持维度条目均分为(3.39±1.26)分、(2.05±0.88)分,其中心理困扰得分最高,管理支持得分最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低年资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水平受印象最深刻的护理不良事件级别、经历不良事件次数、分管患者数量、不良事件发生后患方态度等因素影响(P<0.05)。结论ICU低年资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主要面临心理困扰,依靠管理支持,护理管理者应给予相关的教育、文化支持,加大同伴支持,加速其身心康复,降低其离职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低年资护士 第二受害者 安全事件 支持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工作不安全感的中介效应
8
作者 胡冰 荚恒娅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9期3728-3730,共3页
目的:为了解急诊护士工作不安全感在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对工作投入的作用,对急诊护士进行了相关调查,以为急诊第二受害者心理干预及支持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第二受害者经验与支持量表(SVEST)、工作不安全感量表和... 目的:为了解急诊护士工作不安全感在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对工作投入的作用,对急诊护士进行了相关调查,以为急诊第二受害者心理干预及支持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第二受害者经验与支持量表(SVEST)、工作不安全感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对上海4所医院的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SVEST与工作投入呈负相关,SVEST与工作不安全感呈正相关,且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工作不安全感对SVEST和工作投入有遮掩效应。表明工作不安全感削弱了SVEST对工作投入的影响,间接效应占总效应54.42%。结论:临床工作中,在考虑有第二受害者经历的急诊护士身心健康的情况下,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护士工作不安全感的适当调整,强调类似事件对个人及科室的危害,发挥事件的警示作用,缓解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对工作投入的负面影响,才能更长远地降低此类事件带来的生理及心理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 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 工作不安全感 工作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9
作者 周泓廷 庄一渝 +1 位作者 王新安 黄洌彬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812-818,共7页
目的分析国内外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对建库至2023年11月20日发表的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软件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 目的分析国内外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对建库至2023年11月20日发表的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软件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英文文献169篇、中文文献74篇。国外对于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研究已形成多个核心团队,但国内尚未形成合力。国外对第二受害者的影响因素、支持需求以及干预模式等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国内大多停留在对第二受害者经历及支持现状探索的量性研究,质性研究以调查护士在经历不良事件后的心理、情绪体验为主,探索护士的支持需求以及支持获取途径的研究不多。较少有基于政策的支持系统构建和以医院为单位的干预项目。结论国内跨地区、跨机构、跨团队合作有待加强,国内外的热点研究方向具有相似性,均呈现多样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进一步研究中国第二受害者的需要,推动建立非惩罚性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未来研究可以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医疗情况的第二受害者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护士 第二受害者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第二受害者组织支持形式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黄蓉蓉 陈贵儒 +1 位作者 丁晓敏 孙慧敏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3期2405-2408,共4页
目的:调查护士期望获得的第二受害者组织支持形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月贵州、四川、湖北6所三级甲等医院3 996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二受害者期望的组织支持形式量表进... 目的:调查护士期望获得的第二受害者组织支持形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月贵州、四川、湖北6所三级甲等医院3 996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二受害者期望的组织支持形式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第二受害者组织支持形式得分为(27.39±4.67)分。最受护士欢迎的形式是“能和一名受人尊敬的同行讨论所发生事件的细节”(85.9%),反之是“能马上离开单位一段时间”(37.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聘用形式是影响护士选择组织支持形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护士普遍渴望获得医疗机构提供的组织支持,女护士和编制护士对组织支持的期望度较高,管理者可根据护士期望的支持形式提供组织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安全 不良事件 第二受害者 护士 组织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严夏舒 刘翠霞 +2 位作者 刘秀兰 刘庆健 曾天裕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7期141-145,共5页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及支持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广州市某家精神专科医院经历过安全事件的10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进行调查...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及支持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广州市某家精神专科医院经历过安全事件的10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总分为(62.77±11.39)分,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为管理支持(16.78±5.53)分、最低的维度为亲友支持(4.71±1.7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工作年限是执业困扰的影响因素(P<0.05),聘用形式是亲友支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管理层应重视其身心健康,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提升护士执业安全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护士 第二受害者 经历与支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斯坦纳阐释学视角浅析翻译主体间性——以《时尚的受害者》为例
12
作者 沈旭晨 金奕彤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28-31,共4页
在后现代语境之下,翻译研究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透过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本文分析译者这位特殊的读者和原作阐释者经历的完整翻译过程:信赖翻译对象、融入翻译作品、输出翻译内容直至补足翻译信息。在充分彰显译者主体性的前提... 在后现代语境之下,翻译研究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透过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本文分析译者这位特殊的读者和原作阐释者经历的完整翻译过程:信赖翻译对象、融入翻译作品、输出翻译内容直至补足翻译信息。在充分彰显译者主体性的前提下,译者更须重视与其他翻译主体即原著作者、原文文本及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斯坦纳 阐释学 主体间性 《时尚的受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第二受害者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13
作者 孙爽 施秀英 王韫晔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10期25-32,共8页
目的通过可视化分析以第二受害者为主题的研究现状,探讨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在2000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收录的... 目的通过可视化分析以第二受害者为主题的研究现状,探讨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在2000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收录的以第二受害者为主题的中英文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0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03篇,英文文献202篇,年度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涉及作者362名,包含关键词394个。聚类和突现词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12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探测到28个突现词。第二受害者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①研究对象;②测量工具;③恢复路径;④患者安全文化;⑤对第二受害者可能结局的预测。第二受害者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为第二受害者支持计划。结论第二受害者研究领域处于持续发展阶段,我国未来应加强作者之间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国的第二受害者支持计划和第二受害者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心理干预计划,并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患者安全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受害者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受害者的概念分析
14
作者 李龙田 沈淑洁 +1 位作者 刘洪秀 魏思琪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7期856-861,共6页
目的探讨第二受害者的定义及其内涵,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中第二受害者的相关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经典概念分析法... 目的探讨第二受害者的定义及其内涵,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中第二受害者的相关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经典概念分析法对第二受害者的概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从人员(所有卫生工作者)、事件(患者安全事件)及影响(负性体验)3个方面确定其定义属性。其前置因素为患者安全文化、责备文化及责任追究制度;后果包括对第二受害者自身、患者及医疗卫生系统3个方面的影响;实证测量工具包括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患者自杀事件中第二受害者体验及支持量表,但中文版第二受害者测量工具仍较少。结论目前国内第二受害者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起因多样,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而且缺少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受害者测量工具,未来应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安全 患者安全事件 第二受害者 概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疗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研究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
15
作者 尹子威 姜宏 《上海管理科学》 202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通过梳理我国第二受害者相关文献,分析我国医疗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未来第二受害者相关研究提供方向。将“第二受害者”作为搜索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利用数据库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对... 通过梳理我国第二受害者相关文献,分析我国医疗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为未来第二受害者相关研究提供方向。将“第二受害者”作为搜索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利用数据库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文献发表时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国内第二受害者研究现状。研究共纳入102篇文献,自2017年起文献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有75篇文献明确表明将护士作为第二受害人研究对象,涉及精神科、重症监护室、急诊等科室。研究热点包括经验与支持、影响因素、心理体验、患者安全文化等。我国第二受害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多数局限于对护士群体的研究,根据经历及支持量表对第二受害者体验及支持需求进行质性研究。今后的研究需持续扩大并细化群体,建设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根据群体差异性探索干预工具及改善疗法并研究实施效果,促进更多组织支持实践,为医务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及心理健康提供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受害者 不良事件 患者安全 经历与支持 组织支持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支持需求研究现状
16
作者 王晓君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4年第4期35-40,共6页
医疗不良事件除了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外,也对涉事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心身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些涉事的医疗服务提供者被称为第二受害者,他们的支持需求却较少得到关注,医疗机构尚不能提供系统、完整的支持体系。基... 医疗不良事件除了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外,也对涉事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心身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些涉事的医疗服务提供者被称为第二受害者,他们的支持需求却较少得到关注,医疗机构尚不能提供系统、完整的支持体系。基于对第二受害者相关概念和支持现状的梳理,尝试对第二受害者的支持需求进行总结,提炼出第二受害者在情感、组织、工作、专业、学习5个方面的支持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开展第二受害者支持需求评估,建立有效的第二受害者支持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不良事件 第二受害者 支持需求 医疗职业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彭安娜 张映霞 +1 位作者 黄蓉 夏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评定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和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对254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的总得分为(68....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认同评定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和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对254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的总得分为(68.24±5.3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职称、个人平均月收入、职业认同及离职意愿是急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的影响因素。结论急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程度需引起重视,且工作年限、职称、个人平均月收入、职业认同及离职意愿均会影响急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程度。护理管理者需关注急诊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程度,并制定培训方案,并在护士新入职时就开展培训,同时高年资护士给予低年资护士指导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护士 第二受害者 经历与支持 离职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害者身份构建的会话分析研究——基于家庭冲突性话语的多模态
18
作者 李跃超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4期191-198,共8页
从古至今,家庭冲突普遍存在于各个家庭中。本文主要探讨在家庭冲突中矛盾双方是如何构建受害者身份及此身份对冲突的功能作用。本文基于5个小时冲突话语的视频,其中矛盾双方建构自身受害者身份达178次,运用多模态会话分析法描写受害者... 从古至今,家庭冲突普遍存在于各个家庭中。本文主要探讨在家庭冲突中矛盾双方是如何构建受害者身份及此身份对冲突的功能作用。本文基于5个小时冲突话语的视频,其中矛盾双方建构自身受害者身份达178次,运用多模态会话分析法描写受害者身份构建在冲突性话语中的语用功能,不仅关注直接言语行为对冲突加剧或缓和的作用,还关注诸如手势、眼神、语气等非言语行为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矛盾双方在冲突性话语中会通过建构自身受害者身份来指责对方的同时,贬低对方的行为和品质。本研究发现对冲突性话语的研究具有一定启示,对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害者身份构建 会话分析 家庭冲突话语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第二受害者心理复苏路径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姗姗 卢晓虹 +3 位作者 周丹 张艳 单信芝 张新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6-68,81,共4页
目的探讨经历患者安全事件的临床护士心理复苏路径,为制订支持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诠释现象学研究方法,选择11名经历患者安全事件的临床护士进行深度访谈。结果经历患者安全事件的临床护士心理复苏路径包括心理混乱... 目的探讨经历患者安全事件的临床护士心理复苏路径,为制订支持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诠释现象学研究方法,选择11名经历患者安全事件的临床护士进行深度访谈。结果经历患者安全事件的临床护士心理复苏路径包括心理混乱期、事故反应期、侵入性思维期、积极内省期、情绪恢复期和正面应对期6个阶段。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经历患者安全事件后的不同心理阶段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护士正确应对患者安全事件,缓解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第二受害者 患者安全事件 心理复苏 第二受害者复苏模型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系统合理化与受害者指责:敌意、善意性别偏见的中介作用
20
作者 朱慧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3期436-444,共9页
当前我国强奸犯罪呈现熟人化趋势,熟人强奸受害者往往面临着更为负面的社会评价,例如更大的受害者指责;这给受害者带来了严重的二次创伤。鉴于国内有关强奸受害者指责研究的匮乏,本研究调查了观察者所持有的性别系统合理化信念、敌意与... 当前我国强奸犯罪呈现熟人化趋势,熟人强奸受害者往往面临着更为负面的社会评价,例如更大的受害者指责;这给受害者带来了严重的二次创伤。鉴于国内有关强奸受害者指责研究的匮乏,本研究调查了观察者所持有的性别系统合理化信念、敌意与善意性别偏见对熟人强奸中的受害者指责的影响,并检验了敌意、善意性别偏见在性别系统合理化与受害者指责之间的并行中介作用。在网络调研平台招募了510名成年参与者,每名参与者阅读了一份描述熟人强奸情境的材料,并完成了后续的测量。结果表明:1) 性别系统合理化、敌意和善意性别偏见均正向预测受害者指责;2) 性别系统合理化对受害者指责的预测效应在女性中更强;3) 敌意和善意性别偏见在性别系统合理化与受害者指责之间的起并行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害者指责 熟人强奸 性别系统合理化 矛盾性别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