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作用后坚硬煤样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变形强度与声发射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苏承东 宋常胜 苏发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3-625,共13页
为了探讨高温作用对煤样力学性质与声发射特征的影响机制。利用煤样经历100,200,300,400和500℃高温自然冷却后,在单轴压缩过程中同步声发射信息检测,而后将碎煤块在JSM-6390 LV电镜进行了微观结构扫描。分析了经历不同高温自然冷却后... 为了探讨高温作用对煤样力学性质与声发射特征的影响机制。利用煤样经历100,200,300,400和500℃高温自然冷却后,在单轴压缩过程中同步声发射信息检测,而后将碎煤块在JSM-6390 LV电镜进行了微观结构扫描。分析了经历不同高温自然冷却后煤样微观结构和单轴压缩过程中的变形、强度与声发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温后煤样在单轴压缩过程中可分为压密、弹性、屈服和破坏4个阶段,经历温度越高压密和屈服阶段越明显,峰值后应力跌落速度有所减缓;②高温后坚硬煤样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抗压强度随温度升高呈阶段性降低,在100和500℃高温对煤样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在100~400℃高温,高温对煤样弹性模量、变形模量的影响作用相差不大。与常态25℃煤样比较,经历100,200,300,400和500℃高温后,煤样弹性模量平均降幅依次为19.7%,19.8%,24.2%,34.3%和77.4%,抗压强度平均降幅依次为47.88%,49.99%,56.24%,56.91%和87.57%;③高温后坚硬煤样在单轴压缩变形破坏过程中始终伴随有声发射信息,在煤样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幅值、计数、能量和应力-时间曲线具有较好地对应关系,不同高温后煤样的声发射特征存在差异,声发射的幅值、计数和能量最大值并非同时发生,声发射累计幅值与时间曲线转折点早于累计计数和能量曲线转折点,且随着温度增加累计幅值与时间曲线转折点提前,而累计计数和能量曲线转折点推迟现象;④高温后煤样声发射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具有分段特征,其累计幅值和计数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累计能量随温度变化具有波动性;⑤高温后煤样的抗压强度与声发射累计幅值、计数和能量没有确定关系,抗压强度和声发射参数是煤样破坏不同属性反映。经历100~500℃高温作用后煤样结构发生了变化,煤样内部裂隙数目和尺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煤样内部结构变化是导致煤样力学性质劣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温后煤样 单轴压缩 变形强度 声发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土渗流和变形强度特性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国庆 赵成刚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6,共10页
高放核废料地下处置、高压电缆埋设和地热开发等工程的发展,使得温度对非饱和土基本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逐渐成为当前岩土工程的热点.从渗流特性和变形强度特性两方面出发,分析了温度对非饱和土基本力学性质的影响.对于渗流特性,研究了... 高放核废料地下处置、高压电缆埋设和地热开发等工程的发展,使得温度对非饱和土基本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逐渐成为当前岩土工程的热点.从渗流特性和变形强度特性两方面出发,分析了温度对非饱和土基本力学性质的影响.对于渗流特性,研究了温度对液相水和水蒸气运动的影响,并进一步综述了水热迁移模型的发展.对于变形强度特性受温度的影响,从试验研究和理论模型入手,研究了非饱和土的变形和强度等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温度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文中还指出了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特性 变形强度特性 温度效应 非饱和土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的结构性参数及其与变形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110
3
作者 谢定义 齐吉琳 朱元林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6,共6页
本文在全面回顾有关土结构性和结构性定量化研究的基础上, 沿着一条新的途径, 提出了一个简明、实用的结构性参数———综合结构势, 并通过试验, 从变形和强度两个方面证明了土结构性参数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广泛性、灵敏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土结构性 定量化参数 变形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改性剂对聚四氟乙烯变形强度和摩擦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A A Охлопкова 穆焕文 陈新康 《有机氟工业》 CAS 2000年第4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活性改性剂 变形强度 摩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单晶体中孪晶变形强度与尺寸成反比
5
《大众科技》 2010年第4期3-3,共1页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研究生余倩在导师孙军、肖林等指导下,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李巨教授、丹麦瑞瑟国家实验室黄晓旭博士合作,对微小尺度金属单晶材料中的孪晶变形行为及其对材料...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研究生余倩在导师孙军、肖林等指导下,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李巨教授、丹麦瑞瑟国家实验室黄晓旭博士合作,对微小尺度金属单晶材料中的孪晶变形行为及其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单晶体外观尺寸对其孪晶变形行为的强烈影响,以及相应材料力学性能的显著变化。该研究结果发表在1月2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观尺寸 单晶体 变形强度 孪晶 金属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材料力学性能 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截面规则性的柱状节理岩体变形及强度特性研究
6
作者 朱姝 阙相成 +1 位作者 朱珍德 朱其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25,共13页
柱状节理岩体的复杂结构使其现场力学参数的确定存在困难,可靠地估计柱状节理岩体强度及变形特性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结合Voronoi图形及3D打印技术制作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光敏树脂模具,并制备了具有不同倾角的规则及不规则柱状节理岩... 柱状节理岩体的复杂结构使其现场力学参数的确定存在困难,可靠地估计柱状节理岩体强度及变形特性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结合Voronoi图形及3D打印技术制作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光敏树脂模具,并制备了具有不同倾角的规则及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试样。基于开展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不同截面柱状节理岩体的变形及强度特性差异。根据试样最终破坏形态,揭示柱状节理岩体破坏模式及机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描述节理面材料对柱状节理岩体破坏形态及强度的影响。基于传统节理系数方法,提出了更能反映柱状节理岩体柱体结构特征的修正节理系数方法。采用修正节理系数法建立规则及不规则柱状节理岩体试验结果与现场变形及强度参数间的经验关系,将所提出计算公式应用于白鹤滩水电站工程,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及RMR法(RMR为岩石质量评分指标)、Q法(Q为岩体质量指标)的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现场变形和强度参数,所提出的修正节理系数法的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面规则性 柱状节理岩体 变形强度特性 物理模型试验 经验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卸载条件下红黏土强度变形与能量耗散规律研究
7
作者 刘明星 徐伊健 +1 位作者 卢苇红 刘恩龙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1-29,共9页
【目的】为掌握江西红黏土在直剪加卸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以及能量耗散规律。【方法】对江西红黏土进行了剪切加卸载条件下的直剪试验研究,并对其强度变形特性和能量耗散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获取了红黏土在直剪加卸载条件下不同法... 【目的】为掌握江西红黏土在直剪加卸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以及能量耗散规律。【方法】对江西红黏土进行了剪切加卸载条件下的直剪试验研究,并对其强度变形特性和能量耗散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获取了红黏土在直剪加卸载条件下不同法向应力作用时的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法向位移和能量耗散等力学行为的变化结果。【结论】红黏土在直剪加卸载作用下,低法向应力时耗散能增加的速率相较于高法向应力的工况要低。总体上来说,耗散能与法向应力呈正相关关系,法向应力越大,塑性变形消耗的能量越大。随着剪切加卸载次数的增加,耗散能也在逐渐增加。红黏土在加卸载直剪试验过程中整体呈现为剪缩变形,剪切卸载阶段法向位移增大,再加载阶段法向位移先增加后减少,产生剪胀变形,当剪切位移达到卸载前的值时剪胀结束。剪切加卸载会增加红黏土的法向位移,增大剪缩量,卸载作用对法向位移的影响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剪切加卸载 强度变形特性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倒变形岩体发育强度与极限深度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发明 张万奎 +3 位作者 王文远 黄德凡 李运胜 余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9-1116,共8页
以澜沧江某水电站右坝肩倾倒变形岩体为例,根据倾倒变形岩体的宏观地质特征及其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系统分析了影响倾倒变形岩体发育的地质因素。运用离散元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岩体变形强度的影响程度,并与实际边坡开挖揭... 以澜沧江某水电站右坝肩倾倒变形岩体为例,根据倾倒变形岩体的宏观地质特征及其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系统分析了影响倾倒变形岩体发育的地质因素。运用离散元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岩体变形强度的影响程度,并与实际边坡开挖揭露的岩体变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发生岩体变形的控制因素、变形发展过程的时间效应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岩体发生倾倒变形的外部因素是重力、地应力、卸荷方向与卸荷强度,提出了倾倒变形极限深度的概念。通过地质成因分析、离散元数值分析和理论公式推导,建立了由地表变形弯折强度确定变形随深度变化的计算模型,为开挖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及系统锚索深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倒变形岩体 变形强度 极限深度 变形特征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基底排土场演化弱层形成规律及变形强度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洪海 《勘察科学技术》 2005年第6期32-33,51,共3页
该文针对黄土基底排土场所赋存的演化弱层,详细论述了演化弱层的形成规律及其变形与强度的特征。结合对某矿黄土基底排土场的工程实践与试验研究,对演化弱层的流动变形特性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黄土基底排土场 演化弱层 流动特性 变形强度特征 应力
原文传递
三轴试验条件下城市生活垃圾土的变形强度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修磊 施建勇 李玉萍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8-1440,共13页
在实验室对现场钻取的垃圾土样进行成分分析和试样制备,考虑填埋场内垃圾土的实际状态,采用三轴试验从试样尺寸、固结方式和应力路径等3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垃圾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直径分别为40mm和100mm两种尺寸的垃圾... 在实验室对现场钻取的垃圾土样进行成分分析和试样制备,考虑填埋场内垃圾土的实际状态,采用三轴试验从试样尺寸、固结方式和应力路径等3个方面系统研究了垃圾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直径分别为40mm和100mm两种尺寸的垃圾土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偏应力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逐渐增大,应变水平较大时应力-应变曲线呈上翘形状,应变超过30%仍没有出现屈服或达到峰值的迹象;轴向应变相同时,偏应力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增大;轴向应变和围压都相同时,相比小尺寸试样,较大尺寸试样的抗剪强度较小.(2)得到了垃圾土的抗剪强度参数随轴向应变的线性表达式,小尺寸试样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约为较大尺寸试样的1.48倍和1.16倍.(3)等压固结、各向异性固结和K_(0)固结(3种固结方式的侧向土压力系数k分别为1.0、0.54和0.29)试验所得垃圾土的偏应力增量随着k值的减小而略有减小.(4)轴压不变围压逐渐减小的卸载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土的偏应力-轴向应变曲线类似双曲线形状,围压越大偏应力越大;围压减小到0后轴压持续增加的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土的偏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同样出现了上翘的形状,依然没有屈服或达到峰值,解释了高陡填埋场边坡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现象.研究成果可为填埋场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土 三轴试验 变形强度特性 强度参数 尺寸效应 固结方式 应力路径
原文传递
半成岩变形强度特征与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杜宇翔 盛谦 +4 位作者 付晓东 但路昭 张振平 杜文杰 陈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9-250,共12页
半成岩工程性质差,力学性质受含水状态影响很大。以昔格达组半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研究半成岩变形特征和受力破坏机制,引入损伤理论,建立反映半成岩全应力-应变过程的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围压增加,半成岩峰值强... 半成岩工程性质差,力学性质受含水状态影响很大。以昔格达组半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研究半成岩变形特征和受力破坏机制,引入损伤理论,建立反映半成岩全应力-应变过程的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围压增加,半成岩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均会提高,峰值强度对应的轴向应变有所增大,软化阶段应力-应变曲线波动性增强;(2)随着含水率增加(17.79%≤ω≤30.83%),半成岩峰值强度迅速降低,残余强度降幅较小,峰值强度对应的轴向应变有所增大;含水率较低时,峰值点尖锐,峰后应力快速跌落至残余强度,表现为岩石的软化特性;含水率较高时,峰值点坍落,峰后应力曲线斜率较缓,呈现应变软化向应变硬化转变的趋势,表现为土的变形特性;(3)半成岩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在试验含水率范围服从Mohr-Coulomb准则,各强度指标均随含水率增加近似线性减小,其中,峰值黏聚力与峰值摩擦角对含水率的敏感性大于残余黏聚力和残余摩擦角;(4)所建立的半成岩损伤本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半成岩受含水率影响的强度、变形变化规律,模型曲线与试验结果一致,且形式简洁,参数较少。研究成果可为半成岩力学特性分析和工程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机制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半成岩 昔格达 含水率 三轴试验 变形强度 损伤本构模型
原文传递
模拟堆石料颗粒破碎对强度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萌成 高玉峰 刘汉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91-1699,共9页
许多试验事实表明,极高压力下颗粒材料粒径极限分布并非Hardin所谓的以0.074 mm为截断粒径的均匀分布。通过拓展破碎概念提出了Hardin破碎指标修正定义,并用以区分剪切过程中破碎的暂时和永久终止状态。开展了系列模拟堆石料固结排水大... 许多试验事实表明,极高压力下颗粒材料粒径极限分布并非Hardin所谓的以0.074 mm为截断粒径的均匀分布。通过拓展破碎概念提出了Hardin破碎指标修正定义,并用以区分剪切过程中破碎的暂时和永久终止状态。开展了系列模拟堆石料固结排水大型三轴试验,提出了系列非线性关系用以描述模拟堆石料的级配、破碎指标以及应力-应变-体变响应变化规律。分析表明:随着围压增加,特征粒径减小而级配指标增加,试样级配变化明显;随着围压增加,峰值(或临界)状态破碎指标增加,相应的应力比和内摩擦角则减小,两种状态下破碎指标与内摩擦角具有唯一对应关系;同一剪切过程中,破碎指标变化率、剪胀率和塑性剪切模量具有非同步变化关系,由此形成了颗粒破碎对于模拟堆石料应力变形影响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堆石料 颗粒破碎 破碎指标 强度变形 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煤块的强度变形特性及强度准则的回归方法 被引量:19
13
作者 尤明庆 苏承东 周英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081-2085,共5页
与沉积岩的局部缺陷不同,煤层具有分布的裂隙和弱面,不仅影响强度,也会影响变形。煤样单轴压缩的强度和杨氏模量离散性很大,但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围压下压缩时,闭合裂隙可以通过摩擦承载,使煤样强度和杨氏模量的离散性减小。不同... 与沉积岩的局部缺陷不同,煤层具有分布的裂隙和弱面,不仅影响强度,也会影响变形。煤样单轴压缩的强度和杨氏模量离散性很大,但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围压下压缩时,闭合裂隙可以通过摩擦承载,使煤样强度和杨氏模量的离散性减小。不同煤块加工的试样强度不同,但围压对三轴强度的影响系数K相同,即内摩擦系数是一个材料参数,因而可以对不同煤块的试验结果进行联合回归。这不仅可以消除煤块的差异对内摩擦系数的影响,而且可以评价煤块强度的离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块 岩石力学 强度变形 离散性 回归分析 内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样尺寸对粗粒土强度及变形试验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朱俊高 刘忠 +2 位作者 翁厚洋 吴中凡 傅海燕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96,共5页
对某堆石料进行了3种(大、中、小)不同直径试样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研究在不同试样尺寸下粗粒土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差异,初步探讨了试样尺寸大小对应力-应变及强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尺寸大小的试样所测定的应力-应变关... 对某堆石料进行了3种(大、中、小)不同直径试样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研究在不同试样尺寸下粗粒土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差异,初步探讨了试样尺寸大小对应力-应变及强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尺寸大小的试样所测定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剪胀性相似,但量值大小有差异;对相同围压下同一种级配粗粒土,较小尺寸试样峰值强度高于较大尺寸试样的强度,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增加幅度呈减小趋势;低围压下试样直径变化引起的摩擦角测定值变化较大,高围压下直径影响变小。对应1%应变的割线杨氏模量和体积模量随试样大小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其变化规律有待更多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试样尺寸效应 强度变形特性 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料强度和变形的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82
15
作者 秦红玉 刘汉龙 +1 位作者 高玉峰 戴鹏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75-1580,共6页
通过大型三轴试验,对高低围压下粗粒料的应力应变特性、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和颗粒破碎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不同泥岩含量对堆石坝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围压下粗粒料表现出应变硬化特性和剪缩,强度包线和不同围压下的最大... 通过大型三轴试验,对高低围压下粗粒料的应力应变特性、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和颗粒破碎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不同泥岩含量对堆石坝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围压下粗粒料表现出应变硬化特性和剪缩,强度包线和不同围压下的最大主应力比与剪胀率的关系近似为线性,而低围压下主要表现为应变软化和剪胀,抗剪强度包线等表现为非线性。随着围压的增加,主应力比降低、颗粒破碎率增大、内摩擦角减小。泥岩含量的增加使颗粒表面的摩擦阻力与粒间的咬合力减弱,导致抗剪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大型三轴试验 强度变形特性 颗粒破碎 含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对非贯通裂隙介质强度与变形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蕴生 刘晟锋 +1 位作者 李宁 韩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7-212,共6页
采用类岩石材料水泥砂浆,制作成含有不同裂隙倾角和不同裂隙数目的非贯通裂隙模型试样,在岩石三轴、剪切复合机上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分析非贯通裂隙试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破坏方式、变形和强度特性,并建立了其与非贯通裂隙倾角和裂... 采用类岩石材料水泥砂浆,制作成含有不同裂隙倾角和不同裂隙数目的非贯通裂隙模型试样,在岩石三轴、剪切复合机上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分析非贯通裂隙试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破坏方式、变形和强度特性,并建立了其与非贯通裂隙倾角和裂隙数目的关系;加载的同时利用超声波检测仪进行声波测试,分析了其内部裂纹的扩展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裂隙的存在使试件强度显著降低;试件中有无裂隙对其强度的影响明显大于裂隙角度的影响;试件强度一般随裂隙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但也与裂隙的位置有关;裂隙角度对强度的影响有随裂隙数量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贯通裂隙介质 变形强度 单轴压缩试验 破坏方式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岩孔道试样的强度及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尤明庆 苏承东 缑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20-2429,共10页
利用中晶和细晶两种大理岩的不同内径孔道大理岩试样,在内孔压力为0时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试样内非均匀应力分布对试样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的影响。孔道试样的变形特征在轴向变形较小时与完整试样大致相同;在变形较大时孔壁附近材... 利用中晶和细晶两种大理岩的不同内径孔道大理岩试样,在内孔压力为0时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试样内非均匀应力分布对试样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的影响。孔道试样的变形特征在轴向变形较小时与完整试样大致相同;在变形较大时孔壁附近材料因最小主应力较低而破坏,承载能力逐步下降。以线弹性力学分析孔道试样的应力状态,假设试样内材料同时达到承载极限,Coulomb准则给出的试样强度是一个偏低的估计,而不是偏高的估计。围压和轴向载荷在给定倾角剪切滑移面上的正压力和剪切力由整体力平衡确定,与孔道存在与否没有关系,孔道只是造成应力分布的不均匀,使试样的承载面积减小,引起围压对强度的贡献增加;另一方面,试样内部的破坏是逐步发生的,达到峰值承载能力时试样由黏结力构成的承载能力随围压、孔径的增大而减小。这两种不同趋势的变化决定孔道试样的强度特征。孔道对试样变形破坏的影响随大理岩结构特征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孔道试样 非均匀应力 强度变形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黏土变形与强度特性的大型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果林 钟正 林宇亮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25-29,共5页
通过大型三轴试验,对不同压实度及不同加筋条件下砂黏土的应力应变特性、抗剪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试验现象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高压实度低围压下应力应变关系呈微软化型,低密实度及高围压下呈硬化型,黏聚力随压实度的提高呈指... 通过大型三轴试验,对不同压实度及不同加筋条件下砂黏土的应力应变特性、抗剪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试验现象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高压实度低围压下应力应变关系呈微软化型,低密实度及高围压下呈硬化型,黏聚力随压实度的提高呈指数增长,内摩擦角变化不明显;加筋机理符合"准黏聚力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黏土 大型三轴试验 变形强度特性 压实度 加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孔隙比对粗粒土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家军 孙向军 +3 位作者 左永振 王俊鹏 卢一为 韩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86-2194,共9页
粗粒土强度变形特性与初始级配和制样干密度密切相关。为研究不同级配和密度组合的粗粒料强度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计算简便、易于推广的粗粒土骨架孔隙比计算方法。开展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所得的骨架孔隙比与粗粒土力学特性... 粗粒土强度变形特性与初始级配和制样干密度密切相关。为研究不同级配和密度组合的粗粒料强度变形特性,提出了一种计算简便、易于推广的粗粒土骨架孔隙比计算方法。开展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所得的骨架孔隙比与粗粒土力学特性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单调性变化规律。当试样尺寸一致时,随着骨架孔隙比减小,破坏剪应力增大,破坏摩擦角增大,黏聚力减小;平均初始切线弹性模量增大,平均初始切线泊松比减小。整体而言,骨架孔隙比越小,粗粒土强度、刚度越大。基于该结论,笔者提出了一种等骨架孔隙比粗粒土缩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骨架孔隙比 强度变形特性 缩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架孔隙比的土石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涛 刘斯宏 +1 位作者 宋迎俊 孔维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73-2983,共11页
土石混合体是由具有一定尺寸石块、作为充填成分的土体及孔隙等组成的混合体,其强度变形特性与细粒(土粒)含量密切相关。为研究不同细粒含量土石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建议采用以承担骨架作用的颗粒的孔隙比(骨架孔隙比)反映土石混合料内... 土石混合体是由具有一定尺寸石块、作为充填成分的土体及孔隙等组成的混合体,其强度变形特性与细粒(土粒)含量密切相关。为研究不同细粒含量土石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建议采用以承担骨架作用的颗粒的孔隙比(骨架孔隙比)反映土石混合料内部真实密实情况。开展了系列压实试验,建立了考虑土石级配的土石混合料堆积模型,进而推导了土石混合料骨架孔隙比表达式,并通过室内三轴排水剪切试验,验证了骨架孔隙比用以预测土石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定义的整体孔隙比,骨架孔隙比能更好地表示土石混合料内部颗粒接触状态,反映材料内部“真密实”情况;利用骨架孔隙比概念,可以仅由纯石/土料强度变形特性预测不同细粒含量的土石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料 细粒含量 骨架孔隙比 强度变形特性 堆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