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制的口腔防护器的厚度和韧度的特性
1
作者 黄成才(译) 冯海兰(校)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07年第2期52-55,共4页
目的测量不同类型的特制口腔防护器在加工以后的厚度和模拟咬合负载下的形变。材料和方法10个口腔防护器在同一个牙弓上,分别用以下的材料和方法加工:第一组:ColoredMouthguard,真空下形成(4mm厚);第二组:Proforln,真空下形成... 目的测量不同类型的特制口腔防护器在加工以后的厚度和模拟咬合负载下的形变。材料和方法10个口腔防护器在同一个牙弓上,分别用以下的材料和方法加工:第一组:ColoredMouthguard,真空下形成(4mm厚);第二组:Proforln,真空下形成(4mm厚);第三组:Drufosoft,通过加压薄片成形(3+3mm)。经加工后,在三个地方测量厚度:第一磨牙的舌侧尖,第一前磨牙的远中边缘嵴和中切牙的唇面。每一组的韧度,通过带有一个钝探头的Instron测量机器.在第一磨牙的舌侧尖区域上施加一个模拟咬合力来进行测量。而相应的穿透力是使用一个针盘量规进行测量。而不同口腔防护器组的厚度和受力下挠度测量值则通过标准方差分析和假性因果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第1和第2组在磨牙位置的平均厚度分别为1.55mm和1.52mm,明显小于第3组相应的厚度(3.48mm),而在切牙唇面的厚度方面,第1组和第2组是相似的,分别为2.05mm和2.06mm,亦明显小于第3组相应位置的厚度(3.29mm)。而第1和第2组的韧度相似,明显高于第3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形成口腔防护器的厚度比加压薄片成形口腔防护器的厚度小,加压薄片成形的口腔防护器的材料厚度足以保护运动员不致遭受外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防护器 平均厚度 韧度 第一磨牙 测量值 第一前磨牙 加工后 方差分析
原文传递
牙外伤:使用复合树脂修复并应用口腔防护器预防
2
作者 谢楠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52-252,共1页
目的描述伴有牙槽损伤的前牙区牙外伤的紧急处理步骤及有关预防前牙外伤的口腔防护器的相关内容。方法选取病例为1名16岁男孩,右上颌中切牙完全脱位伴切1/3冠折,脱落牙齿立即放入生理血清中保存,行再植术、牙弓夹板固定、牙髓治疗和使... 目的描述伴有牙槽损伤的前牙区牙外伤的紧急处理步骤及有关预防前牙外伤的口腔防护器的相关内容。方法选取病例为1名16岁男孩,右上颌中切牙完全脱位伴切1/3冠折,脱落牙齿立即放入生理血清中保存,行再植术、牙弓夹板固定、牙髓治疗和使用口腔防护器。结论完整的治疗过程是这类外伤治疗成功的基础。口腔防护器是保护牙齿的有效方法,它为牙齿提供必要的支持,应成为运动员必要的保护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脱位 面部损伤 牙槽损伤 牙再植 复合树脂 口腔防护器
原文传递
开口器与一次性牙垫在MECT术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蔡莉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09年第16期1998-1998,共1页
MECT是多参数监测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简称,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前虽然使用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在MECT... MECT是多参数监测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简称,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前虽然使用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在MECT开始时小肌肉尤其是咬肌还是稍显紧张。为了避免患者咬伤嘴唇和舌头,在治疗开始前常常使用开口器或一次性牙垫等口腔防护器[1]来保护患者的口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牙垫 MECT 开口 术中应用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肌肉松弛剂 口腔防护器 脉冲电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儿口腔护牙托研制初步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宁宁 王庆 《上海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38-239,共2页
报道一种专供少儿运动时戴用的护牙托,以期能达到预防外伤的目的。这种护牙托适用于多种体育项目;它戴用方便舒适;固位及防护性能优;制作简便,易于推广。本文还阐述了儿童口颌运动性外伤的发病情况及原因,并展望了少儿运动性口颌损伤的... 报道一种专供少儿运动时戴用的护牙托,以期能达到预防外伤的目的。这种护牙托适用于多种体育项目;它戴用方便舒适;固位及防护性能优;制作简便,易于推广。本文还阐述了儿童口颌运动性外伤的发病情况及原因,并展望了少儿运动性口颌损伤的防治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防护器 运动性颌面外伤 儿童 护牙托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牙套在老年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英 张运琼 +2 位作者 王中胜 刘志莲 杨燕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自制牙套在老年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65~95岁,体质量43~85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或Ⅲ级。采用随机、单盲的原则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自制牙套在老年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65~95岁,体质量43~85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或Ⅲ级。采用随机、单盲的原则将患者分为牙套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D组将牙套放入70℃的水中20秒,变软后放入口腔内上、下齿之间,20秒后取出放入冷水中定型待用。佩戴好牙套后开始诱导和插管,手术结束患者清醒拔管后取出牙套。C组麻醉诱导与D组相同,插管后用纱布缠绕牙垫以保护松动的牙齿。记录两组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T2)、拔管前(T3)和拔管后(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记录气管插管所需时间;记录牙齿损伤或松动加重、脱落、牙龈出血、疼痛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于T0、T2、T4时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3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茶酚胺(以肾上腺素计)浓度。结果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BP、DB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T0比较,2组SBP、DBP、HR在T1、T2时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组SBP、HR在T3、T4时增加(P<0. 05);与C组比较,D组SBP、DBP、HR在T3、T4时均降低(P<0. 05),在插管时间上D组明显缩短(P<0. 05),D组牙齿损伤/松动加重、牙龈出血、口唇损伤及疼痛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D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在T4时血浆儿茶酚胺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自制牙套用于老年患者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中,减轻了牙齿或牙龈的损伤、疼痛和应激反应,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气管内插管操作时的口腔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防护器 自制 麻醉 全身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12~15岁儿童关于护牙托的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752-1753,共2页
关键词 损伤 口腔防护器 青少年 义齿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油纱条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刘英 杨燕 +2 位作者 王中胜 张运琼 刘志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9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医用油纱条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俯卧位下全身麻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气管插管后在放置牙垫一侧的上下口唇处放入医用油纱条,再放置牙垫和固定导管;对照组常规放... 目的:探讨医用油纱条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俯卧位下全身麻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气管插管后在放置牙垫一侧的上下口唇处放入医用油纱条,再放置牙垫和固定导管;对照组常规放置牙垫。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口周压痕和张力性水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油纱条用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可有效减少牙垫对口唇黏膜的压痕和张力性水泡的发生,且成本较低,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纱布 凡士林 口腔防护器 麻醉 全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牙垫协助插胃管
8
作者 邱玲芳 孟祥涛 许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5期8589-8589,共1页
关键词 插管法 胃肠/方法 口腔防护器/治疗应用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的正畸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徐璐璐 陈莉莉 +3 位作者 路博闻 张洋 高振洋 刘洪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讨正畸矫治成人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年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8例,男性5例,女性13例。矫治初期上颌使用直丝弓矫治器;下颌配戴附拉钩的全牙列活... 目的探讨正畸矫治成人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年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8例,男性5例,女性13例。矫治初期上颌使用直丝弓矫治器;下颌配戴附拉钩的全牙列活动性垫,解除前牙反(牙合),排齐整平上前牙,并通过垫上的拉钩进行斜牵引,纠正下颌偏斜。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各头影测量项目的矫治前后差异。结果总疗程(18.0±3.5)个月,18例患者前牙反(牙合)及下颌偏斜均得到纠正,前牙建立正常覆覆盖关系。上颌前牙显著前移, U1-NA 角由矫治前的(26.25±3.89)°增加至矫治后的(38.25±1.77)°,U1-SN角由矫治前的(104.75±2.48)°增加至矫治后的(117.50±2.12)°,矫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畸治疗可成功矫治成人骨性反伴下颌偏斜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初期下颌配戴附拉钩的全牙列活动性垫,可明显改善患者正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安氏Ⅲ类 面部不对称 成年人 口腔防护器
原文传递
无痛胃镜牙垫固定法效果分析
10
作者 钟美声 张丽华 陈广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283-284,共2页
目的:提高无痛胃镜检查的一次性成功率,确保患者无损伤。方法:通过对1 00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牙垫固定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两种效果比较。结果:改进固定方法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提高了检查成功率,且患者无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提高无痛胃镜检查的一次性成功率,确保患者无损伤。方法:通过对1 00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牙垫固定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两种效果比较。结果:改进固定方法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提高了检查成功率,且患者无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的固定方法较常规固定方法实用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方法 口腔防护器 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类型] 人类
原文传递
口含嘴式牙垫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红 景新华 +1 位作者 柏慧华 王德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14期1916-1918,共3页
目的 探讨口含嘴式牙垫固定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口含嘴式牙垫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牙垫... 目的 探讨口含嘴式牙垫固定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将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口含嘴式牙垫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牙垫固定,两组的固定方法及使用的固定胶布均相同,操作均由N1级以上熟练护士进行.结果 试验组气管插管移位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口腔牙龈及黏膜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气管口插管管腔咬瘪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口含嘴式牙垫固定经口气管插管可以有效防止导管移位、导管咬瘪,提高插管的固定效果,增强气管口插管留置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防护器 经口气管插管 口含嘴式牙垫 固定
原文传递
巧用一次性医用口罩
12
作者 高志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4期3532-3532,共1页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救助呼吸衰竭患者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部分患者产生了并发症,如胃肠胀气,胃肠胀气主要是由于反复吞气或上气道内的压力超过食管贲门括约肌的压力,使...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救助呼吸衰竭患者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部分患者产生了并发症,如胃肠胀气,胃肠胀气主要是由于反复吞气或上气道内的压力超过食管贲门括约肌的压力,使气体直接进入胃。发生胃膨胀时,患者感觉极为不适,同时随着气体的误咽,可导致膈肌上移而影响肺的通气效果。本科室近2a来对几十例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先给予一次性口罩遮住患者口腔部,这样有效的解除了胃肠胀气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防护器 一次性设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