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感觉训练结合分级喂养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赵瑞 朱明芳 +2 位作者 冯英璞 杨孟丽 李雅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2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口腔感觉训练结合分级喂养管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予以常规吞... 目的探讨应用口腔感觉训练结合分级喂养管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予以常规吞咽训练与营养干预的59例患者列为对照组,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予以口腔感觉训练结合分级喂养管理的59例患者列为试验组。对照组:男35例,女24例,年龄57~84(69.52±3.23)岁,病程11~45(23.89±3.27)d。试验组:男33例,女26例,年龄55~85(69.85±3.42)岁,病程10~42(23.52±3.11)d。两组干预周期均为30 d。对比两组干预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后两组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营养状态[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球蛋白、血清氨基酸比值]。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92%(56/59)比83.05%(49/59)],总不良事件发生率、SS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3.38%(2/59)比15.25%(9/59)、(35.46±1.24)分比(42.66±1.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36、4.913,t=24.466,均P<0.05);试验组TP、白蛋白、球蛋白均高于对照组[(61.28±7.28)g/L比(57.88±7.41)g/L、(31.18±4.05)g/L比(29.23±4.08)g/L、(26.34±3.09)g/L比(22.17±2.94)g/L],血清氨基酸比值低于对照组(1.62±0.41比2.03±0.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4,2.605,7.510,4.591,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口腔感觉训练结合分级喂养管理,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调节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口腔感觉训练 分级喂养管理 吞咽功能 营养不良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贵林 孙素真 王泽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吞咽功能、神经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2021-01—2023-03收治的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对重症病毒性脑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吞咽功能、神经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2021-01—2023-03收治的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10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口腔感觉训练组和NMES联合组各54例。2组患者均进行抗病毒、降颅内压、去高热、控制惊厥、保护脑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口腔感觉训练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NMES联合组在口腔感觉训练基础上进行NMES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康复效果、吞咽功能[吞咽障碍调查量表(DDS)]、神经功能指标[血清脑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的烯醇化酶(NSE)水平]、营养状况[主观的综合性营养评分量表(SGA)]、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结果康复治疗4周后,NMES联合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口腔感觉训练组的72.22%(P<0.05);NMES联合组口腔期、咽期、食管期DDS评分、SGA评分、SWAL-QOL评分、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口腔感觉训练组,血清NSE水平低于口腔感觉训练组(P<0.05)。结论NMES联合口腔感觉训练用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治疗,可有效提升康复效果,进一步改善吞咽功能和神经功能,改善患儿的营养不良状况,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口腔感觉训练 重症病毒性脑炎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感觉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苗姣娜 王元姣 何叶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对国内外口腔感觉训练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简单阐述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口腔感觉训练技术的发展过程,从温度觉刺激、嗅觉刺激、味觉刺激、振动觉... 目的对国内外口腔感觉训练技术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简单阐述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口腔感觉训练技术的发展过程,从温度觉刺激、嗅觉刺激、味觉刺激、振动觉刺激和其他刺激等角度进行综述。结果口腔感觉训练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冰刺激、酸刺激和辣椒素刺激等研究较多,研究形式多样,不同感觉训练效果间的对比研究较少。结论口腔感觉训练技术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但其应用形式、频率、强度等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研究者可结合患者疾病情况和心理需求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感觉训练 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食管管饲联合视觉与口腔感觉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王贝 丁瑜 +1 位作者 王娜 侯惠如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食管管饲(intermittent oro-esophageal feeding,IOE)联合视觉与口腔感觉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2021年10月~2023年5月9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 目的探讨间歇性经口-食管管饲(intermittent oro-esophageal feeding,IOE)联合视觉与口腔感觉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2021年10月~2023年5月9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IOE前均实施口腔感觉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IOE,干预时长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置管依从率、置管成功率、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置管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7.9%vs.84.5%),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9.5%vs.9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376、5.655,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951,P=0.003)。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T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OE联合视觉与口腔感觉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置管依从性和置管成功率,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 视觉刺激 口腔感觉训练 卒中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口腔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比较
5
作者 郑慧荣 唐娥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5期25-27,共3页
目的探索不同口腔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祁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10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即可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2),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训练,观察组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干预,对... 目的探索不同口腔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祁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10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即可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52),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训练,观察组联合口腔感觉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VFSS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ALB、PA含量、改良Barthel指数与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口腔感觉训练,可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进而提升其营养及生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感觉训练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对肝豆状核变性吞咽障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慈玉 洪铭范 +5 位作者 黄勤兰 徐祝丽 潘秀玲 李远添 周志华 刘爱群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对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住院治疗的WD吞咽困难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5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加口腔... 目的探讨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对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住院治疗的WD吞咽困难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5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加口腔感觉运动训练。采用洼田饮水试验、SSR方法对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进行相应训练治疗3周后,实验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2周和3周后,实验组SS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2周和3周两组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结论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WD吞咽功能障,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吞咽障碍 口腔感觉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手法按摩结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在儿童吞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胡晔 刘丽君 +3 位作者 苏珍辉 杨细丹 黄琴 王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7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按摩结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在儿童吞咽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中医手法按摩结合口...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按摩结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在儿童吞咽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中医手法按摩结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的方案进行相应治疗,对照组采用口腔感觉运动训练。采用藤岛一郎吞咽障碍分级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吞咽能力,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分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两组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血压波动、喉痉挛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手法按摩结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儿童吞咽功能障碍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吞咽功能,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手法按摩 口腔感觉运动训练 儿童 吞咽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对儿童吞咽障碍患儿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梅 冯君 +2 位作者 陈丽琴 吴霞 黄家云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3441-3444,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对儿童吞咽障碍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纳入2021至2022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60例吞咽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对儿童吞咽障碍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纳入2021至2022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60例吞咽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NMES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观察2组患儿干预总有效率,比较干预前、干预12周后患儿吞咽能力、营养状况、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并比较2组康复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干预前,2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微型营养评分法(M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干预12周后,2组SSA评分明显降低,MNA评分明显升高,且干预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M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干预前,2组舌骨上移、舌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干预12周后,2组舌骨上移、舌骨前移距离明显增大,且干预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2组甲状软骨上移、甲状软骨前移距离与干预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2组康复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ES联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对儿童吞咽障碍患儿可有效改善患儿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有较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吞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口腔感觉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对儿童吞咽功能障碍的意义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红 王春南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5期188-190,共3页
目的 针刺结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对儿童吞咽功能障碍的意义分析。方法 60例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口腔感觉运动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吞咽功能... 目的 针刺结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对儿童吞咽功能障碍的意义分析。方法 60例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口腔感觉运动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吞咽功能障碍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3周,试验组患儿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6.27±0.17)、(7.26±0.13)、(8.52±0.1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4.63±0.11)、(5.37±0.16)、(6.09±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交往能力、生活自理、心理健康、环境影响、环境支持评分分别为(52.62±1.55)、(39.30±0.32)、(46.42±0.13)、(54.12±1.11)、(45.66±1.2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64.66±1.53)、(51.35±0.31)、(57.48±0.13)、(66.18±1.10)、(52.43±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对吞咽功能障碍患儿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口腔感觉运动训练 吞咽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感觉运动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吞咽障碍患儿吞咽功能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丹 伍中华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感觉运动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重症病毒性脑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吞咽功能、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SVE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口腔感觉运动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重症病毒性脑炎(SVE)合并吞咽障碍患儿吞咽功能、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SVE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抗病毒、降低颅内压、控制惊厥、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口腔感觉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疗效、吞咽功能、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期、咽期、食管期吞咽障碍调查表(D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EF手型钙结合蛋白(S100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感觉运动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吞咽障碍患儿疗效明确,更能促进患儿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病毒性脑炎 吞咽障碍 口腔感觉运动训练 高压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扩张术联合口腔综合感觉训练干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慧怡 刘文权 李青娉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辅以口腔综合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腔综合感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球囊扩张术,治疗4周后比较2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分(...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辅以口腔综合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腔综合感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球囊扩张术,治疗4周后比较2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分(SSA)、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评分(VFSS)、洼田饮水试验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SSA评分、VF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SA评分[(23.41±2.63)分vs(27.06±2.67)分]、VFSS评分[(6.33±1.10)分vs(4.30±1.0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辅以口腔综合感觉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恢复其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球囊扩张术 口腔综合感觉训练 吞咽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感觉训练联合5E康复模式对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 认知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陈燕 《中国妇幼保健》 2025年第6期985-989,共5页
目的探究口腔感觉训练联合5E康复模式对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认知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究口腔感觉训练联合5E康复模式对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认知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干预,对照组进行口腔感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5E康复模式训练。干预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估肢体功能,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评估躯体控制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平衡能力,自制相关量表评估康复积极性。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分级Ⅰ级占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分级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记忆力、执行力、注意力、计算能力及语言MoCA评分分别为(2.39±0.45)分、(2.88±0.51)分、(3.20±0.63)分、(3.12±0.58)分及(3.05±0.4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20±0.41)分、(2.65±0.50)分、(2.89±0.55)分、(2.89±0.51)分及(2.80±0.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7、2.277、4.380、2.106及2.684,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MA上肢评分和FMA下肢评分分别为(40.22±8.00)分和(26.00±5.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7.05±7.10)分和(22.76±5.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6、2.915,均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TCT评分和BBS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无积极需求、康复配合程度评分均升高,有无放弃干预的举动和有无抵触情绪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口腔感觉训练联合5E康复模式可改善围绝经期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增强患者运动和平衡能力,且一定程度提高了康复积极性,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口腔感觉训练 5E康复模式 运动功能 康复积极性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口腔器官感觉运动训练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欧阳云 刘丽君 +3 位作者 刘春雷 贺萍 夏琼 胡继红 《中医儿科杂志》 2019年第6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口腔器官感觉运动训练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脑炎合并吞咽障碍患儿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口腔...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口腔器官感觉运动训练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脑炎合并吞咽障碍患儿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口腔器官感觉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摄食-吞咽障碍和标准化床旁吞咽功能检查表(SSA)评分、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的7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摄食-吞咽障碍和SS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的摄食-吞咽障碍和SSA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降低,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2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口腔器官感觉运动训练不仅可有效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障碍的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可以减少营养不良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达到促进患儿康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吞咽障碍 小儿 针刺 口腔器官感觉运动训练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技术在吞咽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芬 张帆 +1 位作者 吴江莹 汪杨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12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技术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16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试验组则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联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技术,治疗1个月... 目的:观察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技术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16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试验组则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联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技术,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技术可更好地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脑卒中 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技术 康复训练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