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PA、PSP、CD64、sCD14-ST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俭 胡林兵 +2 位作者 罗宁 徐华英 冯小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94-698,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前白蛋白(PA)、血清胰石蛋白(PSP)、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I(CD6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眉山市四所医院收治的498例儿...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前白蛋白(PA)、血清胰石蛋白(PSP)、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I(CD6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眉山市四所医院收治的498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23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6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儿童的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比较三组儿童的临床资料,同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非细菌感染组,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则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获得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AUC分别为0.885、0.780、0.818、0.848、0.934。其中,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9.20%,81.40%,诊断价值均较高。结论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清PA水平呈低表达,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呈高表达;且细菌感染较非细菌感染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PA水平降低,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和CD64指数则升高;联合检测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有助于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前白蛋白 血清胰石蛋白 cd64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可溶性CD14亚型、降钙素原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与儿童脓毒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磊 张帅 +1 位作者 杨俊梅 张利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9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探究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降钙素原(PCT)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于儿童脓毒症的关系及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 目的探究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降钙素原(PCT)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于儿童脓毒症的关系及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组、非脓毒症患儿作为对照组,根据研究组患儿入院后28 d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各组患儿血浆sTREM-1、sCD14-ST、PCT和尿NGAL水平,以及对早期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及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儿童血浆sTREM-1、sCD14-ST、PCT水平以及尿液NGA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sTREM-1、sCD14-ST、PCT及尿NGAL水平与脓毒症的发生相关(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浆sTREM-1、sCD14-ST、PCT及尿NGAL早期诊断儿童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0.755、0.766、0.842,PCT联合sTREM-1的AUC值为0.871,具有早期诊断效能(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sTREM-1、sCD14-ST、PCT水平及尿NGAL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sTREM-1、sCD14-ST、PCT及尿NGAL预测脓毒症患儿预后的AUC分别为0.759、0.783、0.807、0.657,PCT联合sCD14-ST的AUC值为0.839,均具有一定预测预后的效能(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血浆sTREM-1、sCD14-ST、PCT和尿NGAL表达水平升高;PCT联合sTREM-1对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PCT联合sCD14-ST对患儿预后预测的菌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脓毒症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可溶性cd14亚型 降钙素原 诊断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sCD14-ST及CD14~+单核细胞在老年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和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凌杰兵 马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042-504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及CD14^(+)单核细胞在老年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和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3例脓毒症患者、58例非感染性炎症患者及47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清乳酸、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s...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及CD14^(+)单核细胞在老年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和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3例脓毒症患者、58例非感染性炎症患者及47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清乳酸、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sCD14-ST、CD14^(+)单核细胞CD14^(+)TRL-4^(+)单核细胞水平。结果3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PCT、sCD14-ST、CD14^(+)单核细胞、CD14^(+)TRL-4^(+)单核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PCT+sCD14-ST分析表明,相对单一指标,其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优于其他标志物(P<0.05)。而CD14^(+)单核细胞和CD14^(+)TRL-4^(+)单核细胞数量与SOFA评分呈强负相关。结论sCD14-ST在脓毒症早期诊断、疾病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及通过SOFA评分对预后的评估均有优异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14亚型 cd14~+单核细胞 cd14~+TRL-4~+单核细胞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CD14亚型检测作为脓毒血症标志物的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元明 陆书华 +2 位作者 申爱华 李晓哲 山凤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5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Presepsin)与血培养结果的关系和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以血培养结果将样本分成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Presepsin浓度,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Presepsin、... 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Presepsin)与血培养结果的关系和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以血培养结果将样本分成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Presepsin浓度,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Presepsin、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血培养结果的符合率及正确性。结果Presepsin、PCT、CRP与血培养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35、0.612、0.412。ROC曲线结果显示:Presepsi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0,界值为546pg/mL时,灵敏度为82.0%;特异性为98.1%;准确性94.0%;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界值为1.02μg/L时,灵敏度为77.5%;特异性为86.9%;准确性84.5%;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7,界值为48.7mg/ml时,灵敏度为66.3%;特异性为78.8%;准确性75.6%。结论血清Presepsin水平与血培养结果高度相关,在诊断脓毒症的准确性方面优于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可作为诊断脓毒症的早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14亚型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CD14亚型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凌云 赵元明 +3 位作者 申爱华 陆书华 李晓哲 山凤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8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presepsin)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脓毒症患者和80例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 目的探讨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presepsin)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脓毒症患者和80例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sCD14-S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分析sCD14-ST、CRP、PCT及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参考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sCD14-ST、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RP水平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CD14-S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2,界值为837.6,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1%,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479,界值为37.2,敏感性为51%,特异性为52%,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界值为0.5,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72%,sCD14-ST、CRP、PCT三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989,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8%。结论 sCD14-ST对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sCD14-ST、CRP、PCT三者联合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14亚型 脓毒症 诊断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脓毒症患儿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可溶性CD14亚型、前降钙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蓝俊伟 潜丽俊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8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患儿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前降钙素(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儿科住院治疗儿童脓毒症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其病情程...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患儿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前降钙素(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儿科住院治疗儿童脓毒症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其病情程度分为严重脓毒症18例与非严重脓毒症32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检查的正常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严重脓毒症及非严重脓毒症血清sTREM-1、sCD14-ST、PCT和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sTREM-1、sCD14-ST、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脓毒症患儿sTREM-1、sCD14-ST、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严重脓毒症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清sTREM-1、sCD14-ST、PCT和hs-CRP水平不仅可用于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而且可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儿童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 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 前降钙素(PCT)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14-ST在SIRS重症患者合并脓毒症早期识别和病情评估中临床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郑登滋 许钦 +1 位作者 张珠平 林菊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6期714-7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水平对SIRS重症合并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60例本院ICU、脑病科符合SIRS的重症患者,按脓毒症诊断标准分脓毒症组40例和非脓毒症组20例,在SIRS发生2h...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水平对SIRS重症合并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60例本院ICU、脑病科符合SIRS的重症患者,按脓毒症诊断标准分脓毒症组40例和非脓毒症组20例,在SIRS发生2h内检测两组患者血浆sCD14-ST、PCT、CRP水平,计算APACHEⅡ评分,并绘制脓毒症组sCD14-ST、PCT、APACHEⅡ评分ROC曲线,比较各指标对脓毒症诊断价值。另外,根据28d后的生存结局,将脓毒症组分为存活组23例和死亡组17例,比较两组sCD14-ST与APACHEⅡ评分结果。结果:脓毒症组sCD14-ST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sCD14-ST中位数为1 216pg/ml与402pg/ml;sCD14-ST诊断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其截断值为596pg/ml,敏感性为84.0%,特异性为87.1%。脓毒症患者死亡组同存活组相比,死亡组sCD14-ST、PCT、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CD14-ST有助于脓毒症早期诊断,对脓毒症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 脓毒症 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CD14亚型、白介素-6和C反应蛋白对脓毒症休克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小军 王海晶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脓毒症休克患者55例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42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者,比较3组受试者血sCD14-ST、I... 目的:探讨血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脓毒症休克患者55例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42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者,比较3组受试者血sCD14-ST、IL-6、CRP水平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sCD14-ST与肌酐、ICU治疗期间肾脏替代治疗天数、白细胞计数(WBC)、CRP、IL-6、胆红素等临床和实验室参数相关。SIRS、脓毒症休克患者外周血中的sCD14-ST、IL-6、CRP水平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且脓毒症休克患者明显高于SIRS患者。ICU治疗第1天,sCD14-ST水平对脓毒症休克病情的预测价值与IL-6、CRP相当;ICU治疗第3天,sCD14-ST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CRP,与IL-6的预测价值相当;ICU治疗第8天,sCD14-ST的预测价值明显优于IL-6和CRP。sCD14-ST对预后评估价值显著优于IL-6和CRP。ICU治疗第1天,IL-6和CRP对30 d和6个月的病死率具有较准确的预判;ICU治疗第3天,IL-6对30 d的病死率具有较准确评估价值;其他时间点IL-6和CRP的预测能力均不理想(治疗第3天和第8天CRP的AUC分别为0.61、0.66;治疗第8天IL-6的AUC为0.65)。结论:血sCD14-ST、IL-6和CRP水平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在重症监护治疗的第1周具有较高的预测和预后评估价值。与IL-6、CRP比较,血sCD14-ST水平在ICU治疗第1、3、8天对脓毒症休克的预测和预后评估更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预后评估 可溶性cd14亚型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CD14亚型、降钙素原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的诊断效能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敏波 廖文良 王胜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5期481-483,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CD14亚型(s CD14-ST)和降钙素原(PCT)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的诊断效能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17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39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SIRS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3组血s CD14-ST、PCT水平... 目的研究可溶性CD14亚型(s CD14-ST)和降钙素原(PCT)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的诊断效能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17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39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SIRS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3组血s CD14-ST、PC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 CD14-ST、PCT及两者联合诊断急性脓毒症的诊断效能。将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s CD14-ST、PCT水平,并分析血sCD14-ST、PCT及两者联合对急性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SIRS组、脓毒症组血s CD14-ST、PCT均高于对照组,脓毒症组高于SIRS组(P<0.05);联合诊断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50%、79.50%,均高于单一s CD14-ST、单一PCT诊断。死亡组血s CD14-ST、PCT高于生存组(P<0.05);联合预测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0%、73.50%,且单一s CD14-ST、联合预测的者血s CD14-ST、PCT明显高于较健康人及SIRS,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上发挥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应用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脓毒症 急诊 可溶性cd14亚型 诊断效能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可溶性CD14亚型在丹参川芎嗪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何佳起 齐洪娜 +4 位作者 张建军 王磊 李伟 王维展 李雅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924-3927,共4页
目的:观察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可溶性CD14亚型(Presepsin)在丹参川芎嗪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14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 目的:观察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可溶性CD14亚型(Presepsin)在丹参川芎嗪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14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 h、3 d,检测H-FABP、Presepsin、肌钙蛋白I(cTnI)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LVEF、SOFA评分、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6 h,治疗组H-FABP、Presepsin、cTnI和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FABP、cTnI和NT-proBNP高于治疗前,Presepsin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 d,两组cTnI和NT-proBNP较治疗6 h升高,Presepsin较治疗6 h降低(P<0.05),对照组Presepsin、cTnI和NT-proBNP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OFA评分、LVEF、累计MACE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H-FABP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能降低患者H-FABP、Presepsin、cTnI和NT-proBNP,改善LVEF,降低28 d病死率,减少MACE发生,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可溶性cd14亚型 丹参川芎嗪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亚型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樊锐 赵钢 +3 位作者 石斌 沈健 戴晓勇 任圣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3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脓毒症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 目的探讨急性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脓毒症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血流感染组(124例)和非血流感染组(36例),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血流感染患者分为生存组(75例)和死亡组(49例),比较不同分组情况血清sCD14-st、suPAR、CRP、PCT水平变化情况,分析上述指标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其对脓毒症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作用。结果血流感染组患者的血清sCD14-st、suPAR、CR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血流感染组,血流感染死亡组患者的血清sCD14-st、suPAR、CR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血流感染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D14-st、suPAR、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19、0.585、0.733,P=0.019、0.026、0.003),CRP与APACHEⅡ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216,P=0.308);血清sCD14-st、suPAR、PCT、CRP水平诊断脓毒症血流感染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7、0.963、0.713、0.541。结论检测血清sCD14-st和suPAR水平有助于鉴别急性脓毒症患者是否发生血流感染,对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和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评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流感染 可溶性cd14亚型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CD14-ST、PGLYRP2及FGA联合指标用于耐药结核病诊断的潜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麦精兰 冯雄 +1 位作者 云飞 吴克长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期296-300,315,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CD14(sCD14)亚型(sCD14-ST,Presepsin)、肽聚糖识别蛋白2(PGLYRP2)、纤维蛋白原α链(fibrinogen alpha chain,FGA)在耐药结核病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断为肺结核(PTB)且初治患者(≥1...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CD14(sCD14)亚型(sCD14-ST,Presepsin)、肽聚糖识别蛋白2(PGLYRP2)、纤维蛋白原α链(fibrinogen alpha chain,FGA)在耐药结核病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诊断为肺结核(PTB)且初治患者(≥18岁)416例的临床信息,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吸烟史等临床基本信息和痰培养阳性患者的固体培养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结果耐药组患者血清待检测标志物sCD14-ST[28.54(26.48,31.51)pg/mL vs 12.24(11.71,14.30)pg/mL]、PGLYRP2[554.70(390.29,764.95)pg/mL vs 158.45(106.37,219.72)pg/mL]、FGA[73.33(66.0,99.73)pg/mL vs 39.0(35.65,42.65)pg/mL]水平均高于敏感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sCD14-ST、PGLYRP2、FGA都是影响PTB患者耐药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sCD14-ST、PGLYRP2、FGA用于耐药PTB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5(0.960~0.990)、0.983(0.972~0.994)、0.959(0.936~0.983),cut-off值分别为17.85pg/mL、283.84pg/mL、47.80pg/mL,在该阈值下,灵敏度分别为98.2%、96.4%、96.4%,特异性分别为95.0%、90.3%、91.4%。结论血清标志物sCD14-ST、PGLYRP2、FGA在耐药PTB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14亚型 肽聚糖识别蛋白2 纤维蛋白原α链 耐药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CD14-st、CD163和GRP78对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丽艳 殷栋梅 刘殿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1期1568-157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CD163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对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医院和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3例作为急性...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CD163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对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医院和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3例作为急性胰腺炎组,另选择同期在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医院和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CD14-st、CD163、GRP78水平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清sCD14-st、CD163和GRP78水平检测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不良的诊断效能。结果急性胰腺炎组患者血清sCD14-st、CD163、GRP78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着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组中预后不良患者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sCD14-st、CD163、GRP78水平,以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后不良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淀粉酶、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水平与预后良好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25.10分、sCD14-st≥3.41 ng/mL、CD163≥718.56 ng/mL、GRP78≥424.98 ng/mL是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sCD14-st、CD163、GRP78水平检测对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项指标单项检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CD14-st、CD163、GRP78水平是诊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是发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3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急性胰腺炎预后不良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cd163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急性胰腺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sCD14-ST和PCT、CRP对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效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骏灏 《系统医学》 2018年第24期57-59,共3页
目的比较可溶性CD14亚型(Soluble CD14 subtype,sCD14-ST)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5月该院接诊的脓毒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严重... 目的比较可溶性CD14亚型(Soluble CD14 subtype,sCD14-ST)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5月该院接诊的脓毒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严重脓毒症组16例,脓毒症组34例;死亡组13例,存活组37例);选择同期该院接诊的30例非脓毒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sCD14-ST、CRP、PCT水平,并分析三者对脓毒症的检测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sCD14-ST水平分别为(55.71±11.09)、(22.19±7.05)μg/L、CRP水平分别为(232.86±40.61)、(15.89±2.56)mg/L、PCT水平分别为(23.41±1.18)、(1.54±0.3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34、29.155、98.133,P<0.05);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sCD14-ST水平分别为(49.65±11.61)、(28.19±5.60)μg/L、CRP水平分别为(371.58±78.61)、(153.22±29.57)mg/L、PCT水平分别为(31.06±4.78)、(15.71±3.8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8、14.578、14.956,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sCD14-ST水平分别为(92.93±20.64)μg/L、(52.73±12.61)μg/L、CRP水平分别为(404.21±191.48)、(173.39±47.69)mg/L、PCT水平分别为(34.92±2.63)、(19.51±2.3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0、6.468、26.415,P<0.05);sCD14-ST检测脓毒症的特异性最高,CRP检测脓毒症的敏感性最高。结论 sCD14-ST、CRP、PCT对脓毒症与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CRP检测脓毒症最具敏感性,sCD14-ST最具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可溶性cd14亚型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超声参数与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NT-proBNP、可溶性CD14及胆碱酯酶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琴琴 白大鹏 +4 位作者 陈琛 王雅宁 柯慧娟 杨晓静 李天民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6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CCUS)参数与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 BNP)、可溶性CD14(s CD14)及胆碱酯酶(CHE)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2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CCUS)参数与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 BNP)、可溶性CD14(s CD14)及胆碱酯酶(CHE)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82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NT-pro BNP、s CD14及CHE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各项血清指标与老年脓毒性休克的关联性及与CCUS参数[肺部超声评分(LUS)、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及心输出量(CO)]的相关性,并比较观察组不同预后CCUS参数及血清指标,探讨其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NT-pro BNP及s CD14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CHE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13,t=12.504,t=11.948;P<0.05);血清NT-pro BNP、s CD14及CHE水平是老年脓毒性休克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OR=4.036,OR=5.110,OR=0.487;P<0.05);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NT-pro BNP和s CD14水平与LUS、VTI及CO呈正相关(r;=0.478,r=0.521,r=0.494;r;=0.467,r=0.517,r=0.482;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79,r=-0.412;P<0.05),CHE与LUS、VTI、CO呈负相关(r=-0.379,r=-0.474,r=-0.452;P<0.05),与LVEF呈正相关(r=0.415,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LUS、NT-pro BNP、s CD14及CHE联合预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最大(0.883)。结论:CCUS参数与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NTpro BNP、s CD14及CHE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四者联合可作为评估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可靠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超声(CCUS) 脓毒性休克 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 可溶性cd14(scd14) 胆碱酯酶(C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联合动脉乳酸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全锦花 崔岩 张新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Presepsin)联合动脉乳酸(1actate,Lac)对急诊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医院急诊科2012—09—2015—07就诊的脓毒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来诊即刻收集血清标本测定Pr...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Presepsin)联合动脉乳酸(1actate,Lac)对急诊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医院急诊科2012—09—2015—07就诊的脓毒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来诊即刻收集血清标本测定Presepsin和Lac。根据30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57)和死亡组(n=33),比较两组血清Presepsin和Lac水平。应用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Presepsin和Lac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NT—proBNP、CRE、PaO: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Presepsin和动脉Lac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分别为1323.0(942.5,2304.0)VS.547.0(297.5,904.0,P〈0.05;3.5(1.7,5.8)VS.I.2(0.8,2.0),P〈0.05]。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Presepsin和Lac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及95%CI分别为1.002(1.001,1.003)、2.343(1.428,3.845)。血清Presepsin和La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9、0.848,两者联合预测值的AUC为0.900。以血清Presepsin≥927.5pg/mL、Lac≥2.35mmol/L为界值(cutoff)评估不良预后有较好的效能。结论血清Presepsin是评估脓毒症预后的较好指标,联合Lac能提高对脓毒症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 Presepsin) 动脉乳酸(Lac)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亚型、Toll样受体4诊断急性胰腺炎并发肾损伤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郝磊 徐云玲 郝坤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931-935,共5页
目的分析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亚型(Presepsin)、Toll样受体4(TLR4)在急性胰腺炎(AP)病人中的水平及评估肾损伤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AP病人132例为AP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6例为对照组。AP组与对照组均检测血... 目的分析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亚型(Presepsin)、Toll样受体4(TLR4)在急性胰腺炎(AP)病人中的水平及评估肾损伤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AP病人132例为AP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6例为对照组。AP组与对照组均检测血清Presepsin、TLR4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AP组血清Presepsin、TLR4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AP组发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及Presepsin、TLR4水平对肾损伤发生风险的交互作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resepsin、TLR4预测AP组发生肾损伤的价值并进行决策曲线、临床影响曲线验证。结果AP组血清Presepsin、TLR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P组血清Presepsin、TLR4水平与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r_(1)=0.794,P_(1)<0.001;r_(2)=0.835,P_(2)<0.001);血清Presepsin、TLR4水平是AP病人发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Presepsin、TLR4对AP病人发生肾损伤存在协同作用,协同效应为二者单独存在产生效应之和的1.095倍(SI=1.095);血清Presepsin>1021.88 ng/L、TLR4>31.85 ng/ml时AP病人发生肾损伤风险较高,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851;在阈值0.12~0.78范围内,Presepsin、TLR4联合评估AP病人发生肾损伤净受益率优于单独检测,在各阈值概率下,被联合检测方案划分为高风险的人数与真阳性例数在阈值概率为0.51时,两者基本达到一致。结论AP发生后血清Presepsin、TLR4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异常升高,血清Presepsin、TLR4高水平表达是AP病人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二者对肾损伤发生存在协同作用,通过联合检测其水平评估肾损伤发生风险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肾损伤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亚型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和sCD14在脓毒症进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邓梦芸 史清海 +2 位作者 胡慧婷 杨奇 伏建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67-71,共5页
脓毒症的致病机制十分复杂,感染、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从而引起血液中各蛋白分子水平的变化。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了解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本研究就高迁移率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和... 脓毒症的致病机制十分复杂,感染、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从而引起血液中各蛋白分子水平的变化。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了解脓毒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本研究就高迁移率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和可溶性CD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sCD14)亚型在脓毒症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为脓毒症的病情监测、预后判断和疗效评估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实验室诊断 高迁移率蛋白1 可溶性cd14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CD14、HMGB1在脓毒症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梦芸 黄明均 +3 位作者 史清海 胡慧婷 杨奇 伏建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473-479,共7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sCD14)、高迁移率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并采集2017-09~2018-07新疆军区总医院就诊的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sCD14)、高迁移率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疾病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并采集2017-09~2018-07新疆军区总医院就诊的61例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SSh)患者、36例脓毒症(sepsis,SS)患者及63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分别为SSh组、SS组及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HMGB1和sCD14;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白介素-6(IL-6)的浓度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在诊断脓毒症的效能及病情分级中的价值。结果: SS组及SSh组血清PCT、IL-6、HMGB1和sCD14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SS组相比,SSh组升高显著( P <0.05)。提示SS发生、发展时,sCD14、HMGB1与PCT、IL-6均显著上调并依SS进程有进一步上调趋势。对HMGB1、sCD14诊断SS和SSh的效能行ROC曲线分析显示:HMGB1和sCD14诊断SS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95、0.667、0.889和0.789、0.528、0.947,HMGB1、sCD14联合检测可提高至0.952、0.843、0.842,趋近于PCT、IL-6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0.992、0.990、0.886);HMGB1、sCD14诊断SSh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83、0.721、0.937和0.879、0.705、 0.889 ,HMGB1、sCD14联合检测可提高至0.976、0.918、0.833,也趋近于PCT、IL-6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0.974、0.988、0.861),提示HMGB1、sCD14单独或与相关指标组合检测,尤其二者联合检测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可满足临床诊断SS和SSh所需。结论:血清HMGB1、sCD14联合检测对于SS和SSh的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①在方法学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可作为SS、SSh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候选指标;②HMGB1 、sCD14检测简捷、便携、可操作性强,可作为暂不能开展PCT、IL-6检测的基层医疗机构的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休克 高迁移率蛋白1 可溶性cd14亚型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患者血sCD14-T/mCD14水平与病情程度、APACHEⅡ评分有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艳艳 吴晓飞 +1 位作者 陶言言 秦永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血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sCD14-T)/膜结合CD14(mCD14)水平变化以及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检测入院时血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根据《急性...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血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sCD14-T)/膜结合CD14(mCD14)水平变化以及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检测入院时血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根据《急性百草枯中毒诊治专家共识(2013)》,按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17例,中度42例,重度25例。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并分析二者相关性,比较不同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患者预后情况,分析血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患者血sCD14-T、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中度、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mCD14水平低于中度、轻度患者,且中度患者低于轻度患者(P均<0.05);以百草枯中毒重度为阳性样本,轻、中度为阴性样本,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外周血sCD14-T/mCD14水平联合APACHEⅡ评分评估重度百草枯中毒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8(95%CI:0.824~0.971);百草枯中毒患者sCD14-T/mCD14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sCD14-T/mCD14水平>3.22、APACHEⅡ评分>23分患者的生存率相较于sCD14-T/mCD14水平≤3.22、APACHEⅡ评分≤23分患者更低(P均<0.05);sCD14-T/mCD14水平、APACHEⅡ评分为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sCD14-T/mCD14水平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 膜结合cd14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