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学生创业扶植另类模式研究——基于江苏省无锡市蓝天微创业协会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亦娴
徐扬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第18期161-162,共2页
近年来,我国政府扶植大学生创业投入力度大,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文章基于对江苏省无锡市蓝天微创业协会的案例分析,分析了政府扶植大学生创业的旧有模式的弊端,引入大学生创业扶植的另类新模式,分析比较了新旧两种模式的优劣利弊,突出...
近年来,我国政府扶植大学生创业投入力度大,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文章基于对江苏省无锡市蓝天微创业协会的案例分析,分析了政府扶植大学生创业的旧有模式的弊端,引入大学生创业扶植的另类新模式,分析比较了新旧两种模式的优劣利弊,突出强调了社会化创业支援机构在创业扶植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文章最后对另类模式的展望与推广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植模式,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扶植政策
另类模式
社会创业支援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汉文典”与早期“中国文学史”编撰模式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无未
张品格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172,共11页
在中国文学史发轫时期(1900—1910),一批以近代大学堂、中学堂、师范学堂"中国文学"科教科书身份出现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其内容除传统文章流别外,还包括传统小学、文法、修辞、文章作法等,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模式迥然不同。...
在中国文学史发轫时期(1900—1910),一批以近代大学堂、中学堂、师范学堂"中国文学"科教科书身份出现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其内容除传统文章流别外,还包括传统小学、文法、修辞、文章作法等,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模式迥然不同。这种早期文学史"另类"模式的形成是晚清教育改革、近代学术体系变迁、中西交流背景下传统学术复归的精神诉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早期中国文学史编撰不免会受到西方、日本外来资源的影响。这其中,来自日本"汉文典"的重大影响往往被学界所忽视。以保存"旧学"为出发点,以"普及汉学"为教育旨归,以中国传统学术为主导,套用西洋语法著作模式外壳的日本"汉文典",最早实现了中西学术的有效整合,并与晚清教育改革"中体西用"的价值观念相契合。日本"汉文典"被迅速引介入华后,不仅对新式国文教育下的文法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也为文法教科书及中国文学史编撰提供了借鉴。梳理日本"汉文典"内容、体例模式及其实践路径对早期中国文学史编撰产生的影响,能够明确早期中国文学史如何接受与吸收以"汉文典"为代表的外来资源,以及中西交流背景下传统学术体系如何尝试完成近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文学史
“
另类
”
模式
汉文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创业扶植另类模式研究——基于江苏省无锡市蓝天微创业协会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亦娴
徐扬
机构
江南大学商学院金融系
出处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第18期161-162,共2页
文摘
近年来,我国政府扶植大学生创业投入力度大,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文章基于对江苏省无锡市蓝天微创业协会的案例分析,分析了政府扶植大学生创业的旧有模式的弊端,引入大学生创业扶植的另类新模式,分析比较了新旧两种模式的优劣利弊,突出强调了社会化创业支援机构在创业扶植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文章最后对另类模式的展望与推广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植模式,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业。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扶植政策
另类模式
社会创业支援机构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汉文典”与早期“中国文学史”编撰模式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无未
张品格
机构
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172,共11页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东亚汉语音韵学史文献发掘与研究”(21VJXT014)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亚《韵镜》学史文献发掘与研究”(20AYY017)。
文摘
在中国文学史发轫时期(1900—1910),一批以近代大学堂、中学堂、师范学堂"中国文学"科教科书身份出现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其内容除传统文章流别外,还包括传统小学、文法、修辞、文章作法等,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史模式迥然不同。这种早期文学史"另类"模式的形成是晚清教育改革、近代学术体系变迁、中西交流背景下传统学术复归的精神诉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早期中国文学史编撰不免会受到西方、日本外来资源的影响。这其中,来自日本"汉文典"的重大影响往往被学界所忽视。以保存"旧学"为出发点,以"普及汉学"为教育旨归,以中国传统学术为主导,套用西洋语法著作模式外壳的日本"汉文典",最早实现了中西学术的有效整合,并与晚清教育改革"中体西用"的价值观念相契合。日本"汉文典"被迅速引介入华后,不仅对新式国文教育下的文法教学产生重要影响,也为文法教科书及中国文学史编撰提供了借鉴。梳理日本"汉文典"内容、体例模式及其实践路径对早期中国文学史编撰产生的影响,能够明确早期中国文学史如何接受与吸收以"汉文典"为代表的外来资源,以及中西交流背景下传统学术体系如何尝试完成近代转型。
关键词
早期中国文学史
“
另类
”
模式
汉文典
Keywords
early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lternative”model
Chinese classics
分类号
I209-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学生创业扶植另类模式研究——基于江苏省无锡市蓝天微创业协会的案例分析
王亦娴
徐扬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日本“汉文典”与早期“中国文学史”编撰模式
李无未
张品格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