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国内外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对建库至2023年11月20日发表的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软件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目的分析国内外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对建库至2023年11月20日发表的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软件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英文文献169篇、中文文献74篇。国外对于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研究已形成多个核心团队,但国内尚未形成合力。国外对第二受害者的影响因素、支持需求以及干预模式等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国内大多停留在对第二受害者经历及支持现状探索的量性研究,质性研究以调查护士在经历不良事件后的心理、情绪体验为主,探索护士的支持需求以及支持获取途径的研究不多。较少有基于政策的支持系统构建和以医院为单位的干预项目。结论国内跨地区、跨机构、跨团队合作有待加强,国内外的热点研究方向具有相似性,均呈现多样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进一步研究中国第二受害者的需要,推动建立非惩罚性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未来研究可以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医疗情况的第二受害者支持系统。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可视化分析以第二受害者为主题的研究现状,探讨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在2000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收录的...目的通过可视化分析以第二受害者为主题的研究现状,探讨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在2000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收录的以第二受害者为主题的中英文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0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03篇,英文文献202篇,年度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涉及作者362名,包含关键词394个。聚类和突现词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12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探测到28个突现词。第二受害者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①研究对象;②测量工具;③恢复路径;④患者安全文化;⑤对第二受害者可能结局的预测。第二受害者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为第二受害者支持计划。结论第二受害者研究领域处于持续发展阶段,我国未来应加强作者之间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国的第二受害者支持计划和第二受害者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心理干预计划,并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患者安全文化的发展。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第二受害者的定义及其内涵,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中第二受害者的相关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经典概念分析法...目的探讨第二受害者的定义及其内涵,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中第二受害者的相关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经典概念分析法对第二受害者的概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从人员(所有卫生工作者)、事件(患者安全事件)及影响(负性体验)3个方面确定其定义属性。其前置因素为患者安全文化、责备文化及责任追究制度;后果包括对第二受害者自身、患者及医疗卫生系统3个方面的影响;实证测量工具包括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患者自杀事件中第二受害者体验及支持量表,但中文版第二受害者测量工具仍较少。结论目前国内第二受害者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起因多样,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而且缺少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受害者测量工具,未来应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国内外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对建库至2023年11月20日发表的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软件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英文文献169篇、中文文献74篇。国外对于护理领域第二受害者的研究已形成多个核心团队,但国内尚未形成合力。国外对第二受害者的影响因素、支持需求以及干预模式等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国内大多停留在对第二受害者经历及支持现状探索的量性研究,质性研究以调查护士在经历不良事件后的心理、情绪体验为主,探索护士的支持需求以及支持获取途径的研究不多。较少有基于政策的支持系统构建和以医院为单位的干预项目。结论国内跨地区、跨机构、跨团队合作有待加强,国内外的热点研究方向具有相似性,均呈现多样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进一步研究中国第二受害者的需要,推动建立非惩罚性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未来研究可以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医疗情况的第二受害者支持系统。
文摘目的通过可视化分析以第二受害者为主题的研究现状,探讨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在2000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收录的以第二受害者为主题的中英文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0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03篇,英文文献202篇,年度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涉及作者362名,包含关键词394个。聚类和突现词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12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探测到28个突现词。第二受害者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①研究对象;②测量工具;③恢复路径;④患者安全文化;⑤对第二受害者可能结局的预测。第二受害者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为第二受害者支持计划。结论第二受害者研究领域处于持续发展阶段,我国未来应加强作者之间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国的第二受害者支持计划和第二受害者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心理干预计划,并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患者安全文化的发展。
文摘目的探讨第二受害者的定义及其内涵,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中第二受害者的相关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经典概念分析法对第二受害者的概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从人员(所有卫生工作者)、事件(患者安全事件)及影响(负性体验)3个方面确定其定义属性。其前置因素为患者安全文化、责备文化及责任追究制度;后果包括对第二受害者自身、患者及医疗卫生系统3个方面的影响;实证测量工具包括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患者自杀事件中第二受害者体验及支持量表,但中文版第二受害者测量工具仍较少。结论目前国内第二受害者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起因多样,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而且缺少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受害者测量工具,未来应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