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划政策与可支付住房建设——来自美国和英国的经验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志林 韩雅飞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6,共7页
规划是近年来不少国家政府推动可支付住房供应的有效手段。政府通过规划鼓励或强制性要求开发商在住宅开发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廉价住房,在增加可支付住房供给的同时减少政府财政补贴,促进居住融合。我国一些城市也开始尝试引入配建模式... 规划是近年来不少国家政府推动可支付住房供应的有效手段。政府通过规划鼓励或强制性要求开发商在住宅开发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廉价住房,在增加可支付住房供给的同时减少政府财政补贴,促进居住融合。我国一些城市也开始尝试引入配建模式推动廉租房或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鉴于国外利用规划手段推动可支付住房建设的丰富经验,本文将以美国的包容性区划和英国第106条款下的协议配建为例,对其指导原则、要素、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和评述,以期为中国相关规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 可支付住房 包容性区划 第106条款 配建模式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可支付住房的投融资体系及其经验借鉴 被引量:3
2
作者 臧崇晓 刘洪玉 徐玉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93,104,共7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英国可支付住房的基本状况及投融资体系的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现行投融资体系的重要机构设置和关键机制安排,总结了英国可支付住房投融资体系的经验,为我国走出公租房融资困境、加快发展保障性安居工程,提供了可资借鉴...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英国可支付住房的基本状况及投融资体系的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现行投融资体系的重要机构设置和关键机制安排,总结了英国可支付住房投融资体系的经验,为我国走出公租房融资困境、加快发展保障性安居工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支付住房 投融资体系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理论的我国城市“可支付住房”供给体系构建研究
3
作者 王丽艳 陈鹏 段中倩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7-104,共8页
基于消费理论构建了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决策的理论框架,从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与住房消费偏好等方面分析需求侧特征,思察我国现阶段住房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元梯度、全覆盖可持续城市“可支付住房”供给体系的构建逻辑。在此逻辑下... 基于消费理论构建了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决策的理论框架,从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与住房消费偏好等方面分析需求侧特征,思察我国现阶段住房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元梯度、全覆盖可持续城市“可支付住房”供给体系的构建逻辑。在此逻辑下,搭建多层次多梯度的住房产品体系,形成多主体多渠道的联动供给机制,建立健全多方位支持的住房金融体系,为实现“住有所居”与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支付住房 住房产品 消费理论 住房供给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可支付住房与规划政策关系研究——兼论其对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志东 《城市开发》 2007年第4期82-84,共3页
英国房价不断攀升,目前英国存在巨大的“住宅鸿沟”,即越来越多的英国普通人买不起自己的新房子,这些人包括教师、护士等众多公共部门的雇员,基于这一事实,规划政策被提上议事日程,并逐步用于促进及保证可支付住房的供给。而我国也正处... 英国房价不断攀升,目前英国存在巨大的“住宅鸿沟”,即越来越多的英国普通人买不起自己的新房子,这些人包括教师、护士等众多公共部门的雇员,基于这一事实,规划政策被提上议事日程,并逐步用于促进及保证可支付住房的供给。而我国也正处于经济适用房制度改革时期,结合实际,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改革的路径探索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支付住房 商品房 经济适用房制度 住房开发公司 住宅 中低收入居民 居住区规划 中低收入家庭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可支付住房制度对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启示
5
作者 刘佼姣 《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2009年第12期38-38,共1页
我国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是国家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推出的一项保障性质的住房改革重要举措。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国家,经过百年完善已日渐成熟,形成以可支付... 我国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是国家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推出的一项保障性质的住房改革重要举措。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住房保障制度的国家,经过百年完善已日渐成熟,形成以可支付住房制度为主的中低收入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加快以经济适用房制度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破解中低收入住房难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支付住房 住房保障 经济适用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收入法、供需不匹配性与住房可支付能力的衡量--基于上海的考察 被引量:22
6
作者 周仁 郝前进 陈杰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9,共11页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内涵至少可以从总体层面、收入结构和住宅供给结构三个维度予以理解,传统房价收入比和月付收入比指标难以衡量收入结构和住宅供给结构对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影响,住房可支付能力结构效应的研究在国内还相对缺乏。本文介绍... 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内涵至少可以从总体层面、收入结构和住宅供给结构三个维度予以理解,传统房价收入比和月付收入比指标难以衡量收入结构和住宅供给结构对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影响,住房可支付能力结构效应的研究在国内还相对缺乏。本文介绍了剩余收入法和不匹配性方法衡量住房可支付能力结构效应的基本原理,并将两种方法予以结合,使用住房机会指数和住房机会曲线衡量了上海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状况。研究发现,2000—2007年上海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有不断恶化的趋势,除了住宅价格的快速上涨,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和住宅户型结构供给的不合理是住房可支付能力恶化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结论,可以在学术层面上丰富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内涵,并对政府制定住房规划和出台多层次的住房保障政策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可支付能力 剩余收入法 不匹配性 住房机会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测度与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解海 洪涛 靳玉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0,共8页
根据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和剩余收入法的不同适用性,对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及其时序变动、区域差异和收入阶层差异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结果表明,最低收入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能力无法在住房市场中实现其住房需求;中等... 根据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和剩余收入法的不同适用性,对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及其时序变动、区域差异和收入阶层差异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结果表明,最低收入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能力无法在住房市场中实现其住房需求;中等收入及以下各阶层住房支付能力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差异持续扩大;中国城镇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各收入阶层与相应住房类型匹配性不完善,中低收入阶层城镇居民面临着较严重的住房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剩余收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供求均衡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肇宇 刘树枫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6,共6页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措施。自2008年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投入步伐大大加快,但与保障性住房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本文以经济适用房为例,通过使用经居民剩余收入比调整后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的方法...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措施。自2008年以来我国保障性住房投入步伐大大加快,但与保障性住房需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本文以经济适用房为例,通过使用经居民剩余收入比调整后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的方法来分析计算我国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经济适用房的需求状况,之后再与近年来的经济适用房供给数量做比较,求得供求缺口比例,基于此来说明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较大的供求失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剩余收入比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洪涛 靳玉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分析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合适政策、持续释放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而中国区域间的显著差异为此提供了极好的数据平台。在两步骤分析框架下的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各省级区域的住房支付能力存在显著且持... 分析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合适政策、持续释放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而中国区域间的显著差异为此提供了极好的数据平台。在两步骤分析框架下的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各省级区域的住房支付能力存在显著且持续扩大的差异;在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中,住房价格、贷款利率水平、家庭非住房消费比例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负相关,家庭收入、家庭储蓄、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与住房支付能力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区域差异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新就业大学生留沪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1104份样本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牛星 于莹 +1 位作者 李海钰 余雪纯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0,共10页
基于前景理论视角研究了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留沪意愿的影响,并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于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的留沪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值越高,越倾向... 基于前景理论视角研究了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留沪意愿的影响,并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于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的留沪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值越高,越倾向留沪。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不同个体特征的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的留沪意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26~30岁、独生子女、已婚、家乡位于地级市及以上、毕业于上海的非沪籍新就业大学生,住房可支付能力前景对其留沪意愿的影响越明显。因此,建议根据新就业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住房可支付能力水平及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住房保障政策,帮助该群体解决住房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理论 住房可支付能力 新就业 大学生 留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租赁住房可支付能力测度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进涛 涂姗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101,共5页
文章在公共租赁住房租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剩余收入法原理,测算住房支出后的剩余收入能否满足非住房基本消费支出,评估了武汉市既有公租房家庭的住房可支付能力。结果表明,在现有公租房租金及租金补贴政策下,公租房家庭户主年龄、... 文章在公共租赁住房租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剩余收入法原理,测算住房支出后的剩余收入能否满足非住房基本消费支出,评估了武汉市既有公租房家庭的住房可支付能力。结果表明,在现有公租房租金及租金补贴政策下,公租房家庭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对住房可支付能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户主年龄上看,户主年龄40岁及以下存在支付能力问题的家庭比例较少,而对户主年龄40岁以上的家庭,随户主年龄增长,存在住房可支付能力问题的家庭比例逐步增加;从家庭规模上看,随着家庭人口增加,住房可支付能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最后,研究还提出从分层次核定公租房租金、差异化制定租金减免、补贴标准等来改善保障对象的住房可支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可支付能力 剩余收入法 公共租赁住房 住房保障 房地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明辰 林军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西北省会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从不同住宅面积、不同收入家庭和影响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因素的敏感性诸方面,探讨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结合前人对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研究资料,阐明了西北...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西北省会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从不同住宅面积、不同收入家庭和影响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因素的敏感性诸方面,探讨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结合前人对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研究资料,阐明了西北二类城市与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差异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西北省会城市之间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城市居民购买适合的住宅支付能力仍然较差,购买小套型面积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较好,大部分城市中等以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较差,西北省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低于我国东部一类城市,并且住宅面积越大和收入越低的家庭,这种差距越大。研究认为,房价收入比中住宅平均单价的敏感性高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现行的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的评价标准可能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省会城市 房价收入比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住房支付能力 城市住宅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住房可支付指数研究
13
作者 况伟大 黄烨华 丁言豪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23年第3期3-23,共21页
住房可支付测度是住房可支付的核心问题。本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消费理论和产权选择理论构建住房可支付指数体系。本文使用2010-2021年中国135个城市房价、房租、收入与消费数据测度房租与房价可支付性及其联合分布,发现传统住... 住房可支付测度是住房可支付的核心问题。本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消费理论和产权选择理论构建住房可支付指数体系。本文使用2010-2021年中国135个城市房价、房租、收入与消费数据测度房租与房价可支付性及其联合分布,发现传统住房可支付标准会高估住房支付困难程度,中国平均收入者基本上不存在房租不可支付,但非理性预期下存在房价不可支付。坚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与“房住不炒”定位有助于实现中国居民“住有所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可支付理论边界值 房价收入比 房租收入比 联合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新就业职工基本住房支付能力研究——基于合肥市两次抽样调查
14
作者 朱德开 张金明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7-32,共6页
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城市新就业职工基本住房支付能力均较差,特别是购房月供能力严重不足。比较而言,剩余收入是理想的住房支付能力判断指标;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可用于租房支付能力判断,但不适合购房支付能力判断;房价收入比是否超过6∶... 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城市新就业职工基本住房支付能力均较差,特别是购房月供能力严重不足。比较而言,剩余收入是理想的住房支付能力判断指标;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可用于租房支付能力判断,但不适合购房支付能力判断;房价收入比是否超过6∶1仍然是简单易行的房价高低判断标准。收入、房价(房租)、住房贷款利率,是影响住房支付能力主要因素。建议新就业职工以租房为主,在收入和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选择购房;对首次置业、购买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提供优惠住房贷款,提高购房支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职工 住房支付能力 剩余收入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房价收入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7年福州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佳婧 陆闽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5-21,共7页
依据2004-2017年福州市影响住房支付能力因素的相关数据,采用居民房价收入比、居民月付收入比和居民住房可支付性指数来测评2004-2017年福州市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结合影响住房支付能力的房地产价格、居民收入、利率、政策等因素对测算... 依据2004-2017年福州市影响住房支付能力因素的相关数据,采用居民房价收入比、居民月付收入比和居民住房可支付性指数来测评2004-2017年福州市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结合影响住房支付能力的房地产价格、居民收入、利率、政策等因素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针对近几年福州市城镇居民住房支付水平降低的情况,从价格、收入、利率和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月付收入比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住房建设规划对住房可支付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若函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85,共5页
通过比较中心城和郊区的住房市场表现(住房产量、市场价格和套型面积),探索住房建设规划是否可能降低住房可支付性。初步结论是,规划的限制性土地利用政策可能会减少住房总产量、提高商品住房的市场价格和单套面积,从而降低尚无住房的... 通过比较中心城和郊区的住房市场表现(住房产量、市场价格和套型面积),探索住房建设规划是否可能降低住房可支付性。初步结论是,规划的限制性土地利用政策可能会减少住房总产量、提高商品住房的市场价格和单套面积,从而降低尚无住房的中低收入居民通过住房市场获得住房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建设规划 住房可支付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研究及相关建议
17
作者 宋子阳 郭政 +2 位作者 吴淑萍 刘静蕾 乔姗姗 《现代商业》 2012年第31期79-81,共3页
长期以来,住房是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中低收入家庭是解决住房问题,制定住房政策所针对的一个数量相当的群体对象。笔者在确定"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基础上确定其剩余收入,并确定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基准住... 长期以来,住房是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中低收入家庭是解决住房问题,制定住房政策所针对的一个数量相当的群体对象。笔者在确定"北京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基础上确定其剩余收入,并确定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基准住房",根据相应的信贷政策确定融资成本,最后计算出剩余收入,并衡量住房可支付能力。还在测算出的剩余收入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累进式还款的方式购房,以提高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可支付能力的方法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中低收入家庭 住房可支付能力 剩余收入法 累进式还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模型的福州市2019—2023年居民住房支付能力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佳婧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6-51,共6页
根据2004—2018年福州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房价、利率和标准住房面积等数据,应用PIR、MTI和HAI这三种评价指标测算福州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进一步利用ARIMA模型,预测2019—2023年福州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2004—2018年福州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房价、利率和标准住房面积等数据,应用PIR、MTI和HAI这三种评价指标测算福州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进一步利用ARIMA模型,预测2019—2023年福州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在2017年猛降后出现平稳回升的趋势,预计在2019—2023年间呈上升趋势,但仍处在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的状态,居民人均住房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超过50%。要提高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一方面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和平稳房价;另一方面还要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优化投资环境,丰富投资渠道,满足民众投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模型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月付收入比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城镇居民商品住房支付能力研究
19
作者 范松杰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伴随收入悬殊、贫富差距的加剧,高企的房价,使低收入群体购买住房变得愈加困难。住房究竟给居民带来了多大压力?对居民的消费结构造成了多大程度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比例的城镇居民对于商品房具有可支付能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用剩余收... 伴随收入悬殊、贫富差距的加剧,高企的房价,使低收入群体购买住房变得愈加困难。住房究竟给居民带来了多大压力?对居民的消费结构造成了多大程度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比例的城镇居民对于商品房具有可支付能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用剩余收入法对河南省城镇居民2014~2017年的商品房可支付能力做了测度分析。可以发现:低收入群体对60m2的商品房支付能力不足,这部分群体应该被纳入住房保障的范围之内。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通过采用GM(1,1)方法,预测了河南省2019~2023年的城镇居民户数,按照20%的保障比例,推算出河南省城镇居民中需要保障的户数依次为375.88万、389.24万、403.06万、417.42万和432.23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房 住房可支付能力 剩余收入法 GM(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方法
20
作者 白小斐 《四川水泥》 2017年第9期194-194,共1页
我国从1998年开始的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终结了延续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式住房分配制度,建立了以市场为主导的住房分配新体制,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住房分配货币化产生了一系列遗留问题,集中体现在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不足,加之近十年来... 我国从1998年开始的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终结了延续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式住房分配制度,建立了以市场为主导的住房分配新体制,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住房分配货币化产生了一系列遗留问题,集中体现在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不足,加之近十年来我国商品房价格的过快增长,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凸显。本文拟以西安市为例,计算西安市城市居民的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并在计算过程中融入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关内容,从而系统说明评价我国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方法之一——住房可支付性指数(HAI)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资金时间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