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法合成生物完全降解塑料PHB及单体3-羟基丁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加宁 马沛生 杨合同 《山东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43-49,共7页
本文介绍了新型生物降解塑料 PHB的应用前景 ,重点报道了采用化学法合成 3-羟基丁酸和 PHB的各种工艺路线 ,提出了一种采用乙醛为原料制备 3-羟基丁酸 ,并以 3-羟基丁酸乙酯为原料制备
关键词 聚羟基丁酸酯 3-羟基丁酸 化学合成 生物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研磨法合成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
2
作者 唐文强 高艳蓉 +2 位作者 徐小娜 仝红娟 刘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61,共8页
采用固相研磨法,经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26个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1a~1z),采用FTIR、1H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1a~1z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单晶衍射法对目标化合物1c、1m、1u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以... 采用固相研磨法,经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26个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1a~1z),采用FTIR、1H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1a~1z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单晶衍射法对目标化合物1c、1m、1u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以乙酰基二茂铁与苯甲醛的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为模型,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如下:物料比n(苯甲醛)∶n(乙酰基二茂铁)为2.4∶1、KOH用量n(KOH)∶n(乙酰基二茂铁)为1.3∶1、室温研磨20 min,在此条件下,目标化合物1a的收率为9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研磨 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 绿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的合成、应用和市场前景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兆瑜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3年第2期71-73,78,共4页
简要介绍了聚乳酸的一般合成方法、性质、应用,着重介绍聚乳酸在医药和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和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发展概况。
关键词 乳酸 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降解塑料 聚乳酸 合成 应用 市场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以合成生物高聚物为基的可降解塑料 被引量:3
4
作者 欧育湘 孟征 赵毅 《国外塑料》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前国外有三类重要的生物降解塑料,第一类是以天然高聚物为基的,第二类是以天然单体合成的高聚物为基的,第三类是以发酵过程生产的高聚物为基的。第一类已有大量论文报道,本文只综述第二类及第三类生物降解塑料的制造、特点、应用及发... 目前国外有三类重要的生物降解塑料,第一类是以天然高聚物为基的,第二类是以天然单体合成的高聚物为基的,第三类是以发酵过程生产的高聚物为基的。第一类已有大量论文报道,本文只综述第二类及第三类生物降解塑料的制造、特点、应用及发展现状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高聚物 单体合成 降解塑料 国外 生物降解塑料 天然高聚物 发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废弃物合成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艳萍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71-75,共5页
针对利用食品废弃物合成可生物降解塑料——聚羟基烷酸酯(PHAs)方面的研究,通过分析近年国内外文献,介绍了PHAs的结构与性能、合成PHAs的微生物、利用食品废弃物合成PHAs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合成PHAs微生物筛选和使用、活性污泥混... 针对利用食品废弃物合成可生物降解塑料——聚羟基烷酸酯(PHAs)方面的研究,通过分析近年国内外文献,介绍了PHAs的结构与性能、合成PHAs的微生物、利用食品废弃物合成PHAs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合成PHAs微生物筛选和使用、活性污泥混合菌群与食品废弃物合成PHAs的资源化利用前景,以期对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废弃物 可生物降解塑料 聚羟基烷酸酯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状况和评价试验方法
6
作者 杜忠学 刘曼丽 《当代石油石化》 CAS 1996年第3期36-38,共3页
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状况和评价试验方法杜忠学,刘曼丽(大庆石油化工总厂,163714)生物降解塑料是人类在认识到塑料垃圾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后,从环境保护和化害为利两方面考虑,开发研制的新型功能材料。1生物... 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状况和评价试验方法杜忠学,刘曼丽(大庆石油化工总厂,163714)生物降解塑料是人类在认识到塑料垃圾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后,从环境保护和化害为利两方面考虑,开发研制的新型功能材料。1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分解机理生物降解塑料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塑料 评价试验方 开发状况 降解 活性污泥 生物 应用领域 脂肪族聚酯 现场试验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创融合”视域下《合成生物学》课程建设策略研究
7
作者 陈俊 杨之帆 +2 位作者 李飞 黄皓 徐丹丹 《创新教育研究》 2025年第2期251-257,共7页
合成生物学已成为全球研发及商业开发的热点领域,将实现未来的经济大挪移,同时,合成生物学是交叉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合成生物学是良好的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载体。文章采用双PBL法,即将问题式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和... 合成生物学已成为全球研发及商业开发的热点领域,将实现未来的经济大挪移,同时,合成生物学是交叉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合成生物学是良好的构建“专创融合”的课程载体。文章采用双PBL法,即将问题式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和项目式学习法(Project-based learning)贯穿合成生物学授课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构建“课创融合、专创融合、赛创融合、产创融合”的立体教学网络,解决专业与产业脱节的问题。Synthetic biology has emerged as a hotspot in global research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promising to drive significant economic shifts in the future. At the same time, synthetic biology is a highly interdisciplinary applied discipline. Therefore, it serves as an excellent curriculum carrier for building the integration of “specialty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s article adopts a dual PBL approach, integra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roughout the entire synthetic biology teaching process. With student-centered, it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to identify and solve problems, and constructs a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network that integrates “course innovation, specialty innovation, competition innovation, and industry innovation”,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the “mismatch” between majors and indus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 专创融合 问题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 立体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合成及其改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陕洁 牟芬 +1 位作者 王新芳 李文博 《聚酯工业》 CAS 2021年第3期23-26,共4页
主要介绍了几种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合成方法以及这几种生物降解材料的改性方式;通过共混改性后即补强了材料本身的弱点又降低了材料成本,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 生物降解塑料 合成 共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法合成γ-氨基丁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世依 赵毅雯 +1 位作者 贾田丽 陈守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在食品、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法生产GABA因其温和、可持续发展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为了得到环保、便捷且效率更高的GABA...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四碳非蛋白质氨基酸,在食品、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法生产GABA因其温和、可持续发展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为了得到环保、便捷且效率更高的GABA生产方式,以满足食品、制药和畜牧领域对添加剂的严格要求,本文系统介绍了GABA的生产方法、生物体中的合成途径及微生物法生产GABA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全细胞催化法和微生物从头合成GABA的生产水平。研究者们致力于筛选和优化具有高催化效率和稳定性的酶并通过对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进行精细调控,以提高GABA的合成效率,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优化酶和菌株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并探索更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合成途径 生物合成 谷氨酸脱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B在生产可降解塑料方面的应用及其微生物累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春 张小凡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18,共4页
着重介绍了聚β-羟基丁酸(PHB)的一些性质、用途以及在生产可降解塑料方面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了微生物累积PHB的情况,并对微生物累积PHB以及PHB的研究发展提出了一点建议。
关键词 聚Β-羟基丁酸 降解塑料 生物降解塑料 生物 合成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鲁江 许静雯 郦华兴 《塑料科技》 CAS 2000年第6期47-49,共3页
介绍九十年代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生物降解塑料 热塑性塑料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羊依金 李志章 张雪乔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5-1021,共7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许多原核微生物在不平衡生长条件下合成的细胞内能量和碳源储藏性物质,作为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聚酯而倍受关注。它除了具有与化学合成高分子相似的性质外,还具有比重大、光学活性好、透氧性低、抗紫外线辐射...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许多原核微生物在不平衡生长条件下合成的细胞内能量和碳源储藏性物质,作为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聚酯而倍受关注。它除了具有与化学合成高分子相似的性质外,还具有比重大、光学活性好、透氧性低、抗紫外线辐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组织相溶性、压电性和抗凝血性等特点,因而在电子、光学、农业、生物医学、食品包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PHAs微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同时对PHAs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生物合成 生物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塑料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琳琳 高佳 +1 位作者 杨翔华 王战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81-2485,共5页
伴随塑料的大量使用及塑料废弃物处理困难带来的压力,人们对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和研究越来越重视。为了解决合成塑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科研人员已经开展了大量关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对目前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及其生物降解性能进行... 伴随塑料的大量使用及塑料废弃物处理困难带来的压力,人们对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和研究越来越重视。为了解决合成塑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科研人员已经开展了大量关于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对目前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及其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性能 合成塑料 可生物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链法合成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材料 被引量:11
14
作者 汪朝阳 赵耀明 王浚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6-110,127,共6页
详细地综述了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材料的扩链法合成 ,特别是使用二异氰酸酯类、二口恶唑啉类扩链剂的合成进展。参考文献
关键词 扩链 合成 聚乳酸 生物降解材料 二异氰酸酯 二噁唑啉 扩链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塑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东山 黄勇 沈家瑞 《广州化学》 CAS 2001年第4期38-45,共8页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降解塑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介绍了生物降解塑料的分类、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
关键词 生物降解塑料 发展趋势 天然高分子 淀粉基塑料 生物降解塑料 合成高分子型降解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亚锡催化直接熔融聚合法合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方 赵耀明 汪朝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以氧化亚锡为催化剂,直接以外消旋乳酸(D,L-LA)单体为原料,使其与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PEG)(m_(LA)/m_(PEG)=9)共聚,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合成了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PLEG),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即催化剂氧化亚锡用量 m... 以氧化亚锡为催化剂,直接以外消旋乳酸(D,L-LA)单体为原料,使其与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PEG)(m_(LA)/m_(PEG)=9)共聚,通过直接熔融共聚法合成了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PLEG),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即催化剂氧化亚锡用量 mc/m_(LA)=0.005、熔融共聚温度165℃、70Pa 时熔融聚合15h,PLEG 特性黏数[η]最高可达0.40dL/g,GPC 测定其 Mw 为41700,分散度 Mw/Mn=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锡 熔融聚合 共聚 合成 聚乳酸 特性黏数 生物降解材料 聚乙二醇 直接 外消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合成熊去氧胆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雪 张悦 +5 位作者 刘梦雨 栾浩妮 宋鹏 周正松 王飞 徐伟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熊去氧胆酸(UDCA)是治疗肝胆疾病的基础性药物,对某些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化学工艺合成UDCA对环境不友好、收率低,尚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生物法合成UDCA具有转化率高、节省能源、对环境友好的特点,目前是UDCA合成的研究... 熊去氧胆酸(UDCA)是治疗肝胆疾病的基础性药物,对某些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化学工艺合成UDCA对环境不友好、收率低,尚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生物法合成UDCA具有转化率高、节省能源、对环境友好的特点,目前是UDCA合成的研究发展方向。生物法合成是以廉价易得的鹅去氧胆酸(CDCA)、胆酸(CA)或石胆酸(LCA)为底物,通过7α-HSDH、7β-HSDH、LDH和GDH四种酶催化合成UDCA,合成方法分为游离酶催化和全细胞合成,其中游离酶催化常采用“一锅两步法”或“一锅一步法”合成UDCA;全细胞催化是以构建的工程细胞作为反应容器,利用细胞表达的酶系催化合成UDCA。本文综述了游离酶催化和全细胞合成UDCA的相关用酶、合成方式及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为UDCA的研究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生物合成 游离酶催化合成 全细胞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合成生物降解塑料成全球热点
18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3-833,共1页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降解塑料虽然存在很多难题,但其优势显著,成为全球的热点。
关键词 生物降解塑料 二氧化碳 原料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氧化法测定生物降解塑料中的总有机碳(TOC)含量
19
作者 曾铭 谢苍昊 +3 位作者 林洁 刘仕途 陈燕芬 李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16-223,共8页
目的建立利用燃烧氧化法测试包装用生物降解塑料中TOC含量的方法。方法对已知含无机碳酸盐填料的样品,分别用盐酸进行酸化处理和不经酸化处理,研究用酸化样品对消除样品中无机碳酸盐干扰的效果;在不同温度下考察薄层纤维素的TOC测定结果... 目的建立利用燃烧氧化法测试包装用生物降解塑料中TOC含量的方法。方法对已知含无机碳酸盐填料的样品,分别用盐酸进行酸化处理和不经酸化处理,研究用酸化样品对消除样品中无机碳酸盐干扰的效果;在不同温度下考察薄层纤维素的TOC测定结果,对燃烧温度进行优化;在优化后的条件下,采用碳酸钙作为碳含量的标准物质,对包装用生物降解塑料实际样品进行定量测试。结果经酸化处理后的塑料样品,TOC检测值与理论值偏差仅为−1.22%~+1.42%,而不经酸化处理的塑料样品,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偏差为+7.40%~+29.36%,可见经过酸化处理所得结果更为准确;在950℃到1250℃区间内,对薄层纤维素样品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燃烧氧化测试,发现最佳燃烧温度为1100℃;利用碳酸钙为标准品绘制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表明在0.6~24 mg碳含量内,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对7个生物降解塑料实际样品进行检测,TOC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偏差在−4.26%~+3.47%。结论研究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线性良好,精密度和准确性高,适用于生物降解塑料中TOC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塑料 总有机碳 燃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顿-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处理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亚飞 刘峻 +1 位作者 杨伟纳 李文达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且成分复杂的特点,通过研究废水特征,探索一种高效稳定的处理工艺。以某工程为例,采用芬顿氧化-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混凝沉淀-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对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化验结果显示,废水COD、BO...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且成分复杂的特点,通过研究废水特征,探索一种高效稳定的处理工艺。以某工程为例,采用芬顿氧化-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混凝沉淀-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对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化验结果显示,废水COD、BOD_(5)、SS、NH_(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200~5400 mg·L^(-1)、1100~1250 mg·L^(-1)、180~200 mg·L^(-1)、50~60 mg·L^(-1)、色度为80~100度。经105 d系统调试,不断优化运行控制参数,出水COD、BOD_(5)、SS、NH_(3)-N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80 mg·L^(-1)、30 mg·L^(-1)、10 mg·L^(-1)、20 mg·L^(-1)以下,色度达到10度以下,主要污染物指标可达到《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756—2012)中的B级标准。针对此类化学合成制药废水,采用芬顿-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技术可行,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氧化 ABR厌氧 生物接触氧化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