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IM技术的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钢筋优化
1
作者 尹德波 丁宁 曹现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2期166-168,共3页
针对大型建筑工程中通常存在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处的钢筋密集施工难度大、成品混凝土质量要求高等问题,通过应用BIM建模技术,对复杂梁柱核心区节点的钢筋布置进行合理优化,对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十分重要意义。以日照市青少... 针对大型建筑工程中通常存在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处的钢筋密集施工难度大、成品混凝土质量要求高等问题,通过应用BIM建模技术,对复杂梁柱核心区节点的钢筋布置进行合理优化,对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十分重要意义。以日照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为例,应用BIM技术对解决复杂梁柱节点处钢筋碰撞问题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钢骨混凝土 梁柱节点 钢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核心区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韩强 王佳畅 +1 位作者 张轩 张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3,共10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核心区的力学性能,文中基于某相关节点的循环加载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精细化三维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后续通过构造措施在试验试件基础上设计了多组“强构件、弱节点”式节...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核心区的力学性能,文中基于某相关节点的循环加载试验,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精细化三维模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后续通过构造措施在试验试件基础上设计了多组“强构件、弱节点”式节点模型,对比分析了桁架梁倾斜角、结构柱轴压比、钢管柱宽厚比对节点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柱-钢桁架梁复杂节点发生核心区破坏时,破坏部位主要为下弦杆范围内的节点域及桁架梁端部。桁架梁倾斜角对节点域力学性能及破坏状态影响较小。结构柱轴压比较大时,节点域抗剪承载力及延性系数下降明显,建议结构柱轴压比不宜大于0.3。钢管柱宽厚比为敏感参数,随着钢管柱宽厚比的减小,节点域的抗剪承载力、初始刚度及延性系数均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钢桁架复杂节点 有限元分析 抗剪承载力 初始刚度 结构轴压比 钢管宽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及梁柱节点施工技术探析
3
作者 李建功 《江西建材》 2024年第4期217-219,共3页
文中以某体育馆为例,阐述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及梁柱节点处的施工技术并验证其施工效果。通过对施工后的叠合柱、梁柱以及节点处进行检测并与设计规范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各个施工环节的变形及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且改良后的焊接工艺... 文中以某体育馆为例,阐述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及梁柱节点处的施工技术并验证其施工效果。通过对施工后的叠合柱、梁柱以及节点处进行检测并与设计规范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各个施工环节的变形及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且改良后的焊接工艺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了施工成本,确保了施工质量。本工程采用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及梁柱节点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叠合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接头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奇帆 朱杰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在国内外装配式节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钢接头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柱节点,为研究其抗震性能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节点中预制梁的型钢接头和纵筋焊接能有效传递二者间的应力;叠合梁-柱节点具有较好的整体... 在国内外装配式节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钢接头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柱节点,为研究其抗震性能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节点中预制梁的型钢接头和纵筋焊接能有效传递二者间的应力;叠合梁-柱节点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节点的塑性铰产生在梁的型钢接头和纵筋焊接部位附近,梁柱节点核心区域破坏较小;新型节点耗能能力较好;装配式节点比现浇节点有更高的承载力,但是延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梁柱节点 叠合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H型钢梁外套筒式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与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晨帆 杨锋 张新华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41,共9页
以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高强对穿螺栓连接的外套筒式梁柱节点。为了研究该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对3个缩尺比为1∶2的节点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观察节点损伤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了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 以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高强对穿螺栓连接的外套筒式梁柱节点。为了研究该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对3个缩尺比为1∶2的节点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观察节点损伤过程及破坏模式,分析了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节点延性及耗能能力,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套筒宽厚比和加强肋板厚度对节点抗震性能影响。试验及有限元研究结果表明:节点滞回曲线饱满,延性系数介于3.13~4.19之间,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介于0.211~0.296之间,节点域的变形较大且耗能能力较强;随着套筒厚度增大,核心区混凝土开裂减少,破坏位置由节点外移至梁端截面;减小套筒宽厚比和增大加强肋板厚度可以有效提高节点刚度。为保证外套筒式节点达到刚性节点要求,建议套筒宽厚比不大于25,加强肋板厚度不小于梁翼缘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叠合 外套筒式连接节点 高强对穿螺栓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H型钢梁外套筒式连接节点抗震性能和参数分析
6
作者 李晨帆 杨锋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3-1066,共14页
建立了钢管混凝土(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CFST)叠合柱-H型钢梁外套筒式连接节点的有限元(finite element,FE)模型.考虑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下的损伤以及钢材的包辛格效应,参照已有的试验数据研究了节点抗震性能及破坏机制,并对影响... 建立了钢管混凝土(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CFST)叠合柱-H型钢梁外套筒式连接节点的有限元(finite element,FE)模型.考虑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下的损伤以及钢材的包辛格效应,参照已有的试验数据研究了节点抗震性能及破坏机制,并对影响节点抗震性能的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节点滞回曲线饱满,延性系数介于3.17~4.19之间,等效黏滞阻力系数介于0.211~0.326之间;外套筒厚度会显著影响节点破坏形式,随着套筒厚度的增加节点域变形改善,破坏截面由节点外移至梁端截面;减小套筒宽厚比和增加套筒高度可以改善节点滞回性能,提高节点刚度;增加肋板厚度和高度与节点承载力和刚度呈正相关.为了保证外套筒式节点达到刚性节点要求,建议套筒宽厚比不大于25,套筒高度不小于套筒宽度的150%,加强肋板厚度不小于梁翼缘厚度,加强肋板高度不小于梁翼缘宽度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叠合 外套筒式连接节点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构造及施工技术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方旭 《建筑安全》 2024年第3期1-3,9,共4页
梁柱节点是结构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型钢混凝土结构由于梁柱内增设型钢,梁柱节点区域梁钢筋、柱钢筋与梁柱内型钢相互交错,关系复杂。合理的节点连接既方便施工,也是保证其施工质量和有效传力的关键。对现行JGJ 138—2016《组合结构... 梁柱节点是结构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型钢混凝土结构由于梁柱内增设型钢,梁柱节点区域梁钢筋、柱钢筋与梁柱内型钢相互交错,关系复杂。合理的节点连接既方便施工,也是保证其施工质量和有效传力的关键。对现行JGJ 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中推荐的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梁柱节点的3种连接方式作了简单介绍,并结合实际工程中采用的连接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对3种连接方式的梁柱节点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及破坏模式,给出最优的连接方式,以指导施工,保证节点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梁柱节点构造 节点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钢管混凝土柱的梁柱混合节点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曹瑞雪 《安徽建筑》 2024年第3期62-67,共6页
钢管混凝土柱具有强度高、塑性好、抗震性能优越和施工便捷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桥梁结构和工业建筑等领域。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及其预应力梁因建造成本较低等原因常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形成了新型混合... 钢管混凝土柱具有强度高、塑性好、抗震性能优越和施工便捷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桥梁结构和工业建筑等领域。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及其预应力梁因建造成本较低等原因常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形成了新型混合连接节点,然而其节点的设计和施工依然存在挑战。文章综述了此类梁柱混合节点的连接类型、试验研究、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其工程应用,并依托广汕铁路新塘站项目候车层的钢管混凝土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节点,设计加工了缩尺混合节点试件,进一步研究其抗震性能并提出相应设计方法,为此类新型混合节点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梁柱连接 预应力 混合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以地铁车站为例
9
作者 侯勉望 《华北地震科学》 2024年第4期26-34,共9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基于柱截面抗弯刚度等效原则分别设计制作了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件和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件,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两个试件的破坏模态、...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基于柱截面抗弯刚度等效原则分别设计制作了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件和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试件,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两个试件的破坏模态、荷载-位移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承载力及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两种节点主体破坏模式均是梁部塑性铰区域的弯曲破坏,破坏现象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的压碎起皮与脱落、钢筋的屈曲变形等,叠合柱节点的极限荷载与极限位移均略低于钢管柱节点;两个节点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分别为0.18、0.25,延性系数分别为4.61、6.20,表明叠合柱节点特殊的构造优势减少了梁部截断钢筋的数量,在提高施工效率与连接可靠性的前提下,相较于钢管柱增强了节点的耗能能力与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叠合 钢筋混凝土 梁柱节点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空间节点耐火性能分析
10
作者 张波 秦笑笑 +1 位作者 徐光朋 任庆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6,共8页
目的 研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空间节点耐火性能,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ISO-834标准火灾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空间节点的温度场模型和力学模型;在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吻合的基础上,分析此类构件空... 目的 研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空间节点耐火性能,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ISO-834标准火灾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空间节点的温度场模型和力学模型;在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吻合的基础上,分析此类构件空间节点的温度场分布、破坏模态、变形和内力分布等工作机理。结果 由于梁板的保护作用,节点区温度远低于非节点区;当梁、柱火灾荷载比相同,梁由2根增加至3根、4根时,空间节点耐火极限分别降低了41.58%和43.75%;高温和轴向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内部钢管混凝土承担内力从常温的43.27%增加至180 min的52.9%。结论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空间节点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能够满足实际工程中对耐火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叠合 RC 空间节点 工作机理 耐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
11
作者 杨航东 《华北地震科学》 2024年第3期26-34,共9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RC)梁节点的抗震性能,以某地铁车站钢管混凝土柱为原型,基于等效刚度方法,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钢管混凝土柱进行刚度等效计算,通过pushover得到其抗弯刚度,探究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力...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钢筋混凝土(RC)梁节点的抗震性能,以某地铁车站钢管混凝土柱为原型,基于等效刚度方法,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钢管混凝土柱进行刚度等效计算,通过pushover得到其抗弯刚度,探究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力学性能;采用ABAQUS建立钢管混凝土柱-RC梁节点和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节点模型,通过既有文献试验数据验证节点模型的准确性,对两种节点的滞回特性、骨架曲线退化、刚度以及延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小轴压比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耗能能力、滞回性能以及极限荷载都要优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随着轴压比的增大,两者差别较小,在0.9轴压比时,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优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采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RC梁节点替换钢管混凝土柱-RC梁节点不会造成结构抗震性能的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数值计算 钢管混凝土叠合 钢筋混凝土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12
作者 刘杰 《工程质量》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在型钢外围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这样的组合使得结构有了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大的承载力、刚度和抗震性,并且也优于钢结构的防火及稳定性。型钢混凝土结构凭借着强度高、延性好,以及防火和耐腐蚀性能好的优势在...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在型钢外围包裹一层钢筋混凝土,这样的组合使得结构有了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大的承载力、刚度和抗震性,并且也优于钢结构的防火及稳定性。型钢混凝土结构凭借着强度高、延性好,以及防火和耐腐蚀性能好的优势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已广泛应用。论文分析了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过程技术及质量控制难点及要点,结合项目实例,分析介绍传统的4种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做法,并对传统做法进行优化组合,对优化后的施工及过程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总结,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为同类型结构的工程施工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节点 设计深化 钢筋绑扎 混凝土浇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钢管混凝土柱的梁柱混合节点研究进展
13
作者 曹瑞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029-039,共11页
钢管混凝土柱具有强度高、塑性好、抗震性能优越和施工便捷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桥梁结构和工业建筑等领域。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及其预应力梁因建造成本较低等原因常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形成了新型混合... 钢管混凝土柱具有强度高、塑性好、抗震性能优越和施工便捷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桥梁结构和工业建筑等领域。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及其预应力梁因建造成本较低等原因常与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形成了新型混合连接节点,然而其节点的设计和施工依然存在挑战。因而本文综述了此类梁柱混合节点的连接类型、试验研究、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其工程应用,并依托广汕铁路新塘站项目候车层的钢管混凝土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混合节点,设计加工了缩尺混合节点试件,将进一步研究其抗震性能并提出相应设计方法,为此类新型混合节点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梁柱连接 预应力 混合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劲性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技术
14
作者 刘建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0048-0050,共3页
随着近些年我国建筑领域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涌现而出。新的建筑形式需要新的结构形式来支撑,劲性混凝土结构作为其中之一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其主要是在钢骨周围配置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后,... 随着近些年我国建筑领域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涌现而出。新的建筑形式需要新的结构形式来支撑,劲性混凝土结构作为其中之一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其主要是在钢骨周围配置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后,让钢骨、钢筋和混凝土构成一体,从而形成的组合结构。它结合了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各自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本文主要就劲性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施工技术展开探究,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学科研用房工程项目为例,分析劲性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施工中的重难点,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混凝土结构 钢骨 梁柱节点 施工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槽侧板加强型连接梁柱节点子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旺 王岩 +3 位作者 刘红波 熊清清 贾世杨 苏天成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3-30,共8页
为了优化侧板加强型节点的抗连续倒塌性能,提出了一种开槽侧板加强型梁柱连接节点形式。通过静力加载试验,得到了新型节点子结构的破坏模式、竖向抗力发展机制、应变分布、延性水平和动力承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钢梁翼缘在盖板附近首... 为了优化侧板加强型节点的抗连续倒塌性能,提出了一种开槽侧板加强型梁柱连接节点形式。通过静力加载试验,得到了新型节点子结构的破坏模式、竖向抗力发展机制、应变分布、延性水平和动力承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钢梁翼缘在盖板附近首先开裂并向腹板外排螺栓中部延伸贯穿,导致竖向承载力快速下降为峰值荷载的20%左右。相比传统侧板加强型和圆弧扩盖板型梁柱节点,新型节点的峰值承载力分别提高了62.1%和19.6%,塑性弦转角分别提高了203.6%和25.8%。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试件的断裂路径发展过程,进一步地通过参数化分析发现:扩大过焊孔构造对改善峰值后塑性弦转角及残余强度提升无明显作用;随着螺栓群远离钢梁翼缘起始断裂位置,最小残余强度比不断增大,但峰值后塑性弦转角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螺栓群内移45mm时,峰值后塑性弦转角及最小残余强度比分别达到0.149rad和0.88,提高了38.2%和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组合 梁柱节点 抗连续倒塌性能 延性评估 参数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6
作者 潘钻峰 葛雄 +1 位作者 张海鹏 曾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3,共11页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在实际工程中,裂缝控制要求较为严格,容易出现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配筋过多,进而导致梁端承载力过剩,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3种不同连接...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但在实际工程中,裂缝控制要求较为严格,容易出现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配筋过多,进而导致梁端承载力过剩,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原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3种不同连接形式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节点,通过6个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抗裂等级(影响梁预应力筋数量)、梁柱节点形式对节点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延性、刚度退化等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连接形式的6个试件均发生了“梁端弯剪破坏”,而节点和柱破坏轻微,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通过使用型钢混凝土柱实现了“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目标,试件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好;二级抗裂的节点试件强度退化、割线刚度退化较三级抗裂更快,抗震性能稍差;三种形式的节点中,形式2节点的强度退化、刚度退化较慢,抗震性能较好,且施工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 节点 抗震性能 反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形式与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元清 林樱 +4 位作者 叶全喜 舒畅 张枫 张智彬 聂会东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3-65,共13页
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中,梁柱节点的受力状态复杂,是结构体系中的关键连接部位,对结构的承载力、刚度以及稳定性能均有重要影响。对国内外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总结了内加强型连接节点、外加强型连接节... 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中,梁柱节点的受力状态复杂,是结构体系中的关键连接部位,对结构的承载力、刚度以及稳定性能均有重要影响。对国内外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总结了内加强型连接节点、外加强型连接节点、贯通式连接节点、螺栓连接节点等各类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形式的特点和已有研究,从承载力、刚度、破坏模式、抗震性能、设计方法等方面对各类连接节点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旨在为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促进钢管混凝土柱结构体系的研究和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梁柱节点 力学性能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处隔板设计与分析
18
作者 宋钢 杨晓东 +4 位作者 齐政 贾平一 蒋世林 李俊峰 李智勇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1,共8页
简要介绍了现行规范中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梁柱节点处隔板厚度的相关规定,根据《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技术规程》(T/CECS 506—2018)中关于隔板厚度的相关计算原则,采用MIDAS/Gen软件对隔板贯通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在不考虑钢柱内混凝土的... 简要介绍了现行规范中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梁柱节点处隔板厚度的相关规定,根据《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技术规程》(T/CECS 506—2018)中关于隔板厚度的相关计算原则,采用MIDAS/Gen软件对隔板贯通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在不考虑钢柱内混凝土的条件下,对不同厚度、不同开洞形式以及不同受力位置下的隔板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归纳总结了不同状态下隔板内应力的分布状态。基于隔板内应力分布不均匀的前提下,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时小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内隔板的建议厚度;通过对比分析给出了钢结构住宅中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布置原则,指出了现行规范中关于隔板开洞削弱后构造规定不足的情况,建议未来在考虑钢柱内部混凝土对隔板承载力提高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规范中相关的计算及构造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板厚度 矩形钢管混凝土 隔板应力 梁柱节点 开洞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扁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志鹏 蒋庆 +1 位作者 王瀚钦 宣典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6,共7页
为避免钢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凸出墙体,文章提出一种钢管混凝土扁柱与钢梁节点,采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4个不同连接位置的钢管混凝土扁柱-钢梁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 为避免钢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凸出墙体,文章提出一种钢管混凝土扁柱与钢梁节点,采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4个不同连接位置的钢管混凝土扁柱-钢梁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破坏模式和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节点构造可以实现梁柱刚性连接,所有节点均发生梁铰破坏,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良好。进一步研究轴压比、竖向隔板厚度和连接构造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的提高,柱端峰值承载力随之下降;减小柱内竖向内隔板的厚度会导致柱端承载力的降低;将盖板连接改为竖向加劲肋连接后,能有效缓解节点处柱壁的应力集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梁柱节点 有限元模拟 抗震性能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新型框架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钻峰 葛雄 +1 位作者 曾滨 许庆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8,共10页
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是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抗震设计的关键点之一,由于节点剪力传递机理与构造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理论。该文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新型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并基于桁架模型和... 梁柱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是混凝土框架结构节点抗震设计的关键点之一,由于节点剪力传递机理与构造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理论。该文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新型框架节点的受力机理,并基于桁架模型和斜压杆模型,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预应力筋与型钢贡献的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开展了新型节点受力性能拟静力试验,分别选取了梁端破坏与节点剪切破坏两种破坏形式的节点试验数据,对所建立的新型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评估,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框架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 节点 受剪机理 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