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海洋生产力地球化学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沈俊 施张燕 冯庆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7,共9页
寻求反映古海洋生产力变化的指标是古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量元素地球化学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相关的同位素指标已成为追溯古海洋生产力演化的有力工具。从古生产力替代指标的示踪原理和应用的角度,综述了主量元素(Al、Fe、P)、... 寻求反映古海洋生产力变化的指标是古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量元素地球化学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相关的同位素指标已成为追溯古海洋生产力演化的有力工具。从古生产力替代指标的示踪原理和应用的角度,综述了主量元素(Al、Fe、P)、微量元素(Ba、Cu、Zn、Ni、Cd、Sr/Ca、Mo)、同位素(碳、氮同位素)等在古生产力研究中的应用及相关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并着重介绍了用Cu、Zn、Ni、Ba等来定量计算生产力的模型以及其模型在全球应用中取得的成果。指出运用生产力地球化学指标研究生产力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指标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以后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产力指标 海洋学 生产力定量计算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扶绥东攀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生产力演化 被引量:7
2
作者 沈俊 冯庆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用不同地球化学替代指标(Al,Ba,Cu,Zn)对广西扶绥东攀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生产力进行估算表明:广西扶绥东攀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古生产力(0.31gC/m2d)与美国二叠纪含磷组黑色页岩的古生产力(1.40gC/m2d)、华南巢湖大隆组古生... 用不同地球化学替代指标(Al,Ba,Cu,Zn)对广西扶绥东攀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古生产力进行估算表明:广西扶绥东攀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古生产力(0.31gC/m2d)与美国二叠纪含磷组黑色页岩的古生产力(1.40gC/m2d)、华南巢湖大隆组古生产力(1.48gC/m2d)相比总体偏低,且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可以分为4个演化阶段:波动期、衰退期、繁盛期和爆发期。生产力的演化与火山物质的注入有很好的相关性,火山作用可以促使初级生产力的繁盛。通过不同指标对比发现:生物成因Al受岩性影响比较大,陆源物质含量超过63%时不能用来指示古生产力的变化;Ba用作古生产力指标时受岩性影响不大,但在还原条件下易于流失而导致生物成因Ba(Baxs)值失真。Cu和Zn是相对稳定的古生产力估算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方法 广西扶绥 东攀剖面 古生产力指标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