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古代桥梁冲刷防护策略的典型案例与特征分析
- 1
-
-
作者
梁发云
金乐文
王琛
孙明
-
机构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砖石质文物智慧化保护利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4,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8421)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重点课题(HUSE-2024-04)。
-
文摘
我国古代桥梁工程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各地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长期服役状态和自然条件演化导致现存古桥性能衰减,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古桥损毁案例频发,古桥的保护迫在眉睫。统计资料显示,在古代桥梁服役期间,冲刷是限制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对桥梁基础和整体结构的长期危害不容忽视。现存古桥在其建设时期,根据不同的水文及地质条件,结合对冲刷现象的定性认识,提出并运用了一些防护措施。选取了三个代表性现存古桥案例,分析了其采用的分水尖、抛石基础和排桩等防护措施,结合目前的冲刷发生与演化的判断准则,分析其作用机理与防护效益。进一步从御灾种类、适用范围和服役性能三方面因素提出保护效益指数,并通过服役性能指数完善了冲刷演化判断模型,对古代桥梁的保护修缮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议。
-
关键词
古代桥梁工程
基础冲刷
水毁防护
保护效益指数
保护开发
-
Keywords
ancient bridges
scour around foundations
countermeasures
protection effect index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
分类号
TU47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古代桥梁修缮技术实践探究——以佛山杏坛镇古桥为例
- 2
-
-
作者
陈贤洲
陈惠愉
李继伟
-
机构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城市建设工程学院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120-0123,共4页
-
文摘
以佛山市杏坛镇的古代桥梁为研究对象,本文详尽分析了古桥修缮技术的实际运用及其成效。通过对杏坛镇数座古老过河设施的现场考察与科学评估本篇文章细致地记载了历史性桥梁的构造细节、破损状况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在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时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古代桥梁维修工作中采用的传统材质与工艺,比如选用经典的岩石、石灰砂浆以及木质构件的筛选与处理技术,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建造技巧在当代维修项目中的适宜性与实施可能性。通过深入的对照考察针对维修前后的工艺参数和结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从而衡量了修缮工艺的成效,并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修缮手段融合的潜力与益处。
-
关键词
古代桥梁修缮
传统工艺
结构稳定性
现代技术融合
杏坛镇
-
分类号
U4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杭州古代桥梁碑刻图文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研究
- 3
-
-
作者
王学平
郑明玉
-
机构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亿桥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出处
《建设科技》
2024年第4期62-64,共3页
-
基金
2022年度浙江省建设厅科研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古桥的利用及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22K192)。
-
文摘
本文以杭州古代桥梁碑刻图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碑刻的年代、地域、材质、工艺等方面的考察,以及对其图文内容的解读,揭示杭州古代桥梁及碑刻的发展历程、建筑风格、历史文化价值、艺术鉴赏价值、科技价值。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桥梁碑刻数据库建设的目标、方法和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历史文化保护和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
-
关键词
杭州
古代桥梁
碑刻图文
数据库建设
-
Keywords
Hangzhou
ancient bridges
inscriptions
images and texts
database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K877.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关于泉州古代桥梁损毁与保护的探讨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黄伟民
-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9,共4页
-
文摘
泉州地区古代桥梁建设具有十分明显的地方特色,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着重探讨这些古代桥梁不断损毁和消失的种种原因,包括自然力的破坏、古代桥梁建筑的缺陷、人为破坏和自然淘汰等,并就古代桥梁的保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
关键词
古代桥梁
损毁
保护
-
Keywords
ancient bridge
destruction
protection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古代桥梁与社会文化浅谈
被引量:9
- 5
-
-
作者
周水兴
-
机构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2-44,共3页
-
文摘
古代桥梁是世界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现代桥梁的结构体系与桥梁型式大都能追溯于此。古代桥梁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等密切相关。古代僧人和西方牧师在古代桥梁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们采取收取过桥费来维持桥梁日常养护的做法 ,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而古人那种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积极态度 。
-
关键词
古代桥梁
中西方
社会文化
借鉴价值
-
Keywords
ancient bridge
Sino-western
social culture
reference value
-
分类号
U4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云南古代桥梁文学探析
- 6
-
-
作者
黄德锋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2期56-58,共3页
-
文摘
古代桥梁文学是桥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神话传说、传记、游记、诗词等文学题材中涉及桥梁的一种文学形式,对古代桥梁的建造和声名传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云南古代桥梁众多,桥梁文学丰富多彩,在国内具有独特的风貌。对云南古代桥梁文学和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讨,为我们更好地建设桥梁和弘扬古代桥梁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关键词
云南
古代桥梁
诗词
传说
徐霞客游记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谈中国古代桥梁艺术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黄亚飞
尹继明
-
机构
扬州职业大学
-
出处
《科技风》
2008年第7期150-150,共1页
-
文摘
桥梁建筑,历来是在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传统要求下不断发展提高。它以多种多样的形态,协调融合于天然风景与建筑群体之中,因而很自然地给人以画一般的意境、诗一般的情感。
-
关键词
古代桥梁
建筑艺术
石雕艺术
-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
-
题名谈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几个特点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田津麒
-
机构
交通部呼和浩特交通学校
-
出处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1994年第1期4-7,共4页
-
文摘
本文以一些著名的中国古代桥梁为例,简要论述了中国古桥的几个特点和中国古代建桥的能工巧匠们对世界桥梁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
关键词
古代桥梁
跨径长度
基础工程
施工方法
拱桥设计
-
分类号
U4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宁波地区古代桥梁类型与特点探析
被引量:4
- 9
-
-
作者
施小蓓
-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
出处
《南方文物》
2007年第1期120-124,共5页
-
文摘
宁波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宁绍平原东端,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和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分别发韧于上虞梁湖和奉化斑竹的余姚江与奉化江在今宁波城区交汇,合为甬江,东流入海。
-
关键词
宁波地区
古代桥梁
江南水乡
浙江省
东北部
奉化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浅谈上海古代桥梁修缮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谢天祥
-
机构
青浦区公路管理署
-
出处
《上海公路》
2002年第4期31-32,35,共3页
-
文摘
本文主要介绍古桥保存的各种维修与加固方法及维修加固的重点部位。
-
关键词
上海
古代桥梁
修缮
石拱桥
石梁桥
基础
维修
加固
古桥
-
分类号
U445.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河南古代桥梁钩沉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杨育彬
牛宁
-
机构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出处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12X期13-16,共4页
-
文摘
河南现存的古代桥梁大约有220座,大部分为明清时期所建,早期桥梁有10多座。河南古桥种类多,历史跨度大,建造技术水平较高,还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在河南现存的古桥中,拱桥约占四分之三,梁桥约占四分之一。从地域上看,豫西、豫北地区多拱桥,豫南一带多梁桥,豫东由于黄河泛滥,保存的古桥非常少。河南还有一些古桥珍品,为其他地区所没有,这些都是河南文物资源中的宝贵财富。在河南现存的众多的古桥中,价值最高的是位于临颍县的小商桥。
-
关键词
分水尖
古代桥梁
石拱桥
桥面石
-
分类号
K878.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武汉地区的古代桥梁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陈艳
-
机构
武汉市博物馆
-
出处
《武汉文史资料》
2000年第9期45-48,共4页
-
-
关键词
武汉地区
青石板
江夏区
古代桥梁
粘合料
桥身
明清时期
桥面
南桥
路面
-
分类号
K29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中国古代桥梁(一)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刘杰
-
出处
《交通与运输》
2008年第5期76-77,共2页
-
文摘
桥是跨越水域(江、河、湖、海)、水谷或地面空间,供人、畜和陆地交通工具通行的一种跨空建(构)筑物。在古代,人类为了生存,狩猎觅食,遇有河流、涧渊,就需绕道而行。有时遇有天然石梁、天生拱石,倒搁在溪沟的树木和悬挂在泽泊的藤蔓,便利用其越过障碍。于是人们从中得到启示,逐渐学会了用木、石、藤、竹等材料建造跨度较小、
-
关键词
古代桥梁
中国
建(构)筑物
地面空间
交通工具
天然石
水域
悬挂
-
分类号
U44-0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桥梁
- 14
-
-
作者
陈燮阳
乔惠英
-
出处
《汽车研究与开发》
1998年第1期57-60,共4页
-
-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古代桥梁
桥梁史
中国
-
分类号
U44-0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异彩纷呈的外国古代桥梁
- 15
-
-
作者
陈燮阳
乔惠英
-
出处
《汽车研究与开发》
1998年第2期58-60,63,共3页
-
-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古代桥梁
桥梁史
-
分类号
U44-0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中国古代桥梁(二)
- 16
-
-
作者
刘杰
-
出处
《交通与运输》
2008年第6期74-75,共2页
-
文摘
拱桥和梁桥、索桥同为中国古代桥梁的3种基本形式。
-
关键词
古代桥梁
中国
梁桥
拱桥
索桥
-
分类号
U44-0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中国古代桥梁(三)
- 17
-
-
作者
刘杰
-
出处
《交通与运输》
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
-
文摘
三、索桥
素(悬索、吊索、拉索)完全是受拉的。索桥,又叫吊桥、悬索桥,首创于中国。它以悬挂在两端桥塔上的缆索作为主要承重结构,桥面用吊索挂在缆索上,缆索在桥塔后面锚固在桥台上或基岩中。
-
关键词
古代桥梁
中国
悬索桥
承重结构
缆索
吊索
桥塔
拉索
-
分类号
U44-0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8.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我国古代桥梁名称分类举要
- 18
-
-
作者
朱昌春
庞森权
宋久成
-
机构
北京二龙路甲
-
出处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
2004年第1期34-41,共8页
-
文摘
中国有多少现存古桥?谁也说不准。仅古城绍兴一地,就大约有10600多座桥,是名副其实的“万桥市”。绍兴城内众多古桥,结构各异,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作诗赞叹:“姿容留得千秋貌,未把河梁一样形。”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到苏州,对那里的桥亦是感慨万分,曾作词日:
-
关键词
古代桥梁
名称
派生
绍兴
-
分类号
K928.7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中国名桥展示(古代桥梁-下篇)
- 19
-
-
-
出处
《预应力技术》
2006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
文摘
阴平桥:位于甘肃省文县南白水江与白龙江交汇处,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三国时已有记载。早期为石梁桥,清初改建为悬臂木梁桥。桥长48.8米,宽3米,高11.5米,是中国著名桥梁之一。
-
关键词
古代桥梁
国名
交汇处
白龙江
白水江
甘肃省
梁桥
-
分类号
U44-09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闽侯县古代桥梁铭文特征及保护利用途径探索
- 20
-
-
作者
陈容凤
-
机构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博物馆
-
出处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11期19-21,共3页
-
文摘
古代桥梁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能充分反映地方社会发展历程,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以大量田野调查、相关资料和文献为基础,总结归纳福建省闽侯县现存古代桥梁的主要类型、保存现状及艺术特征,并就桥梁铭文等文化艺术记录,结合地域内自然地理条件、社会文化因素及历史的发展等状况,分析闽侯县各类古代桥梁的特点及价值,同时就下一步如何充分发掘其价值和意义提出保护利用途径。
-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古代桥梁
铭文
保护利用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