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政治史考古最新点击
1
作者 何凡 《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版)》 2004年第01M期4-9,共6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史 高考 考查内容 国家统一 行政区划 例题 答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制”标签:治中国古代政治史宜慎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成 辛美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1,共8页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中,谈到国家的政治体制时,带“专制”标签的词汇特别多。这一近代西学狂飙突进叠加清末亡国灭种背景下“达成”的“共识”影响深远,使得相关研究主动或被动地戴上了“专制”的有色眼镜。虽然古代中国语境中的“专...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中,谈到国家的政治体制时,带“专制”标签的词汇特别多。这一近代西学狂飙突进叠加清末亡国灭种背景下“达成”的“共识”影响深远,使得相关研究主动或被动地戴上了“专制”的有色眼镜。虽然古代中国语境中的“专制”并非就政体而言,但其所包含的对国家治权的专断独行却与近代作为政体的“专制”具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以肇始于先秦对“专制”的警惕观之,中国后世政治家、思想家对“专制”的排斥态度是可以想见的。直到18世纪中期之前,中国一直是西方学习的模范。中国政治体制“专制”与否的判断转折发生在西方崛起和清王朝统治日趋没落的关键节点上。资本主义势力在全球的大肆扩张,使中国成为其掠夺、打压甚至瓜分灭亡的目标。维新派、留日学生及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专制”标签形成中扮演了瓦解堡垒的内生动力。重议专制话题的目的,不是简单为中国专制平反,而是全面梳理中国古代政治发生发展的规律,总结提炼出中国传统政体性质的准确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专制 民主 君臣共治 “类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政治史专题
3
作者 李渊浩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08年第10期64-66,共3页
知识梳理 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结构的关系及运转方式。其目的是实现国家管理、阶级统治以实现和维护阶级利益。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专题 政权结构 知识梳理 政治制度 政治统治 统治阶级 国家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管窥--以中日韩学界对于宋代政治史的研究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邓小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8-135,共8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中日韩 宋代 传统优势 学术积累 多元化 东亚
原文传递
“世界古代政治史三谈”之二:关于古代罗马文明与罗马法
5
作者 陈文海 《中学历史教学》 2006年第6期4-7,共4页
在上一讲中,我是紧密围绕教材来谈“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其原因主要是教材当中需要解释的问题比较多。因此不能过分展开来论述教材以外的希腊文明史问题。这一讲以古代罗马文明为中心,考虑到教材内容相对简单,我们不妨将视野稍微... 在上一讲中,我是紧密围绕教材来谈“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其原因主要是教材当中需要解释的问题比较多。因此不能过分展开来论述教材以外的希腊文明史问题。这一讲以古代罗马文明为中心,考虑到教材内容相对简单,我们不妨将视野稍微扩展一下,先简单谈一谈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的基本特征问题,然后再集中讨论教材中有关罗马法的一些问题,这样或许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教材,更好地认识西方早期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古代政治史 古代罗马文明 罗马法 民主政治 中学 历史教学 教学参考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政治史图文导练
6
作者 刘森 《历史学习》 2006年第10期25-30,共6页
解读、周代都城分布特点:都分布于黄河沿岸。因为:①黄河流域地处温带,气候适宜。②黄河流域为我国文明摇篮、开发早,经济相对发达。③两代政权多由发源兴起于黄河流域的部落建立、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区域。④黄河流域地势平坦,交通... 解读、周代都城分布特点:都分布于黄河沿岸。因为:①黄河流域地处温带,气候适宜。②黄河流域为我国文明摇篮、开发早,经济相对发达。③两代政权多由发源兴起于黄河流域的部落建立、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区域。④黄河流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易于控制全国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史 黄河流域 导练 图文 黄河沿岸 中心区域 交通便利 解读
原文传递
关于政治中心与中国政治史的初步思考
7
作者 林校生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6,共6页
中国政治史与政治中心的关系至为密切。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相当稳定而强势的政治中心,观察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变化,政治中心是一个重要视角,京师与地方的关系是一个聚焦点。综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今人研究三方面的材料,依照设定条件,堪... 中国政治史与政治中心的关系至为密切。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相当稳定而强势的政治中心,观察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变化,政治中心是一个重要视角,京师与地方的关系是一个聚焦点。综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今人研究三方面的材料,依照设定条件,堪称国家政治中心的城市有20处,分布在今12个省级政区。我们可以把这20城分布的范围(大略东经105-120度,北纬30-42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心地带;可以依其作为主要都城的建迁废续、分布流转的轨程,把古代政治史大致分作若干段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史 政治中心 控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学界的宋代政治史研究存在两种走势
8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7-307,共1页
邓小南撰文《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管窥》指出,从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实践来看,存在着两种并存的走势:一方面,学界有着积极的、集体性的反思。世纪之交中国大陆系列性的研究综述,特别是《宋代制度史百年》、“制度史研究方法笔谈”的出... 邓小南撰文《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管窥》指出,从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实践来看,存在着两种并存的走势:一方面,学界有着积极的、集体性的反思。世纪之交中国大陆系列性的研究综述,特别是《宋代制度史百年》、“制度史研究方法笔谈”的出现,集中体现出对于方法论的关注与“问题意识”的警醒。在拓展研究视野的背景下,受到社会现实及社会科学的牵动,出现了学科领域互动、议题多元化、专题化的积极趋势。另一方面,应该承认,面对挑战的历史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史 宋代 东亚 “问题意识” 中国大陆 集中体现 社会科学 社会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创与体系——读《中国古代和亲史》
9
作者 李文学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和亲史》 崔明德 史学著作 书评 少数民族政权 政治婚姻 古代政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雍论——从一个侧面看江东大族与孙吴君权之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永平 姚晓菲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2-160,共9页
黄武四年(公元225),孙权排除阻力,以吴郡顾雍为丞相,这是孙吴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孙权此举,就其目的而言,意在推进孙吴政权江东地域化。之所以选中顾雍,则在于其家族之门望和其本人之德行。顾雍为政,注意协调与孙权之关系,谨言慎行,比... 黄武四年(公元225),孙权排除阻力,以吴郡顾雍为丞相,这是孙吴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孙权此举,就其目的而言,意在推进孙吴政权江东地域化。之所以选中顾雍,则在于其家族之门望和其本人之德行。顾雍为政,注意协调与孙权之关系,谨言慎行,比较内敛,但在原则性问题上则决不妥协,显现出儒学士大夫刚烈的一面。在重视家族传承的历史环境中,作为汉末孙吴时期吴郡顾氏的代表,顾雍老成持重、谦谨的作风,对其家族门风的形成影响甚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雍 孙权 门风 孙吴政权 古代政治史 中国 三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十至十三世纪中国境内诸政权的互动 被引量:1
11
作者 虞云国 《中华文史论丛》 2005年第79期245-266,共22页
黄仁宇认为:直到近代以前,中国历史的主题是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冲突。证诸宋夏金元时期其言诚是。当然所谓的冲突,断不能只从军事上的征战攻杀去把握,其内涵丰富、
关键词 10—13世纪 中国 少数民族 多数民族 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 古代政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环境研究的新成果——读齐秀生博士新著《社会环境与人才》
12
作者 李新泰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社会环境 人才争夺 环境研究 博士 人才成长规律 中国古代政治史 先秦时期 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太宗“隋亡观”解读:医治“不作为”怪病的良方
13
作者 高泽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7-39,共3页
一、唐太宗“隋亡观”的形成机理 改朝换代,无疑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头等大事,备受瞩目。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煽动兵士谋反,隋炀帝被害于江都。隋失天下,英雄竞起,纷纷称王称帝,鼎峙瓜分。李世民随父亲李渊起兵... 一、唐太宗“隋亡观”的形成机理 改朝换代,无疑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头等大事,备受瞩目。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煽动兵士谋反,隋炀帝被害于江都。隋失天下,英雄竞起,纷纷称王称帝,鼎峙瓜分。李世民随父亲李渊起兵太原,东征西讨,逐步建立政权。唐王朝政权逐步稳定后,一向重视历史借鉴作用的唐太宗,清醒地意识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不作为 中国古代政治史 解读 形成机理 隋炀帝 李世民 唐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监”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双群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27-127,共1页
太监曾是北魏始置一女官官名,然众字典辞书皆失载此义项。本文考证了该官职的具体产生年代、从官人员的性别、及与宦官、阉人的区别。
关键词 “太监” 产生年代 考证 性别 宦官 阉人 女官 中国 古代政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与传统政治文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汉东 《探索与争鸣》 1990年第2期39-45,共7页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政治,有其独特的生成环境,而中国古代人们的政治观念,也为门阀政治的形成和存在创造了条件。因此,对门阀政治与传统政治文化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的探讨,有助于对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门阔政治加深认识。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门阀政治 传统政治文化 中国 古代政治史
原文传递
女性与中国政治 被引量:2
16
作者 姜进 《中国社会导刊》 2005年第10X期60-61,共2页
在传统中国史书中,男人永远都是主角,女人只能是配角。在西方国家中,女性主义学术和性别研究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刷新了西方人对历史和政治的理解,中国的女性主义学术则刚刚兴起。对中国的历史和政治而言,女性主义能够... 在传统中国史书中,男人永远都是主角,女人只能是配角。在西方国家中,女性主义学术和性别研究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刷新了西方人对历史和政治的理解,中国的女性主义学术则刚刚兴起。对中国的历史和政治而言,女性主义能够进行哪些新鲜、甚至是颠覆性的解读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中国 古代政治史 性别特征 父权制政治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上的功臣政治
17
作者 孟宪实 《文史天地》 2015年第4期8-11,共4页
中国古代政治史,常常以朝代为限,因为朝代的兴衰更替,确实是一种重大历史现象。从远处看,夏商周三代已经开创了朝代政治的先河,而中国人熟知的朝代故事,还是发生在秦汉之后。历代王朝,如同遵循生物规律一样,几乎都存在着发生、... 中国古代政治史,常常以朝代为限,因为朝代的兴衰更替,确实是一种重大历史现象。从远处看,夏商周三代已经开创了朝代政治的先河,而中国人熟知的朝代故事,还是发生在秦汉之后。历代王朝,如同遵循生物规律一样,几乎都存在着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客观过程,这就成了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探索朝代兴亡,汲取经验教训。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就是这一课题的高度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中国历史 功臣 夏商周三代 历史现象 历代王朝 生物规律 历史研究
原文传递
曹魏集团取舍人才的标准与士大夫的悲剧命运 被引量:1
18
作者 景蜀慧 《探索与争鸣》 1990年第5期41-47,共7页
汉普之际,世事陵夷,传统之社会风气与政治格局均发生改变,而士大夫阶层在政治生活中之命运,亦渐趋屯邅。这在曹魏集团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中有较为典型的表现。
关键词 曹魏集团 知识分子 人才标准 士大夫阶层 古代政治史
原文传递
要准确地诠释历史文献——汉武帝“罢黜百家”教学反思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一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6年第9期15-15,共1页
无论是从中国古代政治史的角度看,还是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很重要。但是,要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了解这一措施的内容及其影响,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
关键词 罢黜百家 汉武帝 教学反思 历史文献 中国古代政治史 诠释 初一学生 思想文化史
原文传递
区分“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20
作者 邢新宝 《考试与招生》 2013年第4期35-35,共1页
从秦汉时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该考点是中国古代政治史教学的主线与核心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实为两个概念。“专制主义”讲的是决策方式,多指皇帝独断专行,因此常有... 从秦汉时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该考点是中国古代政治史教学的主线与核心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实为两个概念。“专制主义”讲的是决策方式,多指皇帝独断专行,因此常有“君主专制”这一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政治史 知识点 君主专制 教学 考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