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塞林:创造口语文学奇迹的人——评《长夜漫漫行》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成富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9-113,共5页
塞林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由于在文学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猥亵下流的语言,特别是由于二战期间投敌的卑劣行径,塞林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愤慨,甚至遭到蔑视。但是,他那种口语性的文学风格和悲观的哲学思想震撼了法国文坛,尤其是那种放荡不... 塞林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由于在文学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猥亵下流的语言,特别是由于二战期间投敌的卑劣行径,塞林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愤慨,甚至遭到蔑视。但是,他那种口语性的文学风格和悲观的哲学思想震撼了法国文坛,尤其是那种放荡不羁的语言和独特的文体所具有的魔力,无时无刻不在打动着国内外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林 长夜漫漫行 口语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语文学·书写文学·网络文学 被引量:2
2
作者 杜书瀛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8-63,共6页
人们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是常识,几乎用不着去论证。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语言已经有不同形态:口传语言、书写语言(文字)、网络语言。文学取哪种形态呢?何时以何种形态存在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任凭... 人们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是常识,几乎用不着去论证。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语言已经有不同形态:口传语言、书写语言(文字)、网络语言。文学取哪种形态呢?何时以何种形态存在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任凭什么权威,说了都不算数,只有听凭历史老人的安排和裁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口语文学 书写 网络语言 形态 历史
原文传递
塞林:创造口语文学奇迹的人
3
作者 刘成富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8-103,共6页
塞林是 2 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那种口语性的文学风格和悲观的哲学思想震撼了法国文坛 ,尤其是他那放荡不羁的语言和他独特的文体所具有的魔力 ,无时无刻不打动着国内外读者。不过 ,在文学创作中 ,由于使用了大量猥亵下流的语言 ,特... 塞林是 2 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那种口语性的文学风格和悲观的哲学思想震撼了法国文坛 ,尤其是他那放荡不羁的语言和他独特的文体所具有的魔力 ,无时无刻不打动着国内外读者。不过 ,在文学创作中 ,由于使用了大量猥亵下流的语言 ,特别是由于二战期间投敌的卑劣行径 ,塞林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愤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文学 塞林 法国 20世纪 文学风格 悲观思想 哲学思想 语言特点 《长夜漫漫行》
原文传递
关注文学的展演和过程——李亦园先生对文学人类学的开拓贡献 被引量:2
4
作者 谭佳 徐新建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著述丰富,论域宽广,对两岸学术的交流互动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从关注口头传统及仪式展演的角度出发,尝试评介作为文学人类学家的李亦园,以此凸显其为当代中国的文学与人类学交融并进做出的开拓贡献。
关键词 李亦园 民间文化 口语文学 文学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干文学与宁夏回族文学之比较
5
作者 惠继东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3-48,52,共7页
东干文学与宁夏回族文学的共同主旨是儒家文化传承和民族信仰表达。口语文学主要书写的是儒家正统思想,在反映社会生活与民族心理的同时,文学的教化功能得以充分彰显,昭示的是新旧文化并存的现象,体现的是集体精神、诚信品格、进取意识... 东干文学与宁夏回族文学的共同主旨是儒家文化传承和民族信仰表达。口语文学主要书写的是儒家正统思想,在反映社会生活与民族心理的同时,文学的教化功能得以充分彰显,昭示的是新旧文化并存的现象,体现的是集体精神、诚信品格、进取意识和以农为本思想。书面文学主要表现的是回族信仰。东干书面文学借助月亮意象(信仰之月与自然之月兼而有之)完成的民族性建构,汉文化色彩较为明显,这是用以区别中亚地区穆斯林的标志之一;宁夏回族书面文学通过月亮意象(以信仰之月为主,以新月为主,以自然之月为辅)实现的民族性建构,伊斯兰文化色彩更为浓郁,这是用以区分中国主流文化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干文学 宁夏回族文学 口语文学 书面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人类学笔谈(三则)——文学人类学之我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亦园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29-31,共3页
人类学正成为当今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于 1 997年1 1月在厦门召开了首届讨论会。与会者们的热烈发言和相关著作表达了用崭新的现代性的理论和方法诠释传统文化、审视文学艺术 ,进而与世界对话、接轨的信念。这... 人类学正成为当今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于 1 997年1 1月在厦门召开了首届讨论会。与会者们的热烈发言和相关著作表达了用崭新的现代性的理论和方法诠释传统文化、审视文学艺术 ,进而与世界对话、接轨的信念。这种来自人类学的视野和成果 ,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 ,参与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很有益处。正如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教授所说 :“我们既不能凝固于‘中心’、凝固于‘本质’、凝固于‘结构’,也不能凝固于文化绝对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学人类学的目标是通过文学与人类学的融通来达成文化的多元和生活的多样 ,从而解除人类精神和物质的痛苦。这种融通或结合对 2 1世纪具有特别的意义。”这里 ,我们郑重推荐三篇讨论文学人类学的短文 ,以期读者、学者增进对文学人类学的了解、关心和扶持、推动 ,使中国的文学人类学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走向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人类学家 文学研究 口传文学 口语文学 文化逻辑 人类学研究 中国文学 少数民族 文化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干达文学源流考论
7
作者 武子惠 黄晖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乌干达文学是东非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深受殖民历史与独裁统治的影响,其文学致力于反映社会现实和国家问题,探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英语文学与口语文学的关系。简述乌干达文学的发展概况,重点论述现当代以来的三个发展阶段,总结... 乌干达文学是东非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深受殖民历史与独裁统治的影响,其文学致力于反映社会现实和国家问题,探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英语文学与口语文学的关系。简述乌干达文学的发展概况,重点论述现当代以来的三个发展阶段,总结其文学流变脉络,从乌干达一国试窥非洲文学的总体发展规律,以期弥补国内学术界对乌干达文学研究的不足,并对非洲文学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干达文学 传统 外来 口语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服饰文化——民间文学的沃土(二)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曼平 《广西地方志》 2007年第2期51-57,共7页
关键词 服饰文化 民间文学 广西 制作题材 物质生产活动 劳动生活 口语文学 歌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与文学
9
作者 黄家教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02-106,共5页
语言早于文学而存在,有了语言才有文学,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学。没有文字还会有文学,这是口语文学,即鲁迅所指出的“杭育杭育”口头创作。创造了文字之后,就有了书面语,也就有书面创作。
关键词 语言环境 文学作品 鲁迅 自然语言 文学创作 口语文学 汉语 口头创作 可见语言 书面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的中西方文学关系研究现状与思考
10
作者 高万隆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81-85,共5页
在英美学术界,中西方文学关系的比较研究已经成为新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学渊源和影响。无论作品语言、形式及其产生的时代有何不同,总是能够辨识出渊源的巧变、中介的存在、类型的变异、主题的移植以及神话原型... 在英美学术界,中西方文学关系的比较研究已经成为新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学渊源和影响。无论作品语言、形式及其产生的时代有何不同,总是能够辨识出渊源的巧变、中介的存在、类型的变异、主题的移植以及神话原型。中西方文学事实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二、影响过程中,翻译的作用和局限。语言障碍和翻译局限造成中西文学相互认知和理解的误差。三、将西方批评概念用于对中国文学的阐释和批评。近几十年,一批新移居西方的中国学者,除了注重传统中国文学研究所强调的文学与社会、哲学和历史的关系外,越来越注重运用“新批评”和语言学批评等形式主义批评来研究中国文学文本。四、其他文学比较领域的探索,如“后形象变形”,即研究神话和历史中人物的文学变形;修辞学批评,尤其关注修辞与智慧之间关系;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比较,如文学与绘画、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文学 研究现状 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 西方学者 西方国家 《西游记》 中国古典诗歌 口语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文本与田野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舒宪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文本与田野 文学人类学 口头程式理论 民间口传文学 田野作业 “文” 口语文学 刻画符号 人类学研究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的新文体和日本明治文坛
12
作者 何德功 《中州学刊》 198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本世纪与上世纪之交,在中学与西学的激烈斗争中衍生出两种文体的撞击,这两种文体就是内容上“载道”、形式上拟古的八股文和西方文化的载体梁启超的新文体。前者随着思想内容的腐朽渐次丧失活力,后者随着资产阶级文化的广泛传播日益呈... 本世纪与上世纪之交,在中学与西学的激烈斗争中衍生出两种文体的撞击,这两种文体就是内容上“载道”、形式上拟古的八股文和西方文化的载体梁启超的新文体。前者随着思想内容的腐朽渐次丧失活力,后者随着资产阶级文化的广泛传播日益呈现出勃勃的生机。目前,全国流行的“文化热”已化作研究中西文化的动力,晚清中西文化的大撞中资产阶级文化产生过怎样的影响,曾给中国的古老文化以怎样的冲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注意力,然而却意外地冷遇了资产阶级文化在晚清中国的载体之一“新文体”,笔者认为这是不应该的。因此,选取“论梁启超新文体的外来影响”这一题目,在横的比较中去接近新文体的研究客体,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体 梁启超 日本语 口语文学 文坛 德富苏峰 福泽谕吉 资产阶级文化 汉文 康有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Perspectives on Restructuring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in China: A Critical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被引量:9
13
作者 HU Xiaohui Robert HASSINK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1期110-122,共13页
The restructuring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has been receiving much attention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both in industrialized and emerging economies. Although ample Chinese-speaking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The restructuring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has been receiving much attention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both in industrialized and emerging economies. Although ample Chinese-speaking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the topic, most of them suffer from paying too little attention to dynamic multi-scalar interactions between firms, institutions, policies and places, as well as a too strong focus on individual cases. They also mostly disregard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 the field. Based on thes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modern concepts, this paper therefore puts forward some potential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in China, which should overcome existing deficits in the Chinese-speaking literature. It suggests that some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concepts such as path dependence, lock-in, path creation, relatedness, as well as multi-scalar institutional and leadership approaches have useful potential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old industrial areas research agenda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看文学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亦园 《中国比较文学》 1998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关键词 口语文学 文学 民族 精神文化 心理调适 文字书写 心理需求 文化主题 物质文化 社会规范
原文传递
网络媒介传播下文学传播与观念更新——评《当前文学的民间传播与文学观念的更新》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永勤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2-133,共2页
文学传播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媒介视角出发研究文学传播,可将其划分为口语、文本、印刷、大众等四个传播阶段。文学实现大范围传播,势必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从口语文学到书面文学、再到电子文学和网络文学,文学媒介的变革每... 文学传播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媒介视角出发研究文学传播,可将其划分为口语、文本、印刷、大众等四个传播阶段。文学实现大范围传播,势必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从口语文学到书面文学、再到电子文学和网络文学,文学媒介的变革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文学的变化、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播 书面文学 网络文学 文学媒介 传播阶段 口语文学 民间传播 当前文学
原文传递
如何撰述利于教学的西方文学史——评宋德发《做一个受欢迎的外国文学老师:西方文学的口语传承》
16
作者 唐成军 《郑州师范教育》 2018年第5期94-96,共3页
西方文学史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材普遍存在同质化与学术化倾向,且撰述大多忽视教学实际。宋德发所著《做一个受欢迎的外国文学老师:西方文学的口语传承》是一部极具个性化的西方文学史,有三个显著特点:以"微观... 西方文学史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材普遍存在同质化与学术化倾向,且撰述大多忽视教学实际。宋德发所著《做一个受欢迎的外国文学老师:西方文学的口语传承》是一部极具个性化的西方文学史,有三个显著特点:以"微观教学学"为中心,从西方文学"史"走向西方文学,由专业化转向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一个受欢迎的外国文学老师:西方文学口语传承》 西方文学 微观教学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English Movies O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17
作者 Xing Yich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5期47-48,共2页
Early in the 20th century, Lin Yutang proposed learning English by watching movies, and made a lot of reasons to do so.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in contact with the flood of inform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 Early in the 20th century, Lin Yutang proposed learning English by watching movies, and made a lot of reasons to do so.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in contact with the flood of inform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On campus, it also surges wave of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movies not only entertainment, but also can train and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English.Videos spoken dialogue is authentic, students can exercise listening, imitating wonderful dialogue to enhance their listening level, reduce hearing misunderstood.There is no doubt that English is the world' s most widely used language, learning English is the mission of every student.Only understand English, we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world in English.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and then explore the role of fihn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film HEARING RO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文学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亦园 《民族艺术》 1998年第3期164-176,共13页
关键词 口语文学 民间文学 人类学研究 口语传统 文化真实 民俗学 民俗文学 人类学家 小传统 民间文化
原文传递
苗族传统:从古歌传唱到剧本制作——《仰阿瑟》改编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新建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4,共5页
在 2 0世纪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苗族 ,其自身的文学已发展为两个并置关联的主要类型 :口头与书面。进入 2 1世纪 ,这一格局又由于多媒体形式以及网络传播等的出现而再次改变。本文以当代作家伍略对在黔东南流传广泛的苗族古歌“仰... 在 2 0世纪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苗族 ,其自身的文学已发展为两个并置关联的主要类型 :口头与书面。进入 2 1世纪 ,这一格局又由于多媒体形式以及网络传播等的出现而再次改变。本文以当代作家伍略对在黔东南流传广泛的苗族古歌“仰阿瑟”的电视改编为例 ,论述苗族文学传统在现代社会的不断演变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阿瑟》 苗族文学 口语文学 电影剧本 族群意识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从诗与音乐的关系及诗歌功能的转变看诗体流变
20
作者 席云舒 《文艺评论》 2019年第2期46-50,共5页
新诗的开创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曾以'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这一'历史的进化观念'来解释文学的发展规律,(1)他认为中国文学史有两条发展线索,一条是不变的古文传统,即上层的贵族士大夫的文言文学,... 新诗的开创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曾以'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这一'历史的进化观念'来解释文学的发展规律,(1)他认为中国文学史有两条发展线索,一条是不变的古文传统,即上层的贵族士大夫的文言文学,一条是文随语变、言文合一的口语文学传统,它起源于没有受过文言教育的底层百姓的口头创作,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文人士大夫的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本身 诗歌创作 古代诗歌 口语文学 唐宋词 《诗经》 戴望舒 自由体 文学出版社 古典诗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