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古生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
1
1
作者
于赟
孙佳成
+1 位作者
于兆林
陈东锐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0年第4期112-115,共4页
为了明确北大港地区古生界原油的来源,通过对该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明确了原油物性、族组分、生物标记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北大港地区原油分为2类,Ⅰ类原油来自北部地区,此类原油饱和烃...
为了明确北大港地区古生界原油的来源,通过对该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明确了原油物性、族组分、生物标记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北大港地区原油分为2类,Ⅰ类原油来自北部地区,此类原油饱和烃含量均在50%以下,正构烷烃呈单峰分布,轻重比较低,伽马蜡烷指数较低,Pr/Ph大于1,规则甾烷以C27为主,C28和C29含量相似,呈"L"型分布,生油母质为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是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下形成的成熟原油;Ⅱ类原油来自南部地区,此类原油饱和烃含量均大于60%,轻重比较高,伽马蜡烷指数较高,Pr/Ph小于1,规则甾烷均衡分布,生油母质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混合而成,沉积环境为弱盐度还原环境。油源对比表明,Ⅰ类原油主要来源于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Ⅱ类原油与古近系泥质烃源岩亲缘关系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古生界原油
煤系烃源岩
泥质烃源岩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古生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
1
1
作者
于赟
孙佳成
于兆林
陈东锐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0年第4期112-115,共4页
文摘
为了明确北大港地区古生界原油的来源,通过对该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明确了原油物性、族组分、生物标记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北大港地区原油分为2类,Ⅰ类原油来自北部地区,此类原油饱和烃含量均在50%以下,正构烷烃呈单峰分布,轻重比较低,伽马蜡烷指数较低,Pr/Ph大于1,规则甾烷以C27为主,C28和C29含量相似,呈"L"型分布,生油母质为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是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下形成的成熟原油;Ⅱ类原油来自南部地区,此类原油饱和烃含量均大于60%,轻重比较高,伽马蜡烷指数较高,Pr/Ph小于1,规则甾烷均衡分布,生油母质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混合而成,沉积环境为弱盐度还原环境。油源对比表明,Ⅰ类原油主要来源于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Ⅱ类原油与古近系泥质烃源岩亲缘关系较好。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古生界原油
煤系烃源岩
泥质烃源岩
黄骅坳陷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古生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于赟
孙佳成
于兆林
陈东锐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