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限空间内天然气爆炸反应过程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左哲 姚志强 +2 位作者 高进东 马世海 石杰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137,共7页
为定量研究受限空间内天然气爆炸反应动力学特征,开展了3个方面的研究工作,①建立了基于激波管的天然气爆炸过程数值分析模型;②将天然气气相燃烧动力学反应分解为53种反应组分、325种基元反应,给出了朗金一雨贡尼关系式和正激波的压强... 为定量研究受限空间内天然气爆炸反应动力学特征,开展了3个方面的研究工作,①建立了基于激波管的天然气爆炸过程数值分析模型;②将天然气气相燃烧动力学反应分解为53种反应组分、325种基元反应,给出了朗金一雨贡尼关系式和正激波的压强比、密度比和温度比计算方法;③利用化学反应模拟软件CHEMKIN构建天然气燃烧过程机理文件,对激波诱导受限空间内天然气混气爆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反应过程、初始压力和空间尺寸对天然气爆炸过程的影响,并绘制了天然气爆炸温度、压力变化特征曲线。结果表明:采用入射激波模拟混气引爆过程中体系温度会出现跳跃式上升随之向下扰动;混气被引爆后温度逐步提高,在温度达到峰值时压力随之提高;提高初始压力将缩短混气引爆时间,高的初始压力可以得到更为迅速的反应速度和更高的爆炸压力;空间尺寸对散热作用的影响高于其对活性基团消毁作用的影响,小尺寸空间条件下可以获得更迅速的爆炸升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爆炸 受限空间 激波 基元反应 可压缩性气体 数值分析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波与可运动颗粒群相互作用反射与透射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章利特 施红辉 +2 位作者 王超 董若凌 贾会霞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0-285,共6页
对水平圆柱形激波管内可压缩性气体与颗粒群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利用由压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器、示波器和计算机组成的压力测量系统对激波与颗粒群作用时的动态压力进行了测量。发现激波管内发生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对水平圆柱形激波管内可压缩性气体与颗粒群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利用由压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器、示波器和计算机组成的压力测量系统对激波与颗粒群作用时的动态压力进行了测量。发现激波管内发生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激波与颗粒群作用时伴随了激波和膨胀波的反射与透射现象、激波和膨胀波与接触面的干涉、以及激波从激波管端壁的反射等现象。当颗粒装载比α=1时,透射激波被直径为6mm的颗粒群衍射并且有膨胀波紧随其后,因此由透射激波引起的第一个压力峰急剧下降。颗粒装载比和颗粒直径影响透射激波的衍射和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性气体 颗粒群 动态压力测量 激波管 衰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气体渗流对裸眼井筒塑性区半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姜海龙 陈勉 +2 位作者 金衍 周玉 卢运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286-4294,共9页
以预测测试过程中高压气井塑性区半径大小为研究目的,首先,给出考虑孔隙压力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塑性区半径大小的求解方程;其次,定性比较考虑加速效应的非达西渗流模型和传统非达西渗流模型解释的孔压分布特征,指出考虑加速效应的非达西... 以预测测试过程中高压气井塑性区半径大小为研究目的,首先,给出考虑孔隙压力的理想弹塑性模型塑性区半径大小的求解方程;其次,定性比较考虑加速效应的非达西渗流模型和传统非达西渗流模型解释的孔压分布特征,指出考虑加速效应的非达西渗流模型解释的孔压曲线在近井地带更加陡峭;而后,比较2种非达西渗流模型解释的塑性区半径的大小,指出考虑加速效应非达西渗流模型解释的塑性区半径更大;最后,分析高压气井测试过程中塑性区半径的影响因素,总结井底压力、渗透率、井径、加速效应、岩石强度特性和地应力对塑性区半径的影响规律。该研究成果为揭示高压气井固相产生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可压缩性气体 加速效应 径向稳态渗流 塑性区半径
原文传递
压缩因子对燃气流量计量的影响
4
作者 刘富吉 王玲玲 《天津燃气》 2008年第2期7-9,共3页
本文分析了燃气压缩因子对计量准确度的影响程度。举例说明了燃气压缩因子的计算方法和对燃气计量的影响。
关键词 气体可压缩性 压缩因子 状态方程 流量计量
原文传递
地下式水电站调压室交通洞过渡过程中的风速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闯闯 杨建东 郭文成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6-574,共9页
在考虑气体可压缩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式水电站调压室交通洞过渡过程中的气体运动数学模型,依据气体管道瞬变流的特征线法,提出了风速模拟的方法并编制了完整的模拟程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求解方法与模拟程序的适用性与... 在考虑气体可压缩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式水电站调压室交通洞过渡过程中的气体运动数学模型,依据气体管道瞬变流的特征线法,提出了风速模拟的方法并编制了完整的模拟程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求解方法与模拟程序的适用性与合理性。然后分析了交通洞的体型(长度、断面积、倾角)对风速发展、分布及波动过程的影响,并从波动叠加的角度揭示了各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对于地下式水电站调压室交通洞在过渡过程中的风速的模拟,考虑气体可压缩性是必要的。交通洞断面的风速波动过程由低频质量波(基波)与高频弹性波(谐波)叠加而成。通气洞长度影响谐波的振幅和周期、断面积影响基波和谐波的振幅、倾角则仅影响谐波的振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式水电站 调压室交通洞 过渡过程 风速 气体可压缩性 波动叠加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射流清管器黏滑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晓伟 何利民 +2 位作者 刘海潇 赫松涛 李清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72-1478,共7页
针对射流清管过程中,清管器运动速度不稳定,可能会出现远高于设计气速或卡堵停滞的情况,本研究尝试从理论方面进行建模求解,分析射流清管器黏滑成因。研究过程设计并搭建了室内清管试验平台,通过对比实验与模拟结果,验证求解方法及模型... 针对射流清管过程中,清管器运动速度不稳定,可能会出现远高于设计气速或卡堵停滞的情况,本研究尝试从理论方面进行建模求解,分析射流清管器黏滑成因。研究过程设计并搭建了室内清管试验平台,通过对比实验与模拟结果,验证求解方法及模型的准确性。针对实验中难以改变和监测的参数,如清管过程中管道内气体流场、清管器两侧压降等,采用数值模拟对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射流清管器的黏滑运动与气体可压缩性和摩擦力变化有关:气体可压缩性主要决定了清管器运动的启动、停滞、波动,摩擦力的变化主要对黏滑程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清管器 数值模拟 清管黏滑 气体可压缩性 摩擦力
原文传递
A unified theory for gas dynamics and aeroacoustics in viscous compressible flows.PartⅡ.Sources on solid boundary 被引量:2
7
作者 Feng Mao Luoqin Liu +3 位作者 Linlin Kang Jiezhi Wu Pengjunyi Zhang Zhenhua Wan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58-66,共9页
This work attempts to extend the fundamental theory for classic gas dynamics to viscous compressible flow,of which aeroacoustics will naturally be a special branch.As a continuation of Part I.Unbounded fluid(Mao et al... This work attempts to extend the fundamental theory for classic gas dynamics to viscous compressible flow,of which aeroacoustics will naturally be a special branch.As a continuation of Part I.Unbounded fluid(Mao et al.,2022),this paper studies the source of longitudinal field at solid boundary,caused by the on-wall kinematic and viscous dynamic coupling of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processes.We find that at this situation the easiest choice for the two independent thermodynamic variables is the dimensionless pressure P and temperature T.The two-level structure of boundary dynamics of longitudinal field is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continuity equation and its normal derivative to the surface.We show that the boundary dilatation flux represents faithfully the boundary production of vortex sound and entropy sound,and the mutual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fields on the boundary does not occur symmetrically"at the samc level,but appears along a zigzag route.At the first level,it is the pressure gradient that generates vorticity unidirectionally;while at the second level,it is the vorticity that generates dilatation unidirection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dynamics-aeroacoustics viscous compressible flow Advective wave equations Thermodynamic variables DILATATION Process splittingand coupl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