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与西南部地区二叠系山1段可动流体差异分析
1
作者 王雯清 彭磊 +4 位作者 石华强 侯瑞 高辉 王琛 李腾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80,共9页
储集层物性、岩石矿物组成以及微观孔隙结构是控制致密砂岩储集层可动流体的关键。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苏里格气田与西南部地区庆阳气田山1段储集层可动流体特征差异,采用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铸体薄片分析、高压压汞、核磁共... 储集层物性、岩石矿物组成以及微观孔隙结构是控制致密砂岩储集层可动流体的关键。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苏里格气田与西南部地区庆阳气田山1段储集层可动流体特征差异,采用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铸体薄片分析、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多种手段,在明确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性的基础上,对2个地区山1段储集层的可动流体特征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依据孔喉半径分布及物性可将2个地区孔隙结构划分为3类,其中,Ⅰ类孔隙结构较发育,不同孔径范围均有可动流体赋存,可动流体含量受分选系数影响显著;Ⅱ类孔隙结构孔喉分布不均,可动流体含量受孔喉中值半径影响明显;Ⅲ类孔隙结构的孔径分布范围较小,可动流体多集中在小孔内,主要受黏土矿物含量影响。盆地北部地区苏里格气田山1段以Ⅱ类孔隙结构为主,可动流体含量为24.11%,可动流体含量受孔喉中值半径及伊利石含量影响;盆地西南部地区庆阳气田山1段以Ⅲ类孔隙结构为主,可动流体含量主要受孔隙度、渗透率及黏土矿物含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庆阳气田 山1段 致密砂岩储集层 可动流体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2
作者 李亚婷 童长兵 +3 位作者 韩进 师良 钟高润 赵帮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3,共10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储层流体分布差异显著、孔隙结构复杂、渗流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选取研究区5块典型岩样开展测试分析,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SEM)、X衍射黏土矿物分析(XRD)、恒速压汞实验,对可动流体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储层流体分布差异显著、孔隙结构复杂、渗流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选取研究区5块典型岩样开展测试分析,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SEM)、X衍射黏土矿物分析(XRD)、恒速压汞实验,对可动流体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致密砂岩储层中可动流体饱和度为26.31%~50.61%,平均值为35.15%;可动流体孔喉半径为0.10~0.50μm;T_(2)截止值为6.69~49.90 ms,可动流体最小孔喉半径为0.16~0.36μm。储层渗透率较孔隙度对可动流体的控制更强;中值半径、最大孔喉半径、平均孔喉半径与可动流体均具有正相关性,中值半径影响较大;长石含量越高,越容易形成长石溶孔,可动流体饱和度越大;I类和Ⅱ类储层中高岭石含量较高,呈分散质点式填充孔隙,Ⅲ类储层中伊利石和伊蒙混层含量较高,呈搭桥式分割孔隙,是堵塞孔喉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成果可为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喉 可动流体 核磁共振 致密砂岩 主控因素 鄂尔多地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对可动流体赋存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长7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石桓山 胡望水 +3 位作者 李涛 李亦博 卢丹阳 刘国文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4,共13页
分析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分布特征是储层研究的关键要素,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对致密砂岩油气勘探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核磁... 分析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分布特征是储层研究的关键要素,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对致密砂岩油气勘探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通过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实验,结合分形理论,分析了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和可动流体分布特征,讨论了孔喉结构和非均质性对可动流体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储层储集空间主要由微纳米级孔隙贡献,孔隙连通性较差,孔喉半径主要分布在0.050~0.500μm;孔喉结构非均质性较强,分形维数分布在2.65~2.90;流体可动性较差,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布在16.68%~51.74%,可动流体多分布在中孔和小孔内。研究区长7段储层可分为3类:从Ⅰ类到Ⅲ类储层,剩余粒间孔和粒间溶蚀孔发育变少,孔隙连通性变差,孔喉尺寸变小,较大孔喉变少,非均质性变强,流体可动性变差,中孔和大孔内可动流体含量趋于降低,可动流体倾向于在小孔内赋存。研究成果为致密砂岩油气勘探及油气采收率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7段 致密砂岩储层 孔喉结构 非均质性 可动流体饱和度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及可动流体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神木地区盒8段储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夏玉磊 兰建平 姚伟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1,共11页
致密砂岩复杂的孔喉结构导致多变的可动流体分布,而微观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分布又是研究致密砂岩储层的重点。基于核磁共振可动流体测试原理,采用离心试验、高压压汞、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铸体薄片等方法,建立了神木地区盒8段储层孔... 致密砂岩复杂的孔喉结构导致多变的可动流体分布,而微观孔隙结构和可动流体分布又是研究致密砂岩储层的重点。基于核磁共振可动流体测试原理,采用离心试验、高压压汞、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铸体薄片等方法,建立了神木地区盒8段储层孔隙结构分类标准,明确了3类岩石孔隙结构参数及孔隙、喉道类型,提出了适用于目标储层转换系数的新方法,并定量评价了3类岩石可动流体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储层中Ⅰ、Ⅱ类岩石孔隙以孔径大于10μm的残余粒间孔和孔径大于1μm的溶蚀孔为主,喉道以缩小型和弯片状喉道为主,孔隙结构参数较好,大孔隙发育程度高、孔喉间连通性好、可动流体赋存量大,大部分可动流体赋存于T_(2)谱右峰对应的大孔隙中,而左峰对应的小孔隙中可动流体含量低。Ⅲ类岩石孔隙结构参数差、可动流体百分比低、孔喉以晶间孔和管束状喉道为主。目标储层平均转换系数为0.029μm/ms,但Ⅰ、Ⅱ类岩石转换系数小于Ⅲ类,转换后的Ⅰ、Ⅱ类岩石T_(2)谱的右峰与压汞孔隙半径分布的主峰相对应,而Ⅲ类岩石T_(2)谱的左峰与压汞孔隙半径分布的主峰相对应。Ⅰ、Ⅱ类岩石孔径大于1μm的孔隙中可动流体百分比高,是未来勘探开发的主要方向。研究成果为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高压压汞 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 微观孔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气田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
5
作者 杜佳 郭晶晶 +1 位作者 刘彦成 张迎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不明等问题,综合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以及CT扫描等手段,对临兴气田上石盒子组和太原组可动流体饱和度特征进行...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不明等问题,综合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以及CT扫描等手段,对临兴气田上石盒子组和太原组可动流体饱和度特征进行定量刻画,分析了孔隙度、渗透率、岩石矿物组成、微观孔隙连通性与可动流体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临兴地区石盒子组储层平均可动流体饱和度为58.05%,太原组储层平均流体饱和度为48.60%,石盒子组储层平均流体饱和度明显高于太原组;渗透率及孔隙连通百分比是影响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临兴致密砂岩储层渗流规律认识及开发方案编制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 主控因素 临兴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孔隙结构及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
6
作者 阎珍 任大忠 +4 位作者 王虎 孙振 万慈眩 李启晖 李天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5期122-131,共10页
为研究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针对煤层孔隙小、油水渗流机理复杂及开发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开展铸体薄片、X-衍射和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核磁共振及高压压汞实验,对研究区可动流体赋存... 为研究神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煤层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针对煤层孔隙小、油水渗流机理复杂及开发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开展铸体薄片、X-衍射和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煤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核磁共振及高压压汞实验,对研究区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煤层样品核磁孔隙度为0.389%~10.137%,渗透率为2.395~6.278 mD,可动流体饱和度为30.23%~66.31%;2)核磁共振T2谱分布图具有典型的双峰及单峰式特征,煤层孔隙以介孔为主,微孔次之,大孔最少;3)压汞结果显示样品排驱压力低,为0.041~1.502 MPa,平均值为0.716 MPa;最大进汞饱和度高,为13.06%~88.31%,平均值为65.59%;退汞效率为0.84%~47.28%,平均值为28.02%;4)可动流体饱和度主要受到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矿物组分的影响。渗透率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而孔隙度与其相关性较弱。喉道半径越大,连通性越好,可动流体饱和度越大。黏土矿物通过占据、堵塞孔隙使可动流体饱和度降低。以上成果认识,对预测煤层开发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地区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高压压汞 可动流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7
7
作者 王瑞飞 陈明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8-561,566,共5页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对可动流体孔隙度参数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核磁共振T2谱截止值低,可动流体含量低。可动流体参数分...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对可动流体孔隙度参数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核磁共振T2谱截止值低,可动流体含量低。可动流体参数分布范围宽且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渗透率越高,可动流体参数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越强;渗透率越低,可动流体参数衰减速度越快。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裂缝发育程度、黏土矿物充填孔隙程度、次生孔隙发育程度及重结晶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可动流体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可动流体孔隙度 核磁共振技术 可动流体 分布特征 微观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储层可动流体及 T2截止值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周尚文 刘洪林 +2 位作者 闫刚 薛华庆 郭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2-616,共5页
为了分析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储层的可动流体及T2截止值特征,结合低场核磁共振和高速离心实验进行了页岩可动流体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页岩饱和水状态和束缚水状态的建立至关重要,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建立饱和水状态的最佳压力为12 MPa,... 为了分析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储层的可动流体及T2截止值特征,结合低场核磁共振和高速离心实验进行了页岩可动流体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页岩饱和水状态和束缚水状态的建立至关重要,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建立饱和水状态的最佳压力为12 MPa,建立束缚水状态的最佳离心力2.76 MPa。其可动流体T2截止值为1.07~3.22 ms,平均值为1.8 ms,明显小于致密砂岩的T2截止值。使用经验值13 ms来进行页岩可动流体的计算将会产生很大误差。结合饱和水状态和束缚水状态的核磁共振T2谱,得到可动流体饱和度为23.19%~30.84%,平均值为27.28%,束缚水饱和度高,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明显。将核磁共振T2谱转换成孔径分布,得到页岩孔隙半径主要分布在20~2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 截止值 孔隙半径 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 页岩气 海相页岩 中国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可动流体百分数参数及其应用 被引量:66
9
作者 杨正明 苗盛 +2 位作者 刘先贵 黄冬梅 祁晨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96-99,共4页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特点,阐述了可动流体百分数参数的概念、测试原理及在特低渗透储层评价中的意义,分析了可动流体百分数与渗透率和驱油效率的关系,研究了特低渗透岩心在不同围压下可动流体百分数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特低渗透开发区块进...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特点,阐述了可动流体百分数参数的概念、测试原理及在特低渗透储层评价中的意义,分析了可动流体百分数与渗透率和驱油效率的关系,研究了特低渗透岩心在不同围压下可动流体百分数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特低渗透开发区块进行可动流体百分数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可动流体百分数是评价储层渗流能力及开发潜力的一个重要物性参数,可用可动流体百分数预测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对于特低渗油藏,可动流体百分数是一个比孔隙度和渗透率更能表征储层渗透率的参数.不同的围压,其可动流体百分数和束缚水饱和度是不同的.并对不同特低渗透开发区块进行了可动流体百分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用可动流体百分数预测特低渗透储层开发效果与油田现场实际开发效果一致,也验证了可动流体百分数概念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可动流体 储层评价 变形介质 束缚水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评价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 被引量:156
10
作者 王为民 郭和坤 叶朝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44,共5页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 ,对我国新疆小拐油田砾岩和砂岩、青海狮子沟油田灰质泥岩、大庆头台油田和长庆安塞油田砂岩等三种不同岩性的四个典型低渗透油田共 16 5块岩心进行了可动流体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可动流体与孔隙...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 ,对我国新疆小拐油田砾岩和砂岩、青海狮子沟油田灰质泥岩、大庆头台油田和长庆安塞油田砂岩等三种不同岩性的四个典型低渗透油田共 16 5块岩心进行了可动流体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低渗透油田可动流体与孔隙度、渗透率的相关关系 ,结合油田现场开发效果 ,发现可动流体百分数是评价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的关键物性参数之一 ,低渗透油田开发潜力的评价不应简单地直接采用中、高渗透油田所采用的评价方法 ,而应当综合考虑可动流体因素。还对低渗透油田可动流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微裂缝发育程度、粘土充填孔隙程度及次生孔隙发育程度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低渗透油田可动流体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低渗透油田 可动流体 开发潜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页岩气储层可动流体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太伟 郭和坤 +2 位作者 李海波 路岩 薛小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09,123,共4页
国内对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在调研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常规储层研究思路入手,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区块的34块页岩气储层岩样进行可动流体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储层可动流体含量低,具有非均质性;可... 国内对页岩气储层特征及评价的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少,在调研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常规储层研究思路入手,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区块的34块页岩气储层岩样进行可动流体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储层可动流体含量低,具有非均质性;可动流体百分数与气测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一定相关性,且孔渗越大相关性越好;分析了裂缝微裂缝含量对可动流体百分数的影响,裂缝微裂缝含量大于2%时,与可动流体百分数具有较好相关性;可动流体百分数和裂缝微裂缝百分数可以表征页岩气储层物性特征,是评价页岩气储层渗流能力及开发潜力的一个重要物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可动流体百分数 核磁共振 裂缝 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致密油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12
作者 吴浩 牛小兵 +3 位作者 张春林 冯胜斌 郭英海 刘锐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0-125,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致密油储层主要分布在延长组长7段。通过长7段致密砂岩样品的核磁共振测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对致密油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砂岩岩心的最佳离心力为1.448 MPa;核磁共振T...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致密油储层主要分布在延长组长7段。通过长7段致密砂岩样品的核磁共振测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对致密油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砂岩岩心的最佳离心力为1.448 MPa;核磁共振T2谱截止值分布范围较宽,平均为20.64ms;可动流体饱和度低,平均为40.27%,主要被0.05~1.00μm的喉道所控制,且喉道在0.10~0.50μm区间时,致密油岩样可动流体饱和度最高、下降速度最快。整体上,可动流体饱和度与物性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且在长71段,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可动流体饱和度较高。微裂缝发育程度、溶蚀孔隙、黏土矿物和石英颗粒充填孔隙等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可动流体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微裂缝、溶蚀孔隙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而黏土矿物及石英颗粒充填孔隙则导致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的降低。关于长7段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认识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致密油储层 可动流体 微观孔隙结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储层可动流体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郑可 徐怀民 +1 位作者 陈建文 王永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0-718,共9页
以低磁场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技术为主,辅助以岩石薄片、环境电镜扫描、高分辨率CT、成像测井等常规测试手段,对国内3种不同岩性的典型低渗储层共计277块基质岩样进行可动流体评价研究,分析储层可动流体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计算可动流体的T... 以低磁场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技术为主,辅助以岩石薄片、环境电镜扫描、高分辨率CT、成像测井等常规测试手段,对国内3种不同岩性的典型低渗储层共计277块基质岩样进行可动流体评价研究,分析储层可动流体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计算可动流体的T2截止值和孔喉半径下限值。研究表明:低渗储层可动流体参数变化范围较宽;岩样渗透率越高,其与可动流体参数的相关性越强;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动流体百分数与孔隙度、渗透率之间相关性均较好,利用非线性最优化方法得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很好;微裂缝的发育程度、孔径分布、粘土矿物含量及其充填程度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低渗储层可动流体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核磁共振 T2谱 可动流体 孔隙类型 弛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与山1段为例 被引量:25
14
作者 柳娜 周兆华 +3 位作者 任大忠 南珺祥 刘登科 杜堃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5,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前景良好,但储层广泛发育的微纳米孔喉使得多孔喉介质空间内流体赋存、运移规律复杂,导致天然气开采难度较大。为明确储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对苏里格气田西区主力产气层盒8段与山1段储层开展...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前景良好,但储层广泛发育的微纳米孔喉使得多孔喉介质空间内流体赋存、运移规律复杂,导致天然气开采难度较大。为明确储层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对苏里格气田西区主力产气层盒8段与山1段储层开展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物性测试及恒速压汞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盒8段与山1段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特征差异明显,前者(平均为48.75%)明显高于后者(平均为23.64%)。②盒8段可动流体分布特征受物性及孔喉结构控制明显,优势渗流通道的广泛发育及相对丰富的较大孔喉是储层较高可动流体饱和度的重要控制因素,复杂的孔喉配置关系导致山1段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复杂。③可动流体综合评价模型表明,强粒间孔-溶孔信号,高过渡半径及高过渡进汞饱和度均是较大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关键控制因素。该研究成果明确了不同段致密砂岩气藏可动流体控制因素,为致密砂岩气藏“甜点”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可动流体 储层物性 孔喉结构 苏里格气田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长81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5
作者 任大忠 孙卫 +2 位作者 董凤娟 黄海 屈雪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7-804,共8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长81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薄弱的现状,应用核磁共振、铸体薄片、恒速压汞等实验资料,对华庆油田长81储层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性的T2谱形态主要表现为双峰态,物性越好...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长81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薄弱的现状,应用核磁共振、铸体薄片、恒速压汞等实验资料,对华庆油田长81储层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性的T2谱形态主要表现为双峰态,物性越好,可动流体饱和度越高,其中渗透率对可动流体参数的敏感性显著强于孔隙度;矿物成分成熟度、胶结及溶蚀作用是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伊利石含量、碳酸盐含量、高岭石含量对可动流体的赋存不利;绿泥石含量、矿物成分成熟度对可动流体的赋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喉道是引起微观孔隙结构内部非均质性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可动流体的赋存特征、流体渗流能力及油气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影响因素 物性 喉道 非均质性 华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对可动流体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与板桥地区长6储层为例 被引量:14
16
作者 盛军 孙卫 +3 位作者 刘艳妮 李纲 张弢 曹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7-172,共6页
为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板桥地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对可动流体的影响,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先进实验方法,定性描述了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差异,定量分析比较了2个地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提取了具有明显... 为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板桥地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对可动流体的影响,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先进实验方法,定性描述了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差异,定量分析比较了2个地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提取了具有明显差异的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可动流体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喉道半径、孔喉半径比、孔喉数量配置比作为表征姬塬地区与板桥地区在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上的差异的特征参数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具有良好相关性,2个地区长6储层在微观孔隙结构参数中喉道半径、孔喉半径比、孔喉数量配置比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板桥地区 长6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可动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微观地质因素:以苏里格气田东部盒8段储层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任大忠 孙卫 +3 位作者 卢涛 李跃刚 张茜 周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09-1417,共9页
以苏里格气田东部盒8段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为例,运用核磁共振、恒速压汞、铸体薄片、物性、X-衍射等实验资料,探讨了影响可动流体赋存差异的微观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盒8段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低,T2谱分布均为左高峰右低峰的双峰态;黏土... 以苏里格气田东部盒8段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为例,运用核磁共振、恒速压汞、铸体薄片、物性、X-衍射等实验资料,探讨了影响可动流体赋存差异的微观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盒8段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低,T2谱分布均为左高峰右低峰的双峰态;黏土矿物的充填与孔隙类型是孔隙结构复杂的重要因素,孔隙结构是影响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关键;面孔率、喉道半径、孔喉半径比是影响可动流体饱和度的主要因素,有效孔隙体积、分选系数对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明显,储层物性、黏土矿物、有效喉道体积、孔隙半径对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致密砂岩气藏 微观地质因素 可动流体 孔隙结构 物性 黏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不同流动单元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生产动态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段储层为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任颖 孙卫 +5 位作者 张茜 任大忠 吴彦君 刘登科 魏晓娥 马晓玲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4-984,共11页
利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铸体薄片、物性等分析测试手段及试油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段储层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同时分析不同流动单元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影响,进而研究其生产动态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 利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铸体薄片、物性等分析测试手段及试油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段储层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划分,同时分析不同流动单元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影响,进而研究其生产动态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四类流动单元微观孔隙结构差异明显,是造成其可动流体饱和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喉道半径分布形态及主流喉道半径大小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油气田开发阶段中,应该根据不同流动单元的微观孔隙结构差异性特征,实施合理有效的开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塬地区 长6储层 单元 可动流体饱和度 微观孔隙结构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特征:以姬塬地区延长组长7段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伟 牛小兵 +1 位作者 梁晓伟 淡卫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187,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填隙物含量高、孔隙狭小、物性差等特点,可动流体饱和度是评价致密砂岩储层的关键参数。为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特征,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7段致密砂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的T_...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填隙物含量高、孔隙狭小、物性差等特点,可动流体饱和度是评价致密砂岩储层的关键参数。为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特征,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7段致密砂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的T_2值对应不同种类的流体,低T2值对应微孔隙中黏土束缚流体,中T_2值对应小孔隙中毛细管束缚流体,而高T_2值对应大孔隙中的可动流体,T_2图谱可以反映样品中可动流体分布情况。研究区长7段致密砂岩可动流体T2图谱以单峰型和左峰高右峰低型为主,相比于盆地其他层位的特低渗储层T_2图谱分布,致密砂岩储层单峰型较多,右峰高左峰低型和左右峰基本相等型较少。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布范围较大,平均值为41.3%,在鄂尔多斯盆地属于中等范围,但可动流体饱和度大于50%的仍占37.9%,可动流体饱和度较高区域是寻找油藏有利区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砂岩 可动流体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可动流体饱和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41
20
作者 师调调 孙卫 何生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5,共5页
针对常规压汞实验不能区别孔隙和喉道的弊端,应用恒速压汞技术对低渗透储层孔喉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深入分析了影响低渗透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渗透率越小,喉道半径分布范围越窄,其峰值也越小;反之,渗透率越大,喉道半... 针对常规压汞实验不能区别孔隙和喉道的弊端,应用恒速压汞技术对低渗透储层孔喉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深入分析了影响低渗透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渗透率越小,喉道半径分布范围越窄,其峰值也越小;反之,渗透率越大,喉道半径分布范围就越宽,其峰值也越大;不同物性的样品其孔隙分布特征不显著,主要体现为喉道分布特征不同。可动流体由孔隙和大喉道中的流体共同组成,与所处空间位置无关,只与孔隙和喉道半径有关。核磁共振可动流体的有效孔隙体积和有效喉道体积的共同下限半径也就是T2弛豫时间所对应的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速压汞 核磁共振 可动流体 微观孔隙结构 低渗透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